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经济十分落后,手工业仍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用品的主要制造行业。加之,绥远地处北方草原,其特有的农、牧业并存的生存状态赋予了这一地区手工业种类的独有特色,也与同时期南方各省的手工行业大不相同。但长期以来,近代史学者们热衷于南方和华北京津地区手工业研究,缺乏对相对落后的内蒙古地区的手工业的探讨。鉴于此,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本地区相关的史料,对绥远地区的手工业状况作了分析和研究。文中:第一部分介绍了手工业的分布区域。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归绥、包头两地,不仅行业繁多而且规模也较绥远其它地方大;主要手工行业尤其是皮毛加工业分布极其广泛,西起五原为中心的河套平原,中经萨拉齐、包头为中心的周边县镇、归绥地区,东达绥东五县。第二部分阐明了主要手工行业的发展状况。即绥远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手工业——皮毛加工业,其中制皮业的白皮坊和黑皮坊这样的专门加工场所,民国时期受市场需求的左右,这些作坊陆续改良制皮工艺,甚至出现新型的制皮作坊,新式的皮革制品也出现了;皮毛加工业在民国社会如此动荡环境中依然在发展,它与人口数量的增多、商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民国时期兴起的新兴手工行业。此外还探讨了绥远地区手工业形态及手工业工人的待遇问题。总之,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状况标志着绥远地区经济近代化的迟缓。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绥远旅平学会学刊》的基本情况和时代价值探析[J]. 阴山学刊 2020(01)
- [2].重庆谈判期间中共对绥远地区的策略变化[J]. 韶关学院学报 2014(09)
- [3].民国时期绥远文坛的一束星光——《绥远旅平学会学刊》文学作品简论[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4].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农地开发[J]. 北京农业 2014(09)
- [5].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三次鼠疫及其原因探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6].毛泽东《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之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 [7].绥远城城市功能的变迁(清—1937年)[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8].清至民国期间绥远地区列女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J]. 职大学报 2011(03)
- [9].清绥远城街巷名称及其演变[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10].傅作义与绥远经济文教事业的发展(1931-1937)[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1].“走西口”与近代绥远地区的匪患[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2].绥远地区师资培养由传统向近代演变进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12)
- [13].从呼和浩特城市演变过程看绥远城兴建的意义[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0(05)
- [14].归化城与绥远城的城池规模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6(04)
- [15].筑绥远城所需银两之考[J]. 群文天地 2012(03)
- [16].评《察哈尔绥远历史沿革考录》[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17].民国时期绥远农林试验场的成立与变迁[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02)
- [18].20世纪20-30年代“绥远社会教育所”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5)
- [19].清代绥远城财政收支体系探研[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7(02)
- [20].走西口移民与绥远地区晋风民居的演变[J]. 史学月刊 2015(07)
- [21].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绥远地区的师范学校[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12)
- [22].浅谈近代绥远地区几种教育形式[J]. 黑龙江史志 2015(05)
- [23].略论“左联”影响下的1930年代绥远文学[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06)
- [24].晚清绥远城军事学堂教育研究述评[J]. 兰台世界 2017(06)
- [25].1936,乘车去绥远(组诗)[J]. 草原 2019(07)
- [26].抗战时期宁夏与绥远烟土产销及走私的六种因素[J]. 宁夏社会科学 2020(03)
- [27].清绥远城兴建对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8].票证上的绥远——民国末期的一段历史记忆[J]. 集邮博览 2016(01)
- [29].清乾隆年间绥远城房屋变价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30].吴桐与绥远国术馆[J]. 回族研究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