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9世纪的英国作家王尔德是文学史上一个较重要的作家,其人生轨迹和文学作品都有着相当大的复杂性。本论文结合王尔德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生活,以他创作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文本为基础,运用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方法,对作品中的一系列原型进行探索和阐释,以期得出较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结论:王尔德的作品原型是他在多重自我之下的文学想象。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对王尔德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指出王尔德研究的文化研究趋向和多元化趋向。在介绍作家生平作品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论文的基本观点:王尔德把艺术作为一面用以认同和建构自我的镜子,他利用独特的文学原型表达了自己的自我想象。王尔德的个人遭遇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文化现象,其文学也包含了诸多时代与社会的信息。第一章主要论述作家自我与身份的矛盾性、复杂性。自我概念本来就具有独特的深奥性,难于言说。加之王尔德生活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社会之中,当时“世纪末”心理的滥觞、维多利亚晚期的道德观都对他的身份建构有所影响。并且,王尔德本身的个人身份也很特殊,他是一个生活在伦敦的爱尔兰人、一个有着同性恋癖好的知名作家、一个难以摆脱宗教情结的享乐主义者。这些都造成了他身份的多重化,导致了他自我同一性的危机。作为一个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作家,王尔德借写作来表现自我的复杂性,文学原型即是他宣泄焦虑与平衡心灵的途径。第二章从作品中的一系列重要原型入手,考察王尔德在其中所表现的自我心理内容。具体而言,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原型有花花公子、那西索斯与基督等。在王尔德与他所创造的人物之间,包含着一系列的互为指涉的可能性,人物形象多多少少带有作家形象的影子。意象原型有月亮、花朵与城市形象等等,它们意蕴深长,是自然界对象的自我化和王尔德自我的对象化,积淀了他的情感与思想。主要的情节、主题原型则有畸形之爱、犯罪或堕落与死亡,它们有着最大的心理真实,正是作家自省自察的窗口。人物、意象和主题原型都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王尔德独特的自我心理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尔德饱受压抑的复杂自我,他正是借原型展示人格困境、剖析自我,甚至希冀借此获取某种身份,重建心灵秩序,获得自身的确然性和存在感。第三章从王尔德的自我危机出发,系统地论证作品原型的文化内涵、社会意义与文学魅力。首先,它们是王尔德的自我想象,是他生命情感与精神历程的映象,附着了他个人浓厚的精神色彩;其次,可以从王尔德个人及其文学原型来观照19世纪末,他的自我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一个缩影,他的文学原型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隐喻。作品原型折射出了时代普遍的精神危机,也反映了同性恋少数群的整体压抑以及身份认同的困境;再次,原型既是有着审美特性的文化基因,也是凸显自我的载体,是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合一。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品格,并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哲学思考与诗性智慧,因而具有相当大的文学魅力。结语部分与引言呼应,运用文学属于第二符号系统的理论,再次重申论文观点:王尔德的作品原型真实地呈递了19世纪末时代压抑下的人类境遇,展现了作家的身份意识、内心秩序和精神向度,包含了作家自我认识的心理深度和社会意义。其实,文学应该可以是一种自我实践的行为,一个建构自我、发现生命意义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创作也是一种自我关注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