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几种句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鑫[1](2021)在《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山西运城万荣方言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的特点。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讨论万荣方言中与语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十二章对万荣方言的整体特点做以概括。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山西万荣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同时对参考语法及万荣方言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关注万荣方言的音系,包括万荣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儿化韵系统、连读变调系统以及文白异读现象等。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万荣方言的词、词类和构词、构形法。文章分别从构词和构形两个角度对各个词类的形成进行了探讨。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名词性短语。除了对传统句法结构意义上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讨论之外,还重点关注了万荣方言中的领属结构。第五章主要考察指示与称代范畴。对万荣方言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分别做了意义和功能上的分类。第六章讨论万荣方言中的谓词性短语。对万荣方言中各种结构类型的谓词性短语做了列举概括。第七章讨论万荣方言中的简单句。除了讨论完整句和非完整句的句法构成外,还探讨了万荣方言中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等。第八章介绍了万荣方言的句类和语气词。对万荣方言中的四大句类和语气词所能出现的语境、表达的不同语气等都做了分类描写,还探讨了语气词结合使用的情况。第九章概括了万荣方言中的时体系统,对表示不同时态的时标记、动作完成不同情况的体标记,以及时标记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都做了分析和探讨。第十章讨论了万荣方言中的从句和关联复句的标记及模式,尝试对万荣方言中的复句关联标记模式概括出一个蕴含性等级序列。第十一章描写了万荣方言中的话题标记,对不同话题标记前所能出现的成分及结构,以及每个话题标记所表示的不同语义色彩都做了分析和探讨。第十二章是大结论部分,整体概括万荣方言在各章节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地方以及相对应的特点。
马丽娜[2](2021)在《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山西阳曲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的特点。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讨论与句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参考语法的背景,阳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以及阳曲方言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阳曲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连读变调系统以及方言的文白异读情况。第三章讨论了阳曲话的词类和构词法,重点描写了方言附加式构词和重叠式构词,同时考察了合音词、分音词、逆序词等其他构词形式。第四章重点讨论人称代词、指示词、和疑问代词的语音形式及其句法功能。发现阳曲方言人称代词有专门的领属形式、指示词部分情况三分等特点。第五章主要讨论阳曲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及领属结构。区分外延性定语和内涵性定语,分别探讨了定中短语、指量短语、同位短语、联合短语等多种名词性短语。同时着重考察了方言领属结构特点。第六章考察方言谓词性短语,涉及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连谓短语、述补短语等各种类型。第七章讨论了阳曲话的简单句及其构成,同时在第六章的基础上对动词谓语句的各种句式作了描写。第八章考察了阳曲话的句类系统,重点考察疑问句系统。第九章主要介绍了阳曲方言的复杂句和复合句。先后探讨了补足语从句、定语从句、补语从句以及复句和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第十章关注阳曲方言的时体系统。第十一章讨论了阳曲方言的话题标记等问题。第十二章是全文的总结,对阳曲方言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马敏[3](2021)在《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病题是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试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其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漫长的时间促使语病题的发展逐渐完善和稳定,呈现稳中求新的趋势。从考查点看,语病题结合了语法、语意、语用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以1978至2019年的贵州高考语文语病试题为研究对象,对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题进行纵横向分析,探寻贵州高考语病试题的特点、考查内容,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提供指导性的策略。由贵州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的分析可知,语病题的题型和分值较稳定,考查类型是考试大纲提及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六大类。近年语病题的命题有变化,只对同一个句子作修改,难度看似有所降低,实则更考验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故分析贵州历年高考语病试题,对贵州中学语病教学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共三章。第一章分析了高考语病题的命题依据,然后结合试题分析了语病题的发展演变;第二章分析了贵州历年高考语病试题,从考查能力、命题情况、命题规律与趋势几方面分析了历年试题,试题分析主要梳理了语病的题型、分值、考查类型、考查频次、语料及命题规律,最后根据试题特点及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了学生失分原因;第三章根据第二章的试题分析和实践情况得出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从积累语言知识、规范语言表达、总结规律、练习多方面提出了语病试题的教学方法和高考应对策略。
韩佳庆[4](2020)在《江西省农村标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日益重视,作为重要宣传手段之一的标语,不仅能够反映出农村对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与推行,还展示出各地农村在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标语本身也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媒介,发布、张贴标语仍旧是语言文字推行宣传的重要手段方式。当前江西省正在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各类标语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是对农村社会、语言生活的反映。因此本文在江西省各地选取并实地调研了109个农村,搜集了非商业性宣传标语共1657条,以这些标语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试图对农村宣传标语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具体从农村标语的概况,形式、主题和来源,用词和语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找出当前农村标语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标语张贴和制定的建议。全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标语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指出标语反映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标语的作用。第二章为农村标语的形式、主题和来源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形式和结构、主题类别、内容来源。第三章是标语的用词分析。从词汇使用和词类使用两方面对用词特征进行介绍。词汇使用特征主要从标语中存在的数词略语、礼貌用词、近反义词的使用,以及新词语、文言词和方言词在标语中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词类使用特征主要从人称代词、数词、动词以及词类活用的情况进行介绍分析。第四章为农村标语的语用分析。首先对标语的音律特征进行总结,从音节和押韵两方面展开;其次,对标语的句式选择进行总结,并从句类的角度分析不同语气的标语;再是对农村标语的修辞作叙述分析,总结出修辞使用情况。最后,对农村标语的表达效果进行介绍。第五章则是基于前文的分析,总结出标语中存在的各种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等问题,并提出标语张贴和制定的建议。
肖亦琪[5](2020)在《基于语料计量特征的情态动词“能”的习得研究》文中认为情态动词是汉语动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是用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看法的重要手段,也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所在。本文计划通过语料计量的方法,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为基础,从情态动词“能”的不同句式类型及其所充当的不同语法功能类型出发,考察泰、韩、英三种不同母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能”的习得情况。全文一共包含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情态动词的研究现状,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第二章阐述研究设计。重点介绍语料计量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语料的选用与处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第三章从句式层面出发,分析二语学习者在不同句式类型上的习得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母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句式习得情况较为相似,未发现显着性差异。其中,不同母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5种句式类型的使用比例均极其不平衡,都大量使用句式“能VP”,极少部分使用句式“不能VP”,其余几种句式类型使用比例都极其低,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此外,与汉语母语者相比,二语学习者都过度使用句式“能VP”,显着少用句式“不能VP”。二语学习者在句式层面的使用情况与汉语母语者还存在较大差距,习得情况并不理想。第四章从语法功能层面出发,分析二语学习者在不同语法功能类型上的习得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母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不同语法功能类型习得情况大致相似,“能X”绝大部分作谓语,极少部分作宾语和定语,作主语的情况极其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作补语的情况均未出现。此外,二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在语法功能层面的使用情况未发现显着性差异,二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能”在语法功能层面的习得情况比较理想。第五章基于上述习得情况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在今后情态动词“能”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优化句式“不能VP”的讲解,增加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活动。此外,在今后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语料计量的方法,依托大数据及时进行摸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改善。最后一章为结语,总结研究结论,并对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王依娜[6](2018)在《西周金文句式研究》文中指出西周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上承商代,下接春秋战国,时间近三百年,西周汉语研究是上古汉语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相比西周传世文献,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出土文献——西周金文虽然数量巨大,语料内容庞大,但是研究却相对薄弱。已有研究存在使用语料不够全面,运用的语言学理论不够新颖,方法上以举例为主,少有穷尽描写和研究等问题。随着西周金文语料的增多,考释水平的提高,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西周金文的句法研究,尤其是一些特色句式的研究也亟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后新发表的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针对语料封闭性特点,借鉴了专书语法研究之方法,对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和分析,并在定量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同时以历时比较的方法进行历时关照,深入研究各类句式发展脉络。论文细致考察了西周金文的判断句、有字句、在字句、兼语句、与格句式、连动式、并列式等7种重要句式,结合西周传世文献、殷墟甲骨卜辞、春秋战国时期语料,分析了上述7种句式的历时演变面貌,并借鉴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理论、认知语法、语义地图等理论依次探讨了殷商西周时期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和语用策略、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西周金文在字句的语义类型、兼语句与使动表达之关系、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的句式演化以及语义地图等一系列问题。
潘晓霞[7](2015)在《《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说明1教材简析小学语文复习课的特点主要在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归纳整理,查漏补缺,迁移训练,拓展提升,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尤其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情分析经过六年级一个学期的教学,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语文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在句型转换方面的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好。特别是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互改,还有35%的人容易做错。
何碧玉[8](2012)在《“除非”的多角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除非”为研究对象,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除非”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一章先综述前贤关于“除非”的相关研究,然后指明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最后说明本文主要采用的理论及语料来源和标注。第二章从历时角度,分别探讨了“除”与“非”的发展演变,“除非”粘合成词及语法化历程和诱因。研究表明,“除非”在初唐粘合为一个介词,表示排除义“除……外”。其粘合成词的时间在“除”语法化为介词之后。“除A不B”、“非A不B”促使了“除非A不B”的产生,强化、类推及主观性和主观化等是“除非”语法化的主要诱因。“除非”在晚唐虚化成连词,主要功能是连接前后分句。从晚唐至清代,连词“除非”产生的六种句式是现代汉语“除非”句式的来源。第三章从共时角度,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探讨“除非”,重点分析其语用方面。“除非”既可以用于单句、复句,又可以用于篇章。其复句有肯定式和否定式共五种。“除非”兼有“排除”义和“只有”义。“除非”句的逻辑语义关系有顺应关系和排除关系。语用功能主要有焦点标记功能、强调功能、追加补充功能、插说功能和表明主观态度功能。在篇章中,“除非”作为篇章连接成分衔接前后具有条件、添加或转折语义关系的句子,有衔接功能、突出功能、预示功能及提起话题功能。第四章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综合上文历时和共时分析的研究成果针对性考察了留学生使用“除非”常见的偏误类型:句法偏误、与“除了”混用偏误、逻辑语义关系偏误及语用偏误。五个偏误成因是:对句法结构不明晰、和相近语义的词混用、母语影响、语言与逻辑不一致及忽视语境与回避。最后根据前文研究成果、偏误类型、成因及教学大纲和教材对“除非”的描写提出了五个教学对策:与学习者母语相比较、与“除了”“只有”作对比练习、加强语料输入、讲练结合及分阶段有侧重地教学。
袁卫华[9](2012)在《《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平面描写与立体阐释相结合、历时比较与共时对比并重的方法,对禅宗文献《五灯会元》中的疑问句进行了穷尽、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五灯会元》疑问句的特色和历史地位。论文除“绪论”、“余论”外共分十一章。首先是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选题的缘起、《五灯会元》疑问句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选择的标准,并在说明汉语疑问句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五灯会元》疑问句的分类标准。第一、二章系统探讨了特指询问句。特指询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及其复合形式比较丰富,它们产生的时代涵盖了上古、中古和近代汉语三个时期,在继承前代的同时,疑问代词有新发展,新兴的疑问代词为近代汉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第三章全面考察了是非询问句。是非询问句绝大多数使用形式标记(疑问副词、句尾疑问语气词),其中“还”字询问句与句尾有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出现最为频繁。第四章探讨了选择询问句。选择询问句中的关联标记“为、为当、为复、为是、是”等均袭自前代。“是”字选择询问句已走向成熟,初步形成了现代汉语选择询问句的典型格式。选择询问句前后两项有着内在的语义联系,可分为正反型、反义型、次序型、颠倒型和语境型。第五章论述了正反询问句。在全面描写"VPNegVP?"与"VPNeg?"两种句式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VPNeg?"式句尾否定词的虚化问题,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判定原则。第六章考察了测度询问句。近代汉语中新兴的“莫”系句居于主要地位,且形式多样、富于变化。本章详细讨论了“莫”系句句尾“Neg”的虚化问题,认为句尾“Neg”已经虚化为语气词。第七章全面探讨了反诘问句。特指反诘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及其复合形式源自不同的时代层次,且有表示递进关系的反诘标记“况”、“况复”、“岂况”等。是非反诘问句多使用反诘标记。《祖堂集》中的“(K)VP那作摩?”式选择反诘问句在《五灯会元》中省略了句尾“作摩”变成了是非反诘问句,很可能是编撰者考虑到南北方言差异,为普及传法从而省略了句尾“作摩”。第八章主要考察了设问句、附加问句、招呼问句和感叹问句等四种特殊疑问句。设问句绝大多数以特指设问句形式出现。附加问句形式多样,构成方式也比较复杂。招呼问句口语性较强,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当中。感叹问句使用频率不高,但从语用角度来说,它所表达的感叹语气及其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其他疑问句所不能取代的。第九章专门讨论了疑问句句尾语气词。新兴的语气词“麽”使用频率最高,“否”、“无”在测度询问句中已经虚化为语气词。句尾语气词主要集中于是非询问句。第十、十一两章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将《五灯会元》与《朱子语类》、《五灯会元》与《祖堂集》进行了比较研究,发掘共性,凸显个性,从而揭示了《五灯会元》疑问句的特色和历史地位。最后是余论。这一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郑益兵[10](2012)在《《国语》不定代词“或”与“莫”》文中研究表明《国语》中不定代词"或"和"莫"的用法有同有异。相同方面:两者在句中都用作主语,这又分为充当小句的主语与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两种情况。不同方面:不定代词"莫"的出现频率高于不定代词"或",在语法意义上,两者是相反的对应词;就演变趋势而言,《国语》中"莫"已虚化出副词的用法,而"或"还没有虚化的迹象,反映出这组对应词在发展演变中的不同步性。
二、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几种句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几种句式(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参考语法及山西方言的研究概述 |
1.1.1 参考语法及其研究综述 |
1.1.2 山西方言的研究概述 |
1.2 万荣县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1.2.1 地理位置 |
1.2.2 历史沿革 |
1.3 运城及万荣方言的研究概述 |
1.3.1 语音方面 |
1.3.2 词汇、语法方面 |
1.4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1.4.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万荣方言音系 |
2.1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特点 |
2.1.1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2.1.2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2.2 万荣方言的儿化系统 |
2.3 万荣方言的连读变调系统 |
2.4 万荣方言的文白异读 |
2.5 万荣方言语音上的内部差异 |
2.6 符号体例及说明 |
第三章 构词与构形 |
3.1 词类与构词法概说 |
3.1.1 词类概说 |
3.1.2 词的形态概说 |
3.2 复合式构词法 |
3.3 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1 前附式 |
3.3.2 后附式 |
3.3.3 附缀 |
3.4 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1 名词的构词与构形 |
3.4.2 动词的构词与构形 |
3.4.3 形容词的构词与构形 |
3.4.4 副词的构词与构形 |
3.5 合音词和分音词 |
3.5.1 分音词 |
3.5.2 合音词 |
3.6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4.1 人称代词 |
4.1.1 三身代词的读音与意义分类 |
4.1.2 三身代词的功能分类 |
4.1.3 叠置现象 |
4.1.4 非三身代词 |
4.1.5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4.1.6 小结 |
4.2 指示代词 |
4.2.1 指示代词的读音与意义分类 |
4.2.2 指示代词的功能分类 |
4.2.3 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
4.2.4 指示代词的回指用法 |
4.2.5 指示代词的叠置 |
4.2.6 小结 |
4.3 疑问代词 |
4.3.1 疑问代词的表现形式 |
4.3.2 疑问代词的疑问用法 |
4.3.3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5.1 概说 |
5.2 名词性短语 |
5.2.1 定中短语 |
5.2.2 联合短语 |
5.2.3 指量短语 |
5.2.4 数量短语 |
5.2.5 同位短语 |
5.2.6 “的”字短语 |
5.2.7 方位短语 |
5.2.8 小结 |
5.3 领属结构 |
5.3.1 概述 |
5.3.2 万荣方言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 |
5.3.3 身体器官/物品名词领属的特点 |
5.3.4 亲属关系领属的特点 |
5.3.5 “人称代词+其他集体领属”的特点 |
5.3.6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6.1 概说 |
6.2 主谓短语 |
6.3 动宾短语 |
6.3.1 受事宾语 |
6.3.2 施事宾语 |
6.3.3 中性宾语 |
6.4 状中短语 |
6.4.1 状语标记 |
6.4.2 副词作状语 |
6.4.3 动词作状语 |
6.4.4 形容词作状语 |
6.4.5 介词短语作状语 |
6.4.6 时间名词作状语 |
6.4.7 框式状语 |
6.5 联合短语 |
6.6 中补短语 |
6.6.1 结果补语 |
6.6.2 程度补语 |
6.6.3 情态补语 |
6.6.4 数量补语 |
6.6.5 时地补语 |
6.6.6 趋向补语 |
6.6.7 可能补语 |
6.7 介词短语 |
6.7.1 前置介词 |
6.7.2 后置介词 |
6.8 连谓短语 |
6.8.1 一般连动式 |
6.8.2 “有”类连动式 |
6.9 兼语短语 |
6.9.1 使令式 |
6.9.2 爱恨式 |
6.9.3 选定式 |
6.9.4 “有”字式 |
6.9.5 兼语连谓连用/套合式 |
6.10 小结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7.1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7.1.1 完整句 |
7.1.2 非完整句 |
7.2 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 |
7.2.1 “叫”字句 |
7.2.2 连谓句 |
7.2.3 兼语句 |
7.2.4 双宾句 |
7.2.5 存现句 |
7.2.6 领有句:有字句 |
7.2.7 系词句 |
7.2.8 比较句 |
7.2.9 比况句 |
7.2.10 “动”/“去”字句 |
7.3 小结 |
第八章 句类、语气 |
8.1 句类概说 |
8.1.1 陈述句 |
8.1.2 祈使句 |
8.1.3 感叹句 |
8.1.4 疑问句 |
8.2 语气词 |
8.2.1 单音节语气词 |
8.2.2 语气词的结合 |
8.3 小结 |
第九章 时体系统 |
9.1 关于汉语体的研究及其定义 |
9.2 万荣方言中的体标记 |
9.2.1 实现体“唠_了[lau~0]” |
9.2.2 经历体“过[kuγ~(33)]” |
9.2.3 起始体“起[k~hei~(55)]” |
9.2.4 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着[tsγ~0]” |
9.2.5 继续体标记“下去[xa~(33)t(?)~hi~0]” |
9.2.6 结果体标记“下[xa~(33)]” |
9.2.7 短时体 |
9.3 万荣方言中的时系统 |
9.3.1 过去时标记“去(?)” |
9.3.2 现在时标记“啦[la~0]”和“哩[li~0]” |
9.3.3 将来时标记“也[ia~0]” |
9.4 体标记和时标记的共现 |
9.4.1 现在时已然态标记“啦[la~0]”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 |
9.4.2 现在时正然态标记“哩[li~0]”与体标记“着(?)”的共现情况 |
9.4.3 将来时“也[ia~0]”与体标记“唠[lau~0]”的共现情况 |
9.5 小结 |
第十章 复杂句与复合句 |
10.1 从句 |
10.1.1 补足语从句 |
10.1.2 定语从句 |
10.1.3 补语从句 |
10.2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10.2.1 定义 |
10.2.2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10.2.3 因果、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7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8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9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3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标记 |
11.1 定义 |
11.2 万荣方言中的话题标记 |
11.2.1 “呢(?)” |
11.2.2 “吧[pa~0]” |
11.2.3 “些(?)” |
11.2.4 “唠(着)(?)” |
11.2.5 “盲=(?)” |
11.2.6 “嘅[kai~0]” |
11.2.7 “去(?)” |
11.2.8 “也[ia~0]” |
11.3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论 |
12.1 本文的结论 |
12.2 创新与不足 |
12.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
1.1.1 参考语法及其研究综述 |
1.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阳曲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1.2.1 地理位置 |
1.2.2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阳曲方言研究概述 |
第四节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框架 |
1.4.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阳曲方言音系 |
第一节 阳曲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 |
2.1.2 韵母 |
2.1.3 声调 |
第二节 阳曲方言的连读变调系统 |
2.3.1 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 |
2.3.2 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三节 阳曲方言的文白异读 |
2.3.1 声母的文白异读 |
2.3.2 韵母的文白异读 |
2.3.3 部分没有规律的文白异读 |
第三章 构词与构形 |
第一节 词类概说 |
3.1.1 开放性词类 |
3.1.2 封闭性词类 |
第二节 复合式构词法 |
第三节 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1 名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2 动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3 形容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4 小结 |
第四节 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1 名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2 动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3 形容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4 量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5 副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6 拟声词和叹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7 代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第五节 其他构词与构形手段 |
3.5.1 合音词 |
3.5.2 分音词 |
3.5.3 变音别义构词与构形 |
3.5.4 逆序词 |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4.1.1 三身代词概说 |
4.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及意义 |
4.1.3 非三身代词 |
4.1.4 人称代词的语法化 |
4.1.5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二节 指示代词 |
4.2.1 指示代词的读音形式 |
4.2.2 指示代词的本体意义 |
4.2.3 指示代词的距离意义 |
4.2.4 指示代词的句法功能 |
4.2.5 指示代词的语法化 |
4.2.6 指示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4.3.1 疑问代词的形式与分类 |
4.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
5.1.1 定中短语 |
5.1.2 数量短语 |
5.1.3 指量短语 |
5.1.4 同位短语 |
5.1.5 联合短语 |
5.1.6 “的”字短语 |
5.1.7 方位短语 |
第二节 定语领属结构 |
5.2.1 阳曲方言领属结构的基本类型 |
5.2.2 身体器官/物品名词领属的特点 |
5.2.3 亲属关系领属的特点 |
5.2.4 .社会关系领属的特点 |
5.2.5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主谓短语 |
6.1.1 由“词+词”构成的主谓短语 |
6.1.2 由“词/短语+短语”构成的主谓短语 |
第二节 动宾短语 |
6.2.1 名词性宾语 |
6.2.2 谓词性宾语 |
6.2.3 双宾短语 |
6.2.4 离合词 |
第三节 状中短语 |
6.3.1 状中短语的类型 |
6.3.2 框式状语 |
第四节 中补短语 |
6.4.1 结果补语 |
6.4.2 程度补语 |
6.4.3 情态补语 |
6.4.4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
6.4.5 可能补语 |
6.4.6 时地补语 |
6.4.7 对“补语”的重新分析 |
第五节 联合短语 |
6.5.1 联合短语的结构 |
6.5.2 联合标记 |
第六节 连谓短语 |
第七节 兼语短语 |
第八节 介词短语 |
6.8.1 介词短语的类型 |
6.8.2 框式介词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7.1.1 完整句 |
7.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 |
7.2.1 “把”字句(处置式) |
7.2.2 “叫”字句(被动句) |
7.2.3 连谓句 |
7.2.4 兼语句 |
7.2.5 双宾句 |
7.2.6 存现句 |
7.2.7 领有句(“有”字句) |
7.2.8 系词句 |
7.2.9 比较句 |
7.2.10 比况句 |
7.2.11 “动”字句 |
小结 |
第八章 句类和语气 |
第一节 句类概说 |
8.1.1 陈述句(肯定句与否定句) |
8.1.2 祈使句 |
8.1.3 感叹句 |
第二节 疑问句 |
8.2.1 特指问 |
8.2.2 选择问 |
8.2.3 正反问 |
8.2.4 语调问句 |
8.2.5 疑问语气词问句 |
8.2.6 “是”问句 |
8.2.7 小结 |
第三节 语气和语气词 |
8.3.1 语调 |
8.3.2 语气词 |
小结 |
第九章 复杂句与复合句 |
第一节 从句 |
9.1.1 补足语从句 |
9.1.2 定语从句 |
9.1.3 补语从句 |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9.2.1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2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3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4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5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6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7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8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9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小结 |
第十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体范畴 |
10.1.1 起始体——开[k~h(?)e~(213)]/上[s(?)~(45)]/起[t(?)~hi~(312)] |
10.1.2 延续体——下去[xa~(45)k(?)~(22)] |
10.1.3 持续体——的_着[ti(?)~(22)] |
10.1.4 经历体——过[ku(?)~(45)] |
10.1.5 完成/实现体——咾[lɑu~(312)]/下[xa~(45)]/上[s(?)~(45)] |
10.1.6 短时体 |
第二节 时范畴 |
10.2.1 过去时 |
10.2.2 现在时 |
10.2.3 将来时 |
10.1.4 参照时间的转移 |
第三节 时和体的共现 |
10.3.1 过去时标记“来”和体标记的共现 |
10.3.2 现在时标记“咧”“嘞”和体标记的共现 |
10.3.3 将来时标记“呀”和体标记的共现 |
第四节 时标记与语气词 |
10.4.1 时标记单纯表语气 |
10.4.2 时制标记兼表语气 |
10.4.3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连用 |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标记 |
第一节 话题标记及其用法 |
11.1.1 来[l(?)e~0] |
11.1.2 嘞[l(?)~0] |
11.1.3 哇[va~0] |
11.1.4 散[s(?)~0] |
11.1.5 咾[lɑu~0] |
11.1.6 是[s(?)~0] |
11.1.7 还[x(?)~0] |
11.1.8 么[m(?)~(22)] |
11.1.9 呀[ia~0] |
11.1.10 伢[(?)ia~0] |
第二节 话题标记的连用 |
11.2.1 X+“是” |
11.2.2 X+“还” |
11.2.3 “伢”+X |
11.2.4 “来散”、“哇么”等 |
第三节 话题标记的来源 |
11.3.1 来源于语气词 |
11.3.2 来源于副词 |
11.3.3 来源于人称代词 |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语 |
12.1 本文的结论 |
12.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的命题依据及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考语病题的命题依据 |
第二节 贵州高考语病题的考查类型 |
第三节 贵州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的历史演变 |
第二章 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分析 |
第一节 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用卷情况分析 |
第二节 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命题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贵州高考语文语病试题命题规律与趋势 |
第四节 语病试题失分原因分析 |
第三章 贵州高考语病试题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启示 |
第一节 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 |
第二节 立足运用规范语言表达 |
第三节 总结规律精讲精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江西省农村标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标语研究概述 |
0.2.2 农村标语研究述评 |
0.3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创新 |
1 标语概述 |
1.1 标语的基本概念 |
1.2 标语的社会文化特征 |
1.3 标语的功能作用 |
2 农村标语的形式、主题和来源分析 |
2.1 农村标语的形式和结构 |
2.1.1 农村标语的表现形式 |
2.1.2 农村标语的结构类别 |
2.2 农村标语的主题内容 |
2.2.1 从高频词看农村标语的主要宣传主题 |
2.2.2 农村标语的其他内容 |
2.3 农村标语的来源分析 |
2.3.1 农村标语来源类型 |
2.3.2 标语来源的量化分析 |
3 农村标语的用词分析 |
3.1 农村标语的词汇使用特征 |
3.1.1 词语缩略 |
3.1.2 礼貌用词 |
3.1.3 近、反义词 |
3.1.4 词汇的其他使用情况 |
3.2 农村标语的词类使用特征 |
3.2.1 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 |
3.2.2 数词的使用特征 |
3.2.3 动词的使用特征 |
3.2.4 词类活用的特征 |
3.3 小结 |
4 农村标语的语用分析 |
4.1 农村标语的音律特征 |
4.1.1 标语的音节特征 |
4.1.2 标语的押韵特征 |
4.2 农村标语的句式特征 |
4.2.1 长短句的选择 |
4.2.2 整散句的选择 |
4.2.3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选择 |
4.2.4 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选择 |
4.3 农村标语的句类特征 |
4.3.1 农村标语的句类类型 |
4.3.2 农村标语句类的量化分析 |
4.4 农村标语的修辞分析 |
4.4.1 农村标语中的修辞类型 |
4.4.2 农村标语中修辞的综合运用情况 |
4.4.3 农村标语修辞使用的量化分析 |
4.5 农村标语的表达效果分析 |
4.5.1 准确生动 |
4.5.2 通俗易懂 |
4.5.3 言简意赅 |
5 农村标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1 农村标语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农村标语用字用词的问题 |
5.1.2 农村标语内容表述的问题 |
5.1.3 标点和格式问题 |
5.1.4 标语重复问题 |
5.2 制定、张贴标语的建议 |
5.2.1 形式多样 |
5.2.2 内容科学 |
5.2.3 语言灵活 |
5.2.4 位置合理 |
5.2.5 外观整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基于语料计量特征的情态动词“能”的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情态动词的研究现状 |
1.1.1 本体研究现状 |
1.1.2 习得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对象及内容 |
第2章 语料计量的原则与方法 |
2.1 语料的选用与处理 |
2.2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句式层面的习得情况分析 |
3.1 不同母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句式类型的使用情况 |
3.1.1 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句式使用情况 |
3.1.2 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句式使用情况的对比 |
3.2 二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句式使用的对比 |
第4章 语法功能层面的习得情况分析 |
4.1 不同母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语法功能类型的使用情况 |
4.1.1 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语法功能使用情况 |
4.1.2 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语法功能使用情况的对比 |
4.2 二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语法功能使用的对比 |
第5章 基于二语学习者习得情况的教学建议 |
5.1 对情态动词“能”的教学建议 |
5.1.1 优化句式“不能VP”的讲解 |
5.1.2 增加和改善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活动 |
5.2 对二语教学的建议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周金文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特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特点 |
1.2.4 研究方法 |
1.3 相关问题说明 |
1.3.1 语料选取 |
1.3.2 体例、简称等说明 |
第二章 西周金文判断句研究 |
2.1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问题的理论探讨 |
2.1.1 已有判断句定义简述 |
2.1.2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界定 |
2.2 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描写和分析 |
2.2.1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描写 |
2.2.2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特点分析 |
2.3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及其与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比较 |
2.3.1 西周传世文献的判断句 |
2.3.2 殷商时期的判断句 |
2.3.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的比较 |
2.4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及其语用策略 |
2.4.1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构式类型 |
2.4.2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义类型 |
2.4.3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用策略 |
2.4.4 余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西周金文有字句研究 |
3.1 西周金文有字句的描写和分析 |
3.1.1 已有研究 |
3.1.2 西周金文的有字句 |
3.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及其与西周金文有字句比较 |
3.2.1 西周传世文献的有字句 |
3.2.2 殷商时期的有字句 |
3.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的比较 |
3.3 殷商西周时期的领有动词“有” |
3.3.1 领有和空间存在的区别判定 |
3.3.2 领有动词“有”的考察 |
3.4 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 |
3.4.1“有”语法化的认知理据和源头语境 |
3.4.2“有”在动词连用中的语法化 |
3.4.3“有”语法化的进一步扩展 |
3.4.4 余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周金文在字句研究 |
4.1 西周金文的在字句 |
4.1.1“在字句 1” |
4.1.2“在字句 2” |
4.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
4.2.1 西周传世文献的在字句 |
4.2.2 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
4.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在字句比较 |
4.3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在字句语义分析 |
4.3.1“在字句 1”的语义分析 |
4.3.2“在字句 2”的语义分析 |
4.4 余论和小结 |
4.4.1 余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西周金文兼语句研究 |
5.1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结构类型 |
5.1.1 齐全式 |
5.1.2 省略式 |
5.1.3 特殊式 |
5.2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语义类型 |
5.2.1 使令类 |
5.2.2 助佑类 |
5.2.3 任命类 |
5.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和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3.1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兼语句的比较 |
5.3.2 与殷商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3.3 与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4 兼语句起源及其与使动范畴发展顺序问题 |
5.5 小结 |
第六章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研究 |
6.1 与格句式概论 |
6.1.1 研究思路、内容及相关说明 |
6.1.2 与格句式的内涵和外延 |
6.1.3 与格句式之双宾语结构 |
6.1.4 与格句式之于类句式和以类句式 |
6.1.5 与格句式与双及物结构 |
6.1.6 小结 |
6.2 西周金文的与格句式 |
6.2.1 结构类型 |
6.2.2 语义类型 |
6.2.3 小结 |
6.3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2 殷商甲骨卜辞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4 小结 |
6.4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2 殷商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4 小结 |
6.5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特点及先秦与格句式的演变 |
6.5.1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之特点分析 |
6.5.2 与格句式结构类型的演变 |
6.5.3 与格句式语义类型的演变 |
6.5.4 小结 |
第七章 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 |
7.1 西周金文的连动式 |
7.1.1 已有研究和连动式界定 |
7.1.2 结构类型 |
7.1.3 语义类型 |
7.1.4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连动式分类 |
7.2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2.1 与西周传世文献连动式的比较 |
7.2.2 与殷商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2.3 与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3 余论和小结 |
7.3.1 余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西周金文并列式研究 |
8.1 复音化与并列式的判定 |
8.1.1 西周时期复音化所处阶段 |
8.1.2 并列式判定标准问题 |
8.2 西周金文的并列式 |
8.2.1 并列式的结构类型 |
8.2.2 并列式的语义类型 |
8.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并列式的比较 |
8.3.1 与西周传世文献并列式比较 |
8.3.2 与殷商时期并列式比较 |
8.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教材简析 |
2学情分析 |
3设计理念 |
4教学目的 |
5教学重、难点 |
6教具准备 |
7课时安排 |
8教学方法 |
9教学过程 |
(8)“除非”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除非”的词性和词义 |
1.2.2 “除非”的共时研究 |
1.2.3 “除非”的历时研究 |
1.2.4 前贤研究结论的局限 |
1.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意义 |
1.5 采用的主要理论 |
1.6 语料说明 |
第2章 “除非”的粘合过程描述及其诱因分析 |
2.1 “除非”的粘合过程 |
2.1.1 “除”和“非”的发展演变 |
2.1.2 “除”和“非”最初共现 |
2.1.3 “除非”一词共存发展轨迹 |
2.1.4 “除非”固定成词 |
2.2 “除非”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诱因分析 |
2.2.1 “除非”语法化历程分析 |
2.2.2 “除非”语法化诱因分析 |
第3章 现代汉语“除非”的三个平面研究 |
3.1 “除非”的句法分析 |
3.1.1 “除非”的句法分布 |
3.1.2 “除非”的句式分类 |
3.2 “除非”的语义分析 |
3.2.1 “除非”的语义 |
3.2.2 “除非”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
3.3 “除非”的语用分析 |
3.3.1 “除非”的语用特征 |
3.3.2 “除非”的篇章分析 |
第4章 留学生习得“除非”句的偏误分析 |
4.1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及教材对“除非”及其句式的描写 |
4.2 留学生习得“除非”的偏误类型 |
4.2.1 句法偏误 |
4.2.2 与“除了”混用 |
4.2.3 逻辑语义关系混乱 |
4.2.4 语用偏误 |
4.3 “除非”的偏误成因分析 |
4.3.1 对句法结构不明晰 |
4.3.2 相近语义词的干扰 |
4.3.3 母语影响 |
4.3.4 语言形式与逻辑思维不一致 |
4.3.5 忽视语境与回避 |
4.4 留学生“除非”句的教学对策 |
4.4.1 预测偏误,让学生明确句法结构及五种句式 |
4.4.2 与unless比较,讲练分句间逻辑语义关系 |
4.4.3 与“除了”、“只有”做对比练习 |
4.4.4 分阶段有侧重教学 |
4.4.5 设置合适语境,加强语料输入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汉语疑问句的分类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特指询问句上 |
第一节 “何”系特指询问句 |
一、“何”字句 |
二、“何等”句 |
三、“何故”句 |
四、“何乃”句 |
五、“何如”句 |
六、“何似(生)”句 |
七、“何所”句 |
八、“何物”句 |
九、“何许”句 |
十、“何在”句 |
十一、“何者”句 |
十二、“奈何”、“争奈(何)”句 |
十三、“如何”句 |
十四、“若何”句 |
十五、“云何”句 |
第二节 “甚”系特指询问句 |
一、“甚”字句 |
二、“甚底”句 |
三、“甚麽”句 |
第二章 特指询问句下 |
第一节 “作麽”系特指询问句 |
一、“作麽”句 |
二、“作麽生”句 |
三、“争”字句 |
四、“怎生”句 |
第二节 “谁”系特指询问句 |
一、“谁”字句 |
二、“阿谁”句 |
三、“孰”字句 |
第三节 “那”系特指询问句 |
一、“那”字句 |
二、“阿那”句 |
第四节 “几”系特指询问句及其他 |
一、“几”系特指询问句 |
二、“多少”、“早晚/早暮”句 |
第五节 “胡”、“曷”等特指询问句 |
一、“胡”字句 |
二、“曷”字句 |
三、“盍”字句 |
四、“奚”字句 |
五、“安”字句 |
六、“畴”字句 |
七、“底”、“若为”句 |
第六节 “X聻?”特指询问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是非询问句 |
第一节 有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 |
一、“还”字句 |
二、“可”字句 |
三、“宁”字句 |
第二节 无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 |
一、有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 |
二、无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选择询问句 |
第一节 有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 |
一、“为复”句 |
二、“为当”句 |
三、“为”字句 |
四、“为是”句 |
五、“是”字句 |
六、“只…,别(更)…?” |
七、“还”字句 |
第二节 无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 |
一、句尾无疑问语气词的选择询问句 |
二、句尾有疑问语气词的选择询问句 |
第三节 选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
一、正反型 |
二、反义型 |
三、次序型 |
四、颠倒型 |
五、语境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反询问句 |
第一节 正反询问句的类型 |
一、“VPNegVP?” |
二、“VPNeg?” |
第二节 “VPNeg?”式句尾否定词的虚化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度询问句 |
第一节 “莫”系测度询问句 |
一、无句尾词的“莫”系句 |
二、有句尾词的“莫”系句 |
第二节 其他带疑问副词的测度询问句 |
一、“其”字句 |
二、“盖”字句 |
三、“无乃”句 |
四、“得”系句 |
五、关于“应VP?” |
第三节 测度询问句句尾“否”、“无”的性质问题 |
第四节 “莫”系句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反诘问句 |
第一节 特指反诘问句 |
一、“何”系特指反诘问句 |
二、“甚”系特指反诘问句 |
三、“作麽”系特指反诘问句 |
四、“争”字特指反诘问句 |
五、“谁”系特指反诘问句 |
六、“那”系特指反诘问句 |
七、“几”字特指反诘问句 |
八、“胡”、“乌”、“易”、“奚”、“安,,、“焉”、“若为”反诘问句 |
第二节 是非反诘问句 |
一、有反诘副词的反诘问句 |
二、无反诘副词的反诘问句 |
第三节 递进复句形式的反诘问句 |
第四节 关于“(K)VP那作摩?”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特殊疑问句 |
第一节 设问句 |
一、特指设问句 |
二、正反设问句 |
第二节 附加问句 |
一、是非问形式的附加问句 |
二、正反问形式的附加问句 |
第三节 招呼问句 |
第四节 感叹问句 |
一、特指感叹问句 |
二、是非感叹问句 |
第九章 疑问句句尾语气词 |
第一节 语气词“乎、欤、邪、耶、也、哉、耳、为” |
一、“乎” |
二、“欤” |
三、“邪/耶” |
四、“也” |
五、“哉” |
六、“耳” |
七、“为” |
第二节 语气词“那、麽、聻、在” |
一、“那” |
二、“麽” |
三、“聻” |
四、“在” |
第三节 语气词“否”、“无” |
一、“否” |
二、“无”/ “也无”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五灯会元》与《朱子语类》疑问句比较 |
第一节 特指询问句比较 |
一、疑问代词比较 |
二、句式比较 |
第二节 是非询问句比较 |
一、语气词使用情况的比较 |
二、句式比较 |
第三节 选择询问句比较 |
一、关联标记使用情况比较 |
二、关联标记搭配形式比较 |
三、语气词比较 |
第四节 正反询问句比较 |
一、“VPNeg?”式比较 |
二、“VPNegVP?”式比较 |
第五节 测度询问句比较 |
一、疑问副词比较 |
二、语气词比较 |
三、句式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五灯会元》与《祖堂集》疑问句比较 |
第一节 特指询问句比较 |
一、疑问代词比较 |
二、句式比较 |
第二节 是非询问句比较 |
一、有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比较 |
二、无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比较 |
第三节 选择询问句比较 |
一、有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比较 |
二、无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比较 |
第四节 正反询问句比较 |
一、“VPNeg?”式正反询问句比较 |
二、“VPNegVP?”式正反询问句比较 |
第五节 测度询问句比较 |
一、“莫”系测度询问句比较 |
二、其他测度询问句比较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三、有待研究的问题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五灯会元》语言研究论文目录 |
引用书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10)《国语》不定代词“或”与“莫”(论文提纲范文)
一、或 |
1.作小句的主语。 |
(1) 夫必将或循之。 |
(2) 君有二臣, 或可赏也, 或可戮也。 |
(3) 而或专之, 其害多矣。 |
(4) 作而不衷, 将或导之。 |
(5) 必或知之, 十四年, 君之冢嗣其替乎 (晋语四) |
2.作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共3见。如: |
二、莫 |
(一) “莫”的语法功能 |
1.作小句的主语。凡27见。如: |
2.作主谓短语的主语。凡51见。如: |
(二) “莫”所在的句式 |
1.叙述句中“莫”。又分为以下三小类: |
2.比较句中的“莫”共出现在以下几种句式中: |
(三) “莫”的虚化 |
三、“或”、“莫”比较 |
四、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几种句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D]. 王瑞鑫. 山西大学, 2021
- [2]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D]. 马丽娜. 山西大学, 2021
- [3]贵州省历年高考语文语病试题研究[D]. 马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江西省农村标语研究[D]. 韩佳庆.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基于语料计量特征的情态动词“能”的习得研究[D]. 肖亦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西周金文句式研究[D]. 王依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探讨[J]. 潘晓霞.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0)
- [8]“除非”的多角度研究[D]. 何碧玉. 南昌大学, 2012(01)
- [9]《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D]. 袁卫华. 武汉大学, 2012(06)
- [10]《国语》不定代词“或”与“莫”[J]. 郑益兵.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