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一、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临床运用与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耿志宁,王红娟[1](2019)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213例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425例分为2组,研究组213例行新法复苏术,对照组212例行旧法复苏术。结果研究组病死率(5.16%)少于对照组(29.25%),其复苏后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5.72±1.13)分、(6.53±1.28)分、(9.11±0.52)分]高于对照组[(4.31±0.54)分、(4.86±0.58)分、(6.92±0.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周大虎,甘霞[2](2018)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明新法复苏在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以此来提升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生命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新生儿窒息案例,其中在3~6月期间本院采用传统的复苏技术,视为对照组,6~9月采用了新法复苏技术,视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重度窒息以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和对比,以此来反映新法复苏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重度窒息以及死亡率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研究结果,可以预见新法复苏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活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窒息死亡率,同时也可以改善脑损伤的影响,提升新生儿的康复水平,为其今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创设条件。

刘权[3](2018)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腺摘除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3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腺摘除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显着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苏学富,林妃红,陈丽明[4](2018)在《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出生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出生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旧法复苏,观察组采用新法复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肌酸激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比较两组复苏后1、5、10 min Apgar评分、心肌损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LDH、CK、CK-MB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复苏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心肌损害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1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法复苏运用于新生儿窒息的干预中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的心肌指标,并降低心肌损害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及运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陈小珊,陈敬国,黄超[5](2017)在《新法复苏对出生无窒息新生儿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法复苏对出生即刻阿氏评分不佳而无窒息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月(未复苏组)与2009年1月2012年1月(新法复苏组)出生的即刻阿氏评分不佳而无窒息新生儿,针对两组患儿的磷酸肌酸激酶(CK)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进行测量。结果新法复苏组100例,LDH210±45U/L,CK256±65U/L;未复苏组共计100例,LDH452±65U/L,CK752±67U/L。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出生即刻阿氏评分不佳且无窒息的新生儿来说,采用新法复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心肌损害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薇薇[6](2014)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使其复苏的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及使其复苏的方法。方法:将4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新法复苏组和旧法复苏组,每组各21例患儿。为新法复苏组患儿使用ABCDE五步法进行抢救,为旧法复苏组患儿使用传统的复苏法进行抢救。结果:在新法复苏组患儿中有20例患儿抢救成功(占95.24%),有1例患儿抢救失败(占4.76%)。在旧法复苏组患儿中,有15例患儿抢救成功(占71.43%),有6例患儿抢救失败(占28.57%)。在抢救5min内,新法复苏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旧法复苏组患儿,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法复苏方案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方案,可显着提高此病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保障其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在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应持续进其进行病情监测,并严格地执行新法复苏方案。

姜赤晓[7](2013)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技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推广》文中认为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我院于2005年下半年先派4名产儿科技术骨干参加省级窒息复苏新技术的项目培训,2006年初开始积在院内积极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并向全县各基层医院全面推广这一适宜技术。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宋晓丽[8](2013)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新生儿窒息用新法复苏即ABCDE方案,其中,ABC为核心,A牵头,D慎用。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14%,新法复苏抢救成功率为98.04%。结论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方法得当,且抢救成活率高,只有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才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人口素质。

黄小兰,陈敬国,李丽[9](2012)在《新法复苏对出生即刻阿氏评分不佳而无窒息新生儿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法复苏对出生即刻阿氏评分不佳而无窒息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未复苏组)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新法复苏组)出生的即刻阿氏评分不佳而无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检测每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新法复苏组100例,LDH210±45U/L,CK256±65U/L;未复苏组100例,LDH452±65U/L,CK752±67U/L。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新法复苏可降低出生即刻阿氏评分不佳而无窒息新生儿的心肌损害。

许存兰[10](2011)在《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在基层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在基层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产儿科医务人员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培训,比较复苏技术推广前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胎粪及羊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情况。结果:新法复苏技术培训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胎粪及羊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新生儿出生7天内死亡率也有所下降。结论:新法复苏明显优于旧法复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以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二、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临床运用与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临床运用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213例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死率比较
    2.2 Apgar评分比较
3 讨论

(4)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LDH、CK、CK-MB水平比较
    2.2 两组新生儿复苏后1、5、10 min Apgar评分比较
    2.3 两组新生儿心肌损害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5)新法复苏对出生无窒息新生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复苏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使其复苏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新生儿窒息标准
    1.3 抢救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7)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技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新法复苏前后全县资料比较
    2.2 新法复苏技术开展前后我院资料比较
3 讨论

(8)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新生儿窒息分类方法
    1.3 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复苏的人员与设备
    3.2 复苏护理
        3.2.1 复苏抢救前护理
        3.2.2 复苏护理
        3.2.3 复苏后观察与护理
    3.3 正确熟练掌握Apgar评分
    3.4 ABCDE复苏方案

(9)新法复苏对出生即刻阿氏评分不佳而无窒息新生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复苏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临床运用与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213例临床效果观察[J]. 耿志宁,王红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41)
  • [2]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体会[J]. 周大虎,甘霞. 健康之路, 2018(07)
  • [3]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 刘权. 健康之路, 2018(07)
  • [4]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J]. 苏学富,林妃红,陈丽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02)
  • [5]新法复苏对出生无窒息新生儿的影响[J]. 陈小珊,陈敬国,黄超.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1)
  • [6]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使其复苏的体会[J]. 陈薇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4)
  • [7]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技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推广[J]. 姜赤晓. 中国医药导刊, 2013(S1)
  • [8]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 宋晓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 [9]新法复苏对出生即刻阿氏评分不佳而无窒息新生儿的影响[J]. 黄小兰,陈敬国,李丽.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6)
  • [10]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在基层的应用[J]. 许存兰. 青海医药杂志, 2011(07)

标签:;  ;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