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地层水成因及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地层水成因及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2段和4段是坳陷内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层位,因其储层的致密化使得水岩作用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水岩作用的地层水和岩石学记录综合分析,结合工区基本地质背景,全面阐述了工区地层水成因、水岩相互作用,建立了工区水岩作用序列,并探讨了水岩作用机制,提出了自生铝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转化和胶结的水岩作用概念模式。首先分析了地层水基本地化特征,须2地层水矿化度具有高、低矿化度双峰分布特征,主要为Cl-~Na+型,低矿化度属于HCO3-~Na+或HCO3-~Na+~Ca2+型水;而须4矿化度则介于须2高低矿化度双峰之间,水型单一,基本上为Cl-~Na+型。地层水的多种化学参数,如,钠氯系数、变质系数、脱硫系数等显示地层水高浓缩,深变质的特征,油气保存条件佳。基于地层水基本的地化特征分析,给出地层水中不同离子(或同位素)6类组合关系,这6类组合关系全面概括了工区地层水来源(成因)、生物化学、水岩反应等的全貌。须2和须4地层水来源主要为原始的沉积水、煤层或泥页岩压释水、海相地层水和大气淡水。Cl-~Br-~Na+组合的相似性是地层水初次混合的结果,Br-仅可作为泥页岩层或煤层压释水初次混合的标志。地层水的Caexcess~Nadeficit和Cl-~K+关系显示须2具有浓厚的海相地层水特征,相反,须4则具有明显的淡水背景。Cl-~HCO3-~SO42-组合、Ca2+~Mg2+~Fe2+组合、Li+~Cl-~δ18O组合和Caexcess~Nadeficit关系则说明地层水受不同水岩反应类型的影响,成岩研究为上述关系的正确性提供了有力证据。利用Petromod 10恢复了工区埋藏和热史演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岩演化,重建了工区水岩演化序列,并划分出水岩序列的三个阶段:(1)泥页岩(或煤层)压释水混合阶段;(2)流体的成岩演化阶段;(3)流体的构造演化阶段,流体成岩演化基本定型,流体演化开始进入由于构造挤压和抬升造成的大规模重新分布和混合时期。通过工区及其它地区大量的实例分析,全面总结和探讨了Ca2+、Mg2+、Fe2+、K+、SiO2、CO2(HCO3-)、Br-和CH3COOH等的来源和循环、与其相关的水岩作用类型及相应的水岩作用机制,建立了工区铝硅酸岩和碳酸盐岩水岩作用概念模式。模式中泥页岩并不是水成岩体系中封闭性因素,相反是水岩体系的第一开放对象,泥页岩(煤层)同时是物质提供者和接受者,是整个水岩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须2地层水较大的K+/H+活度比,其大部分长石得到有效保存;而须4长石的缺失主要归结为大地构造控制下的来源因素,其较低的K+/H+活度比更加深了须4和须2段长石含量的差别,但须4顶高岭石到得保存。工区长石溶蚀、高岭石沉淀、石英胶结和伊利石化等自生矿物的组合及地层水组合关系说明上述过程是系统性的水岩反应系列,受到水岩体系中长石溶蚀速率—K+离子迁移性—伊利石化速率三元体系中最慢反应进程的控制,与水岩体系的封闭与否没有直接的关系。碳酸盐岩胶结物的碳、氧同位素及岩石学特征说明须2和须4两者具有不同的水岩反应体系。须4水岩体系相对开放,进入须4的酸性流体显著多于须2段,水岩反应充分,地层水中富18O。另外,须2缺少有机CO2记录,这被认为是两者酸性流体数量、烃源岩岩性差别及构造抬升剥蚀造成的,CO2运移分馏有一定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
  • 1.6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须家河组构造特征
  • 2.2 须家河组地层特征
  • 2.3 须家河组水文地质特征
  • 第3章 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3.1 须家河组地层水基本特征
  • 3.1.1 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 3.1.2 地层水离子组成
  • 3.1.3 地层水化学特性参数
  • 3.2 地层水成因分析
  • 3.2.1 地层中的原始沉积水
  • 3.2.2 海相地层水的侵入
  • 3.2.3 泥页岩及煤层压释水
  • 3.2.4 后期大气淡水渗入
  • 第4章 须2 和须4 段水岩相互作用
  • 4.1 水岩作用的岩石学记录
  • 4.1.1 岩石的骨架颗粒岩石学特征
  • 4.1.2 长石的溶蚀与保存
  • 4.1.3 主要自生矿物特征
  • 4.2 水岩作用的地层水记录
  • -~HCO3-~SO42-组合'>4.2.1 Cl-~HCO3-~SO42-组合
  • + ~Cl-~δ180 组合'>4.2.2 Li+ ~Cl-~δ180 组合
  • +~Cl-关系'>4.2.3 K+~Cl-关系
  • 2+~Mg2+~Fe2+组合'>4.2.4 Ca2+~Mg2+~Fe2+组合
  • excess~Nadeficit'>4.2.5 Caexcess~Nadeficit
  • -~Br-~Na+组合'>4.2.6 Cl-~Br-~Na+组合
  • 第5章 主要水岩作用时期及演化序列
  • 5.1 埋藏史和热史恢复
  • 5.1.1 埋藏史和热史恢复的基本原理
  • 5.1.2 参数确定及输入
  • 5.1.3 一维数字拟合过程及结果输出
  • 5.2 K/Ar 同位素测年
  • 5.3 自生石英形成年代
  • 5.3.1 自身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 5.3.2 裂缝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
  • 5.4 碳酸盐岩胶结物形成年代
  • 5.5 关键水岩作用序列重建
  • 第6章 水岩作用机制及概念模式
  • 6.1 须家河组铝硅酸岩矿物的水岩作用机制及模式
  • 6.1.1 长石的溶蚀与石英、高岭石的沉淀
  • 6.1.2 伊利石化
  • 6.1.3 绿泥石化
  • 6.2 碳酸盐岩矿物水岩作用机制及模式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究油田地层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化工管理 2019(18)
    • [2].关于地层水特性及其地质意义概述[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8(04)
    • [3].鄂尔多斯东北部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成因及分布规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2)
    • [4].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北部山1-盒8段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7)
    • [5].复合抑盐剂在高盐地层水中的抑盐效果[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02)
    • [6].罗52区地层水与注入水水质分析及结垢趋势预测[J]. 石油化工应用 2013(03)
    • [7].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地层水特征及成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1(05)
    • [8].辽河西部凹陷地层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9].地层水判定方法及数学模型应用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19(10)
    • [10].地层水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的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2)
    • [11].苏里格西区苏X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分布规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2].西湖凹陷古近系地层水中烃类的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3)
    • [13].红河油田地层水类型及分布规律探讨[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04)
    • [14].吉林油田地层水鉴定新技术研究[J]. 油气井测试 2008(02)
    • [15].环县西部地区延10地层水特征与油藏保存条件的关系[J]. 云南化工 2020(05)
    • [16].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地层水密度对水动力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6)
    • [17].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 2010(05)
    • [18].硫化氢在胜利原油中的溶解及释放行为[J]. 油田化学 2020(02)
    • [19].岩石矿物组成及地层水性质对致密砂岩润湿性的影响[J]. 西部探矿工程 2020(11)
    • [20].应用地层水分析进行气测解释的方法探讨[J]. 录井工程 2019(03)
    • [21].不同岩性的含盐地层隧道工程侵蚀成因探讨[J]. 铁道工程学报 2018(10)
    • [22].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中地层水回流和岩石-流体作用对采热能力的影响[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6(05)
    • [23].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地层水成因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4].应力-地层水作用下煤层气解吸特征实验研究[J]. 中国煤层气 2018(03)
    • [25].渗铬层在模拟油田地层水中的耐蚀性(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S2)
    • [26].川西坳陷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水成因探讨[J]. 地质论评 2010(01)
    • [27].地层水综合管理方法的实现:从油藏管理到环境保护[J]. 国外油田工程 2010(09)
    • [28].东胜气田锦66井区盒2+3段地层水特征及地质意义[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2)
    • [29].离子色谱串联技术在渤海地区地层水测定中的应用[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02)
    • [30].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6段地层水成因及其油气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6)

    标签:;  ;  ;  ;  ;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地层水成因及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