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色散管理和相位共轭抑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克尔效应

利用色散管理和相位共轭抑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克尔效应

论文摘要

非线性克尔(Kerr)效应导致的非线性传输损伤是光纤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色散管理和相位共轭(OPC)是两种能有效抑制非线性传输损伤的技术。两者各有利弊又可结合使用。本论文系统分析了这两种技术对非线性损伤的抑制效果,针对采用这两项技术的系统分别提出了快速的设计、优化方法,并对超短脉冲传输后的OPC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有效抑制非线性损伤,须对色散管理系统的三个参数:预补偿、每跨段残余色散和净残余色散(NRD)进行优化,其中优化NRD可极大提高受自相位调制(SPM)限制的系统的性能。本论文首次提出了两种解析方法来快速优化受SPM限制系统的NRD量。其中最小化脉宽法还可同时优化上述三个参数。此外还提出可以仅利用两个系统参量:色散与比特率平方的乘积和非线性相移,建立眼开度代价(EOP)的数据库来评估任意单信道色散管理系统的非线性损伤。即使上述三个参数都被优化,色散管理系统仍受到非线性损伤的困扰。而另一种技术——OPC理论上可完全抑制非线性损伤。但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实际系统中的功率不对称,OPC在同一个系统中对各种类型的非线性损伤抑制效果差异很大,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非线性损伤被抑制的同时其它非线性损伤反而被增强。鉴于此,可结合色散管理和OPC这两种技术来更有效地抑制系统的非线性损伤。基于最小化脉宽法,本论文发展了一种用于设计受SPM限制的OPC系统的解析方法。该方法还可快速评估任意系统中OPC对SPM的抑制效率。本论文还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超短脉冲的OPC。利用1km长的高非线性色散位移光纤(HNL-DSF)的四波混频效应,实现了~300飞秒脉冲经过10km单模光纤传输之后的OPC,其转换效率约为-16dB,3dB转换带宽为20nm。利用该相位共轭器,初步探索了超短脉冲20km单模光纤的传输实验。本论文针对实验观察到的在OPC过程中共轭光频谱发生畸变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该畸变源于非线性相位调制,调制量等效于信号经历2.5倍长的HNL-DSF传输时所受的SPM。因此可以利用优化NRD等方法来补偿该畸变。这些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将OPC用于宽带、高速率的通信系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1 色散管理技术
  • 1.2.2 相位共轭技术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章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损伤及评估
  • 2.1 非线性损伤的分类
  • 2.1.1 信道内的非线性损伤
  • 2.1.2 信道间的非线性损伤
  • 2.2 色散管理系统的非线性损伤的评估
  • 2.2.1 非线性损伤的评估方法
  • 2.2.2 EOP 数据库的建立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受SPM 限制的色散管理系统的两个优化模型
  • 3.1 色散管理系统简介
  • 3.2 最小化脉宽法
  • 3.2.1 优化方法的原理
  • 3.2.2 理论推导及色散图的优化
  • 3.2.3 讨论
  • 3.3 最大化振幅法
  • 3.3.1 优化方法的原理
  • 3.3.2 最优化净残余色散
  • 3.3.3 推广至NRZ 码型
  • 3.3.4 讨论
  • 3.4 色散管理系统的局限
  • 3.5 小结
  • 第4章 相位共轭的抑制效果及优化模型
  • 4.1 相位共轭系统简介
  • 4.2 相位共轭对非线性损伤的抑制效果
  • 4.2.1 抑制效果分析
  • 4.2.2 相位共轭系统的设计
  • 4.3 受SPM 限制的相位共轭系统的优化模型
  • 4.3.1 解析模型
  • 4.3.2 解析模型的应用
  • 4.4 小结
  • 第5章 超短脉冲相位共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5.1 实现相位共轭的方案比较
  • 5.2 超短脉冲的相位共轭实验
  • 5.2.1 超短脉冲相位共轭的实现
  • 5.2.2 利用相位共轭器进行的超短脉冲传输初步实验
  • 5.3 频谱不对称相位共轭的研究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光纤通信系统的数值仿真流程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的颜色 色散》教学设计[J]. 基础教育论坛 2014(13)
    • [2].耳穴埋豆联合三色散外敷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护理效果观察[J]. 四川中医 2016(02)
    • [3].基于异步幅度抽样的高速光信号色散监测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07)
    • [4].色散管理孤子系统的技术分析[J].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9(04)
    • [5].《光的颜色 色散》教学设计[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1(10)
    • [6].色散补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9)
    • [7].光学玻璃的特殊色散机理[J]. 中国光学 2016(01)
    • [8].基于FPGA的光OFDM系统中实时色散均衡研究[J]. 科技导报 2016(16)
    • [9].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1(01)
    • [10].生物肌肉组织δ色散机理[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1].基于射频信号2阶零功率的链路色散测量技术[J]. 激光技术 2017(02)
    • [12].基于光学相位共轭的色散和非线性补偿[J]. 光通信技术 2014(02)
    • [13].色散控制孤子系统的自陡峭效应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01)
    • [14].孤子能量增强对色散管理孤子系统性能的影响[J]. 现代传输 2008(02)
    • [15].彩色共焦系统可调制色散物镜设计[J]. 光学精密工程 2017(04)
    • [16].基于色散器件的原子光谱实验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 2014(05)
    • [17].色散管理孤子系统的调制不稳定性[J]. 激光技术 2012(04)
    • [18].近零超平坦色散液体填充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1(02)
    • [19].输波形影响下的皮秒色散管理孤子互作用[J]. 量子电子学报 2010(04)
    • [20].基于峰均值功率比的色散估计算法研究[J]. 光通信研究 2020(05)
    • [21].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色散控制的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02)
    • [22].低色散光学玻璃色散系数测试技术[J]. 光电工程 2013(03)
    • [23].时间色散导致网络掉话的分析处理[J]. 数字通信 2012(06)
    • [24].锥形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缓变特性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2)
    • [25].色散缓变光纤中脉冲传播特性以及调制不稳定性研究[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26].色散渐减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数值模拟及优化[J]. 光子学报 2009(09)
    • [27].光子晶体光纤中色散波产生及特性分析[J]. 湘南学院学报 2008(05)
    • [28].色散校正方法在π-π作用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 广东化工 2015(10)
    • [29].高速传输中色度色散的影响[J]. 电信科学 2009(01)
    • [30].三阶色散对色散管理孤子系统影响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2)

    标签:;  ;  ;  ;  ;  

    利用色散管理和相位共轭抑制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克尔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