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同时也存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竞争中,尤其是人才的竞争、劳动力价格差异的竞争日益凸显。在此经济环境背景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股权激励机制引进我国,并在上市公司首先推行了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通过国内外实施股权激励的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分配制度以及塑造企业文化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我们通过实例发现,很多公司股权激励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以及相关配套条件,使得股权激励这种激励方式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激励预期的效果。激励对象只重点关注激励考核指标的完成,没有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股权激励没有发挥真正的长期激励作用,使得人们对股权激励这种新的激励模式产生误解。鉴于上述原因,本文在研究股权激励方式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依托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对非上市股份公司薪酬体系中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激励模式、运行效果、运行机制配套条件、运行管理等进行研究,旨在寻求适应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增强非上市股份公司的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而适应中国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1.3 文献综述1.3.1 国外有关股权激励文献综述1.3.2 国内有关股权激励文献综述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1.4.1 研究思路1.4.2 研究方法1.4.3 论文结构1.4.4 论文可能的创新2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必要性2.1 股权激励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方法2.2 股权激励有利于解决代理问题2.3 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人力资本潜能2.4 股权激励有利改善企业的分配机制2.5 股权激励有利于企业的战略实施2.6 股权激励有利于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3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3.1 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激励的原则3.1.1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3.1.2 体现公司发展战略,兼顾非财务指标3.1.3 以实际为基础,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3.2 股权激励方式选择3.3 股权激励对象及激励范围的确定3.4 股权数量及行权价格的选择3.5 股权激励计划期限的确定4 案例分析:科海公司4.1 科海公司概况4.2 股权激励方式、对象及激励范围4.3 股权激励数量、价格及期限4.4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4.4.1 五年公司发展预测4.4.2 年公司实现情况4.4.3 实施股权激励影响分析4.5 对社会保险费用及相关税务的影响4.5.1 对社会保险费用的影响4.5.2 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4.5.3 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5 股权激励对公司的影响与完善建议5.1 公司目标统一、公司管理层稳定5.2 高管层短视行为减少,高管“道德问题”杜绝5.3 存在问题与完善建议6 结论与研究展望6.1 结论6.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股权激励论文; 非上市公司论文; 激励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