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金融混业经营是金融全球化之后的重要趋势,金融集团是世界各国金融混业的一种主要模式。这种模式在奠定效益与效率优先理念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各国的金融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金融集团内部不正当关联交易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对金融法律制度的挑战尤为艰巨。内部关联交易本身是金融集团集团化效应实现的途径,金融集团利用内部交易来改善其风险管理、整合其资本,使集团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得到更高的经济收益,实现协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它可能使集团内一个实体的风险传递到其他实体,造成风险的扩散,进而危害整个金融集团的安全,并损害客户、投资者的利益;也可能因为不正当的内部交易,使其关联机构获得不公平的市场地位,从而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所以,它又必须利用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约束、引导。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规范金融集团关联交易的制度主要包括外部法律监管和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而言,因各国公司制度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且执行效果有限,所以并不将其作为最重要的规制手段;而对于外部法律监管,虽然因关联交易本身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致使其在制度设计彰显了其困难程度,但从规制的直接和效率性的视角上看,各国无不例外地选择外部监管制度作为主要的法律规范重点。本文亦将对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重点探讨。本文对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回应中国金融集团关联交易的现实,以为我国金融集团的良性发展作理论上铺垫。所以,本文首先引见并阐释了国外的监管制度;其次,着力分析了我国对金融集团关联交易监管的法律体系现状,最后,提出我国金融集团内部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本文约五万言,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本文的导论,首先揭示了研究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意义;其次查阅并梳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然后交代了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和文章的框架结构,最后说明了本文使用的概念和文章逻辑安排的原因。第二部分,即本文的第一章,本部分主要论述了金融集团及金融集团内关联交易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界定了金融集团、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等基本内涵,阐释了关联交易发生的必然性及其监管的必然性。本文界定的金融集团是狭义的概念,仅指在金融混业模式形态的集团,排除了产融结合的金融集团;鉴于此语境,本文的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范围在机构实体之间的关联交易,而未涉及到关联自然人与机构实体的关联交易,以使本文的理论探索和研究更具针对性及直接性。本文认为金融集团内部存在资本充足率不足、高财务杠杆、传染性、利益冲突、利润真实性、权力滥用等风险,其严重威胁金融安全、损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是对其法律规制的必然要求。第三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本部分主要是对国外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法律监管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阐释了国内金融集团法律制度。本文第二章首先对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监管范围的确定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其实质是划定集团内关联交易监管与否的标准问题。对此美国、欧盟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共同组成的金融集团联合论坛(以下简称三方联合论坛)都从两个层面来规定的:一是规定关联交易中的主体——关联机构的认定标准,二是具体规定需要监管的关联交易的类型。在认定标准上,以美国的“实质控制关系”理论最为典型;而关联交易的类型主要有交叉持股、交易性运营、提供或接受担保贷款等。由于集团内动态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着重复博弈,金融监管相对于金融创新而言始终存在着相对滞后性,故交易类型的规定只是一种指导性的,还应赋予相应的关联交易监管机构自由裁量权,比如《联邦储备法》就专门规定了美联储相应的交易类型认定权。其次,本章对国外监管机构进行了梳理及比较。各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对监管机构做出因地制宜的安排和因时制宜的调整,本文主要考察了美国的伞状监管结构、英国的牵头监管模式、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模式,它们都分别体现了当前最主要的三种监管理念,即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在全球化的趋势的语境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协调制度是尚待理清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引介了欧盟的金融监管协调人制度,其对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的国家内部监管机构的制度建构有其现实意义。本章还就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监管的措施进行比较研究,其中重点论述了美国预防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制度,但就防火墙制度的厚薄的程度,是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性问题,过厚的防火墙会阻碍集团化效应而过薄的防火墙又起不到隔离风险的作用,所以这项制度在操作上还有待实践进一步探究;同时也论述了欧盟和三方联合论坛采取的监管措施,其侧重于强调信息披露、内控制度完善和要求公平市场交易条件。但这些制度在法律文件上规定得较为原则性,而详尽具体的制度设计还需进一步探求。第三章则主要检视了我国金融集团及其内部关联交易的现状和法律监管制度的具体情况。事实证明,在分业的法律制度框架下,我国已经存在金融集团,不论是狭义上的金融混业集团还是广义上的产融结合的集团,诸如平安保险集团公司、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但由于法律大框架对金融混业的限制,我国在金融集团的法律规范方面存在严重缺失,因而暴露了金融集团内部不正当关联交易引起的金融风险扩散、金融机构被掏空等严重的后果,诸如著名的德隆案。显而易见,我国还对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法律规范还亟待进一步完善。第四部分,即本文的第四章,主要是提出我国金融集团内部不正当关联交易法律规范的制度构想和完善建议。首先,提出了(1)控制金融风险扩大、维护金融安全(2)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3)保护客户和投资者利益的三大目标,来构建我国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法律规制制度;其次,阐释了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的原则;最后,提出了现阶段构建我国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具体法律制度的七点建议:(1)限制我国金融集团与工商业的关联关系;(2)加重金融集团中控股公司的责任,突破现有公司法关于股东有限责任的规定,构筑金融集团内部自我约束的激励机制,抑制机构股东关联交易的道德风险;(3)设立协调各监管者的专门监管机构来取代现有的比较松散的联席会议制度,使监管协调更有效;(4)构建法定防火墙制度(5)加强资本充足性监管;(6)保持两个信息渠道的畅通,即金融监管者与金融集团之间和金融集团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流通渠道的畅通,并在金融集团内专设一个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集团内关联交易的信息收集和披露;(7)加强内控制度的监督力度,从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角度出发,着重加强业务风险控制机制和审批制度的监督力度。本文认为金融集团是对现有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大格局的突破,其是顺应世界金融发展的浪潮的,也是我国金融业对金融业国际竞争加剧的一种积极回应;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和引导,而非简单的打压、限制或者放任发展。在本文看来,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从内部控制制度生成的视角上看,即要加强集团内部风险传递和集中金融机构的公司管理制度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集团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其涉及法律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二,从外部金融集团关联交易的法律监管视角上看,它对金融集团内部不正当关联交易是最直接有力的约束,在本文看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在外部监管的作用力下能有效地强化内控制度的约束力,也使得金融集团的外部监管向纵深发展。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构建了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监管者制度。本文在坚持功能监管的基础上,以独立的领导机构协调功能监管者的模式取代松散的会议协调机制,有助于解决监管协调困难的问题。2、本文提出了在金融集团内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中组建专门的金融集团监管委员会,集中负责关联交易的披露和惩处,同时负责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核查,以期能对实践有引导作用。3、本文论述了金融集团中控股机构的责任问题,提出在金融集团内部应当突破股东有限责任的观点,以能实现不正当关联交易自我约束机制的结构功能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