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贵州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特别是在贵州西部岩溶山区,其结果将导致土地石漠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岩溶山区自身特殊的地质地理背景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有关。本文从贵州西部岩溶山区的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方面,讨论贵州西部岩溶山区水土流失背景,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贵州西部岩溶山区不同地貌类型区对水土流失程度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不同地貌类型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通过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贵州西部地处副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雨热同季,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区内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因而气候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降水情况也有差异,常常暴雨频繁且强度大,易产生水土流失。2、贵州西部境内地表水系发育,各水系流程长、流域面积大,是水土流失的载体,对水土保持产生危害。3、贵州西部主要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结果,导致岩溶面上岩.土之间的粘结力差,保水保土能力差,易产生水土流失。4、贵州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岩层破碎和褶皱,地形起伏较大,致地表径流易产生水土流失。5、贵州西部广布的碳酸盐岩形成各种岩溶地貌,不同的岩溶地貌对水土流失程度影响不一。其中:岩溶盆地边缘、峰林谷地、峰丛浅洼、峰丛谷地和峰丛山地等地区,水土流失程度多为微度一中度:峰丛深洼和峰丛峡谷区,水土流失程度多为强一剧烈。在同一类型地貌区,年均水土流失量随坡长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基岩为纯灰岩的土层较不纯灰岩(如云灰岩、含泥质灰岩等)的土层,其水土流失量高。6、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将会破坏生态平衡,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7、针对不同岩溶地貌类型区的自然和人为环境,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论文目录
摘要Summary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方法和手段1.4 研究主要内容1.5 本次工作概况第二章 贵州岩溶山区水土流失现状第三章 贵州西部岩溶山区水土流失背景3.1 气象3.1.1 气温3.1.2 降水3.1.3 湿度、蒸发量和干旱指数3.2 水文3.2.1 水系3.2.1.1 长江流域3.2.1.2 珠江流域3.2.2 地表径流3.3 主要地层及其岩石3.3.1 石炭系3.3.2 二叠系3.3.3 三叠系3.3.4 碳酸盐岩石对水土流失的影响3.4 地质构造3.4.1 黔北台隆3.4.2 黔南台陷3.5 地形、地貌3.5.1 地形特征3.5.2 地貌特征3.5.2.1 贵州西部地貌发育的阶段3.5.2.2 贵州西部岩溶个体地貌特征及成因类型3.5.2.3 贵州西部岩溶组合地貌类型3.6 人为活动3.7 小结第四章 贵州西部岩溶山区地貌类型与水土流失息息相关4.1 岩溶盆地边缘地区水土流失情况4.2 峰丛深洼地区水土流失情况4.3 峰丛峡谷区水土流失情况4.4 峰林谷地、峰丛浅洼、峰丛谷地及峰丛山地地区水土流失情况4.5 小结第五章 贵州西部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5.1 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措施介绍与讨论5.2 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植物措施介绍与讨论5.3 贵州西部不同地貌类型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5.3.1 岩溶盆地边缘地区5.3.1.1 工程措施5.3.1.2 植物措施5.3.2 峰林谷地、峰丛浅洼及峰丛谷地、峰丛山地地区5.3.2.1 工程措施5.3.2.2 植物措施5.3.3 峰丛深洼地区5.3.3.1 工程措施5.3.3.2 植物措施5.3.4 峰丛峡谷地区5.3.4.1 工程措施5.3.4.2 植物措施5.4 小结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6.1 主要结论6.2 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水土流失背景论文; 生态环境治理对策论文; 岩溶山区论文; 贵州西部论文;
贵州西部岩溶山区水土流失背景与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