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

论文题目: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 熊焰

导师: 田麦久

关键词: 参赛变异,运动员,竞技能力,参赛理论,参赛评价

文献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是指其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与训练过程中所获得的竞技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对运动竞赛中出现的诸如“克拉克”、“黑马”和“Choking”下的“崩盘”即“反败”以及“翻盘”即“反胜”等现象的概括与总结。其本质是运动员参赛过程中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在训练水平和竞赛水平上表现的差异。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观摩解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在形式上有过程变异和结果变异。在性质上有正变异、负变异和零变异之分,在对象上有个体和群体之分,在内容上有体能、技战能和心智能之分。2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的评定手段是运动成绩定量评价和运动员、教练员的定性评价以及两者结合的综合评价。基本指标是变异率和变异度。变异率是一定时期里运动员参加比赛出现参赛变异的次数;变异度是运动员比赛成绩和训练成绩之差与训练成绩的商,即PDP =(CR– TR)/ TR;3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的成因可以分为主体诱因和客体诱因。影响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竞技能力变异的众多因素可聚合为以下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即: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与相对竞技实力、参赛认知水平与比赛经验、可逆转环境和中立环境。4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具有变异成因的多元性和多变性、变异内容体能的先导性、变异过程的可控性与非可控性、变异结果的两极性和层次性和参赛行为的心态易变性等五个方面的一般训练学特征。5体能主导类项群具有变异结果直观性、变异过程连续性和对手制约两重性等特征;技能主导类项群具有单项贡献制约性、个体变异传递性和裁判评定诱导性等特征;技战能主导类项群具有群体整合共生性、核心技战术制导性、攻防转换制约性和局盘赛点突增性等特征;技心能主导类项群具有目标恐惧极化性和变异过程波动性等特征。6教练员、运动员必须坚持准确判断和适时干预相结合、前瞻性与务实性相结合、适时性与同步性相结合、可控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运动员参赛的元认知水平,准确和适时调整运动员的个人目标和现实定位,及时反馈竞赛关联信息,善于营造比赛小环境。采用诱导法、调控法和变换法等应对参赛变异,特别是负变异的出现。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假设

2 研究现状

2.1 运动员参赛及其参赛结果的异化

2.1.1 “崩盘”和“翻盘”现象及其研究

2.1.2 “克拉克”现象及其研究

2.1.3 “黑马”现象及其研究

2.1.4 参赛机制研究

2.2 运动员参赛行为资本

2.2.1 竞技能力结构的内部关系

2.2.2 竞技能力表现的外部特征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观摩解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案例分析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概论

4.1.1 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和竞技能力

4.1.1.1 竞技能力的检验与评价方式

4.1.1.2 竞技能力表现的多元性与评价的惟一性

4.1.2 竞技能力概念体系

4.1.2.1 个体、群体竞技能力与竞技实力

4.1.2.2 运动成绩、竞技水平与训练水平

4.1.3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内涵

4.1.3.1 基本概念

4.1.3.2 参赛变异性质

4.1.4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的理论基础

4.1.4.1 结构功能理论

4.1.4.2 社会互动理论

4.1.4.3 运动焦虑理论

4.1.4.4 竞技状态周期理论

4.1.4.5 双子模型理论

4.1.5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分类

4.1.5.1 按照参赛变异的性质划分

4.1.5.2 按照参赛变异的内容划分

4.1.5.3 按照参赛变异的对象划分

4.1.6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的评价

4.1.6.1 参赛变异评价方式

4.1.6.2 参赛变异评价内容、指标与步骤

4.2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成因

4.2.1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的社会学分析

4.2.1.1 社会角色与竞技能力参赛变异

4.2.1.2 社会互动与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

4.2.1.3 竞赛环境与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

4.2.1.4 竞赛小环境

4.2.2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4.2.2.1 运动焦虑与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

4.2.2.2 认知水平与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

4.2.2.3 智力与非智力水平与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

4.2.3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的训练学分析

4.2.3.1 竞赛主体

4.2.3.2 竞赛客体

4.2.3.3 竞赛性质

4.2.3.4 竞赛负荷

4.2.4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成因分层

4.2.4.1 诱因的主客体性质分析

4.2.4.2 诱因的主成分分析

4.3 运动员竞技能力参赛变异的训练学特征

4.3.1 一般训练学特征

4.3.1.1 变异成因的多元性和多变性

4.3.1.2 变异内容的体能先导性

4.3.1.3 变异过程的可控和非可控性

4.3.1.4 变异结果的两极性与层次性

4.3.1.5 参赛行为的心态易变性

4.3.2 项群特征

4.3.2.1 体能主导类

4.3.2.2 技能主导类

4.3.2.3 技战能主导类

4.3.2.4 技心能主导类

4.4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对策

4.4.1 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应对原则

4.4.1.1 准确判断与适时干预相结合

4.4.1.2 前瞻性与务实性相结合

4.4.1.3 适时性与同步性相结合

4.4.1.4 可控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4.4.2 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应对基本要求

4.4.2.1 提高参赛元认知水平

4.4.2.2 准确个人参赛定位

4.4.2.3 及时反馈关联信息

4.4.2.4 营造有利比赛小环境

4.4.3 竞技能力参赛变异应对方法

4.4.3.1 诱导法

4.4.3.2 调控法

4.4.3.3 变换法

5 结论

6 后续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12-27

标签:;  ;  ;  ;  ;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