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率较低。为了有效发展林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已开展了一系列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林业改革,包括分林到户、自由流转等,促进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鉴于林业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加上我国林业分布不均,林农众多,林业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即能完成。进入新世纪后,新一轮的林业改革方案呼之欲出。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拉开了全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江西省作为南方第二林业大省,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三方之二的县是重点林业县,林业生产力也相对丰富。为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林业发展,调动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江西省在全国新一轮林改的大背景下,积极求变,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分林到户、明晰产权、发放全国通用的“林权证”等。林业改革是林业发展的制度前提,随着“林权证”的发放,林改中顺势衍生出了一类新的金融创新品种:“林业产权抵押贷款”,为林农解决资金困难,有效融资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先从理论框架构建出发,包括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抵押贷款中林业资产的评估、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阐明借款的风险以及分析借贷双方的行为模式;后以江西省为例,主要论述林业情况、政府政策、林权抵押贷款在江西省的发展情况、已取得的效果及成效分析、并对比了江西省目前采用的五类融资模式及其适用情况,最后反思了江西省在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同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的归结点在于之后的实证分析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的开展情况,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作者深入到江西省各设区市,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实地调研,最终提取到有效数据。文章先从个体、家庭、林业投入、银行、第三方等方面出发,提出影响因素假设,然后利用Eview6.0统计软件对因素调查数据做相关性和回归处理,验证或者否定之前的假设,从而得出影响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开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建议和对策,从而指导现实。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附表索引1 导论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目的1.1.3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林权抵押贷款的内涵和法律依据1.2.2 林权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1.2.3 林权抵押贷款的功能和作用1.2.4 林权抵押贷款制约和影响因素1.2.5 文献评述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3.1 本研究创新之处1.3.2 本研究不足之处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 研究方法1.4.2 技术路线2 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理论基础2.1 林权抵押贷款及相关概念2.1.1 林权抵押贷款的概念2.1.2 其他相关概念的解释2.2 林业产权市场的建立和林业资源资产的评估2.2.1 林业产权市场的建立2.2.2 有关林业抵押资产价值评估问题的研究2.2.3 关于林业资源资产价值的确定2.3 林权抵押贷款中的风险研究2.3.1 可能的风险研究2.3.2 风险防范对策的研究2.4 林权抵押贷款双方的行为分析2.4.1 金融机构VS.林业企业和林业大户2.4.2 金融机构VS.普通林农3 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现状与问题分析3.1 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现状分析3.1.1 江西省林业情况3.1.2 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开展和相关政策3.1.3 林权抵押贷款工作进展和成效分析3.2 现阶段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五类模式3.2.1 江西省目前所采用的五类融资模式3.2.2 融资模式分析3.3 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3.3.1 成本问题3.3.2 贷款期限问题3.3.3 小额抵押贷款问题3.3.4 配套机制问题4 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实证分析4.1 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相关实证因素4.1.1 相关实证因素4.1.2 研究假说4.2 数据来源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4.2.1 林农的个体特征4.2.2 家庭特征4.2.3 林业投入资金情况4.2.4 贷款利息和抵押资金情况4.2.5 林业资源资产评估和贷款手续情况4.3 林权抵押贷款融资实证分析4.3.1 相关性分析4.3.2 回归检测5 深化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的建议和对策5.1 政府层面5.2 金融机构层面5.3 林户层面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林权抵押贷款论文; 成效与问题论文; 相关性与回归分析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