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

论文摘要

进入21世纪,人们对道德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道德教育似乎陷入了多重困境,许多研究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针对道德教育存在的知、行分离、个性缺失、针对性模糊等问题,分析原因并针对性的思考对策,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是超越多重困境的重要手段。聚材研究是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因材施教研究中关于“材”的研究,是关于如何认识道德个体特征、如何在认识道德个体特征的基础上将道德个体分类、分组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研究。纵观人类的教育史,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随着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个别化教学时期、班级授课制下不分组教学时期、班级授课制下分组教学时期。在这三个不同的时期,由于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道德教育因材施教聚材研究各自具有与其教学组织形式相适应的特点。班级授课制背景下,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具有与个别化教学时期不同的特点,即不仅要认识道德个体的特征,还要在认识道德个体特征的基础上,将道德个体分类、分组,针对性地施以教学。道德个体(类个体)差异研究是聚材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道德个体差异表现在纵横两个方面,从横向来看,表现为道德个体间差异;从纵向来看,表现为个体自身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道德发展阶段是个体在发展水平上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确定道德个体间差异维度,在某一维度上确定标准,并用科学方法测定其发展水平,是在道德个体差异研究基础上实现科学分类、分组的基础。自主选择性道德发展测评是聚材研究的方法。道德发展诊断不仅是科学认识道德个体特征,针对性地施以教学的手段,也是道德类个体划分不可缺少的手段。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道德发展诊断逐渐具有了发展性、主体性和情境性的特点。自主选择性发展测评是一种使教学迅速获得反馈信息、与教学紧密结合、具有情境性特点的一种测评,这种测评应用于划分道德类个体、应用于道德教育教学时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突破班级授课制局限性实现科学分类、分组具有重要意义的手段之一。在实践领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聚材研究的应用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源上加以把握,将具有相同道德发展特征的学生招收到一起进行教育,以马卡连柯高尔基工学团、忠信高中和择差教育为例,分析出生源具有相同道德发展特征的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利于实现因材施教;二是从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分组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来把握,以日本道德两难教学和一场道德剧为例分析了差异研究和自主选择性发展测评实践应用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班级授课制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困境分析
  • (一) 困境描述
  • (二) 困境分析
  • (三) 超越困境的道德教育展望: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
  • 二、道德教育对道德价值的至境追求
  • (一) 道德及其价值
  • (二) 道德教育及其对道德价值的至境追求: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
  • 三、道德教育的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因材施教辨析
  • (一) 道德教育的因人施教
  • (二) 道德教育的因才施教
  • (三) 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
  • (四) 道德教育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辨析
  • 四、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概念厘定及其内涵
  • (一)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概念厘定
  • (二)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内涵
  • 五、道德教育因材施教聚材研究的意义
  • (一) 聚材研究是实施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基础和前提
  • (二) 聚材研究对于突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实现因材施教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章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聚材研究的历史演进
  • 一、个别化教学时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
  • (一) 个别化教学时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
  • (二) 个别化教学时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聚材研究的特征
  • 二、班级授课制下不分组教学时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
  • (一)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及其特点
  • (二) 班级授课制下不分组教学时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聚材研究的特征
  • 三、班级授课制下分组教学时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
  • (一) 为弥补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而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 (二) 班级授课制下分组教学时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
  • (三) 班级授课制下分组教学时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聚材研究的特征
  • 第三章 聚材基础——道德个体(类个体)差异研究
  • 一、横向把握; 道德个体间差异
  • (一) 个体间差异
  • (二) 道德个体间差异
  • 二、类、组横向把握:道德类个体间差异
  • (一) 类个体间差异
  • (二) 道德类个体间差异及划分标准
  • (三)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对道德类个体划分的启示
  • 三、纵向把握:道德发展阶段
  • (一) 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研究的几种理论
  • (二) 道德发展阶段的特性
  • 第四章 聚材方法——自主选择性发展测评研究
  • 一、道德发展诊断的发展趋势
  • (一) 道德发展诊断的意义
  • (二) 道德发展诊断的实践应用
  • (三) 道德发展诊断的发展趋势
  • 二、荒木纪幸道德测评理论介评
  • (一) 对日本道德教育实践的批判
  • (二) 《道德发展测评》及其应用
  • (三) 《道德发展测评》特征分析
  • (四) 启示与借鉴
  • 三、自主选择性道德发展测评
  • (一) 自主选择性道德发展测评的界定
  • (二) 应用于道德教育教学(活动)的自主选择性道德发展测评
  • (三) 应用于道德类个体划分的自主选择性道德发展测评
  • 第五章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聚材研究的实践考察
  • 一、生源上具有相同道德发展特征的学校教育实践
  • (一) 马卡连柯“高尔基工学团”的教育实践
  • (二) 高震东“忠信教育法”教育实践
  • (三) 徐向洋“择差教育”实践
  • (四) 生源上具有相同道德发展特征的学校教育实践的启示
  • 二、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实现因材施教的分组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
  • (一) 荒木纪幸道德两难教学模式介绍及分析
  • (二) 一堂培养学生幸福感的道德教育课及课后分析
  • (三) 一场关于考试作弊问题的道德剧及剧后分析
  • 第六章 改革建议
  • 一、创办将道德发展特征作为招生参考条件的道德教育类特色学校
  • (一) 创办道德教育类特色学校的意义
  • (二) 将个体道德发展特征作为招生参考条件是建立道德教育类特色学校的制度前提
  • (三) 创办道德教育类特色学校的具体操作
  • 二、按学科成绩招生的学校,依据道德发展特征分班、组
  • 三、新课程背景下,通过科学分组、综合实践活动等因材施教的形式突破班级授课制的限制
  • (一) 新课程背景下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 (二) 新课程背景下突破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操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从脑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看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J]. 人民教育 2017(01)
    • [3].新时期家庭教育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J]. 现代交际 2015(07)
    • [4].中国传统家训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09)
    • [5].儿童道德发展[J]. 中华少年 2020(18)
    • [6].创客教育中的道德发展和价值引导[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05)
    • [7].道德量化评价对小学生道德发展影响的调查分析[J].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8)
    • [8].公民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9].浅谈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J]. 文教资料 2020(14)
    • [10].道德发展的层次性与阶段性研究[J]. 文教资料 2017(25)
    • [11].过有道德的生活——幼儿道德发展[J]. 家庭教育(幼儿家长) 2010(Z1)
    • [12].制度:公民道德发展的重要“自变量”[J]. 江苏社会科学 2014(03)
    • [13].试析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J]. 法制与社会 2009(25)
    • [14].“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暨“道德发展智库月”系列论坛综述[J]. 哲学动态 2020(04)
    • [15].反思与重构:基于现代道德发展困境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2)
    • [16].探索学优生道德发展的新路径[J]. 上海教育 2010(13)
    • [17].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对预防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08(09)
    • [18].反思与重构:现代道德发展困境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06)
    • [19].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依据及其教育启示[J]. 基础教育参考 2013(23)
    • [20].超越科尔伯格的男性认知逻辑局限——当代道德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 外国教育研究 2012(05)
    • [2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特征及其本土化[J]. 学术交流 2012(09)
    • [22].家庭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审视[J]. 中小学德育 2013(06)
    • [23].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的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02)
    • [24].当代西方道德发展理论评述[J]. 学理论 2011(10)
    • [25].论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J].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8(01)
    • [26].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 2017(08)
    • [27].心理学道德发展理论对目前德育工作的启示[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20)
    • [28].现代文明、中国境遇与当代公民道德发展[J]. 江海学刊 2013(06)
    • [2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探讨[J]. 湘潮(下半月) 2015(01)
    • [30].读《“好”远远不够: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6(02)

    标签:;  ;  ;  

    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