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合作中的实践与发展

冷战后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合作中的实践与发展

论文摘要

地区主义的全球发展是二十世纪后半期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地区主义以欧洲一体化的实践与发展为依托,被学术界称为旧地区主义,80年代末兴起并迅速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的新地区主义,极大地影响和塑造了当今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的发展和未来走向。新地区主义是在旧地区主义的观照下成长起来的,但由于产生的背景条件、所关注的目标要求以及组织形式等的不同,新地区主义具有自己不同与旧地区主义的一些特点。如果说欧洲一体化是旧地区主义的蓝本,那么新地区主义则是以东亚地区合作为典型代表。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的东亚共同体的构想,燃起了东亚地区合作的星星之火,此后东亚新地区主义便“活跃而缓慢”的进展着。1997年的金融危机促进了东亚地区合作的发展,地区、次地区、双边层次上的合作非常活跃,作为一个地区的东亚日益被广泛认可。“10+3”合作机制的出现标志着东亚地区主义的正式形成,反映了东亚各国对于地区合作的强烈愿望。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亚地区合作具有多层次、次区域、低制度化、不干预主权和开放性等特点。东亚地区合作进程虽落后于欧洲和北美,但却是当前世界地区一体化最具活力的地区。同时也应该看到,东亚新地区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棘手的困难和障碍,这在客观上对东亚合作的深化形成了阻滞。作为东亚地区内最大的国家,中国在推进东亚地区合作方面有着特殊的利益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东亚也是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地理依托。通过努力,中国将在发展中实现自身超越,在推动东亚共同体目标的实现中发挥更大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逻辑结构与安排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一) 有关地区、地区主义、新地区主义的概念
  • (二) 地区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新地区主义
  • (一) 新地区主义的缘起
  • (二) 新地区主义的特点
  • (三) 新地区主义与旧地区主义的比较
  • (四) 新地区主义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主要关系
  • 三、东亚地区合作与新地区主义因素
  • (一) 东亚地区合作的进程与新地区主义因素的渗入
  • (二) 新地区主义作用下东亚地区合作出现发展的原因
  • (三) 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特征
  • (四) 新地区主义观照下东亚地区合作的功能
  • 四、新地区主义导向下东亚合作安排与结构机制
  • (一) 东亚地区合作的目标与道路选择
  • (二) 东亚地区合作机制
  • (三) 东亚合作安排的多样性
  • 五、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中的现实选择
  • (一) 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 (二) 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的现实选择
  • 六、中国与东亚新地区主义
  • (一) 中国对待地区主义态度的转变
  • (二) 中国推动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的动机与目标
  • (三) 中国在推动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与积极因素
  • (四) 中国的东亚地区主义战略的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信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地区合作的前景[J]. 现代交际 2019(14)
    • [2].东亚地区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 教学与研究 2017(06)
    • [3].规则转移与东亚地区合作[J]. 新视野 2015(06)
    • [4].东亚地区合作与规则转移[J].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17(04)
    • [5].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中的投资困境研究[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9(02)
    • [6].“带盟对接”将推动中俄地区合作深入发展[J]. 西伯利亚研究 2018(04)
    • [7].地区安全合作的重要保障——《反恐国际警务合作:以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合作为视角》评介[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4(05)
    • [8].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地区合作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的建立[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0(10)
    • [9].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以中日韩三国的东亚地区合作外交为中心的考察[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0].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原因之探析[J]. 才智 2013(21)
    • [11].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一种“实践理性”的解释[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7(03)
    • [12].公共产品供给与中俄地区合作机制建设[J]. 欧亚经济 2018(05)
    • [13].准确理解地区主义的“开放性”——以东亚地区合作为例[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12)
    • [14].东亚峰会扩容与地区合作机制的演化[J]. 国际观察 2012(02)
    • [15].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力学关系[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9(02)
    • [16].重拾“价值观外交”的日本与湄公河地区合作[J].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3(04)
    • [17].论加强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基本途径[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8].多层级治理视角下跨界地区合作模式探究——以广佛为例[J]. 地理科学 2016(09)
    • [19].对《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落实情况的思考及建议[J]. 俄罗斯学刊 2011(06)
    • [20].“新形势下的中国(云南)与南亚地区合作”学术年会综述[J].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09(04)
    • [21].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中的投资困境研究[J]. 学术交流 2019(07)
    • [22].奥巴马政府介入湄公河地区合作研究[J]. 东南亚研究 2013(06)
    • [23].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框架内中俄科技园的绩效分析与启示[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2(07)
    • [24].适应性共赢[J]. 世界知识 2011(01)
    • [25].地区安全、能源因素和君主政体:冷战后海湾地区合作的地区语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02)
    • [26].《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背景下辽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态势分析[J]. 俄罗斯学刊 2011(06)
    • [27].互利双赢 和谐共进——中俄边疆地区合作与发展的战略选择[J]. 西伯利亚研究 2009(04)
    • [28].中俄跨境跨地区合作范式及其转型可能[J]. 学术交流 2016(02)
    • [29].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中俄地区合作从理想走入现实[J]. 中亚信息 2011(07)
    • [30].以区域统筹为核心,推进环淀山湖地区合作发展[J]. 上海城市规划 2011(04)

    标签:;  ;  ;  ;  

    冷战后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合作中的实践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