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建管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 蒙阴县水利建设一年投入1.8亿元(论文文献综述)
冯欣[1](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陈敏[2](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蔡胤璐[3](2020)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为保护地质遗迹、科学普及地学知识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公园内的优势产品—蜜桃进行了基于岩石背景适宜性种植研究,进而对蜜桃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基于资源禀赋和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公园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结合UNESCO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阐述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分析了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地质遗迹基础、旅游开发基础、文化资源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通过调研,总结出了地质公园农业+、社区增权、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四种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增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社区发展模式,构建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以提升蜜桃品质研究作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本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蜜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三类岩石分布区蜜桃品质,结果认为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最佳。通过典型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蜜桃之间的迁移关系,结果显示:1)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与花岗岩中钾含量高有关;花岗岩中钠元素与该区蜜桃品质呈负相关;2)灰岩分布区钙元素含量与蜜桃品质呈正相关;灰岩中钙、铁元素含量对蜜桃品质有一定影响。以上述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规划了研究区经济作物适宜性种植方案。参照蒙阴蜜桃生产标准,选取岩性、p H、坡度和有机质四项指标对蜜桃适宜种植区进行了规划,分为蜜桃适宜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和退耕还草区。分析并指出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社区发展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融合性差。据此,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的构想、开展公园科普活动的途径;基于资源禀赋,考虑地质背景及产业区划结果,指明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即: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和促进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蔡保忠[4](2019)在《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三大经济安全,是事关国家发展与稳定、独立与自主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2018年初以来,中美爆发严重的贸易争端,在过山车般的贸易争端中,农产品总是成为争端与谈判的重要内容。幸运的是,中国粮食尤其是口粮自给为我们争取到了谈判的空间和主动权。在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交织的复杂背景下,粮食早已超越了普通农产品,成为垄断经营产品、金融投机产品、国际与地缘政治产品、国家战略产品。虽然近两年的各类中央文件都在强调要实现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但是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保障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需求相匹配的有效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政策导向,谨防未来粮食战争的爆发。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农资价格的持续抬升,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出不断下降,制约了中国的粮食生产。此外,中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双重约束长期存在,在农业生物技术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情况下,粮食增产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农业基础设施被视为未来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全国宏观数据和江西省Z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案例深入分析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为了准确全面的评估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时间长度、空间宽度、种类维度、项目覆盖深度的宏微观结合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粮食增产效应评估框架,实证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具体来讲,核心研究内容分为5个部分:研究内容一: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总体效应评估此部分内容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粮食增产效应。首先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进行了基本的回归分析,其次采用“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PSVAR)方法和拆分样本的方式做了稳健性检验,分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以及粮食主销区三个子样本。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而言,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粮食增产,相关系数为0.0794;分区域而言,农业基础设施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了不同的粮食增产效应,表现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相关系数依次为0.109、0.065、-0.0608;此外,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增产效应在第3年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研究内容二: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长期与短期效应评估此部分内容首先在对粮食生产变量与农业基础设施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生产的长期均衡模型和短期波动模型,并利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长期效应上,短期效应不明显。研究内容三: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类型差异效应评估此部分内容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分别估计了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电力设施、农村交通设施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进一步讨论。实证结果表明:三类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的增产效应强弱排序均为“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电力设施>农村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依然是保障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而农村交通设施对粮食增产的效应最小且不稳健。从细分阶段来看,农业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显着增强。研究内容四: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区域差异效应评估此部分内容构建了三大主粮在我国的主产区域的基础上,分区域实证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整体上和分类型两种情况下各主粮生产区域对农业基础设施需求程度以及具体的需求类型。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一是,三大主粮主产区域的粮食生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稻谷、小麦主产区的稻谷、小麦生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较大,而玉米主产区的玉米生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较小。二是,细分来看,稻谷主产区域的稻谷生产最需要的是农田水利设施,玉米主产区域玉米生产最需要的也是农田水利设施,而小麦主产区域的小麦生产最需要的是农业电力设施。研究内容五: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项目覆盖差异效应评估此部分内容首先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增产的路径,主要包括“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复种指数、提升管理效率、减少旱涝灾害”五个方面。其次选取江西省Z农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样本,对Z农场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概述,并重点介绍了Z农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情况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利用构建的评估方法得出Z农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显着增加了耕地面积并大幅提升稻谷生产的复种指数,促进了粮食增产。但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复种指数的大幅提升也使得稻谷生产陷入了某种程度的“内卷化”困境。综合上述研究,本研究从科学规划、稳定供给、强化管护以及完善配套四个主要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李海涛[5](2019)在《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旱灾呈现进一步加剧趋势,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受旱灾影响严重,但当前阶段抗旱减灾体系总体上仍较为滞后。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下,我国抗旱减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旱灾风险管理新理念、新思路已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研究。本文立足旱灾风险调控决策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紧跟风险管理与群决策理论方法的研究前沿,按照理论分析、方法构建、案例实证的思路开展研究。提出多主体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构建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进而针对旱灾风险调控决策中的一般性问题,建立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不确定混合信息以及不确定随机动态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选取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典型问题实证分析,形成方法应用模式。研究成果对揭示旱灾风险调控决策不确定性并构建量化分析模型具有理论意义,对丰富和发展群决策理论方法体系具有推动作用,对政府科学调控和综合应对旱灾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提出多参与主体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分析了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分析旱灾风险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指出风险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的复杂性是旱灾风险调控面临的决策环境;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同发展理念,提出了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分析了开展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一是反映旱灾风险系统内在本质的随机性等不确定性;二是反映由于人类认识不足、信息缺失或知识缺乏而导致群决策信息不确定性;三是反映群决策过程与方法的不确定性。(2)融合随机模拟与滤波分析方法,提出了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分析指出传统群决策方法大多须对专家赋权实现群决策信息集结,但赋权方法存在主观性大、无统一衡量标准等问题;分析了群决策信息的差异性、无序性、不确定性特征,基于群决策信息包含主观成分与客观成分、客观成分对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假设,融合Monte Carlo随机模拟与EMD方法优势设计MC-EMD算法,实现群决策信息的自适应提取与集结,提高群决策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运用大数定律讨论了方法的收敛性与物理意义;结合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3)提出了不确定语言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群决策信息为不确定语言变量的情形,运用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梳理了现有的语言评估标度,设计了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处理规则;为充分利用群决策信息,基于LHA(Linguistic Hybrid Averaging)算子、数值覆盖与灰信息表征方法、模糊正态分布隶属函数,分别构建了不确定语言群决策信息融合的LHA法、三参数区间灰数法与正态分布随机变量法;应用示例对比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均可行有效,可为旱灾风险调控多领域专家方案论证提供支持。(4)提出了不确定混合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群决策信息呈现多元不确定表征方式混合特征,运用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混合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设计了基于社会调查的混合决策信息采集办法,总结了常用的不确定偏好信息表征方式,提出了一致化为归一化效用值的转换方法;基于云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思想,提出了不确定混合群决策信息的正态云融合方法,以弥补随机抽样决策信息不完全、信息处理中决策信息丢失以及多次决策结论非一致等不足;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有效性,可为面向公众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方案决策提供支持。(5)提出了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旱灾风险发展演变的随机性与决策者心理行为复杂性,根据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构建了基于参照点依赖与不确定混合信息的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提出了该类群决策问题的一般框架;依据TRP(Tri-reference Point)基本思想,提出将群体理想点、预期点和临界点设置为风险型群决策参照点,综合利用了累积前景理论、Markov链以及Orness测度等理论优势,提出了风险型动态群决策信息融合方法;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可为旱灾风险调控方案的多阶段动态群决策提供支持。(6)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实证分析。构建了多元截面数据灰色变化率关联分析模型,识别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关键驱动因子;针对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和灌溉农业区防控与化解农业旱灾风险中的突出问题,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的区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群决策信息采集的评价问卷与调研提纲,分别以陕州区和滑县为例,运用本文理论成果解决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问题,形成方法应用模式,可为一般区域政府决策部门提高旱灾风险调控效率、增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水平提供支持。
赵慧[6](2019)在《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同时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农村贫困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的现实问题,是制约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反贫困成就世界瞩目。但是由于各种历史问题,扶贫开发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有待深入的研究和解决。本文以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临沂及其他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参考意义。本文通过走访调查、数据模型分析等方式,通过六个部分来阐述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的相关问题。第一部分为引言,这部分主要是分析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同时详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点明了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则通过对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贫困、农村扶贫开发、动态管理等概念界定,以及国内外关于扶贫开发问题的相关理论分析,尤其是对精准扶贫理论体系、可行能力理论,低水平陷阱理论等理论分析,探索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中的理论指导问题。第三部分析临沂市扶贫开发现状,这部分首先简述临沂市经济、农业等基本情况;然后详细分析临沂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相关数据,明确临沂市扶贫任务重的现实问题;最后陈述临沂市现已开展的各项扶贫开发举措,特别是对临沂市的建档立卡工作、扶贫资金管理工作、针对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产业项目扶贫工作进行了细致阐述,并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分析临沂市扶贫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方便下一步问题分析。论文的第四部分,在阐述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中存在的扶贫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贫困户自身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差、产业化扶贫进展缓慢以及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力度较低等问题的基础上,从临沂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扶贫人力资源情况、扶贫机制等方面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临沂市扶贫开发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是在夯实社会经济基础方面、完善扶贫制度方面、促进产业发展方面、鼓励贫困户参与方面以及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方面,结合临沂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第六部分为总结,总结本论文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并期望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对临沂市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参考意义。
王柏峰[7](2018)在《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国务院部署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推广运用PPP模式。至此,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被推向高潮。通过PPP模式运作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不仅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供优质管廊产品和服务,还能盘活社会资金,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和创造力。但是,目前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不完善。价格制定的不合理,调价因素考虑的不完整,有可能导致社会资本难以得到合理回报,政府对项目补贴压力加大,管线单位未获得优质管廊服务。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问题,将是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本课题对国内外有关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模式及投资回报机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以期得到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的解决之道。通过对典型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分析,总结出项目成功运作的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启示。本课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利益相关者、项目市场、外界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出了31个项目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分析表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以及管线单位/公众作为项目的三大利益主体对项目的价格有着各自的诉求,最终的项目定价应该是一个让三方都满意的均衡价格。同时,项目的价格又受到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四大外界环境的影响。借助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反馈思想,深入探讨了各价格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的,并由此得出了两条关于日常维护费的因果反馈回路。通过以上研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项目价格形成机理。本课题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项目的可用性资产回报率和日常维护利润率进行了初步确定,并用WACC模型对其进行了修正。其次,设定管线单位为P1,政府方为P2,社会资本方为P3的优先级顺序,根据各方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约束条件,构建出关于入廊费和政府补贴的目标规划模型,从而确定了各管线单位每年应缴的入廊费和政府每年的补贴额度。最后,根据管廊的运营成本和日常维护利润率确定出项目公司每年应收的日常维护费,根据不同的仓体类型,考虑管线单位占用空间比例因素,确定出各管线单位每年应缴的日常维护费。此外,本课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调价的研究过程中,分别从可用性付费调整和日常维护费调整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关于可用性付费调整,首先考虑了可用性绩效考核对可用性付费的影响,通过调研得出可用性绩效考核的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得到指标的各自权重,设定了可用性付费调整公式。此外,还考虑了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对可用性资产回报率的影响,当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超过一定限值时,对可用性资产回报率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调整可用性付费。关于日常维护费的调整,首先考虑了管廊运营成本和日常维护绩效考核对项目公司应收日常维护费的调整,运营成本会随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变化,日常维护的绩效考核也是根据调研得到考核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得到指标权重,以此设定调整公式,通过项目公司应收日常维护费的调整以此相应调整各管线单位应缴的日常维护费。最后,运用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实际数据,借助matlab等软件工具,对本课题提出的定价和调价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论表明,本课题所提出的定价和调价方法,符合各方利益诉求,结果有效可靠。
刘军[8](2016)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水是新疆水利建设的永恒主题,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提高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有效利用率是加快推进新疆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疆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已达极限,水危机已成为制约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农业高效节水发展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又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虽然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成效显着,但农业节灌技术运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管护资金不足,农业节水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节水补偿激励机制未建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需转变等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效益和效率不高。因此,研究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有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促进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长效机制形成、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和加快新疆“新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借鉴。目前前人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研究侧重来看,主要体现在重微观农户角度轻宏观系统角度、重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建设轻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管理,尤其是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管理与长效利用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应用农户行为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结合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状况;其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影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重要因素,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不同区域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找出关键共性问题;再次,借鉴国外和新疆的成功经验,归纳总结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边界条件;最后,初步建立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若干对策建议。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以下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研究框架与综述部分,包括第1、2章内容。主要从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概念界定、5大部分研究内容设计等方面搭建以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长效利用为目标的研究框架。研究综述除在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还涉及了国内外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实践内容。从已有文献研究视角上,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以静态截面数据分析为主,多年跟踪动态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化研究;研究内容上,国内外学者侧重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较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运行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上,主要侧重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方面的模型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部分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与利用现状分析,包括第3章内容。从初步探索、快速发展和升级转型三阶段介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发展历程。从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类型、推广面积与地域分布、推广模式、建设投资等方面分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现状。通过典型县市实地调查分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状况。第三部分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包括第4章内容。通过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因素集合,分析影响因素与农户节水行为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影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重要因素。通过北疆、东疆和南疆分区实地调研,从农户特征、要素禀赋、应用管理和政策制度四方面分析了不同区域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找出制约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关键共性问题。第四部分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条件分析,包括第5章内容。从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体制一体化、推广队伍专业化、推广资金多样化、经营主体组织化、推广结构合理化和推广信息便利化七个方面阐述国外发达国家典型模式具体做法。从组织架构、职责人工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新疆农民合作社、农业节水服务公司、物业化管理和农民用水者协会四种成功模式的运行机制。通过国外发达国家和新疆典型模式比较与成功范例启示,归纳总结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可行条件:良好的扩散环境、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积极的政策制度。第五部分是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构建,包括第6章内容。根据界定的可行条件,初步提出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的理论框架。从模式内涵、运作机制、服务供给体系、推行激励体系、推行保障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六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的具体内容。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包括第7、8章内容。根据研究结果,从农业高效节水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方式、财政扶持政策、运行管护模式试点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绩效奖惩制度五方面提出了推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的政策建议。
于智媛[9](2017)在《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资源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匀,与农业发展区域布局严重错位的问题,西北地区水资源尤为匮乏。“十二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由于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区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光温潜力需水量作为统一尺度比较分析西北不同地区的不同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差异,分析不同地区农户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驱动因素,对于进一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西北三省区中甘肃、宁夏及内蒙古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典型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及农户访谈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归纳分析全国总体及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演进规律及发展现状。在对我国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进程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归纳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调研地区的节水政策演变、农业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自“十五”以来,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呈持续增长趋势,“十二五”期间高效灌溉技术以滴灌推广为主,喷灌和滴灌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主要增长点。西北地区作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喷灌和微灌技术的重点推广区域,各省区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历程各不相同,总体在“十二五”期间以微灌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点。第二,在考虑区域气候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气候生产力模型中迈阿密模型估算调研地区的光温潜力需水量,对采用覆膜滴灌、喷灌、地下管灌、覆膜漫灌及不覆膜漫灌方式种植春玉米及向日葵的节水效果、用水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区域气候差异的用水效果评价体系中,调研地区采用不同灌溉方式种植春玉米、向日葵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差异较大,均呈由覆膜滴灌,喷灌,覆膜漫灌,到地下管灌及不覆膜漫灌递减的趋势。因此,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高效用水和高产值的“双高”特点,而传统漫灌方式在节水和增效方面具有潜在的提升空间。第三,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内部因素,并对差异化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外部环境因素既包括资源禀赋因素也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及措施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调研地区农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部因素中,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技术感知有用性和技术服务可得性为正向影响。外部因素的中放水次数、劳动力人均产值、有无配备水库或蓄水池、组织化经营程度的影响显着。放水次数较高、劳动力人均产值高、配套水库或蓄水池、种植规模大、管理模式为国有农场、种植大户、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村集体时有利于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第四,利用案例分析法对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地区农户生产经营案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通过建立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分析框架,分析我国西北甘宁蒙典型地区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比较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探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过程产生的问题以及对政策的需求。得出在组织制度方面,国有农场、国家示范基地村集体以及种植大户在统一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土地规模经营方面,人均耕地面积较高的地区、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的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程度高,有利于技术推广;在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的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如田间水库或蓄水池是保证建立适应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需灌溉制度的关键;在政府支持方面,以“项目制”的形式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率较高。第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级、西北三省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政策进行剖析,比较各地区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保障政策特点及优劣势。借鉴美国及以色列在土地制度、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科技推广体系、政府财政支持、配套综合集成技术体系、以及节水激励机制等方面经验。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体系,内蒙古以“项目制”形式为主导的节水增粮推广政策,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效节水灌溉配套水源工程以及甘肃省民勤县的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水权交易制度。得出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规模化组织管理模式是提升节水灌溉工程运行效果的前提,通过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提供组织保障;教科研一体化的推广体系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顺利实施的技术支撑;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基础,带动多渠道资金整合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落实的重要措施;配套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持续发展与长效利用的关键;多元化的节水激励政策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未来推广的重要手段。根据上述五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本文提出建立节水效果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市场及水权交易制度;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节水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考虑不同区域气候差异因素对作物需水量测算的影响,得到光温潜力需水量,作为比较分析的统一尺度,较为公正,且更符合实际情况。二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广阔,本文将天然降水量作为作物生长用水的组成部分,在迈阿密模型对光温潜力需水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利用百分制比较不同地区的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较为直观。三是本研究结合调研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典型模式的经验,分析不同地区除自然条件以外的经济社会差异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效果影响,可充实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溉应用情况的研究。
王爱敏[10](2016)在《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水源地保护区是国家对水源地加以特殊保护而划定的区域,其设立可以保护和改善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缓解由于经济的高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保障用水安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用水安全,但是也存在诸多隐患,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解决保护区内居民的生存与生态问题。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水源地保护区所面临的生存和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建立和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并且已经成为我国保护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和迫切需要。本文根据特别牺牲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角度,分别探讨了水源地保护区土地利用者、企业和居民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调查分析。保护区的设立必然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谁补偿谁、补偿多少、如何补偿”问题,本文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设计了调查问卷,选取山东等省的12个地市的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得到了处于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的有效问卷645份,并针对当地居民对保护区的认知、生态补偿现状以及对现有生态补偿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水源地保护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设立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良好的认知;当前的生态补偿覆盖面主要涉及一级保护区;大多数当地居民对现有补偿标准不满意,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被调查者的年龄、家庭年收入、所处保护区类型以及补偿标准对生态补偿满意度的影响高度显着。(2)界定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补偿范围。首先对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进行了识别和分析,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土地利用、经营企业和居民生活三个方面对其补偿范围进行了界定。由于对水源地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管制,是基于增加公共利益而设定的,因此如果这种土地利用管制造成区内的土地所有权人需承受超出一般的社会责任而形成了损害,则需补偿,反之则不需补偿;对于保护区内的企业来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企业需要搬迁、关闭或转产限产,这些对于企业的限制行为造成了企业效益下降,需要进行补偿;对于保护区的居民来说,分为生态移民和生活受限居民,应该按照其所受限制的类型,确定需要完全补偿还是适当补偿。(3)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补偿标准的核算是生态补偿的难点和重点,在明确了补偿范围之后,针对禁止利用、限制土地利用和改变土地利用这三种情况下的补偿标准分别进行了测算。禁止土地利用需要政府与土地所有者就产权进行补偿,其补偿标准由两种方式形成:一是由第三方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所形成的标准,二是参照同类土地市场价格;限制土地利用要根据其受限程度的不同确定土地受限补偿系数,每年的补偿金额可以利用土地现值、土地面积和土地受限补偿系数来计算;改变土地利用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产出的减少、经营方式的改变、设施的增加等经济损失,以及失业损失、转型损失等非经济损失,对此进行综合评估后形成补偿标准。对于搬迁(或关闭)企业的补偿,按照其资产评估价格进行补偿;对于生产限制的企业,其补偿标准确定要综合考量企业规模、行业以及受限程度等,确定补偿系数;对于转产企业,要综合考虑转产成本、机会成本等经济损失以及失业、行业风险等非经济损失,进行综合评估后形成补偿标准。对于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要综合参照移入地的居住、生活标准以及移出地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来确定;对于生活受限居民的生态补偿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就业转业训练及辅导等无形补偿,以及控制非点源污染的设施建设等有形补偿。论文还以云蒙湖为例,对其保护区范围内的被征收耕地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估算。通过估算得出,2010年云蒙湖水库耕地的总价值为29.05万元/亩,其中耕地社会保障价值为19.29万元/亩,接近经济价值的2倍,超过征地补偿总额的一半(约占土地总补偿额度的66.4%),这说明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虽然兼顾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补偿,但是补偿标准过低,并未包含耕地所承载的巨大社会保障价值。(4)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不同的利益主体,其适合的生态补偿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分别对土地利用、经营企业和居民生活三种情况的补偿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土地利用管制情况下的生态补偿方式,可以选择土地收储和发展权转移补偿方式。对于需要搬迁或关闭企业,可采用资金补偿的方式以及土地置换的方式,支持和鼓励企业搬离水源地,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限产及转产的企业,政府可以采用税收优惠、土地利用优惠等政策措施,间接地对企业进行补偿。对于迁出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移民,可采用资金补偿的方式;对于水源地保护区的居民,可在教育、生活等方面采用智力培训、就业培训等形式,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5)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论文从立法保障、资金筹集和协调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建立和完善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建立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首先要有立法保障,需要在法律框架下,明确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原则、主体、标准、内容、利益相关方的权责、补偿金的利用和管理等,以此作为水源地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的生态补偿法律依据;在资金筹集方面,可以从地方资金预算、上级财政补贴、受益者付费课取税捐、水源地经营收入以及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在部门协调方面,要建立专门的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协调机构,以保障水源地生态补偿目标的实现。
二、改革建管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 蒙阴县水利建设一年投入1.8亿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建管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 蒙阴县水利建设一年投入1.8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1.2.2 农业水价分担 |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名词解释 |
2.1.1 农业水价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会分工理论 |
2.2.4 效用价值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
3.4 改革成效 |
3.4.1 节水成效显着 |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
3.5.1 改革特征 |
3.5.2 存在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
4.1 指标识别 |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
4.1.2 指标选择原则 |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 |
4.2.2 权重确定 |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3.1 指标评价标准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
4.4.1 模型介绍 |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2 Mitchell评分法 |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
5.2.1 利益关系 |
5.2.2 利益诉求 |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
5.3.1 指标体系 |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
5.4.1 分担主体识别 |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2.1 评价体系构建 |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
7.2.1 标准确定 |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
7.3.1 合理定价机制 |
7.3.2 政策倾斜机制 |
7.3.3 农户参与机制 |
7.3.4 社会参与机制 |
7.3.5 保障机制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框架 |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处理 |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研究动态 |
2.1.1 文献综述 |
2.1.2 研究述评 |
2.2 基础理论 |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
2.3 相关概念 |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3.1 发展历程 |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
3.2 比较分析 |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
3.3 需求分析 |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
3.4 基本特征 |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
3.5 阶段特征 |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
5.2.1 基本类型 |
5.2.2 有效性分析 |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
5.3.1 基本类型 |
5.3.2 有效性分析 |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
5.4.2 主要特点 |
5.5 调查数据分析 |
5.5.1 抽样调查分析 |
5.5.2 典型调查分析 |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
8.4 算例 |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
(3)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研究 |
1.2.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
1.2.3 基于地质背景的岩石-土壤-植被系统研究 |
1.2.4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
1.2.5 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
2.1.3 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增权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产业经济理论 |
2.2.5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
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象水文 |
3.1.3 土壤 |
3.1.4 社会经济 |
3.2 地质背景概况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
第四章 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 |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4.1.1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
4.1.2 旅游开发基础 |
4.1.3 文化资源基础 |
4.1.4 社会经济基础 |
4.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模式 |
4.2.1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农业+” |
4.2.2 百泉峪-社区增权型 |
4.2.3 金线河-“景区带村” |
4.2.4 椿树沟-“IP+旅游” |
4.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
4.3.1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4.3.2 坚持利益共享原则 |
4.3.3 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于岩石背景的果品种植适宜性研究 |
5.1 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分析 |
5.1.1 采样地点与蜜桃品种选择 |
5.1.2 样品采集 |
5.1.3 样品测试及依据 |
5.1.4 数据分析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 蜜桃种植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3.1 耕作层土壤特征 |
5.3.2 土壤风化指数 |
5.3.3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3.4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有效量和有效态分析 |
5.3.5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的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相关性分析 |
5.3.6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土壤全量相关性分析 |
5.4 蜜桃品质指标分析 |
5.4.1 品质评级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
5.4.2 不同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
5.4.3 土壤的理化参数与蜜桃的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5.5 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植被之间的迁移与富集 |
5.5.1 元素从岩石到土壤的迁移 |
5.5.2 元素从土壤到蜜桃的迁移 |
5.6 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果品适宜性种植分析 |
5.6.1 绿色食品标准检测 |
5.6.2 不同区域“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迁移规律 |
5.6.3 作物适宜种植区规划 |
第六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6.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1 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
6.1.2 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 |
6.1.3 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6.1.4 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 |
6.1.5 社区发展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性差 |
6.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6.2.1 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 |
6.2.2 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 |
6.2.3 地质公园主导产业结构调整 |
6.2.4 地质旅游发展构想 |
6.2.5 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量分析法 |
1.4.2 规范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篇章结构及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农业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基础设施的内涵 |
2.1.2 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类型与性质 |
2.2 研究理论分析 |
2.2.1 农业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先行资本理论 |
2.3 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影响机理分析 |
2.4 研究假说 |
第3章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1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 |
3.1.2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2.1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
3.2.2 中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增产:总体效应评估 |
4.1 总体效应评估的研究背景 |
4.2 总体效应评估的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
4.2.1 理论框架 |
4.2.2 模型构建 |
4.3 总体效应评估的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3.1 变量说明 |
4.3.2 数据来源 |
4.4 总体效应评估的实证分析 |
4.4.1 实证结果 |
4.4.2 稳健性检验 |
4.4.3 实证结论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增产:长期与短期效应评估 |
5.1 长期与短期效应评估的研究背景 |
5.2 长期与短期效应评估的模型构建 |
5.3 长期与短期效应评估的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3.1 变量说明 |
5.3.2 数据来源 |
5.4 长期与短期效应评估的实证分析 |
5.4.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5.4.2 面板协整检验和长期均衡分析 |
5.4.3 误差修正模型与短期波动分析 |
5.4.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增产:类型差异效应评估 |
6.1 类型差异评估的研究背景 |
6.2 类型差异评估的模型构建 |
6.3 类型差异评估的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3.1 变量说明 |
6.3.2 数据来源 |
6.4 类型差异评估的实证分析 |
6.4.1 实证结果 |
6.4.2 稳健性检验 |
6.4.3 实证结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增产:区域差异效应评估 |
7.1 区域差异评估的研究背景 |
7.2 区域差异评估的模型构建 |
7.3 区域差异评估的变量说明与区域构建 |
7.3.1 变量说明 |
7.3.2 三大主粮区域构建 |
7.4 区域差异评估的实证分析 |
7.4.1 平稳性检验 |
7.4.2 模型设定检验 |
7.4.3 实证结果 |
7.4.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增产:项目覆盖差异评估 |
8.1 项目覆盖差异评估的研究背景 |
8.2 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增产的理论分析框架 |
8.3 高标准农田项目案例选择与描述 |
8.3.1 Z农场生产经营概况 |
8.3.2 Z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概况 |
8.3.3 Z农场粮食生产概况 |
8.4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粮食增产效应评估 |
8.4.1 评估方法 |
8.4.2 评估结果 |
8.4.3 评估结论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全文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科学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9.2.2 稳定保障农业基础设施供给 |
9.2.3 持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管护 |
9.2.4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制度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的成果简介 |
(5)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与评述 |
1.2.1 旱灾风险调控相关研究 |
1.2.2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相关研究 |
1.2.3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分析 |
2.1 旱灾与旱灾风险 |
2.1.1 旱灾 |
2.1.2 旱灾风险 |
2.2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 |
2.2.1 旱灾风险调控 |
2.2.2 旱灾风险调控决策 |
2.2.3 多参与主体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 |
2.3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 |
2.3.1 旱灾风险系统自身的不确定性 |
2.3.2 群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 |
2.3.3 决策过程与方法的不确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 |
3.1 传统群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 |
3.2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基本原理 |
3.2.1 方法概述 |
3.2.2 基本原理 |
3.3 基于随机EMD的群决策基本思想 |
3.3.1 群决策信息序列的成分分析 |
3.3.2 群决策信息序列的无序性分析 |
3.3.3 基于随机EMD的群决策算法设计 |
3.4 数值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确定语言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4.1 决策问题与方法基础 |
4.1.1 决策问题描述 |
4.1.2 语言评估标度及相关概念 |
4.2 决策方法原理 |
4.2.1 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处理 |
4.2.2 群决策语言信息LHA集结 |
4.2.3 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集结 |
4.2.4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信息集结 |
4.2.5 一般决策过程 |
4.3 应用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确定混合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5.1 决策问题与信息预处理 |
5.1.1 决策问题描述 |
5.1.2 信息获取与预处理 |
5.2 决策方法原理 |
5.2.1 常用不确定决策信息表征 |
5.2.2 不确定混合信息一致化处理 |
5.2.3 不确定混合信息随机EMD集结 |
5.2.4 不确定混合信息正态云集结 |
5.2.5 一般决策过程 |
5.3 应用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6.1 决策问题与方法基础 |
6.1.1 决策问题描述 |
6.1.2 决策方法基础 |
6.2 决策方法原理 |
6.2.1 群决策信息采集规则 |
6.2.2 阶段群决策信息集结 |
6.2.3 动态群决策信息集结 |
6.2.4 一般决策过程 |
6.3 应用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实证分析 |
7.1 河南省农业干旱特点及灾害概况 |
7.2 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
7.2.1 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驱动因子识别原理 |
7.2.2 多元截面数据变化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7.2.3 关键驱动因子识别结果与成因分析 |
7.3 雨养农业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群决策实证 |
7.3.1 河南省农业保险与雨养农业区概况 |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群决策—以陕州区为例 |
7.3.3 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
7.4 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群决策实证 |
7.4.1 河南省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现状 |
7.4.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群决策—以滑县为例 |
7.4.3 河南省灌区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的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扶贫开发 |
2.1.3 动态管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精准扶贫理论 |
2.2.2 可行能力理论 |
2.2.3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3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
3.1 临沂市基本情况 |
3.1.1 临沂市经济基本情况 |
3.1.2 临沂市农业基本情况 |
3.1.3 临沂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现状 |
3.2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措施 |
3.2.1 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全力做好建档立卡 |
3.2.2 扎实推进扶贫扶智,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
3.2.3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全心投入产业扶贫 |
3.2.4 不断拓宽资金来源,全神贯注资金管理 |
3.3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数据取得 |
3.3.2 建立数据模型 |
3.3.3 数据分析总结 |
4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扶贫基础不均衡,攻坚难度较大 |
4.1.2 制度建设不健全,扶贫效果较差 |
4.1.3 政策宣传不到位,脱贫能力较弱 |
4.1.4 产业扶贫不配套,扶贫进度较慢 |
4.1.5 力量动员不充分,参与力度较低 |
4.2 原因分析 |
4.2.1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4.2.2 脱贫主体能力不足 |
4.2.3 精准扶贫不够到位 |
4.2.4 社会组织发展薄弱 |
5 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对策建议 |
5.1 夯实经济基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
5.1.1 用好扶贫资金,完善资金保障 |
5.1.2 锻造扶贫队伍,提高工作实效 |
5.1.3 加强数据共享,强化信息保障 |
5.2 健全扶贫机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保障 |
5.2.1 救助识别精准,评估核查科学 |
5.2.2 动态调整及时,标准衔接得当 |
5.2.3 动态管理有序,深化平台支撑 |
5.3 强化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
5.3.1 确定扶贫方向,择优选定项目 |
5.3.2 培育龙头企业,引导良性竞争 |
5.3.3 强化科学管理,推进产业升级 |
5.3.4 精准产业扶贫,创新帮扶手段 |
5.4 抓好扶贫主体,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 |
5.4.1 满足群众需求,保证主体地位 |
5.4.2 提高教育素质,增强脱贫能力 |
5.5 整合社会力量,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力 |
5.5.1 创造有利环境,用好社会组织 |
5.5.2 集聚多方力量,调动更多资源 |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研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7)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基本概念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地下综合管廊发展 |
2.1.2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 |
2.1.3 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资回报机制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融资研究 |
2.2.2 地下综合管廊PPP融资模式的应用 |
2.2.3 地下综合管廊PPP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
2.2.4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投资回报机制研究 |
2.3 相关理论综述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项目区分理论 |
2.3.3 资金价值理论 |
2.3.4 公共选择理论 |
2.3.5 自然垄断理论 |
第三章 典型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分析 |
3.1 典型地区管廊项目分析 |
3.1.1 台湾地区综合管廊项目 |
3.1.2 石家庄正定新区综合管廊项目 |
3.1.3 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
3.1.4 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
3.2 典型地区综合管廊项目的启示 |
3.2.1 典型地区管廊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对比分析 |
3.2.2 典型地区管廊项目对本课题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理研究 |
4.1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4.1.1 项目利益相关者对价格的影响 |
4.1.2 项目市场对价格的影响 |
4.1.3 项目外界环境对价格的影响 |
4.2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的因果关系分析 |
4.2.1 项目均衡价格作用机理 |
4.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项目价格形成因果关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机制研究 |
5.1 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项目投资收益率确定 |
5.1.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介绍 |
5.1.2 项目投资收益率参数确定 |
5.1.3 项目投资收益率的修正 |
5.2 基于目标规划的入廊费和政府补贴确定 |
5.2.1 目标规划研究方法的原理 |
5.2.2 目标规划模型构建 |
5.2.3 入廊费和政府补贴的确定 |
5.3 日常维护费的确定 |
5.3.1 项目公司应收日常维护费的确定 |
5.3.2 各管线单位应缴日常维护费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机制研究 |
6.1 可用性付费的调整 |
6.1.1 可用性绩效考核对付费的调整 |
6.1.2 可用性资产回报率对付费的调整 |
6.2 日常维护费的调整 |
6.2.1 运营成本导致的费用调整 |
6.2.2 日常维护绩效考核导致的费用调整 |
6.2.3 应缴日常维护费的调整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 |
7.1 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概况 |
7.2 项目定价和调价实例分析 |
7.2.1 项目定价操作 |
7.2.2 项目调价预测 |
7.2.3 相关政策保障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预测代码 |
(8)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2.2 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与利用现状 |
3.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发展历程 |
3.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现状 |
3.3 新疆农业高效节灌技术利用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高效节灌技术长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新疆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重要影响因素选择 |
4.2 分地区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4.3 全疆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关键共性因素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农业高效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模式与条件分析 |
5.1 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成功模式借鉴 |
5.2 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条件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第6章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机制 |
6.1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机制理论框架构建 |
6.2 农业高效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模式 |
6.3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模式的运作机制 |
6.4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的服务供给体系 |
6.5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的激励体系 |
6.6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的保障体系 |
6.7 农业节灌技术长效利用的绩效管理体系 |
6.8 本章小节 |
第7章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对策建议 |
7.1 革新农业高效节水管理体制 |
7.2 转变农业高效节水生产经营方式 |
7.3 完善农业高效节水财政扶持政策 |
7.4 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管护试点建设 |
7.5 完善农业高效节水管护绩效奖惩制度 |
7.6 构建农业高效节水分区指导机制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9)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
2.1.2 灌溉方式用水效果评价 |
2.1.3 植被净第一性净生产力 |
2.1.4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 |
2.1.5 生产函数与灌溉技术进步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研究 |
2.2.2 农业技术选择研究 |
2.2.3 农业灌溉技术选择研究 |
2.2.4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
3.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 |
3.1.1 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现状 |
3.1.2 西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与现状 |
3.2 调研地区概况-县级 |
3.2.1 研究区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迈阿密模型的灌溉方式用水效果评价 |
4.1 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
4.1.1 迈阿密模型理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春玉米测算结果 |
4.2.2 向日葵测算结果 |
4.2.3 不同作物不同灌溉方式比较分析 |
4.2.4 迈阿密模型与彭曼公式计算结果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现状 |
5.1.1 调研地区技术采用总体情况 |
5.1.2 调研样本统计特征 |
5.1.3 农户对技术的获取与认知情况 |
5.2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因素分析 |
5.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
5.2.3 计量检验分析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2.5 不同地区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 |
6.1 西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分析框架 |
6.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的内涵 |
6.2.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
6.2.2 案例农户选取依据 |
6.2.3 典型管理模式介绍 |
6.3 内蒙古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
6.3.1 内蒙古四子王旗 |
6.3.2 内蒙古察右中旗 |
6.4 宁夏黄羊滩农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模式 |
6.4.1 宁夏黄羊滩农场 |
6.5 甘肃民勤县高效节水灌溉管理模式 |
6.5.1 甘肃民勤县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保障 |
7.1 国际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经验 |
7.2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政策经验 |
7.2.1 国家级 |
7.2.2 省区级 |
7.2.3 县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建立节水效果及用水效率发展目标 |
8.2.2 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市场及水权交易制度 |
8.2.3 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8.2.4 加大对节水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
8.2.5 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8.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水源地保护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水源地 |
2.1.2 水源地保护区 |
2.1.3 土地利用者 |
2.1.4 企业经营者 |
2.1.5 水源地保护区的居民 |
2.2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内涵、类型与原则 |
2.2.1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外延 |
2.2.2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类型 |
2.2.3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原则 |
2.3 理论基础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公共物品理论 |
2.3.3 生态资本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调查分析 |
3.1 调查的组织形式 |
3.1.1 条件价值评估方法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3 实地调查情况 |
3.2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3.2.1 水源地保护区设立的认知 |
3.2.2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 |
3.2.3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满意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补偿范围界定 |
4.1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的理论依据 |
4.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1.2 特别牺牲理论 |
4.2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4.2.1 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 |
4.2.2 次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
4.2.3 边缘利益相关者分析 |
4.3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主客体的界定及其利益诉求分析 |
4.3.1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主体的界定及其利益诉求分析 |
4.3.2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客体的界定及其利益诉求分析 |
4.4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主客体的行为选择机理分析 |
4.4.1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 |
4.4.2 生态补偿补偿主体和补偿客体的行为优化 |
4.5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范围界定 |
4.5.1 水源地保护区土地利用者的生态补偿范围 |
4.5.2 水源地保护区企业经营者的生态补偿范围 |
4.5.3 水源地保护区居民生活的生态补偿范围 |
4.6 本章小结 |
5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5.1 水源地保护区土地利用者的补偿标准 |
5.1.1 土地利用管制补偿的理论分析 |
5.1.2 土地利用管制情况下的征地补偿原则 |
5.1.3 不同土地利用管制下的补偿标准核算 |
5.2 水源地保护区企业经营者的补偿标准 |
5.2.1 搬迁(或关闭)企业的补偿标准 |
5.2.2 生产受限制企业的补偿标准 |
5.2.3 转产企业的补偿标准 |
5.3 水源地保护区居民的补偿标准 |
5.3.1 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 |
5.3.2 生活受限居民的补偿标准 |
5.4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实证分析——以云蒙湖为例 |
5.4.1 研究区概况 |
5.4.2 云蒙湖水库生态保护措施及补偿状况 |
5.4.3 云蒙湖水库被征收土地的生态补偿额 |
5.5 本章小结 |
6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 |
6.1 土地利用管制下对土地利用者的补偿方式 |
6.1.1 土地收储补偿 |
6.1.2 发展权转移补偿 |
6.2 企业经营者的补偿方式 |
6.2.1 资金补偿 |
6.2.2 政策补偿 |
6.2.3 土地置换补偿 |
6.3 对居民生活方面的补偿方式 |
6.3.1 资金补偿方式 |
6.3.2 智力补偿方式 |
6.3.3 其他补偿方式 |
6.4 本章小结 |
7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配套政策 |
7.1 立法保障 |
7.1.1 我国现有生态补偿立法现状 |
7.1.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情况 |
7.1.3 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立法面临的问题 |
7.1.4 完善立法保障的构想 |
7.2 资金筹集 |
7.2.1 政府筹集 |
7.2.2 市场筹集 |
7.2.3 社会捐赠 |
7.2.4 补偿资金监管 |
7.3 协调管理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改革建管体制 制定优惠政策 蒙阴县水利建设一年投入1.8亿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3]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D]. 蔡胤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研究[D]. 蔡保忠.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
- [6]临沂市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 赵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研究[D]. 王柏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长效利用研究[D]. 刘军.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
- [9]西北地区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与农户选择研究[D]. 于智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10]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王爱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论文; 农村基础设施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利益相关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