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213200
有个老师在教育论坛发出“老师,你为什么要逼着学生学习?”的话题:“我教的一个班讲台两侧坐着两个极度厌学的学生。每节课都是萎靡不振,我一发试卷就显示极度厌恶的神情让我看着心里很不舒服。当然班里厌学的学生绝不只有这么两个学生。他们上课的状态,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待学习的态度与老师要求的标准相差甚远。老师日复一日地徘徊在这些学生中间,逼着他们写作业,完成试卷,每天盯着他们的厌恶之情工作,我突然觉得很没意思。”“今天我站在讲台上,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老师逼着学生完成作业,学生就抄作业给老师交;老师逼着学生上课的时候坐端正听课,五分钟内学生还可以坚持,之后又开始重复之前的坐姿;老师提醒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站起来永远是回答不出来;老师要学生把字迹写清楚,学生写的字让老师看了心跳瞬间加速。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为什么非得要逼着他们去做呢?如果放手,对师生的健康、生活幸福指数都将是一种帮助呀。”
几乎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类似以上的教育问题,这本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这少数让老师头疼学生的存在,就是真实的教育,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开始。教育,是从问题出发的,也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对于这个老师的疑惑和求助,论坛的教师网友有以下发言跟帖:
1.只要不扰乱课堂纪律,就行了,免得彼此遭罪,降低幸福指数!
2.逼着学生学习的感觉真糟糕。学生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却不得不去做。
3.做老师的谁也不想这样,可是也只能这样,家长和学校都向你要成绩,不这样还能咋样呢?
4.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学习的,这就是现实。如果能使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喜欢学习,需要外因、内因都起作用才行。
论坛上的这个老师能够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困惑,是对自己的教育能力没有信心的一种流露,这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也是一种积极上进的体现,也是向自身心灵漫步的一种体现。但是,也从一方面看出该教师在信息社会背景下,面对00后学生的无奈,面对问题的心态,解决问题束手无策的无奈。
针对该帖文,第一个跟帖是放弃,表达的是一种无能,但这是不负责的态度,是一种气话,一种失职,是下下策;第二个和第三个跟帖,表达的是无奈,是功利化教育的无奈,也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控诉,更是转型期社会下的困惑;第四个跟帖,是寻解,也是一种态度,这是积极的为师之道,建议我们要积极去解决问题。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要关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关注匠心的修炼和职业完美,在自信中发展和成熟。
首先,不要急躁。
对待这些少数学生,对待这些极个别的问题,只是他们心灵上暂时性地落了一层灰,其积极向上的本质没有变质,这不是毒瘤。教育,是一个火把去点燃另一个火把。并不是所有的火把都是一点就着的,当遇到暂时潮湿的火把时,我们不要急躁,不要放弃。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也像是一场垂钓,来不得半点急躁,急躁只会带来反叛心理和逆反行为。问题学生,学生问题也像是幼苗,需要我们不断地浇灌,合理“施肥”,及时修剪、疏删旁支侧叶;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也就像是一朵花蕾,需要时间的催发,教育是一个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
其次,坦然面对。
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一种心灵共舞的过程。大千世界之下,无奇不有,芸芸众生,千姿百态,这是客观事实。为此,教师要有面对众多意想不到的心理准备,需要我们确立完整的学生观。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要主观,理想主义教育观在生活中是行不通的。现在不少学校开展“分层教学”,教育也要开展“分层教育”,也就是因材施教,是科学的辩证观。我们何必要强求学生整体划一,是统一的模板呢?面对以上的学生,不要简单地对待,更不能紧张,也不必抱怨,而是坦然面对,认真对待,热情帮助,慢慢转化。
再次,唤醒惊喜。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把锁,每个教育问题都是一把锁,总用相应的钥匙,这钥匙就是“惊喜”。作为老师,我们要摆整心态,不要被分数牵着鼻子走,也不要只喜欢成绩好的、听话的,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发现美好的视觉去对待学生问题,自信地谆谆善诱,积极寻找学生的“惊喜”,寻找教育的“惊喜”。
对待学生,不以学习成绩分优劣,不以现在为标准,而是看学生是否不断地进步,看他比以前进步了没有,更在不断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亮点,给自己惊喜。如果有所进步,这就要及时地表扬和激励,给这些学生自我发展的“惊喜”。为此,老师要大度,要宽容地提升幸福指数。同时,也要降低要求、修改评价的标准、循序渐进地帮助,在一楼和二楼之间搭建一个梯子或者是台阶,要接受他的现状,再慢慢地想办法去帮助、感化、转化他,就是不能够放弃,这必须要有方法,不能够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地“按住头让牛喝水”。
最后,自信超越。
老师必须对自己要有信心、激情,然后,才对学生有信心,让学生有自信、有激情。没有信心对没有信心,也就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信心来自教师心理学运用上的匠心,这是教育机智的问题,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看到绝大多数学生是积极向上的客观事实,找到开启学生自信的锁。我也曾遇到类似的学生,我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而是以征服难题一样的心理去寻找“解锁”的钥匙,巧妙地化解。生活不是不存在灰暗,只是我不把目光盯住灰暗罢了。作为老师,我们别总盯着这极个别的学生身上,在自信中不断超越自我,这样,我们就会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挑剔。同时,我们要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寻找,总会有出路,就会有跨越、超越和惊喜。
总之,作为老师和班主任,是心灵的辅导师和保健师,出现问题,我们要不躲避,不掩饰,不推卸,而是自信、主动去制造“惊喜”,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才是为师之道。不要害怕问题学生,不必回避学生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成功的起跑线,更是不断发展的推动力。教育,不存在放弃,也不是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