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互动关系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ec1c7eee7d68941db4900965.webp)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内部控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又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内部控制与公司内部治理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有关内部控制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关系,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内部治理是内部监督系统与控制环境的关系,即所谓的“制度环境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应该是互动关系。本文更赞同后一种观点。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合约体。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作为契约体内两种制度安排,二者相互影响,是一个互动优化的过程。二者的互动基础主要是基于思想渊源的一致性、理论基础的一致性、载体的统一性、以及控制内容和控制主体的交叉性。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能增强企业契约的完备性,能使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更有成效。反过来,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能促使内部控制外部化,促进内部控制供需趋向均衡。而不同的内部治理模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是不同的,我国的内部治理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我国要实现内部控制与公司内部治理的良性互动,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治理层面来考虑内部控制,通过相关法规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职能的强化来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制度控制和评价机制的执行,来促进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利制衡,完善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2 国内外文献评述1.3 写作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1.4 文章的结构安排1.5 文章的主要观点与创新第二章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的含义2.1 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层次分析2.1.1 内部控制的含义2.1.2 内部控制的层次分析2.2 内部治理的含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分2.2.1 内部治理的含义2.2.2 内部治理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的区别第三章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的互动基础分析3.1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的关系界定3.2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的互动基础分析3.2.1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的思想渊源一致3.2.2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都遵循成本收益均衡理论3.2.3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的载体具有一致性3.2.4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的控制主体和控制内容上存在交叉3.3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互为实现条件3.3.1 内部控制对公司内部治理的影响3.3.2 公司内部治理对内部控制的能动促进作用第四章 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的互动优化机理4.1 内部控制对内部治理的优化机理4.1.1 内部控制能增强企业契约的完备性4.1.2 内部控制对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4.2 内部治理对内部控制的优化机理4.2.1 内部治理理论的演进促进内部控制外部化4.2.2 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促进内部控制的供需平衡第五章 不同内部治理模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5.1 两种内部治理模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5.1.1 美英内部治理模式下内部控制的分析5.1.2 日德内部治理模式下内部控制的分析5.2 对我国的启示5.2.1 我国内部治理结构的特点5.2.2 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实现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良性互动的措施6.1 强化内部控制-基于治理层次的思考6.1.1 公司治理规范必须对内部控制的构建提出基本要求6.1.2 从治理机制构建的角度确立董事会在内控中的核心地位6.1.3 将监事会做实,从治理机制上为内控的实施保驾护航6.1.4 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从治理机制上为内部控制提供考评6.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基于内部控制的思考6.2.1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控制,促进内部治理的权利制衡6.2.2 加强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的执行,完善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6.2.3 加强预算控制制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的评价机制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内部治理论文; 互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