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混沌序列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二维超混沌序列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论文摘要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与保护问题显得愈发重要,使得密码学理论与技术成为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混沌和密码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极端敏感,能够产生大量的具有类随机性、相关性、复杂性和较宽频谱等优良密码学性能的序列,为数据加密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但混沌密码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尽管已经有许多混沌加密方案提出,但混沌密码学的方法还未完全成熟。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对可应用于混沌密码系统中的混沌映射、混沌序列密码体制、用于生成密钥的混沌随机数发生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系统介绍了混沌、现代密码学的基础理论,以一维Logistic映射为例,详细讨论了描述混沌的主要特征量和基本特性;重点分析了从低维到高维的三种常见典型混沌系统的特性;着重介绍了序列密码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针对一维混沌加密算法密钥空间小,安全性不高等缺陷,本文选用Logistic映射耦合生成的二维超混沌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超混沌序列在数据加密的应用中,以期在混沌数据加密算法研究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努力和尝试,同时对超混沌在数据加密的应用研究做一些探索。然后,采用美国Altera公司推出的快速FPGA开发环境DSP Builder作为设计工具,介绍了在该环境下进行数字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在分析了目前混沌序列发生器硬件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该工具对二维超混沌序列发生器进行了建模设计。仿真分析证明,该方法极大的简化了硬件实现流程,开辟了一条新的DSP处理器及系统的设计方法,为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SP处理芯片做了有意义的尝试。最后,本文对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进行提出了设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和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 2 混沌理论基础
  • 2.1 混沌的定义
  • 2.1.1 定义1
  • 2.1.2 定义2
  • 2.1.3 定义3
  • 2.2 刻画混沌的特征量
  • 2.2.1 Lyapunov 指数
  • 2.2.2 Poincare 截面法
  • 2.2.3 功率谱法
  • 2.2.4 分数维分析法
  • 2.2.5 Kolmogorov 熵(简称为K 熵)
  • 2.3 混沌运动的特征
  • 2.4 几种典型混沌系统的研究
  • 2.4.1 一维logistic 混沌系统
  • 2.4.2 二维henon 混沌系统
  • 2.4.3 三维Lorenz 混沌系统
  • 2.5 本章总结
  • 3 现代密码学基础
  • 3.1 密码学基本概念
  • 3.2 密码体制分类
  • 3.2.1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 3.2.2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 3.3 序列密码
  • 3.3.1 序列密码原理
  • 3.3.2 基于移位寄存器的序列密码
  • 3.4 序列密码的分析方法
  • 3.4.1 线性复杂度分析
  • 3.4.2 相关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4 混沌序列密码算法的设计及其应用
  • 4.1 基于混沌的序列密码算法
  • 4.1.1 混沌序列密码算法的提出
  • 4.1.2 混沌序列密码算法的原理
  • 4.2 混沌序列的产生及其改进
  • 4.2.1 混沌系统的选择
  • 4.2.2 混沌序列的离散化
  • 4.2.3 超混沌序列的改进
  • 4.3 混沌序列随机性能检验
  • 4.4 改进的混沌序列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
  • 4.5 实验结果及算法性能分析
  • 4.5.1 试验结果
  • 4.5.2 性能分析
  • 4.6 本章总结
  • 5 混沌序列发生器的FPGA 设计
  • 5.1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5.1.1 FPGA 概述
  • 5.1.2 StratixⅡ系列器件
  • 5.1.3 DSP Builder 软件简介
  • 5.1.4 仿真工具-Modelsim
  • 5.2 混沌序列发生器的FPGA 设计
  • 5.2.1 基于DSP Builder 的二维超混沌序列发生器设计
  • 5.2.2 simulink 模型仿真
  • 5.2.3 混沌序列的HDL 仿真
  • 5.2.4 QUARTUS II 环境下的时序仿真和配置
  • 5.3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超混沌数据调制的移动物联网数据稳定机制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超混沌数字电路在数字供应链中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12)
    • [3].基于非线性二值化的超混沌伪随机序列生成[J]. 电子测量技术 2020(04)
    • [4].基于超混沌数学理论的图像加密方法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7)
    • [5].超混沌Lü系统的同步控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 [6].状态观测器法实现改进的超混沌Lü系统同步[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7].超混沌Lü系统的反馈控制[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8].机构综合的超混沌相乘求解方法研究[J]. 机械传动 2008(06)
    • [9].超混沌L系统的电路实现[J]. 物理学报 2008(03)
    • [10].一个超混沌纠缠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02)
    • [11].超混沌复系统的自适应广义组合复同步及参数辨识[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08)
    • [12].一种新的超混沌序列生成方法及应用[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04)
    • [13].超混沌时滞神经网络的同步及其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 2010(03)
    • [14].超混沌序列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12)
    • [15].2个超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设计[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9(04)
    • [16].超混沌Lü系统的自适应广义投影同步[J]. 广西科学 2009(04)
    • [17].一种9杆巴氏桁架位置正解的超混沌改进牛顿法[J]. 机械设计 2012(02)
    • [18].超混沌Lü系统的反同步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9].非线性方程组求解的超混沌序列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0].基于一个新混沌系统的超混沌的产生及其控制[J]. 系统工程学报 2009(02)
    • [21].利用反馈控制实现不同混沌(超混沌)系统之间的同步(英文)[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2].细胞神经网络超混沌同步系统性能分析及应用[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9(03)
    • [23].复杂超混沌Lü系统的电路实验[J]. 物理学报 2008(11)
    • [24].基于云计算的混合超混沌分组密码方案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7)
    • [25].随机脉冲控制下超混沌复Lü系统的渐近稳定性[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3(04)
    • [26].基于超混沌序列的图像加密方案[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10)
    • [27].超混沌吕系统的滞后投影同步与参数识别[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1(03)
    • [28].具有连续时延双神经元系统的双向耦合超混沌同步[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07)
    • [29].一种程控滤波超混沌信号发生器的研究与实现[J]. 科技资讯 2018(12)
    • [30].一种基于超混沌的个性化耳鸣康复音合成方法[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04)

    标签:;  ;  ;  

    二维超混沌序列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