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进行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已有很长的历史,众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及临床操作规范。但是,对于需要进行咬合重建的病例,现有的教科书及专业著作中,鲜有文献对修复流程进行详尽的论述。临床实践缺乏理论指导,使该项技术难以在临床上得到普及。 本研究通过总结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流程及咬合重建修复的各项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选择10例咬合重建修复病例,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进行修复修复,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 本文通过对病历的总结与分析,针对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在临床诊疗流程,颌位关系的确定、记录与转移方法,(牙合)架系统的选用,门诊-技工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影响最终咬合建立的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修复前、后的影像学及咀嚼效能指标作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及结论: 1.建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诊疗代码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规范诊疗技术,便于学术交流及医-技间的信息传递。 2.绘制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诊疗流程图,在修复设计、诊疗技术、医-技协作等方面,提供系统化、程序化指导,利于诊疗质量控制。 3.应用电子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及(牙合)架系统进行颌位关系确定及修复体制作,可克服传统颌位关系确定方法对于修复医师理论水平与操作经验的依赖,尽量排除客观因素的干扰。 4.确定门诊-技工流程中的10个关键环节,并加以讨论。 5.经临床应用及追踪观察,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义齿固位与稳定性良好,摘戴方便,修复体美观与功能俱佳;修复后咀嚼效能显著提高;患者主观感受良好,修复效果令人满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论文; 咬合重建论文; 颌位关系论文;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