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青枯病种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番茄,生物发光,青枯病,抗病鉴定
抗青枯病种质论文文献综述
郑旭阳,钟川,梁梦迪,向婷颖,田茂燕[1](2019)在《利用生物发光技术筛选番茄抗青枯病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枯病是严重制约中国茄科作物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其致病菌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以下简称青枯菌)。嫁接是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主要措施,因而选育抗青枯病番茄品种和优良砧木品种是解决番茄青枯病危害的根本对策。利用导入生物发光基因luxCDABE的青枯菌菌株接种番茄材料,通过植物活体成像技术观测病菌在植株体内的侵染过程和菌群增殖数量,筛选抗病种质。以高感青枯病番茄材料‘0626’和高抗材料‘Hawaii 7996’互为对照,测试菌株的发光强度和致病力。确定菌株具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和致病力后,对38份番茄材料接种鉴定抗病性。接种时期为植株4~6片真叶期,采用浸根法接种,接种浓度108 cfu·mL-1,接种15 min,栽入灭菌基质中进行培养,每份材料接种30株。接种3 d后每天统计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用植物活体成像系统观测植株体内菌株自发光强度。试验重复2次。结果表明:高感材料‘0626’接种5d,植株地上部尚未表现病症,但根茎部可观测到自发光青枯菌的光信号;接种7 d,80%以上的植株呈轻度萎蔫且体内均观测到光信号;接种11 d,所有植株重度萎蔫,病菌已充满植株茎部;接种15 d,植株死亡。抗病材料‘Hawaii 7996’至接种20 d,植株仍然长势良好,地上部分均未观测到光信号。38份番茄材料的抗性鉴定结果,有16份高抗(HR)材料,7份抗病(R)材料,5份中抗(MR)材料,5份感病(S)材料,5份高感(HS)材料。植株体内自发光青枯菌观测结果表明,多数材料地上部病情与植株体内病菌增殖数量呈正相关。当植株地上部开始出现病症前1~2 d,植株根茎部已观测到病菌光信号;地上部开始出现病症时,体内的病菌数量已增殖到较高水平,且自下而上侵入到子叶位置的高度,表明本鉴定方法在植株表现病症前即可鉴定抗病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此外,通过观测植株体内光信号,发现C4、C7等材料虽然表现感病,但病菌的侵染速度有明显差别。如在C7材料中,第1次观测到光信号是在接种后4 d,病菌侵染至茎顶部是在接种后7 d;而在C4材料中分别是在接种后7和12 d,明显晚于C7。个别材料如G1,观测到病菌已侵染整个茎部时,植株仍未出现严重病症,且存活天数较长,对青枯菌浸染表现耐受性。综上,利用生物发光技术的抗病性鉴定方法比采用病情表观的传统鉴定方法更加快速、直观和准确,该方法不仅可鉴定番茄材料对青枯病的抗感表型,还可比较青枯菌在不同抗性材料中的侵染过程和数量变化。本研究鉴定出不同抗病水平的种质可为番茄抗青枯病育种和抗病机理相关研究提供准确的抗感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孟剑,裴二芹,宋艳春,石云素,李永祥[2](2015)在《引进美国GEM材料的抗玉米青枯病和丝黑穗病种质资源筛选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青枯病、丝黑穗病上升为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挖掘新的抗病资源,进行抗病育种是解决病害威胁的根本所在。本研究对引进的美国GEM材料进行了接种条件下的抗病性鉴定,并结合抗病材料的多年重复验证,筛选出一批新的抗病种质资源。这些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对拓宽我国玉米青枯病、丝黑穗病抗性遗传基础,增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曾细华,程春明,胡金和[3](2015)在《我国花生抗青枯病和黄曲霉病种质鉴定与利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花生抗青枯病和黄曲霉病的遗传和抗性机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抗青枯病和黄曲霉病种质的鉴定、品种的选育,以及相关分子标记和抗性基因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成就,旨在对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柴婷婷[4](2012)在《广藿香抗青枯病种质的离体筛选及分子标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从感染青枯病的广藿香植株中分离得到的青枯菌HX5为供试菌株,制备青枯菌粗毒素,对广藿香进行接种诱导试验,一周内,植株呈现渐进的发病过程,而且体内防御相关酶也有所变化,表现一定抗性生理反应。在此基础上,以青枯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进行广藿香抗性种质的筛选。同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以及同工酶标记对广藿香抗性种质进行分子标记的筛选,为获得稳定的广藿香抗病品系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国内外研究评述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广藿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植物抗病育种的几种主要方法;并总结了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其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2青枯菌诱导广藿香的致病过程及防御相关酶同工酶分析以广藿香叶片为材料,分别接入添加了青枯菌菌株HX1、HX4、HX5制备的粗毒素培养基中,比较不同的青枯菌菌株对外植体的致毒性,结果表明,菌株HX5的致病力最强。将菌株HX5用于广藿香试管苗的诱导,结果表明,诱导1-7d后的广藿香植株,表现渐进的发病过程,开始时,植株失绿、少数叶片萎垂;逐渐地植株茎杆弯曲、整株叶片萎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诱导植株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D同工酶在第1d、第3d时分别出现了新谱带,与对照共有的谱带,强度先增后减;CAT同工酶在第3d、第5d时分别出现新谱带,第6d时强度达到最大;POD同工酶在第1d和第4d时分别出现了新谱带,强度先增后减,第7d时所有谱带消失。这说明青枯病的发生呈现渐进的过程。青枯菌诱导1-7d的时间里,广藿香SOD、CAT和POD同工酶谱带在数目和强度上均有所不同,呈动态变化,表明SOD、CAT和POD在广藿香抵抗青枯菌入侵时可能起较为重要的作用。3广藿香抗青枯病种质的离体筛选以青枯菌HX5作为供试菌株,广藿香不同外植体为材料,利用青枯菌粗毒素作为选择压力,筛选广藿香抗性种质。结果表明: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出芽率逐渐降低,在同一粗毒素浓度处理下,带节茎的出芽率明显高于叶片;二次筛选时,浓度为2.1×108cfu/ml的处理,芽的存活率较低,大部分芽基部变褐,叶片萎黄,仅少量抗性芽保持绿色。因此,抗性种质的筛选实验以广藿香叶片为材料,分别以浓度为1.8x108cfu/ml和2.1×1O8cfu/ml的青枯菌制备的粗毒素,作为抗性芽筛选和抗性芽二次筛选的选择压力。经过3批次的筛选,共使用外植体864个,获得了170个抗性芽,对这些抗性芽进行二次筛选后,仅18个芽存活,成活率为10.59%。将其诱导生根,其中部分植株发黄死亡,将长势较好的植株扩大培养,最终获得9个抗性株系,编号S1-S9。4广藿香抗青枯病种质的分子标记研究以筛选得到的9个广藿香抗性株系为材料,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及同工酶标记等分子标记技术,对抗性株系进行分子标记的筛选。RAPD分析结果表明,以稳定性好、条带清晰的6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27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7条,以抗性株系S5和S7的变化较大。同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SOD、CAT、POD、PPO和MDH同工酶进行分析,以抗性株系S7和S8的变化较大。结果表明,株系S7在DNA和蛋白水平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出现了5条特异性的DNA谱带,分别位于600bp、700bp、900bp、1100bp和1200bp分子量处,将其命名为B1-B5。POD同工酶增加了迁移率为0.21、0.56的2条谱带,CAT、PPO同工酶分别缺少了迁移率为0.17、0.15的1条谱带。(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5-01)
于树涛,王传堂,禹山林,于洪波,张建成[5](2011)在《花生抗青枯病种质微卫星DNA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取抗青枯病花生材料基因组DNA,分别经Hae Ⅲ、Rsa Ⅰ酶切后,与生物素标记的6条微卫星探针杂交,富集微卫星DNA。测序分析后,得到非冗余序列180条,其中微卫星序列133条、小卫星序列47条,成功设计出141对引物。其中40对引物用于检测29份花生材料,发现5对为多态性引物,能很好地揭示野生种与栽培种四大类型的遗传差异。本研究丰富了花生微卫星引物库,为抗青枯病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周国治,李志邈,杨悦俭,邢娟,王荣青[6](2009)在《番茄抗青枯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银染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来源的18份番茄青枯病抗病材料和2份感病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稳定、多态性好的5对引物组合分别对20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清晰的条带201条,其中7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6.8%.这一结果表明供试的抗青枯病番茄材料在DNA水平上的酶切位点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用NTSYS软件计算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范围为0.76~1.00.以遗传相似系数0.88为阈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20份供试材料分成2个复合组和5个独立组.以上结果在DNA水平上为番茄抗青枯病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陈本银,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黄家权[7](2008)在《野生花生抗青枯病种质的发掘及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花生属5个区组的79份野生花生种质为材料,系统鉴定了野生花生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从中发掘高抗青枯病的种质15份,含匍匐区组种质3份、直立区组1份、异形花区组1份、花生区组8份、未命名种质2份,抗病材料频率达到19%,高于栽培种花生资源的抗性频率。通过SSR分析表明,在所获得的抗青枯病野生花生材料中,四倍体野生种A.monticola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花生区组的二倍体野生种A.duranensis和A.chacoense。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姜慧芳,任小平[8](2007)在《花生抗青枯病种质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23份不同类型抗青枯病花生种质种子脂肪酸的鉴定测试,分析了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在这些性状方面的遗传分化,并与6006份资源组成的花生基础收集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抗青枯病花生资源的油酸含量平均为51.78%,显着高于基础收集品的对应值(45.64%);亚油酸含量平均为28.88%,显着低于基础收集品的对应值(34.36%);高油酸种质较多,油酸含量达61%以上的资源23份,所占比重为18.7%,显着高于基础品中的相应比重(2.65%)。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抗青枯病资源在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方面的遗传分化程度高。(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姜慧芳,廖伯寿,任小平,雷永,Emma,Mace[9](2007)在《用SSR和AFLP技术分析花生抗青枯病种质遗传多样性的比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引起的青枯病是若干亚洲和非洲国家花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这一病害最好的措施。虽然一大批抗青枯病花生种质资源材料已被鉴定出来,但对其遗传多样性没有足够的研究,限制了在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本研究以31份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的栽培种花生种质为材料,通过简单序列重复(SSR)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通过78对SSR引物和126对AFLP引物的鉴定,筛选出能显示抗青枯病种质多态性的SSR引物29对和AFLP引物32对。所选用的29对多态性SSR引物共扩增91条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3.14条多态性带;32对多态性AFLP引物共扩增72条多态性带,平均扩增2.25条多态性带。在所筛选引物中,4对SSR引物(14H06,7G02,3A8,16C6)和1对AFLP引物(P1M62)检测花生多态性的效果优于其他引物。SSR分析获得的31个花生种质的遗传距离为0.12-0.94,平均为0.53,而AFLP分析获得的遗传距离为0.06~0.57,平均为0.25,基于SSR分析的遗传距离大于基于AFLP分析的遗传距离,疏枝亚种组的遗传分化相对大于密枝亚种组。基于两种分析方法所获得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但SSR数据聚类结果与栽培种花生的形态分类系统更为吻合。根据分析结果,对构建青枯病抗性遗传图谱群体的核心亲本和抗性育种策略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姜慧芳[10](2006)在《花生抗青枯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抗性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引起的青枯病是我国及一些东南亚国家花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也是世界范围内花生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作为一种土传病害,花生青枯病难于以化学方法防治,其他防治方法(如栽培、轮作、生物防治等)效果也非常有限,应用花生品种的抗性是国内外最为经济可行的防治途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青枯病的重要疫区(主要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基本普及了抗病品种的种植,显着降低了由于青枯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但是,目前推广的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产量水平普遍低于具有相同生态适应性的非抗病品种20%以上,多数品种也存在青枯菌潜伏侵染的危害,而且抗病品种的品质普遍较差,尤其是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偏低。由于这些品种缺陷的影响,青枯病区仍然是我国花生生产中产量和效益较低的地区。现有抗病品种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育种中抗源亲本较为单一,遗传基础狭窄,抗性评价的条件要求较高,抗性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育种进展。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花生青枯病抗性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发掘优良抗源种质,建立抗性的分子标记,对于深化花生乃至其它作物的青枯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本研究以栽培种花生2个亚种4个植物学类型(变种)的31份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的种质为材料,通过简单序列重复(SSR)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了其DNA多样性,并与通过形态和种子品质性状揭示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抗青枯病花生种质之间除存在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外,也存在相对丰富的DNA多样性。所涉及花生种质基于SSR和AFLP多态性的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密枝亚种的龙生型和普通型种质聚为一组,疏枝亚种的珍珠豆型和多粒型聚为另一组,疏枝亚种组的遗传分化相对大于密枝亚种组。结合花生的植物学类型、地理来源和部分人工改良品种的亲缘系谱分析,发现SSR的聚类结果与表型性状的聚类结果更为吻合,与栽培种花生的植物学分类系统、地理来源和亲缘系谱一致;而AFLP的聚类结果与植物学分类系统、地理来源和亲缘系谱存在微小差异,有4个含有密枝亚种亲缘但在分类上属于疏枝亚种的人工育成品种被AFLP方法聚类到密枝亚种组中,说明AFLP技术在检测花生不同亚种问基因组渗透中具有良好作用。感病的高产高油种质中花5号与密枝亚种的普通型及龙生型抗病种质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但与抗性育种中已被广泛利用的密枝亚种抗源种质协抗青、台山叁粒肉等差异相对较小。 用抗青枯病花生品种远杂9102与感病品种中花5号和Chico杂交,从F_2代起用单粒传法构建了花生重组近交系群体(RILs)2个,在F_6代按株行混合收获,并(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抗青枯病种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青枯病、丝黑穗病上升为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挖掘新的抗病资源,进行抗病育种是解决病害威胁的根本所在。本研究对引进的美国GEM材料进行了接种条件下的抗病性鉴定,并结合抗病材料的多年重复验证,筛选出一批新的抗病种质资源。这些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对拓宽我国玉米青枯病、丝黑穗病抗性遗传基础,增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青枯病种质论文参考文献
[1].郑旭阳,钟川,梁梦迪,向婷颖,田茂燕.利用生物发光技术筛选番茄抗青枯病种质[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孟剑,裴二芹,宋艳春,石云素,李永祥.引进美国GEM材料的抗玉米青枯病和丝黑穗病种质资源筛选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
[3].曾细华,程春明,胡金和.我国花生抗青枯病和黄曲霉病种质鉴定与利用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5
[4].柴婷婷.广藿香抗青枯病种质的离体筛选及分子标记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5].于树涛,王传堂,禹山林,于洪波,张建成.花生抗青枯病种质微卫星DNA的分离[J].核农学报.2011
[6].周国治,李志邈,杨悦俭,邢娟,王荣青.番茄抗青枯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
[7].陈本银,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黄家权.野生花生抗青枯病种质的发掘及分子鉴定[J].华北农学报.2008
[8].姜慧芳,任小平.花生抗青枯病种质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多样性[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
[9].姜慧芳,廖伯寿,任小平,雷永,Emma,Mace.用SSR和AFLP技术分析花生抗青枯病种质遗传多样性的比较(英文)[J].遗传学报.2007
[10].姜慧芳.花生抗青枯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抗性分子标记[D].华中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