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掌,为多彩人生喝彩(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朴闰美[2](2020)在《关于《朱德海》的朝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译者选择的翻译项目《朱德海》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着名的朝鲜族作家金革。该作品主要讲述了朱德海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其中突出描写了对朱德海先生影响较大的几个事件。如,父亲被土匪杀害、遇到改变朱德海先生一生的老师金光镇、退婚加入抗战、金光镇老师牺牲、抗战胜利、回到故乡等。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教育家。译者认为这部作品能使人们体会当年动荡的社会,帮助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榜样,学习战胜失败与苦难的智慧。译者希望能够通过翻译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朱德海先生,通过他的人生故事,让读者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并从中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该作品由延边人民日报社于2017年出版,全文分为19个章节,字数约15万字。译者选择了前1 1个章节进行翻译,原文约为5万字,译文约3万字,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本实践报告书是对此次翻译过程的一个总结。在选择完翻译作品以后,译者仔细的阅读了原文与相关平行文本进行了译前准备。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译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与网上搜索进行了一一标注与注解。人物传记需要人物资料与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因此译者对于原文中出现的大量人名、地名都进行了仔细的查找。此外,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有些比喻句直译成汉语会显得较为怪异,如何恰当的处理这些句子就成为了本次翻译的难点之一。本报告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译者选择本书为此次翻译项目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翻译项目描述,简单概述了本次翻译项目的一些内容,包括作者与作品的介绍。第三章译前分析与准备,简单说明了译者在进行翻译前的准备情况。第四章翻译案例分析,分为四个小部分,主要就翻译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译者主要采用的翻译技巧进行举例分析,这也是本实践报告书的重点内容。最后利用第五章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与自身的不足点。通过翻译这部作品,译者切实的体会到了翻译的困难,也意识到了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翻译不仅是把一个语言转换成另一个语言这么简单,翻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翻译好一部作品,重要的不仅是自身的翻译水平。从挑选一部好的作品,到通读并分析作品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再到研读平行文本进行译前准备,以及最后的核对修改,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翻译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译者在此后也会坚持进行各类翻译实践来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译者。
夏依旦·瓦力[3](2019)在《哈密麦西热甫中舞蹈文化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哈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多种文化传播、交流和沉淀的历史文化遗产之地,这使哈密人民自古能歌善舞,喜诗会吟,每一个音符、每一组动律都渗透他们的血液中。在哈密艺术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哈密麦西热甫是哈密地区人民生活中独特的一种民俗活动,具有多种文化的撞击与交融的文化背景,蕴藏着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俗资源。而与这一文化空间不可分割的哈密民间舞蹈,在活动过程中作为一种“媒介”,不仅仅是娱乐活动和自身愉悦的手段,而且在社会、群体、个体中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与价值所在,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它经历的是从民间艺术到宫廷艺术再到民间艺术这一悠久的发展历程。哈密民间舞蹈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多,资源之丰富,遍布整个哈密地区。是哈密人民以身体为载体抒发感情,表达生活理想的一种艺术手段,也是当地人民的精神支柱与财富,更是联系民众感情的重要纽带。如今,哈密民间舞蹈已经走上舞台,走进课堂,值得我们的深思、研究与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本文以哈密最有特色的“阔克麦西热甫”与“奥尔达麦西热甫”为例,并作为理论知识与切入点,通过梳理与分析,对其中的哈密民间舞蹈进行分类,并对舞蹈的动作形态特征、表现内容与表演形式等进行调查与研究,展现出舞蹈蕴含在哈密麦西热甫中的作用与价值。基于此,对哈密麦西热甫中舞蹈文化的调查与研究,是认知哈密地区文化艺术的入口,也是对哈密地区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效地帮助。
王丽[4](2016)在《杂技演员心理素质问题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一、心理素质问题人人都有人的一生多姿多彩,面临着数不清的问题,心理素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杂技演员的一生,同样是精彩纷呈,同样面临着心理素质问题。一位杂技演员,从小入行,进入杂技学校或杂技训练班,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认识杂技和进入杂技的问题。既然你选定了这个职业、这个行当,就必须严肃对待,谨言慎行,因为这是你的事业,你的工作,是你一生奋斗的目标。
丘新洋[5](2016)在《“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文中提出“夺权运动”是一场发端于上海“一月风暴”下的政治运动,地处东南海防前线的福建省也被迫卷入其中。本文以福建省“夺权运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福建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时间跨度从1967年初“一月风暴”的产生到1968年底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详细地论述了福建省各地、各单位的“夺权运动”,探讨在“夺权运动”下福建群众组织的三次分化和对立,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武斗”事件。此外,还力图通过对福建“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运动特点、深远影响、历史借鉴等诸多问题的分析,探究出福建省“夺权运动”的特殊规律。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除了努力重构历史事件的完整经过,还希望能给当今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殷鉴。
冯爱琳[6](2015)在《走向城市的生活美学》文中研究指明生活美学是近年来极富话语张力的研究领域。东西方美学都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领域,以实现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生活美学既有深厚的西方资源,也有悠久的本土传统,这是生活美学得以展开的历史和现实语境。尽管生活美学具有广阔的理论前景和丰富的话语张力,但是由于其涵盖面实在广泛,很容易被质疑为空洞无物,或缺乏现实针对性。为此,本论文将生活美学的考察范围限定于城市,这也是当前生活美学最富有活力的场域。论文的写作意图是,关注城市生活的现实,试图构建一种真正属于城市的生活地形学。审城市之美,重点是审视城市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气象。城市生活美学最应当引起关注的,与其说是制度、器物等物质层面的东西,不如说是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现代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因为归根结底制度、器物等物质层面的东西——西美尔将其称作客观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或者说是受制于人的。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将生活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展开相结合,聚焦于城市生活经验,特别关注现代人在城市生活中的真实的生存体验。论文具体考察了城市生活美学理论视阈中的城市与空间、城市与身体、城市与现代性等领域呈现出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基本内容展开如下:第一章着力分析生活美学的基本理论路向,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理论、马克思的“现实生活”理论构成了西方生活美学资源,而儒家与道家则构成了生活美学的本土资源。这也正是当下中国讨论生活美学问题的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前提所在。第二章择取了文学、电影等各种文化元素,历时性地探讨了城市语境下的空间建构,从新文化运动到延安文艺运动,文学的中心经历了由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逐步加剧。革命胜利之后,文艺的中心重新回到城市,重新掌控城市的新政权面临着如何改造城市生活逻辑,如何把多元化的城市空间改造为整齐划一、无懈可击的意识形态空间。因此,第二节以反特片这一建国初年最能反映城市空间的类型片为例,认为反特片构建的是高度意识形态化了的城市空间。第三节以各阶段的城市文本为例分析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历时性演进,并指出女性与日常生活空间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认为女红是女性用以反抗日常生活、言说自我的主要工具。本节旨在说明,从上世纪初开始,城市空间经历了自由、规训、再自由的过程,城市空间也正是在多重力量的规训中呈现出其错综复杂的面孔。第三章着重考察城市语境下的身体生产,第一节围绕空间、性别、身体三者的关系着重分析女性身体美学。指出女性种种的身体话语实践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下给当代中国的道德生活带来极大的挑战,也给女性的解放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第二节择取马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为审美个案,探讨电视传媒中的身体奇观,指出电视媒体映照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复杂脉络,它为公众提供了具有潜在文化意义和身体快感的话语结构。本章旨在说明,城市生活中充斥着的身体奇观,是分析城市生活美学的一个复杂文本,也是大众文化批评的重要资源。对身体的控制和放纵,清晰地呈现了意识形态在其中运作的路径。第四章从视觉主义的角度探讨城市与现代性之间的互证关系。第一节从西美尔的核心概念“速度”、“距离”入手,分析城市日常生活中的现代性特征;第二节从街道与流浪汉引入城市观察的一个视角;第三节分析城市现代生活中的怀旧现象,指出怀旧是现代性/后现代性语境中无法回避的历史境遇;第四节择取新感觉派、张爱玲和沈从文的个案,剖析城市与文学的关系,旨在说明城市生活经验成就了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学形态,文学与城市之间构成了一种超验与写实的复杂互动关系。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城市意识和城市形态参与建构大众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文学中的城市是现代城市文化身份的重要建构者,是现代城市想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总之,本论文试图通过大量的城市生活细节来勾勒城市生活美学的脉络,勾勒具有丰富生活触觉的城市文化地形学。尽管美学的经典话语一直都离不开对“美”的本体论或认识论等永恒论题的讨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美”的本体论问题的追问就是美学唯一合法有效的理论话语。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现实中,美学只有建构双驾马车——在对美学本体问题持续关注的同时不断关注、贴近当代文化现实和大众日常生活实践,为生活树立敬畏之心、游闲之心,才能将美学引向涅盘之境。城市生活美学是一个未竟的工程,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关注和努力。
梁大伟[7](2014)在《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美国远东司代理司长司戴德的“满洲开发计划”为研究视角,以康奈尔大学馆藏的司戴德档案文献为史料依托,再现了20世纪初列强间为争夺中国东北开发权益所引发的折冲樽俎、纵横捭阖的复杂矛盾和相互关系。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是美国“金元外交”战略的跗骨之蛆。先于“金元外交”筹谋,执行过程中依附其存在,“金元外交”时代终结后仍余波未息。司戴德穷其一生苦心孤诣地希望实现借助美国政府支持,使美国资本染指“满洲”,进而监管中国财政,控制中国经济的命脉,使中国永远成为美国剩余资本海外倾销市场的目的。计划的机缘、肇始、波折及失败过程中,司戴德作为美国驻中国东北领事机构人员及银团代表,不但强势参与到新法铁路借款、锦瑷铁路借款、湖广铁路借款、诺克斯“中立化”计划、东三省银行借款、庚子赔款、善后大借款等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之中,且绞尽脑汁地呼号奔走于美国金融、商业及文教团体,为美国资本入侵中国东北鼓唇振舌,合纵连横。但终究无法挽救“满洲开发计划”失败的结局。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失败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初纽约金融市场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伦敦抗衡;计划执行期间白宫三易其主,远东政策朝令夕改;列强间利益之争无法调和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本原因则是司戴德所坚持的“凯恩斯主义”完全“不合时宜”,20世纪初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无序性和自发性模式也根本无法通过简单的政府干预完成资源有效配置和市场的良性回归。
李胜[8](2013)在《记忆、体验与社交媒介—流行音乐与小康村新生代劳工的主体性》文中认为本文旨在探寻流行音乐对于新生代劳工的意义,希望能藉此为这一群体的主体性与尊严做一注脚。为进行此项田野研究,作者亲身到苏州常熟古里镇小康村的某纺织业工厂打工了数月的时间,名副其实地参与观察了新生代劳工在工厂车间、宿舍和小康村夜市等地点架构出的空间中展开的生活,以及流行音乐在这种生活中呈现的样貌。基于上述观察体验,本文呈现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分享、消费如何被新生代劳工配置在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建构自主的空间、表达自我情感和记忆的工具。换言之,流行歌曲的意义是这些第一线的传播者兼消费者赋予的——通过把它们与脱域了的地域(对家乡的朦胧想象)关联起来,与他们的工作、婚姻、过往生涯的记忆和自我认同关联起来,与信息科技变革如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的生活方式变迁关联起来。结果,新生代劳工们跌宕多端的生命历程遂被汇聚成红歌、港台流行歌、网络歌曲/农业金属等风格拼贴混杂而成的声境。作为结论,本文通过还原新生代劳工在传播和消费流行音乐过程中彰显的主体性,一方面批判了既往“中国的流行音乐研究”所预设的城市中心主义、生产方中心主义(以经纪公司、唱片公司、创作者和歌手为中心的书写)和产品拜物教(“音乐的意义在于其本身的形构”这种意识形态),同时也批判了时下的劳工研究以“关怀弱势”的启蒙解放者姿态贬抑新生代劳工的自主能动性的倾向。质言之,本文希望能藉着如实呈现一群新生代劳工的音乐生活,说明他们不是仅能默默承受剥削或者被彻底无视的客体,也不是阶级意识觉醒后奋起反击的主体,而是不断在努力追求和表达丰寓多彩的人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陈京川,廖黎妮,唐术青[9](2012)在《深情演绎美丽 真情体验生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案例及评析》文中研究说明案例主题与背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有这些困惑:开展探究活动与知识讲解、能力培养相矛盾,二者非此即彼;在三维目标达成上,偏重知识与能力,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优先目标感到空泛和虚化,难以实施和操作;对本课程的人文性体会不深,教学语言贫乏,情感淡漠,缺乏审美情趣。可以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对本课程实施的探究性及其相关联的情境性、问题性、体验性、开放性和过程性认识不深,做得不实。
谢克强[10](2011)在《憧憬与行动》文中认为憧憬1不在漾着欢乐漾着迷离令人沉醉的酒杯里;不在诉说缠绵诉说温柔诱人深入的树阴里;不在滴过血后重新结痂隐隐生疼的伤口里;不在低吟浅唱怨天恨地长长短短的叹息里。朋友,打开心灵向往的窗口吧,我会在追求与目标深处微笑着迎接你!2在黎明时,我一次又一次触动你的神经;在睡梦中,我一次又一次抚摸你的血液;在云雾里,我一次又一次洗亮你的眼睛;在阳光下,我一次又一次加剧你的呼吸。不用说,我是你内心的音符,期望你在向往的竖琴上奏响;我是你明天的微笑,摊开日子你就想将我的微笑嫁接在你期待的树上;或者更确切地说,我是你远方的期许。
二、鼓掌,为多彩人生喝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鼓掌,为多彩人生喝彩(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关于《朱德海》的朝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描述 |
2.1 作者简介 |
2.2 作品简介 |
第三章 译前分析与准备 |
3.1 作品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目录翻译 |
4.2 词汇翻译 |
4.2.1 人名、地名翻译 |
4.2.2 熟语翻译 |
4.3 句子翻译 |
4.4 诗歌翻译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词 |
附录 |
(3)哈密麦西热甫中舞蹈文化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3.1 相关着作研究 |
1.3.2 相关学术论文 |
1.4 基本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哈密麦西热甫的文化空间 |
2.1 哈密麦西热甫的种类 |
2.1.1 阔克麦西热甫 Kθk m??r?p |
2.1.2 奥尔达麦西热甫 Orda m??r?p |
2.2 哈密麦西热甫的基本构成 |
2.2.1 内容与流程 |
2.2.2 参与角色 |
2.2.3 音乐舞蹈环节 |
2.2.4 各类游戏环节 |
2.2.5 “茶”文化 |
2.2.6 场地、饮食、服饰 |
3.哈密麦西热甫中的舞蹈类型 |
3.1 哈密麦西热甫中的自娱性舞蹈 |
3.2 哈密麦西热甫中的表演性舞蹈 |
3.2.1 动物模拟舞蹈 |
3.2.2 技巧舞 |
4.哈密麦西热甫中舞蹈的文化特性与功能 |
4.1 哈密麦西热甫中舞蹈的文化特性 |
4.1.1 融合性 |
4.1.2 自娱性 |
4.1.3 技术性 |
4.2 哈密麦西热甫中舞蹈的功能 |
4.2.1 教育熏陶功能 |
4.2.2 象征功能 |
4.2.3 审美功能 |
4.2.4 交际功能 |
4.2.5 健身功能 |
5.舞蹈在哈密麦西热甫中的作用 |
5.1 舞蹈对哈密麦西热甫结构的形成作用 |
5.2 舞蹈对哈密麦西热甫发展的推进作用 |
5.2.1 舞蹈与哈密麦西热甫的水乳交融 |
5.2.2 舞蹈推进着哈密麦西热甫的发展 |
5.3 舞蹈对哈密麦西热甫传承的促进作用 |
5.3.1 舞蹈对哈密麦西热甫的传承有着重要影响 |
5.3.2 舞蹈是哈密麦西热甫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
结论 |
附录一:田野调查笔记 |
附录二:笔者田野调查地点与人物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学术研究之回顾 |
二、论文选题之缘由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狂潮初起:“一月风暴”前福建的“文革” |
第一节 从第一张大字报到工作组的进驻 |
第二节 工作组“维稳”的“失败” |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产生和”破四旧“运动 |
第四节 “八·二九”事件:“保守派”与“造反派”的“较量” |
第五节 权力机构的瘫痪:从“八·二九”事件到“一月风暴” |
第二章 全面“夺权”:福建省的“夺权运动” |
第一节 福建省报社系统的“夺权运动” |
第二节 “夺权运动”的个案分析:以龙岩和南平为例 |
(一) 龙岩“夺权”的产物:“临时勤务委员会” |
(二) 南平“夺权”的产物:“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 |
(三) 龙岩和南平两地“夺权运动”的异同点分析 |
第三章 混乱的局势:军队介入“文革”和“三支两军” |
第一节 军队“支左”的“偏差”:“一·二六”事件的产生 |
第二节 从《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产生到“四月平反” |
(一) 一“石”波澜:《福建前线部队公告》的出台 |
(二) “支左”政策下的“错误行动” |
(三) 周恩来的“六点指示” |
(四) 流产的“政权”: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第一次筹建 |
(五) “一·二六”事件下的权力转移:“反夺权”与“军管” |
第三节 群众组织的分化与组合 |
(一) “革”与“保”:群众组织的第一次分化和组合 |
(二) “拥军”与“反军”:群众组织的第二次分化与组合 |
(三) “打韩”与“批韩”:群众组织的第三次分化与组合 |
第四节 “夺权者”之间的“较量”:无止境的“武斗” |
(一) 榕树下的“革命”:省城的“武斗” |
(二) 武夷山下的“拼杀”:闽北地区的“武斗” |
(三) 红土地的“悲歌”:闽西地区的“武斗” |
(四) 福建省其他地区的“武斗” |
第四章 “全省一片红”;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第一节 漫长的“谈判”’:从“学习班”到“大联合” |
(一) “大联合”的初始阶段 |
(二) “大联合”的发展阶段 |
(三) “大联合”的“斗私批修”阶段 |
(四) “大联合”的“大批判”阶段 |
第二节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第五章 历史的回音:福建省的“夺权运动”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文革”全景下的“夺权运动” |
(一) “夺权运动”的原因及其性质 |
(二) “夺权运动”在“文革”中的政治意义 |
(三) 福建“夺权运动”的特点 |
第二节 “疯狂与理性”:“夺权运动”参与者的心态分析 |
(一) 革命狂热型 |
(二) 利益驱动型 |
(三) 无路可退型 |
(四) 混水摸鱼型 |
(五) 逍遥观潮型 |
第三节 “夺权运动”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
(一) “夺权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
(二) “夺权运动”对文化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
(三) “夺权运动”对人民社会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 |
第四节 历史的殷鉴: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反面教材 |
结语 |
附录一:1966年福建省行政区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走向城市的生活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倡导生活美学? |
二、研究综述 |
三、现实与挑战:本论文的研究理路 |
四、研究方法:辩证的解释学 |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活美学发生的理论语境 |
第一节 回归生活世界: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
第二节 生活美学发生的本土语境 |
第二章 城市审美空间建构 |
第一节 从城市到农村:文化迁移与思想改造 |
第二节 意识形态整饬下的城市空间 |
第三节 文学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
第三章 城市语境与身体生产 |
第一节 城市生活空间与女性身体美学 |
第二节 电视媒体中的身体奇观 |
第四章 城市的观看之道 |
第一节 现代性与城市日常生活 |
第二节 街道与流浪汉:城市生活美学的一种观察视角 |
第三节 怀旧与历史主义 |
第四节 城市的观看之道:从新感觉派、张爱玲到沈从文 |
结语 城市生活美学:在路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与学术价值 |
第2章 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的机缘 |
2.1 日俄战争前后美国对中国东北的政策 |
2.1.1 美国对中国东北政策的总体构想 |
2.1.2 美国对中国东北政策的逐步实施 |
2.2 司戴德的远东经历及思想转变 |
2.2.1 旅居日本及大学时期 |
2.2.2 中国海关任职时期 |
2.2.3 路透社记者任职时期 |
2.2.4 汉城副领事任职时期 |
2.3 “满洲开发计划”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的肇始 |
3.1 寻求美国官方的支持 |
3.1.1 谋得奉天总领事之要职 |
3.1.2 俄满考察报告及价值 |
3.1.3 海参崴之行的成因及影响 |
3.2 获取美国民间的帮助 |
3.3 寄望中国政府的合作 |
3.3.1 司戴德与东三省改制 |
3.3.2 奉天宣传局及其双重作用 |
3.4 小结 |
第4章 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的波折 |
4.1 司戴德与东北铁路借款的挫折 |
4.1.1 新法铁路借款 |
4.1.2 锦瑷铁路借款 |
4.2 “满洲开发计划”的跟进 |
4.2.1 游说日俄 |
4.2.2 鼓动英美 |
4.2.3 强制中国 |
4.3 小结 |
第5章 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的失败 |
5.1 “金元外交”时代的终结 |
5.2 “满洲开发计划”的余波 |
5.2.1 司戴德全美对外贸易委员会成立演说 |
5.2.2 司戴德奥克拉荷马州演讲 |
5.3 司戴德去世与“满洲开发计划”的彻底破产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8)记忆、体验与社交媒介—流行音乐与小康村新生代劳工的主体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歪打正着 |
(二) 初次田野札记 |
二、文献阅读与疑问 |
(一) 人类学中的音乐研究 |
(二) 音乐人类学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
(三) 中国作为地方的流行音乐研究 |
三、田野地点概况 |
(一) 常熟市的区域简介 |
(二) 古里镇与小康村的行政沿革 |
(三) 小康村的地景深描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流行音乐在小康村工厂 |
一、再回小康,做工人,音乐在哪里 |
二、工厂生活中流行音乐的日常呈现 |
三、音乐狂欢:厂里的歌唱比赛 |
第二章 流行音乐在小康村夜市 |
一、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达:音乐及其他 |
二、恋爱、婚姻生活中的流行音乐 |
三、回到点唱机:音乐展示的社会空间 |
第三章 农业金属/网络歌曲缘何流行 |
一、流行音乐作为青年文化的社会记忆 |
二、手机作为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 |
三、小康村流行音乐的类型分析 |
第四章 那些人,那些事——与音乐有关 |
一、永远的张老板 |
二、卖手机,替人下载音乐的小丁们 |
三、爱唱歌的小超 |
结论与讨论:歌唱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深情演绎美丽 真情体验生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案例及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新课导入[触摸生命,聆听生命韵律] |
生命驿站1[生命之光,点亮人生希望] |
生命驿站2[生命之爱,焕发人性光彩] |
生命驿站3[生命之魂,延伸价值的根] |
[教师寄语,升华拓展] |
四、鼓掌,为多彩人生喝彩(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2]关于《朱德海》的朝汉翻译实践报告[D]. 朴闰美. 延边大学, 2020(05)
- [3]哈密麦西热甫中舞蹈文化的调查与研究[D]. 夏依旦·瓦力.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4]杂技演员心理素质问题初探[J]. 王丽. 杂技与魔术, 2016(04)
- [5]“一月风暴”下福建省“夺权运动”研究[D]. 丘新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6]走向城市的生活美学[D]. 冯爱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7]司戴德“满洲开发计划”研究[D]. 梁大伟. 吉林大学, 2014(09)
- [8]记忆、体验与社交媒介—流行音乐与小康村新生代劳工的主体性[D]. 李胜. 南京大学, 2013(10)
- [9]深情演绎美丽 真情体验生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案例及评析[J]. 陈京川,廖黎妮,唐术青.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32)
- [10]憧憬与行动[J]. 谢克强. 散文诗,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