论文摘要
过度网络使用(Excessive Internet Use,简称EIU),也被称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该症状最基本的表现是网络使用者无法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行为,并最终导致心理、人际交往和学习/工作上的困难。过度网络使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严重影响的社会问题,并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和公众的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者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过度网络使用的评价标准、流行病学和精神疾病症状等的方面,几乎没有严格的实验研究来评价过度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功能,而这种研究本可能为过度网络使用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本论文的各项实验研究中,我们比较了过度网络使用者和正常对照者在决策、抑制、执行控制和情绪任务中的成绩,并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此外,过度网络使用者的行为与药物滥用者和病理性赌博者非常相似,有些研究者认为过度网络使用是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中的一种。在本论文的各项研究中,我们讨论了过度网络使用与其他成瘾行为之间的联系。在本论文的实验研究Ⅰ中,我们使用了一个赌博任务(衣阿华赌博任务的修改版)和一个go/no-go任务,来分别研究过度网络使用者的决策(decision-making)能力和对优势的、习惯性反应的抑制能力(prepotent response inhibition)。过度网络使用者在赌博任务中的成绩显著差于正常对照者,说明前者的决策能力存在缺陷,他们不能有效权衡那些短期带来利益但长期导致损失的选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过度网络使用者并不是不能学会任务中的奖惩规则,他们只是比正常对照者学得更慢。前人在对药物成瘾和病理性赌博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因此,这一结果表明过度网络使用和其他成瘾行为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有趣和令人吃惊的是,与其他成瘾患者的表现不同,过度网络使用者在go/no-go任务中no-go条件下的正确率更高。但是这一结果并不能反映过度网络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于抑制上网行为的表现,因此,有必要设计更为特异性的抑制功能任务来测量过度网络使用者在面对网络相关提示刺激时的优势反应抑制能力。在本论文的实验研究Ⅱ中,我们专门研究了过度网络使用症状中的一个子类——过度电脑游戏(Excessive computer game playing,ECGP)。目前几乎没有关于过度电脑游戏会对玩家认知功能造成负面影响的实验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曾经沉迷于电脑游戏的玩家(前高分组)、目前仍旧沉溺的玩家(现高分组)和正常对照三组受试者完成一个多目标追踪任务(Multiple Object TrackingTask,简称MOT)的成绩。前高分组的成绩显著好于对照组,表明电脑游戏可以提升玩家的空间视觉能力。现高分组的成绩显著差于前高分组,这一更重要的结果说明过度电脑游戏的确是与认知功能的损伤相联系的。在本论文的实验研究Ⅲ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过度网络使用者的情绪、抑制、决策和执行控制能力。我们采用了生活满意程度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量表来评价受试者的情绪状态,并使用更为详细的SCL90和WHOQOL-BRIEF问卷调查过度网络使用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在研究Ⅰ中,我们已经测量了过度网络使用者对优势、习惯性反应的抑制能力。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使用了CFQ和WBSI这两个问卷分别研究过度网络使用者对外界干扰的抑制(Resistance toDistractor Interference)和对内在记忆干扰的抑制(Resistance to ProactiveInterference)能力。研究Ⅰ的结果显示过度网络使用者的决策能力存在缺陷,他们学习任务奖惩规则的速度较慢。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更多的决策任务来探查过度网络使用者的决策能力,包括测量受试者是否过于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Kirby和Richards折扣任务;和研究受试者冒险行为的剑桥赌博任务(Cambridge Gambling Task)。在本研究中,我们还使用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来研究过度网络使用者的执行控制能力(executive control)。本研究的数据仍旧在统计分析中,我们将在以后报告。本论文的研究是使用实验手段,来检测过度网络使用者认知功能的良好开端。研究的结果有助于过度网络使用的诊断,以及评价过度网络使用者的沉溺及康复程度。为进一步研究过度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功能改变的脑机制,以及年龄、性别、教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等重要课题,打了基础。本论文的一些研究工作得到CNS Spectrum杂志的评审人的好评,如实验研究Ⅰ的工作是“对一个新领域的探索。当网络成瘾(过度网络使用)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领域时,本研究增加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弄清楚问题发生的原因。这是第一个比较过度网络使用者患者与其他成瘾行为之间决策功能的异同的研究…”(英文原文请见论文末尾的“对实验研究Ⅰ对应文章的评审人意见”)本论文的实验研究Ⅰ已经被CNS Spectrum(影响因子2007年为2.222)接受;实验研究Ⅱ发表在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8,11:545-548,影响因子2007年为1.368)上;实验研究Ⅲ目前正处于结果整理和研究论文写作阶段。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4)
- [2].潮词点击[J]. 山西老年 2016(08)
- [3].从网络使用者出发浅谈网络犯罪的治安预防策略[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03)
- [4].对倡导网络道德、构建和谐网络的思考[J].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2)
- [5].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研究[J]. 今传媒 2013(01)
- [6].试论信息时代隐私权民法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6(01)
- [7].论百度知道知识分享模式[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06)
- [8].互联网广告创意传播研究——从互联网广告创意人和网络使用者双重角度看互联网广告创意传播的现状[J].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9(01)
- [9].新媒体语境下“段子”的生成对创意写作的启发[J]. 雨花 2017(18)
- [10].自由意志体验对网络道德行为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20(04)
- [11].变动的媒体、变动的青少年——2008年台湾地区青少年媒体行为调查[J]. 中国儿童文化 2009(00)
- [12].网络教育舆情的内涵及特点[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06)
- [13].大学生网络使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J]. 社会心理科学 2012(12)
- [14].计算机网络安全探讨[J]. 中国市场 2011(02)
- [15].网络时代社会道德合理性行为的分析[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2)
- [16].聚焦应用交付热点 构建灵捷IT架构——2010年银行应用交付研讨会成功召开[J]. 中国金融电脑 2010(11)
- [17].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分析与防范[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5)
- [18].网络成瘾类型特点及成瘾原因述评[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