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基转化而来的一种阳离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与带负电荷的DNA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纳米级颗粒,可使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基因载体材料,日益引起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壳聚糖作为基因载体的主要缺陷是转基因效率比较低,所以研究者们试图通过修饰以增加壳聚糖的转基因效率。我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显示,采用精氨酸和十六烷基修饰壳聚糖,可以明显改善其转基因效率。但修饰后的壳聚糖和DNA形成的纳米粒子对细胞的影响如何,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选用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CNP)、精氨酸化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Arginine modified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ANP)和十六烷基化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Hexadecylene modified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HNP),并就其对L02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制备祛除内毒素的质粒DNA,壳聚糖及其上述两种修饰物与DNA按照N/P比4:1的比例采用复凝乳方法制备纳米粒子;采用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进行表征。结果:CNP、ANP和HNP的zeta电位分别为12.1-14.63 mV,粒径约为148.07-179.47nm。2.将上述三种材料与DNA形成的纳米粒子分别以5,10,30,50μg/ml的浓度(以DNA的含量为标准,后同)与L02细胞共孵育24h,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性评价,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荧光分析技术检测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含量,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结果显示,壳聚糖及其修饰物作为基因运载体系在低浓度下(低于30μg/ml)对L02细胞并未表现出明显毒性反应和引起细胞凋亡,在高浓度下(高于50μg/ml)则显示出一定的毒性作用。经修饰的壳聚糖并未增加壳聚糖的细胞毒性,说明这些修饰可能是安全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基因治疗及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1.1 基因治疗的概念1.1.2 基因治疗的步骤1.1.3 基因治疗的策略1.1.4 基因治疗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1.5 理想载体的特征1.1.6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2 壳聚糖作为基因载体的基因纳米粒子1.2.1 壳聚糖的特性1.2.2 壳聚糖在医用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1.2.2.1 壳聚糖的生理功能及药理作用1.2.2.2 壳聚糖作为纳米材料的应用1.2.3 壳聚糖作为基因载体的不足1.2.4 壳聚糖改性方面的研究1.3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1.4 线粒体1.4.1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1.4.2 线粒体损伤对细胞的影响1.4.2.1 细胞凋亡1.4.2.2 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1.5 论文工作的提出第二章 基因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2.1 前言2.2 实验部分2.2.1 原料与仪器2.2.1.1 原料2.2.1.2 仪器2.2.2 质粒的图谱2.2.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质粒及单克隆菌株的挑选2.2.4 去内毒素质粒 DNA的扩增和提取2.2.5 壳聚糖及其修饰物的基因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2.2.5.1 壳聚糖及其修饰物的纳米粒子的制备2.2.5.2 壳聚糖及其修饰物的纳米粒子的表征2.2.6 统计学处理2.3 结果与讨论2.3.1 结果2.3.1.1 质粒提取2.3.1.2 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2.3.2 讨论第三章 壳聚糖及其修饰物的基因纳米粒子对L02细胞的影响3.1 前言3.2 实验部分3.2.1 原料、仪器与培养液及缓冲液的配制3.2.1.1 原料3.2.1.2 仪器3.2.1.3 培养液及缓冲液的配制3.2.2 L02细胞的培养3.2.2.1 L02细胞的冻存与复苏3.2.2.2 L02细胞在96孔培养板中的培养3.2.3 MTT实验3.2.4 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3.2.5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3.2.6 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检测3.2.7 细胞色素C(Cyt C)的检测3.2.8 统计学处理3.3 结果和讨论3.3.1 MTT实验3.3.1.1 阳性药物浓度的确定3.3.1.2 不同浓度的基因纳米粒子对L02细胞的毒性3.3.2 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3.3.3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3.3.4 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检测3.3.5 细胞色素C(Cyt C)的检测全文主要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壳聚糖论文; 精氨酸修饰论文; 烷基化修饰论文; 基因纳米粒子论文; 细胞论文;
壳聚糖及其修饰物的基因纳米粒子的表征及对L02细胞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