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

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

论文摘要

迄今为止,人类依然面临着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理想国家等问题。这不仅是道德哲学,同时也是政治哲学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自由主义作为一套国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同样离不开对根本道德问题的探讨。而自由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现代性内涵,在于自由主义在道德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上提出了与以往的政治学说完全不同的答案。自由主义认为“什么是美好生活”属于个人的理性选择,国家本质上是以个人权利或利益为出发点的政治制度,它并不是最高的善业,所以不具备道德教化的职能,更不能提供“什么是美好生活”的答案。立宪政治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建构理论。自由主义宪政的核心理念是限制国家权力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利益。所以自由主义宪政将积极目标与消极目标结合在一起,使得宪政只是消极的抑恶而非扬善。宪政在两个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选择任意一方都可能会弱化另一方,从而背离宪政的初衷,陷入困境之中。自由主义的宪政实践依赖于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对于自由主义宪政所存在的困境,当代新自由主义作出了回应,而社群主义则从反对的立场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政治方案。本文认为,宪政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自由与权威、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上由两难导致困境,并最终背离自由主义宪政的初衷,最大的原因在于传统自由主义赖以建立的功利主义伦理基础。本文认为,自由主义宪政必须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哲学基础之上,正像历史不可能回到亚里斯多德时代一样,自由主义也不可能回到德性伦理政治。因此,宪政伦理应该是规范性伦理,而非德性伦理;是诉诸于底线规范的伦理,而非至善要求的伦理;它强调道德原则的普遍性,而非特殊的学说。对公共生活来说,宪政伦理提供最基本的道德共识,呼吁最起码的社会道德义务;对个人生活来说,宪政伦理以制度保障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自由主义宪政终究是政治领域的公共生活,因此,构筑广泛的政治共识,以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同样有着必要性。宪政共识是自由主义宪政得以扎根的社会基础,它以政治原则为内涵,以正义价值为取向,以底线为目标,寻求多元价值的“共识”与认可,是一切妥协与具体政治争议的规范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构思与基本内容
  • 第一章 自由主义理论与立宪政治的演变
  • 引言
  • 第一节 权利自由主义与最低限度的国家
  • 一、霍布斯:自然状态与“利维坦”
  • (一) 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 (二) 霍布斯之理论的宪政意义
  • (三) 霍布斯与斯宾诺莎“自由”学说之异同
  • 二、洛克:拒斥“无政府”与“利维坦”
  • (一) 国家学说的逻辑起点:自然权利
  • (二) 自然权利的两难选择:无政府还是利维坦
  • (三) 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建构——大多数人的同意
  • 三、孟德斯鸠——现代宪政体制的奠基者
  • (一) 法治思想
  • (二) 三权分立与机制
  • (三) 孟德斯鸿与卢梭的分歧
  • 四、美国立宪政治的实践
  • 五、小结: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宪政观
  • 第二节 功利自由主义与工具性国家
  • 一、政治建构论中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分野
  • (一) 个人至上:自由主义的宪政理论
  • (二) 整体至上:国家主义的建构理论
  • 二、道德哲学中“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分野
  • (一) 康德:正义优先于善
  • (二) 边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三、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结合
  • (一) 功利主义与“工具性国家”
  • (二) 功利主义与代议制政府
  • 四、小结: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宪政观
  • (一) 功利主义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终结
  • (二) 功利主义哲学潜藏的危险
  • 第三节 社会自由主义与福利国家
  • 一、福利国家的宪政理论背景:社会自由主义
  • (一) 调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 (二) 倡导积极的自由观念
  • (三) 国家干预与凯恩斯主义
  • 二、福利国家的兴起及其宪政危机
  • (一) 福利国家的制度模式
  • (二) 福利国家的宪政实践
  • (三) 福利国家的宪政危机:国家干预社会的度
  • 三、对福利国家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一、多元主义宪政制度的设计理念
  • 二、自由主义宪政的两难
  • 三、自由主义宪政是抑恶而非扬善的政治方案
  • 第二章 宪政困境之一:个人主义国家观的两难
  • 第一节 授权与限权:宪政国家的困境
  • 一、自由主义宪政的价值立场
  • (一) 个人主义的社会观
  • (二) 个人主义的国家观
  • (三) 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 二、宪政设计:抑“恶”而非扬善
  • (一) 主权来源:公民而非人民
  • (二) 权力分立:以恶制恶
  • (三) 抑恶措施:由契约到宪法
  • 三、宪政的困境:以国家之“恶”促个人之“善”
  • (一) 消极国家观:作为必要的“恶”
  • (二) 宪政困境:授权还是限权
  • 第二节 代议民主制度的困境
  • 一、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来源
  • (一) 古典民主主义
  • (二) 古典共和主义
  • 二、代议制民主理论
  • (一) 功利主义的哲学基础
  • (二) 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 (三) 间接民主的制度设计
  • 三、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 (一) 制度背离“民主”
  • (二) 自由反对平等
  • (三) 利益操纵政治
  • 四、代议制民主的衰落
  • 第三节 行政集权与宪政困境
  • 一、体制变迁:从代议民主走向行政集权
  • 二、困境之一:限权导致宪政僵局
  • 三、困境之二:放权导致宪政独裁
  • (一) 行政集权与“合法性危机”
  • (二) 警惕“利维坦”复活
  • 第三章 宪政困境之二:多元主义价值观的两难
  • 第一节 个人自由与价值多元论
  • 一、宗教宽容与自由观念的起源
  • 二、自由与奴役的困境
  • 三、两种自由的冲突
  • (一)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 (二)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 四、消极自由的宪政理念
  • (一) 划分“权利”与“权力”的界限
  • (二) 价值“多元论”与国家中立
  • 第二节 国家中立与个人之善的困境
  • 一、自由主义的国家观及其道德中立
  • 二、国家道德中立的宪政理念
  • (一) 对什么保持中立
  • (二) 怎样保持中立
  • 三、国家中立面临的宪政困境
  • (一) 国家是否有权维系善良风俗
  • (二) 国家是否有权维护社会公正
  • 第三节 价值多元与良好秩序的困境
  • 一、价值多元论与一元论的分歧
  • 二、价值冲突与宪政的两难困境
  • (一) 案例:弗吉尼亚诉布莱克案
  • (二) 言论表达的自由与免于恐惧的自由
  • (三) 自由主义宪政的两难
  • 三、公民不服从与宪政的秩序危机
  • (一) 公民不服从的道德理念
  • (二) 道德主观主义与普遍道德共识的悖论
  • 第四章 宪政困境与当代伦理学的回应
  • 第一节 契约正义理论的宪政之维
  • 一、扬弃宪政思维: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 (一) 传统契约论中的宪政思维
  • (二) 宪政正义之敌:功利主义批判
  • 二、重建宪政价值:作为“社会基本结构”之基础的“公平正义”
  • (一) “首要美德”:社会制度的价值预设
  • (二) “无知之幕”:正义观念的形成
  • (三) “词典式序列”:社会正义原则的安排
  • (四) “四个阶段”:正义原则的现实推进
  • 三、回应宪政困境
  • 第二节 自由主义内部的分歧
  • 一、极端自由主义与“最小国家”的宪政构思
  • 二、平等的自由主义与“普遍的权利理论”
  • 三、评论
  • 第三节 来自社群主义的挑战
  • 一、社群主义者对罗尔斯的批评
  • 二、伦理分歧:选择正义还是“德性
  • (一) 正义还是德性
  • (二) 现代“德性伦理”的主要观点
  • 三、政治分歧:个人主义还是共同体主义
  • (一) 社群主义取代个人主义
  • (二) 公益政治替代权利政治
  • (三) 公共利益高于个人权利
  • 四、争论引发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由主义宪政伦理与共识的重建
  • 第一节 立宪政治与伦理重建
  • 一、宪政伦理的道德原则
  • (一) 现代社会背景:多神竞争的世界
  • (二) 道德原则的普遍性
  • (三) 在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形成道德原则
  • 二、宪政伦理的内容
  • (一) 宪政伦理的内容:正义而非德性
  • (二) 宪政伦理的目标:底线的而非终极的
  • 三、宪政伦理与“美好生活”
  • (一) 道德义务与“公共生活”的善
  • (二) 制度保障与“个人生活”的善
  • 第二节 政治正义重塑宪政共识
  • 一、作为道德建构意义上的“正义”观念
  • (一) 强力正义论
  • (二) 功利正义论
  • (三) 契约正义论
  • 二、功利主义正义观念的困境
  • 三、以政治正义观重建宪政共识
  • (一) 何谓宪政共识:从英国的宪法传统谈起
  • (二) 宪政共识:由道德正义转向政治正义
  • (三) 宪政共识:基于底线意义的政治原则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文献
  • 二、英文类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自由主义女性理论的福利思想[J]. 大众文艺 2020(05)
    • [2].近年来非自由主义在东欧的兴起及分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04)
    • [3].自由谱系下的儒家自由主义——兼论中国哲学方法论[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由主义的理论批判[J]. 现代哲学 2017(06)
    • [5].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冲突研究——兼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理解[J]. 新西部 2018(15)
    • [6].梁启超的自由主义观[J]. 长江丛刊 2019(24)
    • [7].从李白的诗歌分析其自由主义精神[J]. 作家 2013(16)
    • [8].被误解与被滥用的自由主义[J]. 知识分子论丛 2013(01)
    • [9].基督教与自由主义的生活之道[J]. 知识分子论丛 2013(01)
    • [10].自由主义的原罪与救赎[J]. 知识分子论丛 2013(01)
    • [11].自由主义宪政在日本何以可能——一个来自文化先导论的解释[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2].论黑格尔对自由主义的批判[J]. 哲学研究 2016(05)
    • [13].自由主义的两个教条——从儒学的观点看[J]. 当代儒学 2018(02)
    • [14].《黄金时代》中自由主义分析[J]. 作家天地 2019(05)
    • [15].自由主义的由来与发展[J]. 山海经 2016(05)
    • [16].自由主义美德与中国语境[J]. 读书 2012(04)
    • [17].自由主义的三大缺陷[J]. 当代社科视野 2008(11)
    • [18].马克思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及当代意义[J]. 世界哲学 2018(01)
    • [19].“诗无济于事”——保罗·卡恩对美国自由主义的批判[J]. 读书 2015(10)
    • [20].自由主义的中国语境、性格和命运[J]. 文化发展论丛 2017(01)
    • [21].自由主义与宗教对话[J]. 知识分子论丛 2013(01)
    • [22].自由主义第四波来临[J]. 人民论坛 2014(04)
    • [23].自由主义的隐秘演化史[J]. 社会观察 2014(05)
    • [24].自由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J]. 俄罗斯学刊 2013(02)
    • [25].自由主义衰亡了——对自由主义运动的理智分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02)
    • [26].多元文化主义:自由主义与非自由主义之辩[J]. 国外社会科学 2012(06)
    • [27].论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8].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浅探——基于两者起源及现实运用的角度[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1)
    • [29].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历史与理论的双重考查[J]. 中国图书评论 2009(01)
    • [30].自由主义:从兴起到式微[J]. 高校理论战线 2009(04)

    标签:;  ;  ;  ;  

    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