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忆录到回忆体 ——试论革命回忆录与王愿坚的革命历史小说

从回忆录到回忆体 ——试论革命回忆录与王愿坚的革命历史小说

论文摘要

“十七年”时期,文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极具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亦被视为革命历史的通俗化书写,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工具,因而对其真实性和作者身份有严格规限。建国初期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往往是革命亲历者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着自己在“昨天的斗争故事”。解放后成长起来的王愿坚并不具备相应的革命资历,却将目光定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以其独特的题材选择,较早填补了该领域创作的“空白”,使得革命的历史“谱系”更加完整。 正是通过革命回忆录的采编和整理,王愿坚接触到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容,为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所感动,决心用文学形式将其事迹传之后世,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他自觉以“后代”的身份聆听前辈的革命故事,大量采用倒叙手法,用第一人称回忆或转述他人故事的叙事模式,再融汇自己的一些战争生活体验,结合他在《解放军文艺》和《星火燎原》任编辑的体会,灵活运用革命历史叙事规则,从而获得讲述革命历史的资格,以他自己并不熟悉的革命历史时期为题材进行短篇小说创作,形成独特的回忆体,最终以其思想和艺术成就,进入文学史“正典”,发挥了营构有关革命历史集体记忆的重要功能。 可以这么说:正是革命回忆录的采编经历,成就了王愿坚的文学创作;而正是其独特的回忆体革命历史小说创作,又成为研究“十七年”时期以回忆为基本生发点的革命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而成就了王愿坚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在革命前辈精神光辉的照耀下”:言说身份和题材选择
  • (一) 革命历史知识普及的需与求:理论界的倡导与读者的期待
  • (二) 革命历史的不同书写姿态:回忆录同王愿坚的言说选择
  • 1.“昨天的斗争”:“过来人”的亲历
  • 2.前辈的“故事”:“后来人”的追溯
  • (三) 革命历史谱系的完型:回忆录同王愿坚的题材选择
  • 二、带“史”入“诗”:从回忆录到回忆体小说
  • (一) 革命回忆录的兴盛:“形象的战史、党史”
  • (二) 革命历史叙事规则的掌握:回忆录采编与革命历史叙事规则
  • 1.历史“真实”的“正确”表述——“是什么”与“为什么”
  • 2.“写什么”?——题材的选择
  • 3.“如何写”?——创作方法的规定
  • 4.规则的运用:“史”里找“诗”
  • (三) 从回忆录到回忆体小说:王愿坚创作道路的转变
  • 1.革命回忆录:“文学性”匮乏的文学作品
  •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史”向“诗”的转换
  • 3.不悔的短篇体裁追求
  • 三、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王愿坚的小说与集体记忆营构
  • (一) 集体记忆的形成:革命回忆录的编写
  • (二) 集体记忆的深化:形象化表述
  • (三) 集体记忆的提纯:对《亲人》的批判与修改
  • (四) 进入正典:回忆体在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地位和影响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著作
  • 二、论文
  • 三、王愿坚短篇小说作品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风景描写[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2)
    • [2].时代精神与英雄形象塑造——论革命历史小说与新革命历史小说中的抗战英雄形象塑造[J]. 中州大学学报 2017(04)
    • [3].论巴陇锋新革命历史小说《云横秦岭》的独特叙事[J]. 名作欣赏 2017(05)
    • [4].论新旧革命历史小说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方法[J]. 艺术科技 2017(09)
    • [5].从“向延安”到“回家”——海飞对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探索[J]. 博览群书 2014(10)
    • [6].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类型化成因探析[J]. 文学教育(上) 2015(01)
    • [7].论新革命历史小说创作热潮的原因[J]. 文教资料 2011(18)
    • [8].从两性关系看“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青春岁月 2016(23)
    • [9].论革命历史小说中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塑造[J].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16(02)
    • [10].“老兵新传”:“后革命”视阈下的革命英雄形象新变[J]. 雨花 2016(18)
    • [11].尊个性而张精神的英雄追索——徐贵祥新革命历史小说刍议[J]. 山东文学 2012(08)
    • [12].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激情”叙事[J]. 山花 2013(12)
    • [13].革命的重构与想象书写——新革命历史小说浅析[J]. 当代小说(下半月) 2009(03)
    • [14].“考古学”视角中的“革命”与“爱情”——论武歆的“新革命历史小说”[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15].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怨恨”情感的成因[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5)
    • [16].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书写[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7].历史真实的想象与重塑——十七年非革命历史小说人物谱系分析[J]. 当代文坛 2014(06)
    • [18].没有痛感的身体——论1950-19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的受虐叙述[J]. 文艺争鸣 2013(05)
    • [19].革命叙事与民间资源——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一种解读[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05)
    • [20].“反着写”的偏颇——《丰乳肥臀》对“革命历史小说”的彻底颠覆及其意味[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1].试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人物塑造的类型化和个性化[J]. 名作欣赏 2010(36)
    • [22].试论“新革命历史小说”叙事模式的转换——以《历史的天空》为例[J]. 电影文学 2008(03)
    • [23].革命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的虚构叙事[J]. 青海师专学报 2008(01)
    • [24].回归的英雄传奇——谈“新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形象[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3)
    • [25].魂兮归来: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诉求与表意策略[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03)
    • [26].写实与浪漫的杂糅共生——新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影视剧改编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7].革命历史的传播与认知——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读者接受[J]. 文艺争鸣 2017(05)
    • [28].颠覆与消解的历史——以《丰乳肥臀》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4(12)
    • [29].“规范”的英雄叙事——以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为例[J]. 山花 2011(06)
    • [30].政治化的视角与历史化的叙事——试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特色[J]. 小说评论 2013(04)

    标签:;  ;  ;  ;  

    从回忆录到回忆体 ——试论革命回忆录与王愿坚的革命历史小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