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三朝中央机构刻印书研究

康雍乾三朝中央机构刻印书研究

论文摘要

在清代中央机构出版活动中,康、雍、乾三朝是刻书数量最多、出版成就最大的一个时期。以武英殿修书处为主体的中央刻书机构,全面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刻印装潢技术和活字印刷技术,在为统治阶级巩固统治服务的同时,也因此创造了我国古代官刻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一特殊出版物群体的版本研究与相关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因而详细辨析其代表性品种的产生过程,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 其中,曹寅等人承刻钦颁《全唐诗》、《佩文韵府》二书是清初出版史上比较重要的刻书活动。二书的刊刻地均在扬州,校刻《全唐诗》成立的机构名“扬州诗局”,刊刻《佩文韵府》成立的机构名“扬州书局”,虽一字之差,实为两次组局。 “臣工刊书进呈内府”现象是康、雍、乾时期出现在统治集团上层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臣工们对刻书事业的积极参与,使得以“软字精写精刻”为标志的“康版书”风格广泛流传,成为这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标志。 发端于宋代的活字印刷技术在康、雍、乾时期第一次为中央机构出版活动所采用,并因此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铜活字印刷工程和最大的木活字印刷工程。《古今图书集成》和《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在出版过程中的特殊际遇和独特工艺,赋予了其各自不同的版本特征,二书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出版史上的经典之作。 康、雍、乾三朝的中央机构刻印书,全面反映了清盛世时期的文化政策和统治方略,是中国图书史上一份极为厚重的珍贵资产,它对本时代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今天的学术研究也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历代中央机构刻书活动概述
  • 第二节 康雍乾三朝中央机构刻印书范围界定
  • 第二章 清代中央刻书机构考述
  • 第一节 清代中央官刻书的中心——武英殿修书处
  • 第二节 其他刻书机构简述
  • 第三章 曹寅与扬州诗局、扬州书局刻书活动研究
  • 第一节 扬州诗局与《全唐诗》及《楝亭藏书》的刊刻
  • 第二节 关于扬州诗局的命运
  • 第三节 扬州书局与《佩文韵府》的刊刻
  • 第四节 关于扬州诗局所刻书的商榷
  • 第四章 康雍乾时期臣工刊书进呈内府现象研究
  • 第一节 臣工刊书进呈内府现象之缘起
  • 第二节 臣工刊书进呈内府考略
  • 第三节 臣工刊书进呈内府现象与“康版”书风格的形成
  • 第五章 清代中央机构之铜活字印书研究
  • 第一节 陈梦雷、蒋廷锡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的印刷
  • 第二节 清内府其他铜活字印本概述
  • 第三节 关于清内府铜活字的其他相关问题
  • 第六章 清代中央机构之木活字印书研究
  • 第一节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排印源流
  • 第二节 金简与《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 第三节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版本特征
  • 第四节 外聚珍及其版本鉴别
  • 第五节 殿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目录订误
  • 第七章 清代盛世文化政策与中央机构出版成就
  • 第一节 刻书视角下的清代盛世文化政策与统治方略
  • 第二节 清盛世时期中央机构刻书成就及其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代武英殿刻本《三国志》研究[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3(01)
    • [2].唐国史补笺证(节选)[J]. 神州 2013(24)
    • [3].试论清初官刻本版面规则[J]. 中国出版 2011(20)
    • [4].清代满文四书版本研究[J]. 民族翻译 2015(04)
    • [5].清乾隆朝官修史书考论[J]. 安徽史学 2016(03)
    • [6].清宫殿版书[J]. 收藏家 2015(05)
    • [7].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近新书[J]. 文史知识 2014(01)
    • [8].关于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清内府精写本的探究[J]. 图书馆 2008(03)
    • [9].《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编纂考略[J]. 保定学院学报 2019(05)
    • [10].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满文文献概述[J]. 满语研究 2016(01)
    • [11].《四庫全書總目》浙本、殿本異文考辨二百例[J]. 中国四库学 2018(01)
    • [12].《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总目录[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3(06)

    标签:;  ;  ;  ;  ;  

    康雍乾三朝中央机构刻印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