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作用机理和分子设计研究

胺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作用机理和分子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寿命长、自放电小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使用的电解液一般是将导电锂盐LiPF6溶解在碳酸乙烯酯(EC)与链状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甲基乙基碳酸酯或二乙基碳酸酯组成的二元或三元混合溶剂中形成。然而由于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中存在少量的小分子HF和H2O,不仅导致电解质LiPF6的分解,而且会破坏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胺类化合物对小分子有很好的稳定作用,目前对胺类化合物稳定HF和H2O的作用机理尚未清楚。对此尚未见有关理论研究的报道。因此,认识胺类物质稳定电解液中小分子的机理和设计新型胺类稳定剂,对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应用密度泛函PBE0/6-31+G(d,p)方法对乙胺、乙二胺、乙醇胺分别与电解液中的H2O、HF分子在气相中和溶剂中形成的氢键结合进行研究,分析胺类物质稳定Li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的机理。得到:(1)胺类都能稳定HF、H2O,能与HF、H2O形成N…H-F(O)、F(O)…H—N的稳定氢键,产生nN→σHF(O)*、nF(O)→σHN*等离域作用,但胺类稳定HF的能力比稳定H2O的大;考虑溶剂效应的胺与HF、H2O的结合更强,气相中存在的弱氢键F(O)…H—C(nF(O)→σHC*在溶液条件下消失。(2)气相中胺类稳定剂对H2O、HF的稳定性次序为乙二胺>乙胺>乙醇胺,考虑溶剂效应后变为乙醇胺>乙二胺>乙胺,溶剂中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一致。根据实验和模拟溶剂效应下乙醇胺稳定小分子的能力最强的结论,使用F、Cl、Ph(-C6H5)和Me(-CH3)基团对乙醇胺上的H原子进行取代,对气相中取代乙醇胺与HF以氢键结合的18种缔合物进行密度泛函PBE0/6-31+G(d,p)方法计算,发现吸电子基的3位取代乙醇胺与HF结合的稳定性加强,稳定性顺序为Ph>Cl>F;推电子基Me的10、11位(尤其是10位)取代乙醇胺与HF结合的稳定性明显增大。因此,设计用苯环Ph在2或3位取代,用Me在10或11位取代的双取代乙醇胺,经计算发现3-Ph,10-Me乙醇胺与HF形成缔合物的稳定性最大,该化合物有望成为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稳定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1.2 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2.1 SEI膜形成添加剂
  • 1.2.2 过充电保护添加剂
  • 1.2.3 氧化还原对添加剂
  • 1.2.4 聚合单体添加剂
  • 1.2.5 提高电解液导电率的添加剂
  • 1.2.6 控制电解液中酸和水含量的添加剂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2.1.1 Hohenberg-Kohn定理
  • 2.1.2 Kohn-Sham方程
  • 2.1.3 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
  • 2.1.4 广义梯度近似
  • 2.1.5 杂化密度泛函
  • 2.2 自然键轨道理论
  • 2.2.1 简介
  • 2.2.2 自然原子轨道(NAOs)
  • 2.2.3 自然键轨道(NBOs)
  • 2.2.4 自然键轨道方法
  • 2.3 自洽反应场连续模型(SCRF)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胺对锂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机理的理论研究
  • 3.1 前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3.1 气相条件下胺对锂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机理
  • 3.3.2 胺对锂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作用的溶剂化效应
  • 3.3.3 氢键的离域作用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胺类稳定剂的理论设计
  • 4.1 前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3.1 取代基对胺类稳定剂性质的影响
  • 4.3.2 双取代乙醇胺稳定剂的分子设计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胺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作用机理和分子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