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金沙江缝合带中段巴罗型递增变质带构造—变质演化

青藏高原东缘金沙江缝合带中段巴罗型递增变质带构造—变质演化

论文摘要

金沙江变质带中段(义敦岛弧带)是研究特提斯金沙江缝合带变形-变质过程,并对特提斯洋消亡进行构造分析的理想区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岩相学观测、矿物化学分析等方法,探讨其区域变形-变质过程,并利用传统地质温压计计算其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限定其变形变质条件。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将此区域的变形变质过程划分为三期:D1期变形形成了本区域的主期S1片理及对应的M1期巴罗型变质作用,代表了金沙江洋板块的俯冲与碰撞过程,指示义敦岛弧带与羌塘地块之间弧陆碰撞所引起的地壳增厚;D2期变形形成了区域性S2面理和韧性剪切带,与M2期变质作用共同代表地壳加厚之后的区域性伸展,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和本区岩石的出露是加厚地壳伸展减薄的结果;D3期以脆性变形为主,形成一系列脆性断层及相关的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断层泥进行的ESR年龄测定表明断层末次活动时间为200-135 ka。岩相学观测证实了M1和M2期变质作用,其中M1期为巴罗型变质作用,形成了本区的巴罗型递增变质带。M2期为退变质作用,在各个变质带形成了一系列的退变质的绿泥石和绢云母等矿物。利用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GBPQ)温压计、斜长石-角闪石-石英(HPQ)温压计和绿泥石成分温度计分别估算了M1和M2期变质条件,GBPQ温压计计算所得矽线石带M1期变质峰期温压条件应该高于629℃,5.832 kbar,十字石-蓝晶石带应该高于641℃,5.077 kbar;HPQ地质温压计计算所得的M1期变质作用峰期变质温度为702-744℃,峰期变质压力为6.370 kbar,区域构造研究表明本期变质作用的时代为中三叠世;绿泥石成分温度计计算的M2期变质作用,即退变质期,变质温度为295.78-319.86℃。M1期变质作用转换为M2期变质作用,表现为减温减压的退变质的P-T轨迹,其变质作用时间大致为印支晚期;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中三叠世金沙江洋板块向东俯冲造山,形成了本地区的巴罗型递增变质带;印支晚期,金沙江缝合带及邻区经历了区域性的伸展,形成了研究区的韧性剪切带和代表区域性伸展的S2面理;而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了本区一系列的脆性断层,并且持续活动至更新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 1.2 论文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来源
  • 1.2.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巴罗型变质带研究现状
  • 1.3.2 金沙江缝合带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义敦岛弧带
  • 2.1.2 羌塘地块
  • 2.1.3 金沙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冉浪组
  • 2.2.2 冰峰组
  • 2.3 金沙江缝合带的构造演化
  • 2.4 岩浆岩
  • 2.5 变质岩
  • 第3章 构造变质特征
  • 3.1 岩相学描述
  • 3.1.1 绿泥石-白云母带
  • 3.1.2 二云母带
  • 3.1.3 铁铝榴石带
  • 3.1.4 十字石-蓝晶石带
  • 3.1.5 矽线石带
  • 3.2 构造期次划分
  • 1 期变形特征'>3.2.1 D1期变形特征
  • 2 期变形特征'>3.2.2 D2期变形特征
  • 3 期变形特征'>3.2.3 D3期变形特征
  • 第4章 矿物化学分析与变质温压条件
  • 4.1 矿物化学分析
  • 4.1.1 石榴子石
  • 4.1.2 黑云母
  • 4.1.3 蓝晶石和矽线石
  • 4.1.4 斜长石
  • 4.1.5 角闪石
  • 4.1.6 绿泥石
  • 4.2 变质温压条件计算
  • 4.2.1 石榴石-黑云母(GB)温度计与GBPQ 压力计
  • 4.2.2 斜长石-角闪石-石英(HPQ)地质温压计
  • 4.2.3 绿泥石成分温度计
  • 4.3 变质P-T 轨迹
  • 第5章 讨论
  • 5.1 金沙江巴罗型递增变质带的成因机制与形成时代
  • 5.2 断层末次活动时代探讨
  • 5.3 构造演化过程探讨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跨越金沙江[J]. 中国公路 2020(05)
    • [2].用歌声唤醒一代人的记忆 谈歌剧版《金沙江畔》的艺术特色[J]. 中国戏剧 2020(07)
    • [3].金沙江色拉滑坡[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04)
    • [4].金沙江,生生不息[J]. 中国三峡 2020(07)
    • [5].金沙江,在这里三折而过[J]. 中国三峡 2020(07)
    • [6].金沙江大峡谷[J]. 中国三峡 2018(12)
    • [7].金沙江的绝美风景[J]. 工会博览 2019(12)
    • [8].金沙江边,或云南山间秋景[J]. 中国三峡 2019(06)
    • [9].我们的金沙江[J]. 民族音乐 2017(06)
    • [10].金沙江上学记两周年[J]. 中国三峡 2016(12)
    • [11].雄伟壮阔的金沙江[J]. 中国三峡 2016(12)
    • [12].金沙江歌咏[J]. 中国三峡 2017(07)
    • [13].巧渡金沙江[J]. 新湘评论 2016(15)
    • [14].堆金储银金沙江[J]. 中国有色金属 2015(06)
    • [15].我所居住的金沙江(组诗)[J]. 金沙江文艺 2020(02)
    • [16].金沙江,我的爱人(组诗)[J]. 金沙江文艺 2020(02)
    • [17].金沙江畔[J]. 边疆文学 2020(05)
    • [18].金沙江的午后[J]. 边疆文学 2020(05)
    • [19].静穆 禅净 倏忽 淬炼——金沙江《盐之白》的四种感觉和特质[J]. 散文诗 2020(13)
    • [20].金沙江之遥(外一篇)[J]. 金沙江文艺 2020(08)
    • [21].金沙江两岸(五首)[J]. 江南(江南诗) 2020(05)
    • [22].欢迎订阅2021年《金沙江文艺》[J]. 金沙江文艺 2020(10)
    • [23].欢迎订阅2019年《金沙江文艺》[J]. 金沙江文艺 2018(12)
    • [24].金沙江(外二首)[J]. 金沙江文艺 2019(03)
    • [25].去金阳看金沙江大峡谷[J]. 凉山文学 2018(03)
    • [26].《金沙江大湾》[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8(09)
    • [27].关于金沙江的诗句[J]. 草地 2018(05)
    • [28].花开竞茂 金沙水长——写在《金沙江文艺》创刊40周年之际[J]. 金沙江文艺 2018(11)
    • [29].人文仰止念初心(外一篇)——《金沙江文艺》创刊四十年断想[J]. 金沙江文艺 2018(11)
    • [30].金沙江畔,那个坐在岩石上的女人[J]. 滇池 2017(12)

    标签:;  ;  ;  ;  ;  

    青藏高原东缘金沙江缝合带中段巴罗型递增变质带构造—变质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