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对知识服务需求的不断发展,知识服务理论的深入研究正逐渐被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所重视。知识服务是图书情报领域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现有信息服务的演变与拓展。因此,探索与研讨知识服务的理论与方法,并面向图书情报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将对促进该领域的学术进展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简述当前知识服务研究的基础上,将能力理论的思想引入到知识服务中,系统地阐述了知识服务能力的内涵、体系结构、评价体系及方法等问题。接着,又借助卓越管理理论,将知识服务划分不同阶段。无论是提出的知识服务评价体系还是划分的知识服务卓越阶段,其目的都是为知识服务的发展提供一个指导性的建议,从而促进知识服务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知识服务的价值。最后,我们选择一个目标机构做实证研究,来验证所构建的知识服务能力和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从知识服务能力角度进行研究,是对图书情报领域开展知识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也是对知识服务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构建知识服务能力,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工作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重新排序,对人们以前忽视的有关挖掘人的隐性知识的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这样,知识服务甚至整个图书情报领域才能有质的飞跃。就现实意义而言,我们也可以用此套评价体系去衡量某个机构知识服务能力和知识服务现状,然后去参照卓越阶段给知识服务能力定位,以此找出知识服务的不足和改善方向,从而帮助提高知识服务的整体水平。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 论文的创新点1.4 论文的主体结构2 知识服务理论综述2.1 知识服务的产生2.1.1 信息服务的变革2.1.2 知识服务的需求2.2 知识服务的内涵2.2.1 知识服务的定义2.2.2 知识服务的特征2.3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的异同2.3.1 二者的异同点2.3.2 二者差异的实质2.4 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工作流程2.5 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的内容层次结构2.6 知识服务中导入卓越阶段理论2.6.1 卓越阶段理论内容2.6.2 判断所处阶段的方法2.6.3 知识服务中导入SSOE的意义3 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能力的内涵3.1 能力的定义与特征3.1.1 国内外学者对能力的定义3.1.2 能力的特征3.1.3 组织能力、组织资源及二者关系3.2 能力理论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与拓展3.2.1 能力是分析知识服务构成的基本单元3.2.2 知识服务效果是一个能力集合体的外在表现3.2.3 知识服务能力概念的提出3.2.4 知识服务能力的内涵3.3 知识服务能力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架构3.3.1 知识服务能力构建的思路3.3.2 知识服务能力体系的架构4 知识服务能力体系下的子能力构成研究4.1 获取能力4.1.1 获取能力定义4.1.2 知识获取流程图4.1.3 根据知识的不同存在形式建立的获取网络4.1.4 隐性知识获取能力研究的切入点4.1.5 隐性知识获取的社会网络特征4.2 吸收能力4.2.1 吸收能力定义4.2.2 知识吸收流程图4.2.3 吸收能力研究成果4.2.4 吸收能力因素体系4.3 创新能力4.3.1 创新流程4.3.2 知识创新的内涵4.3.3 创新能力定义4.3.4 知识创新过程4.3.5 创新能力构成要素4.3.6 创新能力体系4.4 服务应用能力4.4.1 服务人员4.4.2 服务管理4.4.3 产品的内容和形式5 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能力的评价研究5.1 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的内容、思路与原则5.1.1 评价的核心内容5.1.2 评价思路5.1.3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5.2 获取能力指标体系5.3 吸收能力指标体系5.4 创新能力指标体系5.5 服务应用能力指标体系5.6 知识服务能力评价实证分析5.6.1 调查规划5.6.2 调查步骤5.6.3 调研结果及分析5.7 基于SSOE的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5.7.1 基本阶段的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5.7.2 发展阶段的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5.7.3 领先阶段的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6 结束语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6.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6.3 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 知识服务能力评价调查问卷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知识服务论文; 知识服务能力论文; 卓越理论论文; 能力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