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唐代乐府制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 左汉林
导师: 吴相洲
关键词: 唐代,乐府制度,太常寺,梨园,教坊,唐诗,歌诗传唱
文献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唐代诗歌与唐代发达的音乐文化和完善的乐府制度关系密切。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详细描述唐代乐府制度,在此基础上揭示唐代乐府制度与唐代诗歌之间的关系。 目前,学术界关于唐代乐府制度的重要成果不多,对与唐代乐府制度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尚认识不清。唐朝廷的乐府机构主要有太常寺(太乐署和鼓吹署)、梨园、教坊三个部分,本文基本依此三个部分对唐代乐府制度及其与唐代诗歌的关系进行描述和论证。 前人对太常寺乐官的职能存在不少模糊认识。通过对乐官生平和任职条件的详细考证,本文认为在太常寺乐官中,协律郎具有多种职能,一部分协律郎由精通音乐的人充任,一部分协律郎的任职则是凭借其文学才能,而太乐、鼓吹令丞则必须精通音乐。本文由此得出太常寺高级乐官不要求有音乐素养,低级乐官则需要精通音乐的结论。过去一般认为乐工的文化水平较低,本文通过对唐代籍没事件的考察,发现有相当比例的被籍没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从而推断可能有相当多的太常寺乐工受过较好的教育。此外,本文通过对乐工身份的考察,证明乐工身份的复杂性;通过对乐工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考察,证明乐工地位具有两面性,即法律地位低而实际地位较高。本文对乐工的服役方式和番上之余的活动等问题亦有所考察。 本文对太常寺管理的音乐进行了考察,在对音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首次全面考察了唐代礼仪中的乐舞使用情况。本文通过对多部乐和二部乐性质的考订,揭示出它们深刻的政治性,证明岸边成雄多部乐的设置为“保存俗乐”之说不确。通过对多部乐和二部乐关系的考订,证明前人“二部伎系将大部分十部伎二大分类”之说不确。过去学术界认为唐代已经不存在采诗活动,本文用新材料证明在唐代尚存在太常卿采诗和风俗使采诗两种形式的采诗活动。本文首次对献乐和献诗活动以及鼓吹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 梨园也是唐代重要的乐府机构,本文首次详细描述了梨园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本文对梨园的乐官和内部组织情况进行考证,证明前人对梨园乐官种类的推断不确。本文认为,梨园是直接服务于皇帝和宫廷的高级别的乐舞演出机构,其高级乐官由不一定具备音乐才能的宦官担任,低级乐官由具备较高音乐才能的乐工担任。同时,文章也揭示了梨园乐工地位的两面性。本文对梨园法曲一一溯源,在此基础上对法曲的性质提出新见,认为法曲不是一种单独的音乐形式,也不是以某种音乐为主融合其它音乐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新乐,法曲只是多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太常寺乐官
第一节 太常寺乐官概说
一 太常寺乐官的任职情况和特点概述
二 太常寺乐官职责补正
第二节 协律郎的任职条件和职责新论
一 对协律郎任职条件的重新考察
二 协律郎职责新说
第三节 太乐鼓吹令丞的任职条件和职责新论
一 从太乐鼓吹令丞的实际任职情况推断其任职条件
二 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三 对太乐令、丞职责的重新判定
四 对鼓吹令、丞职责的重新判定
第二章 太常寺乐工
第一节 唐太常寺乐工的来源
一 太常寺乐工来源辨析
二 官奴婢的来源
三 从籍没事件看太常寺乐工的文化水平
第二节 太常寺乐工的身份构成
一 平民子弟
二 被赦免的前代乐工
三 太常音声人
四 番上的乐户
五 作为官奴婢的长上乐户
六 从太常寺乐工的身份看其专业分工
第三节 太常寺乐户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
一 太常寺乐户(含太常音声人)的法律地位概说
二 番上乐户(含太常音声人)的社会地位
第四节 太常寺乐工的番上及番上之余的活动
一 太常寺乐工番上的方法概说
二 太常寺乐工番上之余的活动
第三章 太常寺的音乐
第一节 太常寺音乐概说
一 太常寺音乐的分类
二 唐代礼仪使用乐舞的总体情况
三 唐代礼仪使用乐舞的特点
第二节 郊祀之乐与庙祭之乐
一 郊祀和庙祭中乐舞使用的特点
二 郊庙歌辞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第三节 多部乐与二部乐
一 十部伎概况
二 对多部伎演出情况的重新考察
三 关于多部伎性质及其设立原因的思考
四 二部伎概说
五 二部伎与多部伎的关系及二部伎的性质考论
第四节 献乐与献诗
一 唐代的献乐及其相关问题
二 关于献诗的几个问题
三 献乐、献诗文学性的比较
第五节 采诗
一 太常卿采诗制度及其相关问题
二 风俗使采诗制度及其特征
三 关于初唐以后是否有采诗官的讨论
四 唐代采诗制度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
第六节 鼓吹乐
一 鼓吹曲的种类和曲目述论
二 鼓吹署乐工的服饰问题
三 鼓吹乐的用途及其相关问题
第四章 梨园的建立与沿革
第一节 梨园的产生与兴盛
一 梨园别教院的产生
二 梨园的设立
三 唐玄宗建立梨园的原因
四 梨园弟子的组成和梨园的位置
五 梨园的全盛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奔散和梨园的重建与消亡
一 梨园弟子在安史之乱中的奔散
二 梨园的重建
三 梨园的衰落
四 从梨园到仙韶院
五 梨园的消亡
第五章 梨园的组织
第一节 梨园的乐官新证
一 由宦官充任的高级乐官
二 由乐人充任的低级乐官
三 仙韶院的乐官
四 从梨园乐官看梨园的性质
第二节 关于梨园乐工的几个问题
一 梨园弟子的技艺、活动及其与戏剧的关系
二 梨园弟子的身份和地位
三 仙韶院乐官和乐工的地位问题
第三节 梨园的组织及其与诗歌的关系
一 梨园内部组织补证
二 梨园的组成部分补正
三 梨园与唐代诗歌的关系
第六章 梨园法曲
第一节 梨园法曲渊源考辨
一 太常梨园别教院法曲乐章
二 见于其它文献之梨园法曲
第二节 法曲的性质和影响
一 从现存法曲情况看法曲的性质
二 梨园法曲的影响考论
第七章 内教坊
第一节 内教坊的创立、沿革及其组织
一 内教坊的创立和沿革
二 关于翰林内教坊
三 关于内教坊的组织、乐官和乐工问题的考察
第二节 内教坊的音乐
一 内教坊俗乐补证
二 内教坊雅乐考
第八章 教坊的创立和沿革
第一节 教坊的创立和兴盛
一 教坊的创立
二 教坊的兴盛
第二节 教坊乐工的奔散和教坊重建
一 教坊乐工的奔散及乐工的去向
二 教坊的重建
第三节 中晚唐的教坊
一 教坊的平稳发展
二 教坊的衰落
第九章 教坊的乐官和乐工
第一节 教坊的乐官
一 教坊乐官的种类新考
二 教坊乐官的地位问题
第二节 教坊的乐工
一 教坊乐工的专业分工及来源、身份考辨
二 教坊乐工的社会地位问题
三 教坊乐工的经济来源问题
第十章 教坊曲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 教坊的乐曲
一 教坊乐曲的性质
二 教坊曲在民间的传唱情况
第二节 教坊曲与唐代文学的关系
一 唐代文学对教坊曲的影响
二 教坊曲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结论
附录
一 唐五代协律郎考
二 唐五代太乐鼓吹令丞考
三 唐代籍没事件考
四 唐五代多部伎演出情况考
五 唐梨园弟子考
六 唐教坊乐工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