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固体废弃物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生活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我国城市人口平均垃圾产量为0.44t·a-1,据计算,2050年将会产生5.28×108t的垃圾。垃圾的不妥善处置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广的是卫生填埋法,但可用填埋面积日益减少,且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存在氨氮浓度高、生化性差等问题。此外,垃圾热值的限制及燃烧副产物如烟尘和二噁英等,一定程度影响了焚烧发电的应用。对此文章就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分类处置
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无法有效利用而被丢弃的固态、半固态物质,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危险固体废弃物等。(1)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如矿石开采产生的废石、冶金工业产生的赤泥,机械制造产生的铁屑等。(2)农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产生的农业垃圾,包括废旧的农业机具、作物秸秆、畜禽舍垫料、农用塑料残膜等。(3)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是指城市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如废弃包装、食品垃圾等。(4)危险固体废弃物是指符合鉴定标准,具有易燃性、腐蚀性、毒性、感染性等一种或数种危险特性的固体废弃物,如医用注射器、农药瓶、油漆桶、电子元件等。
2我国城市垃圾分类现状
国内垃圾分类起步较晚,我国自2000年开始选择全国八个条件较好的城市作为试点开展垃圾分类,各个城市在垃圾分类收集的类别上相差不大,一般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易腐有机物)、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和其他垃圾等3至5种类别,并将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作为分类的重点。我国政府机关同时出台了一些政策来促进垃圾分类的施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第十五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2009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相关法律明确提出:“应以从垃圾混合收集为主分类收集为辅逐步过渡到以分类收集为主混混合收集为辅的模式。”但这些法律法规缺乏系统完整性,多是笼统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例如,厦门市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走在国内各城市前列。厦门市生活垃圾年产量约50万吨,而厨余垃圾占全市生活垃圾总量约40%。目前,厦门市主要有生物转化、源头微生物处理、生化技术加工制产品、高温灭菌干燥深加工制饲料和有机肥等四种厨余垃圾回收处理模式。总体而言,垃圾分类在我国推广的十几年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缺乏配套的收集和处置环节、政府重视程度与资金支持不够等因素,导致我国垃圾分类仍处于“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效果”的阶段。目前,除小部分试点城市,绝大多数城市仍采用传统的“集中混合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的模式,国内外都存在各自的问题,我国垃圾分类状况不容乐观。
3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
3.1完善垃圾分类设施
针对目前城市垃圾分类现状,要彻底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效果,需要将垃圾分类行为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源头贯彻到最终处置阶段,在城市垃圾的产生-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等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实施分类处理行为,可见需要投入大量得人力物力。因此,至少要从三方面来完善相关设施。一是在收集源头完善分类设施。在收集源头垃圾桶分类要细化,定点放置垃圾桶,在各类垃圾桶上标识出可投放的垃圾种类,以便投放。二是对垃圾收集车实行分类,如厨余垃圾车、可回收垃圾车、不可回收垃圾车等,这样对不同类型垃圾分类收集,减少后续处理的负担。三是在处理过程完善分类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在中转站或垃圾处理厂继续实施分类,依据废物的特性充分利用重力分选机、磁力分选机、电力分选机等设备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而后在进行分类处理与处置。
3.2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社会组织作为协同治理的重要主体,因为其合法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长期无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其在系统中的协调能力,首先,要赋予社会组织一定的权利,授予社会组织应有的合法地位。在准入、管理和评估制度方面适度放松约束,特别是对慈善类、公益类社会组织,要给予其参与环境治理的权利。以此,确保所有有志于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团体和组织能够参与到垃圾分类治理。其次,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权利边界,让社会组织承担其一定的公共治理职能。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过程透明化,对社会组织进行合法化、规范化管理。让社会组织对政府管理进行补充,弥补政府缺位。再次,还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信息的共享,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协同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职责。
3.3以便利为主,科学设计分类投放、收运路线
垃圾分类是改变居民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的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鞠而就,需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开展。更应该要注重垃圾分类投放点的设置和收运路线的安排,要以方便居民投放为主。尽量将改变习惯的难度降到最低,才能提高措施的执行率。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的模式切勿一刀切,要因应小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分类模式。如低矮楼层密集的小区,可以采取楼层撤桶,在楼宇间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定时定点”投放模式。该模式便于对居民进行指引和监督,在前期设立桶点指导人员,分类效果很明显。但对于高楼层住宅密集的小区,则不宜采取“定时定点”模式。因为该模式必定会提高住户投放垃圾的难度,进而影响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此类小区应采取楼层设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点的模式开展垃圾分类。
3.4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治理的协调机制
首先,要打破传统的以政府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赋予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权,提高他们在协同治理中的地位和权利,保证各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相对独立、自主,拥有平等的地位。其次,要保障利于均衡,切实保障各主体在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的利益述求,确保垃圾分类处理在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轨道上运行。再次,加强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提高沟通机制的时效性,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做到集体决策过程公开透明,才能有利于协同、合作,促进协同治理。最后,要建立对话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服务、互动机制,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动态平衡中形成良性的正和博弈,从而实现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3.5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发展
为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进行总体规划,完善《新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公民等各方职责。制定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国家标准,建立废弃物管理信息网,从回收、运输、处理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落实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最大化利用资源,减少对原材料的开采。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应用企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无害化、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推广应用模块化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进行减量化绿色包装,从源头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徐康明.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及治理途径[J].绿色科技,2018,06:87-88.
[2]李干蓉,方小宁,邬金燚,陈鸿瑜.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研究—以安顺市为例[J].应用能源技术,2017,10:12-14.
[3]李铌.城市居民固体废弃物收运与规划布局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