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前言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为恶性肿瘤中的第二位。早期胃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而晚期胃癌则以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因肿瘤的原发或获得性对化疗药物的不敏感而导致的多药耐药问题常常影响化疗效果,这是临床最常见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所谓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即肿瘤细胞对化学结构完全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抗癌药物交叉耐药的现象。其产生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基本明确的有:①药物转运功能蛋白,具有药物泵的功能;②药物代谢功能酶,参与机体解毒功能,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等;③化疗药物靶酶,如胸苷酸合酶(TS)等,其定量或定性的改变直接影响药物疗效;④DNA损伤修复功能增强,如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DNA-PKcs)等;⑤与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⑥与信号传导系统相关的基因。以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TS、DNA-PKcs和GST-π均在多药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它们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TS、DNA-PKcs和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病例和标本:12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来自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辽宁省肿瘤医院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化疗;男92例,女32例,中位年龄60岁;病理均为腺癌,高分化11例,中分化29例,低分化84例;侵犯肌层76例,侵犯浆膜层48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00例;TNM分期:Ⅰ期17例,Ⅱ期46例,Ⅲ期37例,Ⅳ期24例。124例胃癌组织取其中16例距胃癌组织5厘米以远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2、试剂:DNA-PKcs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NewMarkers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TS、GST-π均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其与S-P检测试剂盒、DAB显色液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3、方法:将124例胃癌标本与16例正常胃组织标本构建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按照S-P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所示步骤进行,切片经柠檬酸缓冲液(PH=6.0)高压热修复预处理。4、结果判定:TS、GST-π的判定以胞浆和/或胞核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显色,DNA-PKcs的判定以胞核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显色。判断标准:阴性(-):阳性细胞染色≤10%;阳性(+):阳性细胞>10%。5、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Fisher精确计算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TS和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76.6%,均高于在癌旁5厘米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DNA-PKc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4%,与癌旁5厘米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相近(P>0.05)。2、TS和DNA-PKcs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GST-π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TS的阳性表达随TNMI临床分期而增高(P<0.05);DNA-PKcs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有无相关(P<0.05)。3、TS和DNA-PKcs的表达呈正相关(rs=0.178,P<0.05),而GST-π和TS以及GST-π和DNA-PKcs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1、构建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具有产出量高、成本低、误差小及准确性和精确性大等优点。2、TS和GST-π可能是引起胃癌原发性耐药的因素之一;TS和DNA-PKcs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低分化、临床分期晚或淋巴结转移有关,间接提示TS和DNA-PKcs可能作为肿瘤预后的判断指标。3、TS和DNA-PKcs的表达呈正相关,可能反映了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及损伤修复活性的协调一致性。4、TS、DNA-PKcs和GST-π在胃癌多药耐药中以不同机制发挥着作用,同时也反映了胃癌多药耐药机制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