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冬青论文-陈颖

大叶冬青论文-陈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叶冬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叶冬青,叁萜类成分,抗乳腺癌作用,HPLC

大叶冬青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1](2019)在《大叶冬青叶叁萜类成分抗乳腺癌作用及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大叶冬青叶叁萜类成分体内、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筛选大叶冬青叶叁萜类成分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探讨其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对大叶冬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建立HPLC测定大叶冬青叶中多种叁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结合中药指纹图谱探讨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大叶冬青叶中叁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为大叶冬青叶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MTT法比较大叶冬青叶中叁萜类成分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C-Ur)和大叶冬青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EtoAc-P)诱导MDA-MB-231细胞和Hela细胞凋亡的能力。选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C-Ur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的效果。Wstern-Blot法检测C-Ur体外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抑制EGFR表达水平。测定不同浓度C-Ur对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加入siRNA EGFR和Lapatinib的MDA-MB-231细胞中的EGFR表达。体内实验研究给药C-Ur后在无胸腺小鼠体内对肿瘤形成的影响及相关通路的表达。2)建立大叶冬青叶叁萜类成分含量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地榆皂苷Ⅱ、坡模酸、27-O-p-coumaroyl ursolic acid、胡萝卜苷、3β-Hydroxyurs-11-en-28,13β-olide、乌发醇6种叁萜类成分的含量。使用Agilent H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3)采用YMC-ODS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98:2)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建立同时测定羽扇豆醇、豆甾醇、α-香树脂素含量的方法。结果: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大叶冬青叶中C-Ur、(20S,24S)-Epoxydammarane-3β,25-diol、25-Deuteriostigmasteroll、α-amyrin、pomolic acid3-O-α-L-arabinopyranoside、ursolic acid、oleanolic acid、β-sitosterol和β-daucosterol等化合物以及大叶冬青叶EtoAc-P、正丁醇萃取部位对MDA-MB-231细胞和Hela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C-Ur和EtoAc-P对两种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流式细胞仪检测出C-Ur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的效果强于EtoAc-P,呈剂量依赖型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给药的MDA-MB-231细胞中C-caspase-3表达与治疗中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平行增加,PARP1表达被明显抑制。C-Ur可抑制MDA-MB-231细胞中EGFR的过表达和剂量依赖型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的活性,IC_(50)为56.48 nmol,但对EGFR被抑制的MDA-MB-231细胞无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C-Ur可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生长,下调PI3K/AKT/mTOR和干扰Ras-Raf-MEK-ERK信号通路。2)大叶冬青叶中地榆皂苷Ⅱ、坡模酸、27-O-p-coumaroyl ursolic acid、胡萝卜苷、3β-Hydroxyurs-11-en-28,13β-olide、乌发醇6种叁萜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分离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70~235.00(r=0.999 9),6.94~347.00(r=1.000 0),12.60~630.00(r=0.999 6),36.24~1812.00(r=0.999 9),2.08~104.00(r=0.999 7),28.62~1431.00 mg/L(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18%~102.64%,RSD均小于3%(n=6)。14批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大叶冬青叶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表明样品一致性良好。10批不同产地大叶冬青叶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低存在明显差异。3)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羽扇豆醇、豆甾醇、α-香树脂素分离度良好,分别在质量溶度18.88~906.00 mg/L(r=1.000 0,n=6)、15.06~723.00 mg/L(r=0.999 9,n=6)、22.75~1092.00 mg/L(r=0.999 9,n=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43%(RSD=1.96%)、98.72%(RSD=0.88%)、102.86%(RSD=2.47%)。结论:大叶冬青叶中叁萜类成分C-Ur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作为一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下调PI3K/AKT/mTOR和干扰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作用于MDA-MB-231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建立的两种HPLC方法均简单方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大叶冬青叶中多种叁萜类成分的含量,结合大叶冬青叶指纹图谱研究可为大叶冬青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依据。且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期大叶冬青叶中叁萜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期刊2019-04-01)

王存琴,陈颖,汪雷,臧莉,郑述梁[2](2019)在《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地榆皂苷Ⅱ、坡模酸、27-p-Coumaroyloxy ursolic acid、胡萝卜苷、3β-Hydroxyurs-11-en-28,13β-olide、乌发醇6种叁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探讨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大叶冬青叶中叁萜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H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对大青叶6种叁萜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6种叁萜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分离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8%~105.43%,RSD均小于3%(n=6)。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样品6种叁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为明显。14批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表明样品一致性良好。10批不同产地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低,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6种成分的含量;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药材内在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04期)

王存琴,陈颖,汪雷,崔巧玉,段名扬[3](2019)在《HPLC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10种多酚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HPLC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肉桂酸、芦丁、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 10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期大叶冬青叶中10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HPLC测定大叶冬青叶50%甲醇提取液中10种多酚类成分的含量,并选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0种多酚类化合物分离效果较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58%~112.03%,RSD<4%(n=6)。大叶冬青叶50%甲醇提取液抗氧活性良好。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肉桂酸、芦丁、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 10种成分的含量;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大叶冬青叶中10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来源大叶冬青叶50%甲醇提取液抗氧化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陈颖,王存琴,汪雷,郑婷,郑述梁[4](2019)在《大叶冬青叶中8种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选用四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探究不同因素、水平对大叶冬青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 8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优选大叶冬青叶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检测大叶冬青叶中8种主要活性成分,得出总峰面积,将总峰面积和大叶冬青叶浸出物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因素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提取工艺中溶剂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所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大叶冬青叶中8种活性成分均有良好的分离度;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法,提取溶剂70%甲醇,溶剂倍数50倍,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1次,提取时间50 min,其中溶剂浓度和提取温度对提取效率具有显着性影响。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评价指标易于控制,可用于规范大叶冬青的提取工艺,为大叶冬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姚敏娜,舒任庚,李韦韦,窦芳,张伟[5](2018)在《大叶冬青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叶冬青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法对大叶冬青叶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大叶冬青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羽扇豆醇(2)、β-谷甾醇(3)、白桦脂酸(4)、24-羟基羽扇豆醇(5)、齐墩果酸(6)、胡萝卜苷(7)、槲皮素(8)、熊果苷(9)和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0)。其中化合物8和10抗氧化活性IC_(50)值分别为12.31±0.27,22.30±0.42μmol·L~(-1),优于阳性药维生素C(IC_(50)值为39.18±0.51μmol·L~(-1))。结论:化合物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和10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8年11期)

姚兰,焦安妮,冯琳琳,于敏,张晶[6](2018)在《大叶冬青药材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产地10批次大叶冬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初步揭示大叶冬青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HPLC法测定了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建立酶-底物反应体系,对不同批次的大叶冬青药材的XOD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基于谱效关系,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氧嗪酸钾诱导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以及肝组织中尿酸(UC)、XOD水平变化。结果 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15个特征峰,其中峰11(苦丁茶冬青皂苷E)、14(苦丁冬青皂苷F)与XOD抑制作用呈中等程度相关,峰5(未鉴定)、6(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大叶冬青皂苷C)、13(大叶冬青皂苷D)相关性最强。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峰9(大叶冬青皂苷H)的量在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小鼠血清UC和XOD水平,抑制肝组织中XOD活性,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10批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对XOD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PLC指纹图谱显示出7个共有峰对应的化合物与该药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8年20期)

姚兰[7](2018)在《大叶冬青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为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植物,以干燥叶入药,性平味苦,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大叶冬青主要含有叁萜皂苷类、多酚类、多糖类和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和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疾病。本课题对大叶冬青的化学成分、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以及皂苷类化合物与黄嘌呤氧化酶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为大叶冬青药效物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与依据。本文综合运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大叶冬青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17种,鉴定结构13种,分别是:羽扇豆醇、熊果酸、β-谷甾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苦丁冬青皂苷A、大叶冬青皂苷A、大叶冬青皂苷D、苦丁冬青皂苷D、苦丁冬青皂苷F、3,9-二[2,4-二叔丁基-苯氧基]-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阿魏酸、大叶冬青皂苷B、大叶冬青皂苷G。其中,化合物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通过Folin-Ciocalteu比色法、香草醛-冰醋酸法、亚硝酸钠法、苯酚-硫酸法对大叶冬青各组分进行总多酚、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测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3种方法评价大叶冬青各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大叶冬青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总多酚含量最高,正丁醇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最高,水萃取部位中总多糖含量最高。大叶冬青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最好。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了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并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建立酶-底物反应体系,对不同批次的大叶冬青药材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氧嗪酸钾诱导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UC、XOD水平以及肝组织中XOD水平变化。结果显示,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15个特征峰,其中峰11(苦丁茶冬青皂苷E)、14(苦丁冬青皂苷F)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呈中等程度相关,峰5、6(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7(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大叶冬青皂苷C)、13(大叶冬青皂苷D)相关性最强。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峰9(大叶冬青皂苷H)在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氧嗪酸钾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小鼠血清UC水平,抑制肝组织中XOD活性,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叶冬青中2种皂苷类化合物与XO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Latifolosides A、Latifolosides D、Kudinsoide A和Kudinsoide F均能对XO的内源荧光产生猝灭作用,并且对其周围氨基酸残基的极性环境未造成影响。其中,Latifolosides A和Latifolosides D对XO的淬灭作用是以静态猝灭为主的联合猝灭,Kudinsoide A和Kudinsoide F对XO的猝灭作用主要是静态猝灭,4种化合物与XO之间均形成1个结合位点。对比热力学方程结果,Latifolosides A和Latifolosides D与XO的相互作用过程为熵驱动的吸热反应,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Kudinsoide A和Kudinsoide F与XO的相互作用过程为焓驱动的放热反应,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推测苦丁冬青皂苷结构中含有较多活泼羟基,与XO的结合能力要强于大叶冬青皂苷,对XO构象的影响也更大。与XO的结合能力要强于大叶冬青皂苷,对XO构象的影响也更大。(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国军[8](2017)在《辽西地区大叶冬青播种育苗及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叶冬青的叶片、花色、果实等色相变幻多端,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其显着的特点来美化点缀周边环境。大叶冬青的种子需要冬季前进行贮藏2a时间,还要进行交替变温处理,在春季清明前后进行催芽后,方可播种,出苗后,可以移入塑料袋营养钵中,注意遮阳和保湿。根据园林绿化用苗、制茶等需要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通过精修细剪,及时除去病虫枝、枯死枝、内堂过密枝等技术措施,可以减少或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关玥,冯琳琳,于敏,赵春芳,张晶[9](2017)在《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中6种叁萜皂苷成分的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建立测定大叶冬青中大叶冬青皂苷F(latifoloside F)、大叶冬青皂苷H(latifoloside H)、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 C)、大叶冬青皂苷D(latifoloside D)、苦丁冬青皂苷F(kudinoside F)、苦丁茶冬青皂苷E(ilekudinoside E)6种叁萜皂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onda Cract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5℃。结果 6个皂苷分离度良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52%~100.96%,RSD<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7年11期)

吴海兰[10](2017)在《大叶冬青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和相关代谢综合征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肥胖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也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大众健康水平与人民生活状态的重要原因。同时,肥胖常伴随许多代谢综合征,包括2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肥胖的预防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减肥手术虽然有效,但却存在手术失败和一系列副作用的问题。因此,从天然食品中寻觅具有降脂减肥效果的功能组分已然成为肥胖预防及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绿茶和苦丁茶是中国的传统茶饮料,绿茶的减肥作用已有大量研究,但苦丁茶是否也有同样的功效仍有待研究。苦丁茶在我国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提神醒脑与明目益智等功效。大叶冬青苦丁茶是其中3个主要品种之一,本课题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与体内动物实验系统性地研究了大叶冬青苦丁茶对肥胖的保护作用及对高脂膳食诱导的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体外实验采用OP9细胞初步检测大叶冬青苦丁茶水提物(KD)的抗肥胖作用,通过油红O染色评估其对脂滴积累的抑制作用,通过qPCR方法对脂肪生成有关基因进行检测。体内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ND)、高脂饲料模型组(HFD)和高脂饲料加大叶冬青苦丁茶组(HFD+KD)。在动物干预进程中,每周称量小鼠体重,每3天记录饮食。在干预后期,对小鼠开展葡萄糖耐量试验(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TT)和代谢笼实验。小鼠处死后,收集血液、肝脏、附睾脂肪、褐色脂肪等组织,检测与小鼠肥胖、胰岛素抵抗、附睾脂肪炎症等有关的指标。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大叶冬青苦丁茶显着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大叶冬青水提物能够显着抑制脂滴积累和细胞分化。qPCR结果显示,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通过抑制脂肪生成相关基因PPARγ和FAS的转录水平,起到抗脂肪生成的作用。(2)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和脂体比数据显示,大叶冬青苦丁茶可以有效减缓高脂膳食诱导的体重和脂体比的增加。脂肪组织的苏木紫-伊红(H&E)染色结果表明,大叶冬青苦丁茶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大小。以上结果说明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抵抗肥胖的发生。(3)大叶冬青苦丁茶增强小鼠的能量代谢代谢笼结果显示,大叶冬青苦丁茶显着增强小鼠的O2消耗和CO2释放,同时还提高了小鼠的活动量和产热量,而对进食量没有影响。这说明大叶冬青苦丁茶可以通过增强能量代谢起到预防肥胖的作用。(4)大叶冬青苦丁茶具有护肝作用小鼠肝重、肝脏甘油叁酯含量和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显着抑制肝脏脂质积累。肝功和血脂测定结果显示,大叶冬青苦丁茶可以显着改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等指标。(5)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稳态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显着降低高脂膳食小鼠的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肪组织和血清中脂联素(Adiponectin)的表达水平。GTT和ITT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大叶冬青苦丁茶可以改善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受损。(6)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抑制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生脂基因的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叶冬青苦丁茶通过下调肝脏和脂肪组织中PPARγ和SREBP-1c等的表达,抑制生脂信号;同时上调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强能量代谢。(7)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慢性炎症Luminex结果显示,大叶冬青苦丁茶下调血清中促炎因子(IL-6、IFNγ、IL-1β、IL-2和IL-17)并上调抑炎因子(IL-4和IL-10)的水平。高脂膳食导致脂肪组织中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而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抑制炎症相关的p38和p65信号。此外,大叶冬青苦丁茶还能够逆转高脂膳食造成的瘦素(Leptin)等脂肪因子的增多。综上,本研究证明大叶冬青苦丁茶能够通过抑制脂肪生成和增强能量代谢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肥胖起到显着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缓解高脂膳食导致的慢性炎症,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这些研究结果为大叶冬青苦丁茶调节肥胖及有关代谢综合征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大叶冬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地榆皂苷Ⅱ、坡模酸、27-p-Coumaroyloxy ursolic acid、胡萝卜苷、3β-Hydroxyurs-11-en-28,13β-olide、乌发醇6种叁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探讨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大叶冬青叶中叁萜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H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对大青叶6种叁萜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6种叁萜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分离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8%~105.43%,RSD均小于3%(n=6)。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样品6种叁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为明显。14批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表明样品一致性良好。10批不同产地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低,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6种成分的含量;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药材内在质量存在一定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叶冬青论文参考文献

[1].陈颖.大叶冬青叶叁萜类成分抗乳腺癌作用及质量标准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9

[2].王存琴,陈颖,汪雷,臧莉,郑述梁.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3].王存琴,陈颖,汪雷,崔巧玉,段名扬.HPLC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10种多酚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4].陈颖,王存琴,汪雷,郑婷,郑述梁.大叶冬青叶中8种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

[5].姚敏娜,舒任庚,李韦韦,窦芳,张伟.大叶冬青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药师.2018

[6].姚兰,焦安妮,冯琳琳,于敏,张晶.大叶冬青药材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草药.2018

[7].姚兰.大叶冬青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

[8].李国军.辽西地区大叶冬青播种育苗及栽培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7

[9].关玥,冯琳琳,于敏,赵春芳,张晶.HPLC法同时测定大叶冬青中6种叁萜皂苷成分的量[J].中草药.2017

[10].吴海兰.大叶冬青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和相关代谢综合征的调节作用[D].江南大学.2017

标签:;  ;  ;  ;  

大叶冬青论文-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