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一、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周艳红[1](2021)在《基于“升清降浊”理论探讨AQP3/AQP9在ST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

武云朋[2](2021)在《舒肝解郁胶囊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胃肠动力学及肠神经递质VIP、cAMP、AQP3影响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

李杰[3](2021)在《泄浊解毒通便方治疗热积秘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其对肠道菌落数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邓之彤[4](2021)在《畅幽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动物试验研究评价中药食疗配方畅幽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并且阐明其作用机理。通过前后对照试验比较畅幽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探索畅幽悠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以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为治疗功能性便秘提出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中药食疗配方。方法:1.畅幽悠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的疗效研究对30只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模型对照组6只,畅幽悠组9只,乳果糖阳性对照组9只。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功能性便秘SD大鼠模型。除了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连续20天采用复方地芬诺酯10 mg/kg每天一次灌胃以建立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治疗过程中,继续维持造模药物剂量。成模后按对应组别给药。畅幽悠用量为200 mg/kg。阳性对照组乳果糖用量为3340 mg/kg。采用墨汁对推进实验及粪便含水量检测评价治疗效果。检测粪便菌群结构、结肠组织、血浆的相关指标。2.畅幽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对31例符合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使用畅幽悠治疗30天,用量为每天3次,每次9g(1包)。采用便秘评分量表衡量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大便并进行16SrDNA检测。结果:(一)在复方地芬诺酯诱导的功能性便秘SD大鼠模型实验中,口服畅幽悠:1.可明显提高模型动物的粪便含水率,缓解便秘;恢复大鼠受到复方地芬诺酯抑制的肠蠕动功能;作用均与阳性对照物乳果糖相似;2.可修复模型大鼠结肠上皮组织的病理损伤;3.可通过调节血浆中影响肠道蠕动的相关神经递质如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促进肠蠕动。4.可调节肠粘膜屏障的通透性,下调Occludin和ZO-1蛋白及其对应的mRNA表达量以及下调水通道蛋白3、水通道蛋白8的表达,增加粪便含水率;5.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加粪便中产短链脂肪酸的菌属如Blautia,Ruminococcus,Roseburia,Coprococcus,Lachnospira 的相对丰度并且增加粪便中丙酸、丁酸、异丁酸等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二)功能性便秘患者31例口服畅幽悠30天:1.观察到①18例周完全自主排便频率异常的患者经治疗后,有16例排便频率增加;②31例患者经治疗后,有26例患者大便大便性状变软;③31例伴有排便未尽感的患者经治疗后,有26例患者排便未尽感症状缓解;④19例伴有腹痛症状的患者经治疗后,有15例患者腹痛症状缓解;⑤26例伴有腹胀症状的患者经治疗后,有18例患者腹胀症状缓解;⑥24例伴有排便困难的患者经治疗后,18例患者排便困难程度降低。2.把31名患者的大便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对治疗前采集的样本,把1号、2号、3号样本进行混样处理。随后对每3个连续标号的样本进行样本混合。最后将28号、29号、30号、31号4个样本混合成1个样本。治疗后采集的样本参照治疗前采集的样本进行样本混合。发现治疗后,患者答辩菌群结构与使用前相比,产短链脂肪酸相关菌属Butyricicoccus、Blautia、Lachnospira、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较使用前显着上升,益生菌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亦较干预前显着上升。结论:口服中药食疗配方畅幽悠,可明显恢复大鼠受到复方地芬诺酯抑制的肠蠕动功能,提高模型动物的粪便含水率,缓解便秘;修复模型大鼠结肠上皮组织的病理损伤。作用机理涉及:(1)调节血浆中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等影响肠道蠕动相关神经递质的水平,促进肠蠕动;(2)下调Occludin和ZO-1蛋白及其对应的mRNA表达量以及下调水通道蛋白3、水通道蛋白8的表达,改善肠粘膜屏障的通透性,增加粪便含水率;(3)增加粪便中Blautia、Ruminococcus等多种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属的相对丰度并且增加粪便中丙酸、丁酸、异丁酸等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畅幽悠可明显改善便秘症状;并发现疗效与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属风度、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相关。因此,畅幽悠是一种对功能性便秘有效的中药食疗配方。畅幽悠是由国家卫生部颁发的药食同源目录中可用作食材的中药组成,在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有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因此畅幽悠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功能性便秘食疗配方。畅幽悠是冲剂,每袋9g的独立包装为患者服用提供了简便性。

孔祥瑞[5](2021)在《基于“肾主水司二便”理论应用助阳通便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肾主水司二便”理论,观察导师经验方助阳通便膏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希望为今后实际应用和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部就诊的9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45例。治疗组予口服助阳通便膏每次1袋,每袋20m L,每日二次早晚分服治疗2周,对照组予口服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治疗2周。在治疗前、2周疗程结束、停药4周三个观察时间点记录两组的便秘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肝、肾功能检查情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总体疗效评价: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0.05),提示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便秘症状积分评价:两组便秘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在改善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各项便秘症状积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3.安全性评价:两组肝、肾功能主要指标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提示两组药物服用比较安全;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助阳通便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总体疗效优于麻仁丸;在改善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方面优于麻仁丸,且在缓解便秘症状方面助阳通便膏的远期疗效更优;两组药物安全性都比较可靠,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助阳通便膏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方面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刘峰林[6](2020)在《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水通道蛋白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依靠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对普通小鼠进行灌胃以复制便秘动物模型,而后使用增液汤对实验动物进行治疗,对小鼠的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再对水通道蛋白3、4(AQP3、AQP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旨在观察增液汤对AQP3、AQP4的调节作用,对增液汤在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选用6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雌雄各3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麻仁软胶囊组、增液汤低、中、高浓度组六组,每组10只。对正常组之外的所有小鼠使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建立动物模型,参照文献报道,将小鼠按照10mg/kg/d剂量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灌胃,正常组则用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即可造成慢传输型便秘的小鼠动物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用相应干预,观察增液汤对便秘模型小鼠排便的影响,检测结肠中AQP3、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1.造模情况:造模小鼠大便干结样明显,形状为圆珠状或串珠状,同时造模小鼠的排便数量以及粪便重量呈现明显下降,运动量减少,与便秘临床症状相似,故而认定本次造模成功。2.经增液汤治疗的便秘小鼠模型的首粒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提示增液汤可发挥促便作用,较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Westem-blot:模型组的AQP3、AQP4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仁胶囊组、增液汤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用10mg/kg/d的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剂量对实验小鼠进行为期4周的造模,此方法可成功复制出小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且该模型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好。2.增液汤通过下调AQP3、AQP4表达,是其发挥“增液行舟”效应而能够治疗STC的作用机制之一。增液汤中浓度组降低AQP3、AQP4效果最明显。3.本实验中,治疗小鼠慢传输型便秘效果,增液汤中浓度效果最佳。

曹正清[7](2020)在《宣肺运脾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课题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设计动物实验,通过建立STC小鼠模型,研究中药宣肺运脾方对小鼠结肠传输功能及结肠组织5-HT4、ACHE、Mn-sod、Catalase、Gpx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宣肺运脾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作用机制及其量效关系,亦将为进一步揭示其理论内涵和阐释其生物学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50只雄性ICR小鼠经称重后,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Normal Control,NC)10只及造模组(Model Control,MC)40只。其中造模小鼠按照20mg/kg复方地芬诺酯片灌胃法造模,正常组则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一次,15天完成造模。造模结果后,评估小鼠的一般生理状况及相关观察指标,评估模型成功与否。造模前及造模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小鼠的体重、性别等。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Model Control,MC)10只,宣肺运脾方低剂量组(Low-dosage YRD,L-YRD)10只、宣肺运脾方高剂量组(High-dosage YRD,H-YRD)10 只、普卢卡必利组(Positive Control,PC)10 只,无性别差异。中药治疗后,观察小鼠一般生理状况及相关观察指标,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5-HT4、ACHE、Mn-sod、Catalase、Gpx 及 β-actin 蛋白表达结果:1.造模后,模型组小鼠24h粪便总量相比较正常组小鼠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碳墨推进率亦明显减慢(**P<0.01)。2.宣肺运脾方组与模型组相比,24h粪便总量、结肠传输率均有增加;宣肺运脾方组5-HT4、ACHE、Mn-sod、Catalase、Gpx及β-actin蛋白表达均比模型组有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3.宣肺运脾方组与普卢卡必利组相比,24h粪便总量、结肠传输率功效相似;高剂量组5-HT4、ACHE、Mn-sod、Catalase、Gpx蛋白表达均较西药组有增加。结论:1.宣肺运脾方对STC小鼠的便秘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小鼠胃肠动力的恢复。2.宣肺运脾方是通过增加5-HT4和ACHE浓度含量,达到增强模型组小鼠结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从而起到减轻或治疗便秘的生理功效。此外宣肺运脾方亦增加Mn-sod、Catalase、Gpx含量,达到提高STC小鼠肠道的抗氧化能力作用,进而可以改善STC小鼠的排便功能。3.宣肺运脾方功效类似于普卢卡必利。

张辉[8](2019)在《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临床研究以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为对照,采用电针天枢穴配上巨虚穴的方法,观察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疗效特点,为优化本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客观依据;实验研究以复方地芬诺酯片建立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并观察电针、西药、电针联合西药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便秘大鼠的治疗疗效;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肠神经系统(ENS)相关神经递质SP、NO、VIP、SS和标志物GFAP,OX-42及其受体含量的变化;观察各组便秘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的含量变化,探寻电针治疗便秘的内在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论文一电针天枢穴配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将纳入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36例。电针组患者针刺双天枢,双上巨虚穴后,双侧天枢穴连接电子针疗仪,选用连续波,频率3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20min进行治疗。第12周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第34周每周治疗3次,疗程共4周,治疗16次。西药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患者于治疗前1周、治疗第2周、第4周、第8周,分别记录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CSBM)及自发排便次数(SBM)、粪便性状评分量表(BSFS)、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观察电针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西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二电针天枢穴配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实验研究1.建立功能性(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及大鼠一般状态观察1.1分组及造模方法将50只SPF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其中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电针治疗组10只、西药治疗组10只、针药治疗组10只,每组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予复方地芬诺酯片混悬液以10mg/kg/d进行灌胃,灌胃容量为1m L/100g,每天1次,共14天,建立功能性(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1.2观测指标观察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造模前后体重、粪便性状、毛发,活动度及粪便含水量的变化。2.对便秘模型大鼠进行治疗并测定小肠碳末推进率大鼠造模成功后分三组进行治疗。⑴电针组:采用0.25mm×25mm针灸针针刺大鼠双侧天枢、上巨虚穴,深度5-7mm,双天枢穴连接SDZ-Ⅱ型华佗牌电针仪(大鼠右侧天枢连正极,左侧连负极),采用连续波、频率2Hz、电流1m A,刺激时间15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共计14天。⑵西药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灌胃,按人与大鼠给药剂量换算,配置1.35mg/kg/d的混悬液(灌胃容量为1m L/100g),再按体重计算出每只大鼠的灌胃量,连续灌胃14天。⑶针药组:西药治疗同西药组,电针治疗同电针组,连续治疗14天。第15天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用5%碳末、0.9%氯化钠注射液配成混悬液按1m L/100g灌胃。用7%水合氯醛(0.5m L/100g)腹腔注射麻醉,将幽门至直肠末端完整取出,测定小肠碳末推进率。3.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取材大鼠腹腔注射麻醉成功后剖腹,腹主动脉采血5m L,在4℃35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分离血清,-80℃超低温冰箱冻存待用。大鼠采血后,迅速剪取所需部位组织。结肠组织:⑴取每组大鼠结肠部位,取材后立即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血液及杂物,迅速用做好标记的锡箔纸包好,快速投到装有液氮的容器中,-80℃超低温冰箱冻存做western blot和ELISA备用;⑵4%多聚甲醛灌流后取材,取材后将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进行固定3-5天,30%蔗糖进行沉糖处理24小时后待组织沉底,OCT包埋-25℃冰冻切片机行冰冻切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备用。4.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测定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相关神经递质SP、NO、VIP、SS含量及炎症因子IL-1β、IL-6的含量。5.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肠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OX-4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肠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OX-42的表达水平。结果:1.电针天枢穴配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两组功能性便秘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CSBM)、自发排便次数(SBM)、粪便性状评分量表(BSFS)、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便秘患者的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CSBM)、自发排便次数(SBM)、粪便性状评分量表(BSFS)、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均得到显着改善,并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建立功能性便秘(慢传输型)大鼠模型并测定小肠碳末推进率本研究以复方地芬诺酯片成功建立了便秘大鼠模型,与空白组对照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少,大鼠粪便有裂纹,变细、变短,毛发不光泽、不爱运动,粪便含水量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小肠碳末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减慢(P<0.05)。3.电针对大鼠结肠组织中肠神经相关递质的影响3.1电针对大鼠结肠组织中肠神经兴奋性递SP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SP含量明显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SP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SP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电针对大鼠结肠组织中肠神经兴奋性递质VIP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VIP含量明显下降(P<0.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VIP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组升高趋势更明显。3.3电针对大鼠结肠组织中抑制性神经递质NO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NO含量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NO含量均有减少趋势,西药组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4电针对大鼠结肠组织中抑制性神经递质SS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SS含量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SS含量均有减少趋势,三组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电针组、联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电针对大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4.1电针对大鼠结肠组织中IL-1β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IL-1β含量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IL-1β含量均有减少趋势,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电针组、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电针对大鼠结肠组织中IL-6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IL-6含量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IL-16含量均有减少趋势,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电针组、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电针对大鼠血液中肠神经相关递质的影响5.1电针对大鼠血液中兴奋性神经递质SP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SP含量明显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SP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SP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电针对大鼠血液中兴奋性神经递质VIP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VIP含量明显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均有升高VIP含量的趋势,但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VIP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3电针对大鼠血液中抑制性神经递质NO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NO含量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NO含量均有减少趋势,西药组无统计学意义,电针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4电针对大鼠血液中抑制性神经递质SS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SS含量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SS含量均有减少趋势,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明显,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电针对大鼠血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6.1电针对大鼠血液中大鼠IL-1β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IL-1β含量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IL-1β含量均有减少趋势,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电针组、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电针对大鼠血液中IL-6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IL-6含量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IL-6含量均有减少趋势,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电针组、针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电针对功能性(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中GFAP和OX-4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GFAP和OX-42表达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西药组、针药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GFAP和OX-42的表达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电针天枢穴配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其作用与西药莫沙必利疗效相当,且起效快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无西药副作用,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2.灌服复方地芬诺酯片可成功建立功能性(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符合便秘患者临床特征,可供动物实验使用。3.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功能性(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可能与大鼠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SP(P物质)、VIP含量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SS、NO)含量增高有关;可能与大鼠体内炎症因子(IL-1β、IL-6)含量增高有关;可能与结肠组织中肠神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表达有关。4.电针治疗可改善功能性便秘大鼠大便性状,提高便秘大鼠小肠碳末推进率。5.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可能与上调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SP、VIP的表达,下调抑制性神经递质SS、NO及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表达相关;还可能与减少便秘大鼠结肠组织中肠神经胶质细胞(GFAP,OX-42蛋白)的活化表达相关。

顾志坚[9](2019)在《三生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临床研究及芍药通便作用和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三生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目的:评价三生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三生通便方颗粒剂和安慰剂治疗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西医症状有效率和中医症状有效率,次要疗效指标为西医症状总评分、中医症状总评分、西医单项症状程度、中医单项症状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三生通便方治疗组的西医症状有效率FAS分析和PPS分析结果分别为74.29%和78.79%,对照组的西医症状有效率的FAS分析和PPS分析结果分别为45.71%和48.48%,两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4周时的西医症状总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的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生通便方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有效率的FAS分析和PPS分析结果分别为77.14%和81.82%,对照组的中医症状有效率分别为37.14%和36.36%,两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4周时的中医症状总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西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在FAS分析中,除了排便频率外,治疗组的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过度用力排便及困难、肛门下坠/排便不尽/胀感、腹胀和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PS分析中,治疗组的各项症状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在FAS分析和PPS分析中,治疗组的大便干结、脘腹胀满/痛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的FAS分析和PPS分析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86%和5.7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生通便方能够安全、有效缓解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患者的中西医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部分:芍药对复方地芬诺酯大鼠便秘模型的通便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目的:比较不同品种、炮制方法和剂量的芍药的通便作用,优化三生通便方配方;从芍药对胃肠激素、氯离子通道和水通道蛋白的影响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建立便秘大鼠模型,从粪便粒数、粪便重量和粪便含水率三个方面先后比较高剂量生赤芍和生白芍、高剂量生赤芍和炒赤芍以及低、中、高三种剂量生赤芍的通便效果,以评估不同品种、炮制方法和剂量的芍药的通便作用。并运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氯离子通道蛋白CFTR、CLC‐2表达,运用ELISA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MTL、GAS、CCK、VIP、5‐HT、PP、PYY以及水通道蛋白AQP4表达,探索芍药通便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生赤芍能增加大鼠粪便粒数、粪便重量和粪便含水率(P<0.05),而高剂量生白芍、高剂量炒赤芍和中剂量生赤芍均仅能增加粪便含水率(P<0.05);低剂量生赤芍组的粪便粒数、重量和含水率均无改善(P>0.05)。(2)高剂量生赤芍组结肠组织CLC‐2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升高(P<0.05);PP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VIP、PYY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AQP4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1)不同品种、炮制方法和剂量的芍药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存在差异,其中生赤芍的效果优于生白芍和炒赤芍,并以高剂量生赤芍的通便作用最为明显,所以三生通便方中的芍药选用生赤芍较为合理。(2)生赤芍的通便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胃肠激素PP的表达,抑制VIP、PYY的表达从而加速肠道蠕动,促进氯离子通道蛋白CLC‐2表达增加肠道分泌,降低水通道蛋白AQP4表达减少结肠水分重吸收有关。

束樱子[10](2019)在《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100蛋白及血清MTL、VIP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益气健脾通便方对STC大鼠结肠组织S-100蛋白及血清MTL、VI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TC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雌雄对半的大鼠,每只体重在180-200g,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益气健脾通便方低剂量组10只、益气健脾高剂量组10只、莫沙必利组10只,适应性饲养1周。参照相关文献运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10mg/kg给40只大鼠灌胃,建立慢传输便秘模型,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造模成功后,进行分组治疗,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24小时粪便粪便粒数、粪便含水率,进行造模前1周、造模后2周,药物干预第1周及药物干预第4周各时间点24小时粪便粪便粒数、粪便含水率的比较;检测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S-100蛋白表达情况;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MTL、VIP含量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24h大便粒数和含水率比较:(1)与造模前比较,除药物干预第4周益气健脾高剂量组外,剩余各组在造模第2周,药物干预第1周,药物干预第4周24h大便数、大便含水率均低于造模前(P<0.05),说明造模成功,亦说明药物干预第4周,益气健脾通便方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大鼠2h大便数及大便含水率。(2)与药物干预第1周比较,药物干预第4周莫沙必利组及中药组24h大便量、大便含水率明显上升(P<0.05),说明随着治疗时间的持续,中药组及西药组均可改善大鼠24h大便数及含水率。(3)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后莫沙必利组及益气健脾通便方组24h大便量、含水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药物干预大鼠可改善其24h大便数及含水率。(4)与莫沙必利组比较,药物治疗第4周益气健脾低剂量组24h大便量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气健脾通便方较西药组更能提高大鼠24h大便量,缓解便秘症状。(5)与益气健脾通便方低剂量组相比,药物干预第4周高剂量中药组24h大便量、含水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剂量与改善上述症状呈正相关。(2)结肠传输功能比较: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传输功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及益气健脾通便方组结肠传输功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莫沙必利组比较,益气健脾通便方低剂量组大鼠结肠传输功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100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大鼠比较,STC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S-100蛋白含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STC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莫沙必利组、益气健脾通便方组大鼠结肠组织S-1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莫沙必利组相比较,益气健脾通便方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S-1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TL含量比较:与空白组对比,STC模型组大鼠MTL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STC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莫沙必利组、益气健脾通组大鼠MTL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莫沙必利组相比较,益气健脾各剂量组大鼠MTL含量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VIP含量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中VI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益气健脾通便方组血VIP明显下降(P<0.05);与莫沙必利组比较,益气健脾通便方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1.复方对芬诺酯建立STC大鼠模型,安全有效。其对大鼠结肠的刺激可引起大鼠结肠组织S-100蛋白的上升,使肠道推动力减弱,这可能是形成STC的病因之一。2.益气健脾通便方可提升STC大鼠24h大便数、大便含水率;并且改善肠道传输功能。3.益气健脾通便方可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S-100蛋白的含量,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4.益气健脾通便方促进体内MTL的释放,刺激胃肠收缩,加速肠道内容物排出。5.益气健脾通便方降低肠道VIP水平,缓解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及肠肌紧张性,达到治疗慢传输便秘的疗效。

二、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4)畅幽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详细摘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药相关研究
        1.1.1 祖国医学关于便秘的研究
        1.1.2 祖国医学在肠道微生态方面的进展
        1.1.3 畅幽悠的来源以及符林春教授的学术思想
    1.2 西医学相关研究
        1.2.1 功能性便秘概述
        1.2.2 功能性便秘诊断
        1.2.3 功能性便秘形成原因与机制
        1.2.4 便秘的防治
    1.3 功能性便秘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
        1.3.1 功能性便秘动物模型效果评价
        1.3.2 功能性便秘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第二章 畅幽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试剂耗材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5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分组
        2.2.2 模型的建立
        2.2.3 造模评价方法
        2.2.4 给药方案
        2.2.5 一般情况记录
        2.2.6 样本采集及处理
        2.2.7 提取RNA
        2.2.8 mRNA逆转录成cDNA
        2.2.9 实时定量PCR(RT-PCR)
        2.2.10 Western Blot检测
        2.2.11 病理检测
        2.2.12 免疫组化
        2.2.13 粪便菌群16SrDNA测序分析
        2.2.14 ELISA
        2.2.15 短链脂肪酸检测
        2.2.16 统计学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一般情况比较
        2.3.2 粪便含水率比较
        2.3.3 墨汁推进试验时间比较
        2.3.4 血清激素ELISA检测
        2.3.5 粪便16SrDNA检测
        2.3.6 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检测
        2.3.7 结肠组织PCR检测
        2.3.8 结肠组织蛋白印迹
        2.3.9 结肠水通道蛋白免疫组化
        2.3.10 结肠组织病理
    2.4 讨论
        2.4.1 畅幽悠的成分、组方及用量依据
        2.4.2 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的造模及评估
        2.4.3 畅幽悠增加粪便含水率机理的探索
        2.4.4 畅幽悠促进肠蠕动机理的探索
        2.4.5 畅幽悠对肠道菌门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2.5 小结
    2.6 创新点
    2.7 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畅幽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排除标准
        3.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病例分组
        3.2.2 干预方案
        3.2.3 观察项目
        3.2.4 不良反应及处理
        3.2.5 疗效评定
        3.2.6 大便16SrDNA检测
        3.2.7 统计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失访、脱落情况
        3.3.2 治疗前后疗效指标比较
        3.3.3 患者治疗前后大便16SrDNA检测
    3.4 讨论
        3.4.1 实验用药药量及依据
        3.4.2 治疗前后患者便秘及伴随症状的变化
        3.4.3 治疗前后患者大便16SrDNA检测的变化
    3.5 小结
    3.6 创新点
    3.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基于“肾主水司二便”理论应用助阳通便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水通道蛋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慢传输型便秘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宣肺运脾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认识
        1.1 便秘中医病名的概念
        1.2 便秘的中医病因病机
        1.3 便秘的中医治法
    2. 慢传输型便秘的西医研究
        2.1 慢传输型便秘阐述
        2.2 发病原因
        2.3 发病机制
        2.4 治疗
    3. 宣肺运脾方的组方、方义及特点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STC小鼠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小鼠一般生物学行为观察
        2.3 小鼠24h粪便总量测定
        2.4 碳末传输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比较
        3.2 造模前后小鼠24h粪便总量的变化
        3.3 造模前后小鼠结肠传输实验比较
        4. 讨论
    实验二 宣肺运脾方对STC小鼠结肠组织中5-HT4、ACHE及β-ac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中药饮片
        1.5 实验试剂
        1.6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给药
        2.2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2.3 粪便总量测定
        2.4 碳末传输实验
        2.5 取材与标本制备
        2.6 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5-HT4、ACHE及β-actin蛋白表达
        2.7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比较
        3.2 宣肺运脾方对STC小鼠粪便总量的影响
        3.3 宣肺运脾方对于STC小鼠结肠传输的影响
        3.4 宣肺运脾方对STC小鼠结肠组织中5-HT4、ACHE及β-ac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实验三 宣肺运脾方对STC小鼠结肠组织中Mn-sod、Catalase、Gpx及β-ac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电针天枢配上巨虚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大鼠的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综述一 功能性便秘电针治疗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灸治疗便秘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三生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临床研究及芍药通便作用和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三生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入组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案
        2.1 研究方法
        2.2 样本量的估算
        2.3 随机与盲法
        2.4 干预措施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指标及评价标准
        2.7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疗效比较
        3.3 不良反应
    4.分析与讨论
        4.1 功能性便秘的西医病理生理机制
        4.2 FC的西医治疗现状
        4.3 FC的中医病因病机
        4.4 FC的中医治疗现状
        4.5 三生通便方的组方配伍思路
        4.6 三生通便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4.7 三生通便方治疗便秘的可能作用机制
    5.小结
第二部分 芍药对复方地芬诺酯大鼠便秘模型的通便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1.生赤芍和生白芍的通便作用比较
        1.1 材料和方法
        1.2 实验结果
    2.生赤芍和炒赤芍的通便作用比较
        2.1 材料和方法
        2.2 实验结果
    3.不同剂量生赤芍的通便作用比较
        3.1 材料和方法
        3.2 .实验结果
    4.生赤芍的通便作用机制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实验结果
    5.分析与讨论
        5.1 复方地芬诺酯大鼠便秘模型
        5.2 芍药通便作用的分析
        5.3 生赤药对结肠组织氯离子通道蛋白的影响
        5.4 生赤药对结肠组织胃肠激素的影响
        5.5 生赤药对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5.6 讨论
    6.总结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生活质量量表(PAC-QOL)
附录二 :动物实验结肠组织HE染色
附录三 :Western Blot蛋白表达检测
附录四 :文献综述 便秘常用中草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100蛋白及血清MTL、VIP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1.1 便秘病名溯源
        1.2 便秘病因机
    2 中医药防治便秘
        2.1 中药口服治疗
        2.2 中医经方验方治疗
        2.3 中医耳穴治疗
        2.4 中医针刺治疗
        2.5 艾灸治疗
        2.6 穴位埋线治疗
        2.7 中医综合治疗
    3 现代医学对慢传输便秘的认识
        3.1 概述
        3.2 发病机制
    4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4.1 原发病的治疗
        4.2 一般治疗
        4.3 药物治疗
        4.4 行为治疗
        4.5 外科手术治疗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STC模型建立
        2.2 药物干预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附图
第三部分 讨论
    1.STC模型大鼠造模成功
    2.S-100 蛋白、血清MTL及 VIP在 ST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益气健脾通便方现代药理研究及其对STC的调控机制
结论
结语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升清降浊”理论探讨AQP3/AQP9在ST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周艳红.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舒肝解郁胶囊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胃肠动力学及肠神经递质VIP、cAMP、AQP3影响机制的研究[D]. 武云朋.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3]泄浊解毒通便方治疗热积秘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其对肠道菌落数的影响[D]. 李杰.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4]畅幽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邓之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5]基于“肾主水司二便”理论应用助阳通便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D]. 孔祥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6]增液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水通道蛋白的实验研究[D]. 刘峰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宣肺运脾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曹正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D]. 张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三生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临床研究及芍药通便作用和机制的实验研究[D]. 顾志坚.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100蛋白及血清MTL、VIP的影响[D]. 束樱子.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小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