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谈卫生事业在“十一五”期间政策时指出:要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在未来几年,政府在卫生工作方面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其公平性。大型医用设备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诊断、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配置情况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健康权益问题。本研究力求通过对卫生部公布的乙类五种大型医用设备在辽宁省14个地市的人口、地理分布上的公平程度的研究,建立其新的合理的配置机制,预测大型医用设备未来的配置标准,为卫生行政部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卫生事业的公平、健康发展。方法:本文以2004年辽宁省14个地市分别配置的CT、MRI、DSA、SPECT、LA数量以及1999年到2006年辽宁省14个地市人口、地理、经济等基本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绘制2004年大型医用设备资源分布的洛仑茨曲线,计算其基尼系数来直观体现我省现阶段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公平情况,运用HRDI模型测算新的合理的资源配置分布数量,最后利用滞后预测模型建立回归方程对未来我省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进行预测。结果: 2004年,辽宁省大型医用设备总的人口配置Gini系数为0.190,总的地理配置Gini系数为0.376,人口配置公平性好于地理配置公平性。CT机配置公平性均优于其他4种大型医用设备,SPECT机配置公平性均劣于其他4种大型医用设备。HRDI模型测算后,辽宁省大型医用设备总的人口配置Gini系数为0.1180,总的地理配置Gini系数系数为0.1158。CT、MRI、DSA、SPECT、LA的人口配置Gini系数分别为0.1180,0.1178,0.1182,0.1186,0.1180。CT、MRI、DSA、SPECT、LA的地理配置Gini系数分别为0.1159,0.1160,0.1156,0.1152,0.1158。辽宁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较HRDI模型测算前有非常大的改善。以辽宁省2004年CT、MRI、DSA、SPECT、LA配置数量为因变量,以14个地市1999年到2003年社会、人口、经济、地理、卫生等方面的指标为自变量,利用主因子分析方法筛选相关变量,建立滞后回归方程为YCT= 1.44+0.002X1+0.034X2+0.227X3,YMRI=0.266+0.0004X1+0.006X2+0.009X3,YDSA=0.247+0.0004X1+0.006X2+0.039X3,YSPECT=0.065+0.0001X1+0.001X2+0.009X3,YLA=0.175+0.0003X1+0.004X2+0.028X3。经预测值的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到“十一五”末期,辽宁省CT、MRI、DSA、SPECT、LA的配置量分别为352.29台,67.21台,66.35台,15.39台和48.23台。从预测结果来看,在未来几年内,我省大型医用设备总的配置趋势是逐年增加,在增加的同时逐步改善在人口和地理配置上存在的不公平问题。结论: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改善其配置的公平性,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这正符合了现阶段政府提出的加快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根据预测结果显示,建议从以下方面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原则,充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设备使用率;建立健全大型医用设备的监管体制。建议配置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倾斜;城市卫生做好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资源保证。资源配置以常规资源和突发应急反应资源划分,分类规划。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大型医用设备论文; 洛伦茨曲线论文; 基尼系数论文; 卫生资源密度指数论文; 滞后变量预测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