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在世界乐坛享有盛誉的俄罗斯标题音乐作品。它通过不同性质音乐主题的呈示、对置与冲突,用富于民族风格的音乐语言,再现了莎士比亚悲剧中深邃的思想内涵。本文以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和声语言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从柴科夫斯基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背景,文学原著内容和标题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四个方面进行概述。二、和声功能方面;从调性思维,调式思维,和弦形式以及和声序进方式这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三、和声的表现性方面;以文学原著的戏剧性特点为出发点,对引子主题,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形象特征进行研究。四、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民族精神。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对作品的和声进行分析研究。窥探柴科夫斯基的和声技法,透视柴科夫斯基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将大小调体系与俄罗斯自然调式相结合,将西方传统和声技法与俄罗斯民族音乐相结合的创作风格特征。研究柴科夫斯基的和声技法,为开拓各民族音乐发展的新境界和追求民族化的音乐创作风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对我国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引言1 概述1.1 柴科夫斯基的生平概论1.2 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1.3 文学原著内容概述1.4 标题音乐的产生与发展2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和声手法2.1 调性思维与和声手法2.1.1 曲式结构与调性布局2.1.2 转调手法2.2 调式思维与和声手法2.2.1 不同调式类别的交替2.2.2 不同调式类别的复合2.2.3 不同调式类别的对置2.3 和弦形式与和弦结构2.3.1 持续音与持续音基础上的复合和弦2.3.2 增六和弦的运用2.3.3 倚音与延留音的运用2.4 和声的进行方式2.4.1 变格进行与变格终止2.4.2 属七和弦的连锁3 和声的表现功能3.1 引子主题—劳伦斯神父与封建势力3.2 主部主题—家族世仇9表现家族矛盾的尖锐'>3.2.1 运用高叠和弦iv9表现家族矛盾的尖锐3.2.2 和声节奏与旋律节奏巧妙结合形成音块,展示出一幅刀光剑影的画面3.3 副部主题—美丽的爱情4 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民族精神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柴科夫斯基论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论文; 和声论文; 浪漫主义音乐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
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中的民族精神 ——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和声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