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通过形态特征分析,RAPD分析及nrDNA ITS,cpDNA的matK、trnT-L、trnL-F和rpl16等序列分析,以及等位酶分析,结合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对菝葜属菝葜组菝葜复合种和草本菝葜组的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菝葜复合种的系统发育关系1.1菝葜复合种的形态特征分析用9个性状特征或导出值对菝葜复合种的60份材料进行了形态数量统计。研究表明,不同类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形状性状差异,但菝葜复合种的形态变异很大,其种间不同倍性群体存在明显的重叠。1.2基于RAPD的遗传分化分析用15个引物对21个类群进行RAPD扩增,共得到275条清晰的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8.2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46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9.47%,与圆锥菝葜组的多态性相似,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树显示,21个分类群分成A、B、C三大组。A组主要包括除广布种菝葜外的8个近缘种(不包括长托菝葜),B组包括除广布种菝葜广西居群外的所有菝葜复合种,C组由长托菝葜和广布种菝葜的广西居群组成。RAPD分析结果表明,广布种菝葜是一个稳定的类群,与复合种内的各近缘种存在着较小的分化。1.3基于matk、ITS和trnT-L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nrDNA ITS序列和cpDNA matk以及trnT-L序列分析强烈支持菝葜复合种(包括广布种菝葜的不同居群、小果菝葜、三脉菝葜、红果菝葜、粗糙菝葜和S.biflora)为单系类群。二倍体的菝葜湖北居群、小果菝葜和三脉菝葜组成的一支与另一由广布种菝葜的大多数多倍体居群组成的分支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揭示了二倍体类群在菝葜复合种中的祖先种地位。菝葜的崂山居群和韩国居群形成独立的分支,表明它们有共同的起源。4X的广布种菝葜的金佛山居群、红果菝葜和6X的粗糙菝葜形成另一独立的分支,揭示了这一分支与菝葜复合种核心类群有了一定的分化或起源于不同的二倍体亲本。联配矩阵显示,ITS序列存在两种类型,菝葜的金佛山居群、红果菝葜和粗糙菝葜三个类群呈现同一类型,与其他类群存在20多个位点的差异;菝葜的广西居群在系统树中形成单独的一支,与其它类群序列比对的结果发现,它的ITS、trnT-L和matK序列中都有很多特异性的插入/缺失;另外,小果菝葜与广布种菝葜的湖北居群聚在一起,推测小果菝葜可能是广布种菝葜的祖先种之一;认为果实的大小类型是一个可变的生态类型。1.4基于等位酶的多倍体化分析等位酶分析确认了菝葜的二倍体居群、小果菝葜和三脉菝葜之间的亲缘关系,确认它们是菝葜四倍体、六倍体的亲本之一;菝葜的二个四倍体居群——广西和贵州居群是异源多倍体;支持菝葜复合种内的多倍体是多次起源的;发现菝葜复合种是一个古老又在活跃分化着的类群。综合分析数据表明:1)菝葜复合种是一个由核心种菝葜(S.china)和小果菝葜、三脉菝葜、S.biflora、长托菝葜、红果菝葜和粗糙菝葜组成的单系类群;2)广布种菝葜的二倍体居群和二倍体小果菝葜、三脉菝葜及S.biflora是菝葜复合种多倍体的祖先类群;3)从广布种菝葜的四倍体居群和六倍体居群的分布情况,结合分子系统树,推测在更新世中期台湾岛屿、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分离之前,菝葜的4X居群已广泛分布,而现在亚洲大陆广泛分布的6X,应是在台湾、日本岛屿与亚洲大陆分离后才形成的,时间在新第三纪至更新世后;4)菝葜的四倍体金佛山居群、红果菝葜、长托菝葜和粗糙菝葜可能有另外的二倍体祖先种;5)菝葜复合种的起源中心可能在华中至西南一带,多倍体的起源应该是多次起源,即在一个以上地域的不同的群体间由未减数配子杂交并加倍发生;6)菝葜的果实大小并非稳定的遗传性状。2.草本菝葜组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三个片段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草本菝葜组是一稳定的单系类群,支持地理分布在该组的演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不是习性的变化。分子证据表明草本菝葜组北美种与亚洲种是姐妹群关系,北美东部与西部的草本菝葜种也是姐妹群关系。采自东亚的牛尾菜和白背牛尾菜形成明显的两个分支,即存在两个种,但已出现一定的分化,即变种尖叶牛尾菜S.riparia var.acuminata。化石、地理及遗传学的证据表明,草本菝葜组起源于东亚。在北美洲和亚洲气温相似的时期,草本菝葜种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的西南部,然后向东部和南部扩张。由于地理隔离事件的发生,阻断了北美和亚洲草本菝葜种之间的基因交流:同时,北美居群片断化,形成美国西北部和东南部两个分布区域。随着冰川融化、气温回升,北美东部的草本菝葜种继续北移至分布的最北限。但是分布于北美西部的草本菝葜居群,由于存在着地理阻断,仅在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克拉马斯山分布着S.jamesii。因此,北美的草本菝葜种可以分为两个类群,一个是来自加利福尼亚的S.jamesii,另一个是以S.herbacea为核心的东部复合群。结合形态和细胞学研究,我们认为S.herbacea复合群可以分成三组,即S.ecirrhata组(包括S.biltmoreana,S.hugeri和S.illinoensis),S.herbacea组(包括S.lasioneuron和S.pulverulenta)和S.pseudo-china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菝葜醇提物对小鼠脂肪代谢酶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2].短梗菝葜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药事 2008(03)
- [3].菝葜传统应用和现代研究概况[J]. 中草药 2008(06)
- [4].中药菝葜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科学中国人 2016(23)
- [5].维吾尔药洋菝葜质量标准初步研究[J]. 中药材 2013(07)
- [6].短梗菝葜药材的生药学鉴别研究[J]. 中药材 2018(02)
- [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小叶菝葜[J]. 世界中医药 2013(01)
- [8].贵州产菝葜类8种药用植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分析[J]. 华西药学杂志 2010(02)
- [9].十二味菝葜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04)
- [10].根茎叶均可入药的菝葜[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11)
- [11].小叶菝葜不同部位提取物抗炎镇痛活性比较[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2)
- [12].菝葜抗小鼠移植性肿瘤的实验研究[J]. 海峡药学 2012(09)
- [13].菝葜乙醇提取物对便秘模型小鼠排便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1(05)
- [14].菝葜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13(04)
- [15].抗痛风性关节炎中草药小叶菝葜中白藜芦醇含量测定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04)
- [16].贵州产菝葜类8个品种中白藜芦醇的分析及镇痛作用的比较[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04)
- [17].RP-HPLC法测定金莲清热颗粒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S1)
- [18].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05)
- [19].菝葜中抗炎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5)
- [20].芦笋菝葜皂苷元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 2017(06)
- [21].HPLC法测定华东菝葜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 医学研究杂志 2014(09)
- [22].天冬中菝葜皂苷元含量的双波长薄层扫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1)
- [23].菝葜妇炎泡腾栓对大鼠血液学及摄食量等长毒实验的安全性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01)
- [2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宁片中菝葜皂苷元含量[J]. 中国药业 2013(19)
- [25].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分离、其衍生物合成及活性[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2(12)
- [26].不同产地的知母中总皂苷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6)
- [27].维吾尔医习用药材菝葜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09)
- [28].菝葜水提物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体重和脂肪代谢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4(02)
- [29].酶联免疫法测定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0(04)
- [30].不同干燥方式对菝葜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