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钯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金属钯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论文摘要

金属纳米粒子因其在催化、光学、微电子学、磁学、光学传感、信息存贮、生物标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倍受关注。金属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其颗粒大小、形貌、组成和结构紧密相关。Pd作为一种重要的铂族元素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兴趣。Pd被广泛用作催化剂,其在催化方面的应用与其显著的吸氢能力密切相关。近十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活性,人们致力于单分散的Pd纳米结构的尺寸和形貌控制研究,利用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化合物等作为稳定剂制备得到了各种不同形貌的Pd纳米颗粒,但是,所得到的Pd纳米颗粒形貌不单一,大小不均匀,为多种形貌的混合物。为此,本文探索单一形貌的Pd纳米颗粒的控制合成方法。利用微波-多醇法,以H2PdCl4为前驱体,以三缩四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在适量KOH存在下,合成得到了正二十面体的钯纳米颗粒,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粉末X-射线衍射(XRD)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前驱体H2PdCl4的浓度,可以有效地控制二十面体的平均粒径大小。采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PVP两者协同作用,以三缩四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使用微波-多醇法成功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3.8nm的立方体钯纳米结构。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引入KBr、KCl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等物质考察CTAB对钯纳米结构的影响,表明Brˉ对立方体钯纳米结构的控制起主要作用。在反应之前CTAB中的Brˉ取代H2PdCl4中的Clˉ离子,不仅改变了反应前驱体的组成,而且改变了氧化还原电极电势,从而改变了还原反应速率。通过改变CTAB的浓度,可以制备出形貌单一的立方体钯纳米颗粒。利用油浴加热法,以H2PdCl4为前体,以三缩四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当只采用PVP作为稳定剂时,合成的钯纳米结构为二十面体;采用CTAB和PVP协同稳定时,得到的钯纳米颗粒主要是立方八面体或棒状纳米结构;对不同形貌的钯纳米颗粒的XRD分析表明,所制备的不同形貌的Pd纳米颗粒,其晶形均为fcc结构,并且对{111}晶面择优取向的纳米结构最明显的是棒状,其次是立方八面体,最后是二十面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的研究历史
  • 1.1.2 纳米材料的结构
  • 1.1.3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1.3.1 量子尺寸效应
  • 1.1.3.2 表面效应
  • 1.1.3.3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1.1.3.4 小尺寸效应
  • 1.1.3.5 介电限域效应
  • 1.2 纳米粒子的物理与化学特性
  • 1.2.1 物理特性
  • 1.2.1.1 热学性能
  • 1.2.1.2 磁学性能
  • 1.2.1.3 光学性质
  • 1.2.1.4 纳米粒子悬浮液和动力学性质
  • 1.2.1.5 敏感特性
  • 1.2.1.6 光催化性能
  • 1.2.2 化学特性
  • 1.3 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物理方法
  • 1.3.1.1 气体蒸发法
  • 1.3.1.2 真空冷凝法
  • 1.3.1.3 物理粉碎法
  • 1.3.1.4 机械球磨法
  • 1.3.1.5 溅射法
  • 1.3.2 化学方法
  • 1.3.2.1 气相反应法
  • 1.3.2.2 沉淀法
  • 1.3.2.3 水热反应法
  • 1.3.2.4 溶胶-凝胶法
  • 1.3.2.5 微乳液法
  • 1.3.2.6 醇盐分解法
  • 1.3.2.7 喷雾热解法
  • 1.3.2.8 化学还原法
  • 1.3.2.9 其他方法
  • 1.4 纳米粒子的表征方法
  • 1.4.1 光谱技术
  • 1.4.1.1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metry,IR)
  • 1.4.1.2 紫外-可见光谱(Ultraviolet-spectrometry,UV-Vis)
  • 1.4.2 电镜技术
  • 1.4.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 1.4.2.2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
  • 1.4.3 X 射线方法
  • 1.4.3.1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 1.4.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ry,XPS)
  • 1.4.4 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NMR)
  • 1.5 贵金属纳米颗粒形貌控制合成研究的进展
  • 1.6 本论文构想
  • 第2章 微波多醇法合成正二十面体钯纳米颗粒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1.3.1 前体溶液的制备
  • 2.1.3.2 二十面体 Pd 纳米颗粒的制备
  • 2.1.3.3 TEM 表征
  • 2.1.3.4 XRD 表征
  • 2.1.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量
  • 2.1.3.6 SEM 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过程的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征
  • 2.2.2 TEM 表征
  • 2.2.3 SEM 分析
  • 2.2.4 钯纳米颗粒的XRD 表征
  • 2.2.5 钯纳米颗粒的XPS 表征
  • 2.2.6 反应时间对Pd 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2.2.7 稳定剂PVP 用量的影响
  • 2PdCl4 摩尔比的影响'>2.2.8 KOH 与H2PdCl4摩尔比的影响
  • 2PdCl4 浓度的影响'>2.2.9 H2PdCl4浓度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3章 立方体钯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及试剂
  • 3.1.1.1 仪器
  • 3.1.1.2 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前体溶液的配制
  • 3.1.2.2 立方体钯纳米结构的制备
  • 3.1.2.3 UV-vis 吸收光谱分析
  • 3.1.2.4 TEM 表征
  • 3.1.2.5 XRD 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过程的UV-vis 吸收光谱
  • 3.2.2 TEM 表征
  • 3.2.3 CTAB 浓度对钯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3.2.4 钯纳米颗粒的XRD 表征
  • 3.2.5 立方体钯纳米颗粒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
  • 3.3 结论
  • 第4章 油浴加热法钯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1.1 仪器
  • 4.1.1.2 试剂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前体溶液的配制
  • 4.1.2.2 钯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钯纳米颗粒的TEM 表征
  • 4.2.2 表面活性剂CTAB 的影响
  • 4.2.3 PVP 用量的影响
  • 4.2.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5 KOH 的影响
  • 4.2.6 不同形貌钯纳米颗粒的XRD 分析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金属钯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