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林淮阴工学院
【摘要】为贯彻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本文就如何改变目前成人教育的不良状况,优化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加快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成人教育发展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1-0055-02
【Abstract】Toimplementtheconceptoflifelonglearning,buildnationallearningsociety,thisarticleonhowtochangethecurrentpoorstatusofadulteducation,adulteducationandteachingmanagementoptimization,speedupthedevelopmentofadulteducation,etc.,are
discussed.
【Keywords】AdultEducationDevelopmentInnovationThinking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形式,它的自由选择性、终身开放性和长短期结合的灵活性,为社会上有学习愿望的人们提供了可能。但就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身而言,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满足不同学员的需要,将成人高等教育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是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在完善成人教育法律体系上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为教育立法不少,但还没有针对成人教育的专门法律,成人学历教育仍然缺少国家法律的保证。社会虽然需要大量拥有高知识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但各种阻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做法和观念,仍大有市场。在观点上,大都将成人学历教育看做是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学习时间不保证,学习费用不提供,学习环境不创造;更有学员因为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而被单位处理的事情。在具体操作上,选择联办单位,偏重生源,忽视办学条件,而且联办单位很杂: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联,职高、中专层次和专科层次联,各级各类党校与各类高校联,各种培训机构与各类高校合作等等。在管理上,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办单位很多,条块都有。常理上说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这些机构和渠道进行监管,而实际上,由于体制和管理上的疏失,成人高等教育已经陷入各自为政或无人管理的境地。也正因此,地方各培训机构变相地将成人高等教育当做他们的“摇钱树”,完全市场化操作,只要交钱,其他一切好办。如此一来,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怎能实现?
要构建学习型社会,让全体公民主动接受成人继续教育,使参与成人教育学习者,在时间、精力、财力等方面,都有一个比较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使成人教育机构成为所有希望恢复学习、接受和丰富知识或渴望满足文化生活的成年人受教育的最好舞台,确保成人继续教育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兼收并蓄、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成人教育法律制度,从国家法律的层面,明确成人教育的性质、地位、权利和义务等。
二在构筑终身学习理念上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鼓励和发展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多种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十七大更是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应当说,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全世界都还在探索中,在我国,大多也只停留在理论和口号上,即使是国家机关,在实践中也有很多障碍。所以,必须大力宣传终身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造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让终身学习成为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理想,成为一种必须,一种必然;使终身学习这个理念转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社会风尚。如此,在这个“终身学习”内外环境平台上,继续教育行为不仅仅是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每一个公民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三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上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等学历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等学校都相继扩大了成人教育招生规模。然而,因学员的年龄相差较大,教学层次不同,在教育教学管理要求上,千差万别,但大多都是管理不严格。在授课老师安排上,成教授课老师或由各个院系的教师兼任或外聘。在具体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沿用普教教学模式,从理论到理论,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门课草草授完。学生成绩与代课教师的考评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成教班的绝大多数学员,只为得到一纸文凭,并没有真正的学习动力。面授时,请假成为家常便饭。管理者从理解学员工作忙,难以请到假的角度出发,在日常面授中,到课人数往往不足应到人数的三分之一。所以,要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管理上创新,也是必然要求。
在教学质量管理上创新,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和严谨的作风,做好上课教师的聘任工作,对上课老师资质、专业的要求,要落到实处。要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要求,规范教学管理。对教师的教案等教学准备,要通过之前、之中、之后三过程查看,保证包括作业、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在内的课时数和效果。
其次,做好学员出勤考核工作。将学员的平时成绩进行量化,与学员到课率和出勤率挂钩。推行老师和学员上课实名签到制度。上课时,学员在本次课的教学日志上签名;下课老师上交日志时,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学员的平时考勤就比较客观,督促了那些找借口不想面授的学员,主动来参加面授上课。如果可能,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推行学分制,允许分段完成学业,是最适合成人教育学员的,鼓励一次性连续进修,也允许学有余力的学员,提前修完学分,提前毕业。
再次是加强教学质量督导和监控。鉴于成人教育的特点,教师上课不按照教学计划、教学任务要求进行授课,迟到、早退、缺课、调课,短斤少两。随便缩短课时数,也是成人教学中的潜规则,函授站更是如此。因此,加强教学质量督导和监控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加强督导和监控,不仅可以掌握教学动态,还可以及时发现教学问题,纠正不良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课程的开展,保证教学质量。
最后是严格成人教育考试。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所以成人教育质量难以抓上去,与目前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抓的不严有非常大的关系。不论是校内班还是校外班,如果我们将课程考试,看作是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的主要环节,实行教考分离,严格抓好考试环节,把住试卷保密关、考试关、改卷关,加大对作弊的处罚力度,严格考试纪律,保证考试的公信力,那么,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四在设置专业上进行创新
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存在着非常密切、相互制约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和教育结构。目前,人们常常将社会就业率比较低,归究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衔接,事实上,我们许多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确实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而是赶时髦,一哄而上,盲目追求大而全,设置了许多不强不特、趋同趋热的专业,导致成人学历教育专业结构和社会需求之间产生矛盾,严重制约成人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创新,已是势在必行。专业设置必须要与企业、社会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跟着市场走,满足社会需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质量与数量、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把成人教育学校办成教学、科研和经济建设的联合体,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效益和造血功能。通过扩大、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保证专业设置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五在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上创新
按照国家教育部教学质量评估意见,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实施、设备的建设和完善,建立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而又能够积极参与的机制,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是成人教育工作中的特色内容。成人教育主管单位,必须更新观念,注重学员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和主动性,加强认知实践培养,激发广大学员的探索精神,拓展他们的理论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加大对成人实践教学的投入,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改善实践教学手段,增强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力,不能将成人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看做可有可无,要增加学员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员的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把学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成人教育的特色来抓。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的成人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争取资金。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与当地企业单位建立联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实习基地。教学条件改善了,办学质量就可能提高了,成人教育发展的后劲自然就足了。
六在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上创新
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各成人教育实施单位的各种制度都有,但不健全、不完善,在制度执行上表现的不那么有力,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所以,在成人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抓紧完善日常教学、考试管理、实践教学活动、毕业答辩等制度。进一步明确成人教育各方、各岗的责、权、利及操作规范流程,使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管理有标准,检查有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照章办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和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南方日报,2007.10.25
[2]霍玉文.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改革策略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7(3):64
[3]王祥.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探析[J].成人教育,2008(3):82~83
[4]任飞燕、项凤武、姚从君.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点教学质量评估内涵探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7):62~64
〔责任编辑: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