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城投债是中国地方政府在融资需求强烈,资金缺口膨胀,信贷渠道受阻,地方禁止发债的背景下,自主创新,指定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类直接融资工具。为了尽可能顺利发债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有动机也有能力对融资平台进行财务等指标的“包装”,使其顺利通过发债的各项要求并呈现出良好的资质。同时,地方政府完全控股平台公司,指导市政建设项目的进行,公司缺乏自主的经营管理。平台公司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本质上是地方政府投融资的代理人,以一个“壳”公司的身份存在着。如果平台公司具有这种“壳”特性,导致公司自身的指标失真而不具备参考价值,那么在判断其所发行的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时,平台公司表层的优质与否是否就不那么重要了,相反当地的经济财政实力、偿债能力、行政级别等地方因素才应该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由此,本文提出待论证的核心观点:城投债信用风险本质上来自于地方因素,而与平台公司层面的因素关系不大。根据前述逻辑,如果该观点被证实,则表明平台因素确实存在由于“包装”而失去参考价值的问题,反过来说明了平台公司的“壳”特性的存在。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城投债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将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首先通过历史背景引出城投债的成因,提出研究城投债的重要意义。随后,借由对地方融资平台“壳”特性的理论分析,根据前述逻辑引出了待论证的观点。调研结果为论证提供了重要的业界经验支持。第二章是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对城投债的基本定义明确后,将城投债与国外市政债券进行对比,指出城投债是“中国式市政债券”,所以研究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就有必要先对国内外市政债券的相关文献有所了解。之后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梳理和总结。第三章是城投债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在对城投债的历史沿革作了简单的梳理后,本章整理了当前城投债的基本数据情况,为后文进一步的论证提供事实基础。第四章是案例分析。通过对城投债历史上产生过的两大类信用危机案例——资产重组和担保失效——进行分析,从案例分析的角度论证本文的观点。第五章是实证分析。以市场化的信用风险定价结果为基础,通过LS方法对截面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论证本文的观点。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本文认为市政债券是城投债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