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硫柴油论文-冯连坤

高硫柴油论文-冯连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硫柴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催化剂,直馏柴油,高硫原料,加氢

高硫柴油论文文献综述

冯连坤[1](2018)在《PHF柴油加氢催化剂加工高硫直馏柴油的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PHF柴油加氢催化剂在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2.8Mt/a柴油加氢装置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入口温度324℃、体积空速0.79h~(-1)、氢油体积比625的条件下,可以将直馏柴油的硫质量分数从12 700μg/g降至4.0μg/g,生产出硫含量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要求的精制柴油。对装置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可供同类装置生产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柴油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8年07期)

王明杰,韩冬云,金阳,李丹东,曹祖宾[2](2018)在《高硫柴油的梯度富集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催化氧化和溶剂萃取方法对中大中国石油公司催化裂化柴油进行精制,富集含硫化合物的高硫柴油,然后经常压蒸馏和酸碱精制制备成合格的硫化切削油。考察了溶剂的选择、萃取温度、剂油质量比、萃取级数对催化裂化柴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为萃取剂,在叁级萃取,萃取温度为30℃,剂油质量比为0.3的条件下,脱硫率达80%,高硫柴油得到有效的富集分离,硫质量分数为13 218μg/g。经常压蒸馏和酸碱精制后,高硫柴油的性质得到进一步改善,闪点为142℃,50℃黏度为20.2 mm2/s,硫质量分数为31 268μg/g,且色度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可制备成合格的硫化切削油。(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刘齐,韩冬云,李丹东,曹祖宾[3](2016)在《高硫柴油制备硫化切削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大中国石油公司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经氧化-萃取工艺对柴油进行脱硫得到合格的低硫柴油。同时,脱硫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硫质量分数高的柴油,这部分高硫柴油很难处理。笔者研究了高硫柴油制备硫化切削油的工艺过程。首先通过蒸馏切除轻馏分来提高高硫柴油的闪点、黏度、硫质量分数,然后采用酸、碱精制进行脱色脱臭,提高其氧化安定性,制得合格的基础油,再加入防锈剂、抗磨剂等添加剂制备硫化切削油。结果表明,加入防锈剂、抗磨剂后制备的硫化切削油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硫化切削油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防锈、润滑、抗磨等性能,是一种可以在极压条件下使用,性能较好的硫化切削油,添加剂用量少,生产成本低。(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6年08期)

张晓琛[4](2012)在《柴油加氢装置高硫原油腐蚀分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分析了炼油厂二次加工装置柴油加氢设备硫腐蚀类型和腐蚀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设备腐蚀安全评定,材质合理升级,加强在线腐蚀监测和高温定点测厚,建立腐蚀数据库,积极推广防腐新技术、新材料和腐蚀新监测技术的应用等措施,为同行业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2年13期)

张力,张波,徐亚荣,徐新良[5](2009)在《直馏高硫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萃取脱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委内瑞拉直馏高硫柴油进行了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O2-H3PO4·12WO3氧化反应体系,柴油与H2O2的体积比为2:1,H3PO4·12WO3用量在0.02g/mL以上,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加入量为0.002g/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30min,用DMF进行3级萃取,剂油比体积比为1:2,脱硫后的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在0.16%以下,柴油收率为69%~72%,双氧水重复利用4次以上,萃取液中的富硫油可以全部回收。(本文来源于《化工生产与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戴咏川[6](2008)在《超声波作用下高硫柴油深度脱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超声波引入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之中,使超声波强化作用的物理过程与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氧化反应的化学过程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了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转化率明显高于常规氧化反应,大约高出3~4倍;叁种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转化率顺序为:4-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系统考察了各种参数对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转化为砜的转化率高达90%以上。在系统研究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基础上,将超声波作用应用于高硫柴油脱硫反应之中,开发出高硫柴油超声波作用下氧化深度脱硫技术,实现了由高硫柴油生产低硫柴油的目的。研究表明,与柴油常规氧化脱硫反应相比,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率显着提高,大约是常规氧化脱硫反应的3倍,脱硫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氧化。系统考察了各个反应参数对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可将高硫柴油中的硫含量降低至50μg/g水平,达到低硫柴油的指标要求。将金属离子(Fe2+和Cu2+)的协同增强作用引入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之中,显着提高了柴油的脱硫率。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反应相比,柴油超声波—Fe2+氧化脱硫反应和柴油超声波—Cu2+氧化脱硫反应的脱硫率分别提高了39.1个百分点和30.7个百分点,Fe2+的协同增强效果明显大于Cu2+。系统考察了各个反应参数的影响,得到柴油超声波—Fe2+氧化脱硫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可将高硫柴油中硫含量降低至30μg/g水平。研究了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和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以及柴油超声波—金属离子氧化脱硫反应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这叁类反应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远大于常规氧化的反应速率常数,苯并噻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大约是常规氧化反应的5倍,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明显大于柴油常规氧化脱硫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Fe2+的协同增强系数为2.45, Cu2+为1.06。二苯并噻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4.79kJ/mol;叁种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顺序为:BT<DBT<4-MDBT。超声波和金属离子的引入,显着提高了柴油氧化脱硫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各个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大小顺序为:超声波—Fe2+氧化脱硫>超声波—Cu2+氧化脱硫>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常规氧化脱硫反应;显着降低了柴油氧化脱硫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各种反应的表观反应活化能大小顺序为:超声波—Fe2+氧化脱硫<超声波—Cu2+氧化脱硫<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常规氧化脱硫反应。还探讨了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机理和柴油超声波—金属离子氧化脱硫反应机理,表明这两类脱硫反应均属于自由基反应机理。分析了加氢脱硫反应和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反应的优劣势以及投资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氢—超声波氧化脱硫联合技术,与单独加氢脱硫技术或者单独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技术相比,加氢—超声波氧化脱硫联合技术不仅可以获得高收率的低硫或超低硫柴油产品,而且在投资和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尤其是生产超低硫柴油产品时的经济效益更加显着,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且具有良好工业前景的新工艺技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10-01)

王红梅,陈国需,胡泽祥,王昆[7](2008)在《高硫含量对柴油使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拟试验、单缸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硫含量对柴油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含量柴油燃烧产物中硫化物形态差异较大,强酸性物质比例高,生成积炭坚硬,易于导致发动机腐蚀和磨损。我国柴油机使用的柴油硫含量不宜过高。(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08年01期)

吴祚祥,何衍军,徐丹凤,刘炳泗[8](2007)在《高硫柴油吸附脱硫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的Cu2+分子筛在常温常压下吸附高硫柴油中的硫化合物。采用水热合成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含Cu2+分子筛(CuMCM41和CuZSM5),用于固定床吸附脱硫。其中每克CuMCM41处理5 mL高硫柴油后达到饱和,并且能把含硫量降到300×10-6(质量分数)。吸附剂对硫化物具有很强的选择性,用CuMCM41来吸附模拟柴油,吸附结果表明它对噻吩和苯并噻吩的吸附性比对萘要强。(本文来源于《化学工业与工程》期刊2007年01期)

吴祚祥[9](2006)在《高硫柴油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合成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2+、Zn2+系列吸附剂,然后以燃料油催化裂化(FCC)柴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床吸附脱硫。同时用微库仑法测定吸附脱硫前后柴油中的硫含量。常温常压下,用动态吸附法评价了CuMCM41吸附剂的吸附脱硫量和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每克CuMCM41处理16 mL高硫柴油后达到饱和,其中吸附剂饱和脱硫量为0.25 mmol。并且一次循环能将柴油中的含硫量由1600 ppm降到300 ppm。CuMCM41吸附剂对硫化物具有很强的选择性,用CuMCM41吸附模拟柴油,结果表明它对噻吩和苯并噻吩的吸附性比对萘强。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因素。首先,探讨了不同载体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发现比表面积大、孔径大的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载体效果更好。其次,考察了金属离子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发现金属离子半径越小,吸附脱硫性能越好;金属离子导致吸附剂比表面积减小及有效孔径的降低;Cu2+的交换能力比Zn2+要强。随后,研究了制备方法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表明叁种制备方法金属离子负载率依次如下:熔盐离子交换>高压水热离子交换>常温常压水溶液离子交换。另外,研究了预处理条件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在高温真空条件下,可以提高吸附剂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6-02-01)

高晓冬,石玉林,张哲民,张馨维[10](1996)在《高硫柴油加氢处理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型试验装置对中东原油生产的高硫直馏柴油进行加氢处理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的工艺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区、空速、氢油比等工艺参数以及原料油性质和循环氢中H2S浓度等操作条件对深度脱硫、脱芳烃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RN-1加氢处理催化剂,对含硫量(质量分数)1.3%左右的高硫直馏柴油的加氢脱硫(HDS),可以在缓和的条件(PH=3.2MPa,LHSV=3.0h-1)下生产出硫含量低于0.05%的低硫柴油;在中等压力(PH=6.4MPa)和降低空速的条件下生产出低硫、低芳烃(S<0.05%、芳烃(体积分数)<20%或10%)柴油。(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1996年03期)

高硫柴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催化氧化和溶剂萃取方法对中大中国石油公司催化裂化柴油进行精制,富集含硫化合物的高硫柴油,然后经常压蒸馏和酸碱精制制备成合格的硫化切削油。考察了溶剂的选择、萃取温度、剂油质量比、萃取级数对催化裂化柴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为萃取剂,在叁级萃取,萃取温度为30℃,剂油质量比为0.3的条件下,脱硫率达80%,高硫柴油得到有效的富集分离,硫质量分数为13 218μg/g。经常压蒸馏和酸碱精制后,高硫柴油的性质得到进一步改善,闪点为142℃,50℃黏度为20.2 mm2/s,硫质量分数为31 268μg/g,且色度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可制备成合格的硫化切削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硫柴油论文参考文献

[1].冯连坤.PHF柴油加氢催化剂加工高硫直馏柴油的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

[2].王明杰,韩冬云,金阳,李丹东,曹祖宾.高硫柴油的梯度富集及应用[J].现代化工.2018

[3].刘齐,韩冬云,李丹东,曹祖宾.高硫柴油制备硫化切削油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6

[4].张晓琛.柴油加氢装置高硫原油腐蚀分析初探[J].广州化工.2012

[5].张力,张波,徐亚荣,徐新良.直馏高硫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萃取脱硫研究[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9

[6].戴咏川.超声波作用下高硫柴油深度脱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7].王红梅,陈国需,胡泽祥,王昆.高硫含量对柴油使用性能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08

[8].吴祚祥,何衍军,徐丹凤,刘炳泗.高硫柴油吸附脱硫剂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

[9].吴祚祥.高硫柴油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6

[10].高晓冬,石玉林,张哲民,张馨维.高硫柴油加氢处理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6

标签:;  ;  ;  ;  

高硫柴油论文-冯连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