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教师职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论文文献综述)
杨兴辰[1](2020)在《英国普通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也在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的融合加速了职业种类和职场结构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之下,各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所需要的独立决策能力和职业素养等综合技能。生涯教育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剖析自我、了解职业需求、探索职场信息和培养生涯规划能力来实现个人的劳动价值,因此在中等教育领域实施培养生涯能力的教育俨然成为各国探索教育的一个重点。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在探索生涯教育课程的道路上取得进步,并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生涯教育实施模式,特别是英国实行生涯教育的历史悠久,早在1910年就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由于国家的重视,英国在1997年将生涯教育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体系中的板块,正式以课程为主要载体来进行生涯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发展,英国建立了成熟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我国于2014年9月开始启动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涯教育对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引起国内学校的重视,部分学校已经开始探索生涯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某些省市近期明确提出在中学阶段应进行生涯教育内容的学习,例如浙江、上海、重庆等,并对生涯教育的课程实施模式有所规定。但由于我国生涯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足,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需要借鉴他国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以英国生涯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历史研究法对英国生涯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笔者奖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以当时生涯课程的地位和实施特点为划分标准;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英国生涯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活动建议、课程评价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提出英国目前在生涯课程设置和实施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英国在生涯教育课程方面有哪些新的改革趋势;然后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我国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并对国内X中学生涯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生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参考英国生涯教育课程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施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启示,促进我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整体发展。
郑雅君[2](2020)在《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考由文理分科模式向专业优先的模式转化,学生不得不提前考虑生涯发展方向,据此确定选考科目。当前学校实施的一般意义上的生涯辅导无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学科领域。学科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和学科领域的“专家”,必须承担起学科生涯辅导的职责。为了让学科教师投入到学科生涯辅导的工作中,建立专兼结合的生涯辅导队伍,必须明确学科教师在生涯辅导体系中的角色及相应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需要。因此,本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现状如何?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影响机制如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明确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相关概念的内涵,探究教师在生涯辅导中的角色,在角色视域下,构建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指标体系,据此编制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测评量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现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究能力的影响机制,为提高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提出参考性建议。研究发现,当前高中教师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总体不足,且不同群体教师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存在差异;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主要依托实践实现发展,缺乏理论指导;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发展受到内部因素(学科生涯辅导实践经验、个人经历和社会阅历)和外部因素(学校的支持、教师合作、教育培训、社会需求)的共同作用。据此提出当前的教师培养需要加强学科生涯辅导理论指导,在实践中实现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发展;完善职前职后教育,加强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教育与培训;建立学科生涯辅导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校内外联动;完善生涯辅导系统,创建学科生涯辅导的支持性环境。
徐俊霞[3](2020)在《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某几所高职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大,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也日益重视。职业认知是职业认同的前提,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关系着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多数高职生在毕业之后都会直接面临就业问题,加强对高职生的职业认知教育,帮助高职生建立正确合理的职业认知,有助于高职生更好的在未来的就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进而使学生能够从心底接受这一职业,提升就业的针对性与稳定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这三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法,搜集了国内外关于职业认知的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到了国内外当前关于高职生职业认知具体的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获得了关于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的详细实证资料,力图使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使研究更具客观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调研结果,发现当前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多角度剖析高职生对职业的认知程度,对高职生职业认知的途径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对当前高职生职业认知的形成过程及特点进行深度的理论探讨。在对相关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之后,发现了当前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实与具体调研结果阐述此现状背后的具体原因,以期引起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社会等对高职学生职业认知的重视。最后依次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几个层面着手,提出切实可行且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高职生更好的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让学生在实现职业理想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认同职业,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
占燕[4](2020)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现代职业市场亟需大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试点主阵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德国高等学校重要组成部分,从创建到近半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为德国经济腾飞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深入研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深化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和实践指导。本文以德国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阐述课题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其次,厘析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创建与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特点。再次,分析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流程及其保障机制,即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项目教学,联合开展实践实习,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政府依法调控、校企双方自觉承担协同育人责任以及多方主体参与监督管理,共同构成校企合作育人保障机制。接着,分析总结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即入学新生具有企业实践经验;专业设置与区域企业需求密切对接;课程教学注重实践导向;校企协同培养师资队伍等。最后,提出对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即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设置行业特色专业课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邹湘江,刘佳文,杨胜慧[5](2019)在《职业价值确认下保安员的职业认同阻却与增进研究》文中提出保安员是社会治安治理的重要力量。当前保安员职业发展在市场化、法律制度、行业管理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但根本的问题是保安员职业认同。保安员职业认同的基础在于对保安员职业价值的确认。职业价值确认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两个维度。保安员职业发展的历程表明,保安员职业的本体价值是对社会安全与秩序的追求,工具价值在于满足保安员及利益相关者的物质需要;两者的关系是以本体价值为基础,通过实现其本体价值达成工具价值。当前保安员从事职业时间短、职业稳定性差,证明其职业认同感较低,这是保安员职业内部和外部阻却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缺乏职业共同体培育、职业制度体系不健全、"肮脏工作"的声望以及服务难以得到正确认知等。增进保安员的职业认同,应该加强保安员职业共同体文化培育,构建职业认同的制度环境,发挥协会的"软连接"作用。
李松丽[6](2019)在《道德示范·技术理性·反思实践:20世纪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到对教师类型及其蕴含的认识论上。不同的教师类型,如“道德示范”、“技术理性”、“反思实践”都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教师类型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教育的目标设计也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实践。因此,本文以20世纪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转型发展为研究对象,从“需要什么类型的教师”这个核心问题出发,结合20世纪以来教师培养目标的变化所引起的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进行分析。最后,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教师教育实践进行追察与评判。具体内容如下:培养“道德示范”型教师的“师范教育”,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之前教师养成的基本形态和性质。19世纪之前,受西方哲学德性观的影响,接受教育逐渐成为人的发展历程中一项特定的使命,对青年的所有教育都从属于道德目的,教师为此才被赋予了道德权威,意即教师可以避开一些技术或知识,但不能放弃社会所赋予这一角色的道德责任或承诺。另外,受英国“艺徒式”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教学以示范为主,教师以道德楷模的形象来训诫、教导学生。这种教师教育模式认为学会教学基本上是一个不断体验和反复练习的过程,认为未来教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依赖观摩和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这一教育教学方式在美国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839年,第一所公立师范学校在马萨诸塞州创立。在贺拉斯·曼等公共学校领导人的极力推动下,大量的公立师范学校在全美纷纷出现。这些师范学校大都附设示范学校,以培养“道德示范”型教师为主,将道德教育放到较为核心的位置。受公立学校运动及基础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推动,“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得以规模化发展,为公立中小学提供了数量可观的教师。20世纪之后,提高教师质量、推进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要求此起彼伏,传统的道德权威性的、以“艺徒式”示范教学为主的“道德示范”型教师已经渐渐不能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的要求,“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面临转型发展的契机。需要说明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道德示范”型教师仍然是教师职业培训的一种潜在性假设目标。20世纪30年代之后,技术理性主义的触角伸到近代以来的各种专业教育之中,包括教师教育。受此影响,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技术过程,教师成为这一技术性职业的执行者----教学技术员。师范院校也开始逐步引导教师成为能够熟练传授知识和掌握教学方法的技术员,并按照“技术理性”主义的教学规律塑造符合社会理性的标准化公民,即假定教育技术、理论是普遍存在的,教育实践是应用理论、检验理论的环节,实践者仅仅是工具性的问题解决者。之后,公、私立大学因为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信誉,逐渐成为师范院校努力效仿的榜样。大部分师范学校通过延长修业年限和提高入学标准等措施,开始努力向着高等教育的科层挤进,转制成为师范学院进而成为州立大学或州立大学的一部分,公私立大学逐渐步入教师教育的中心位置,教师教育逐步实现了“大学化”。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历程也伴随着教师教育道德向度的逐步消解以及“技术理性”型教师培养目标的形成,“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得以开展并获得发展。最终,美国的教师教育选择了追随其他有声望的如牧师、医生和律师等职业的发展路径,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的教师培养机构努力增加博雅教育的内容并将教育学科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学科。然而,20世纪中期之后,“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因为过度崇尚科学与技术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师的自主性发展与主体性探究以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离等问题而受到包括柯南特在内的教师教育者的质疑。“技术理性”型教师所采用的线性知识传授方式,因为考虑不到不断变化的实际教学情境而受到了批判。在此背景之下,舍恩的“反思性实践者”为认识教师的专业形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从理解教师职业的“临床”和“现场”的特点来把握教师职业的内涵。教师不是由外在的技术与原理组装的“技术熟练者”,而只可能是在实践中并通过实践不断建构和提升自身经验的反思性实践者,“反思实践”型教师培养目标得以形成。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的“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受到来自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运动、认知心理学发展以及行动研究等多重因素的驱动,迈入繁荣发展的轨道。总之,二十世纪以来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教师类型及其培养体系、思想、理论和实践的转型变迁发展史,具有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美国的社会发展与变化从根本上要求和呼唤着美国教师类型及其培养体系的转型发展;传统的教师道德楷模观、近现代的技术决定论和现当代的主体能动实践观,以及基础教育规模扩展与提高质量的需求和教师养成机构的升级,直接促成了这种历史性转型。这种历史性转型发展不仅使美国教师类型及其培养体系不断开拓进取获得新的内涵和升级,而且实现了美国教师类型及其培养体系的全质丰富和提升,形成了最富内涵和活力的、“道德示范”与“技术理性”有机融合的“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其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实该为当代教师和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从业者所理解和记取。
王静[7](2019)在《英汉职业翻译中的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以任务熟悉度为视角》文中提出在信息电子化和网络化传播的今天,译者使用软、硬件工具搜索信息资源已成为笔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搜索因其快速、便捷、高效的优势逐渐替代了查询纸质词典、百科辞典或其他参考资料的行为,并已融入译者的翻译全过程。搜索在翻译问题解决中扮演的协调性、策略性作用在诸多研究者的翻译能力描述探索中均有提及,本研究基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探索和描述职业译者的搜索行为和特征,比较译者执行熟悉的常规翻译任务和不熟悉的非常规翻译任务中的搜索行为,以发现译者的知识补偿机制,解构职业译者相关知识的建构行为,并对未来搜索课程或相关培训提出建议和思考。本研究抽选翻译公司内的职业译者作为受试对象参加两类任务的实验,通过观察受试者翻译行为和理论推演设立研究问题,并建构搜索频次、信息资源类型、信息需求表征方式的改变频次、搜索时长等指标解释搜索行为特征。研究得出4个结论:1)受试者的搜索频次与任务类型无关,但新Dale-Chall公式得分与信息需求的数量和搜索频次相关。2)受试者在非常规翻译任务中并没有显着增多调取专业领域知识类资源的频次,只是显着增多了词典类资源和轻应用资源的使用频次,停留轻应用资源的时长也显着增加。3)受试者在非常规翻译任务中改变信息需求表征方式的频次显着增多,并在3个提问式的策略和信息需求表征风格呈现显着的区别性特征。4)受试者在非常规翻译任务中的搜索时长和停留源语文本/译入语文本的时长显着缩短,搜索时长和译者停留信息资源的时长与信息需求解决正确率呈负相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录屏、译后回溯性访谈、问卷调查等三角验证的方法提取搜索行为数据,并进行量化统计和比较,通过推演和受试者的反馈得出职业译者的搜索行为概览图。本研究建构出译者在搜索过程中建立的搜索策略和途径,其中包括搜索顺序、各类硬件使用、工具软件选择、互联网技术介入、大数据技术采纳等。基于搜索是人机交互的综合、复杂的过程观点,本研究描述了各翻译行为和相关搜索行为的关系,概括出搜索的复合性、场合性、补偿性和外缘性的特征,由此建议翻译训练中应考虑加入搜索培训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译者利用搜索解决翻译问题的复合能力。本研究中的搜索研究发现也可为职业译者能力评估体系提供理论支持,所检验的搜索指标可作为职业译者搜索能力发展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参数。
王九洲[8](2019)在《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研究 ——基于市场规制的分析视野》文中指出社会工作初始在与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远离中“孤立独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一支宏大的社工人才队伍战略要求,此后逐步形成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政策。首先建立起水平评价类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该制度得到《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17年版)》保留。《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两地社工资格互认”遭到香港社工界联合抵制,中山“星晖社工”合同纠纷案暴露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人的社会工作职业能力遭遇社会怀疑,公信力面临危机。其次民政部于2009年印发《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民办非企业单位类别增设实行行政许可准入制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为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提供社会组织平台,其后珠海、汕头等地以之为基础,进行社会工作地方法制改革和创新,将水平评价类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为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创设社会工作者执业注册、职业名衔专有权、年检、强制后续教育,以及行政许可类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准入、社会工作机构督导等法制,但这些法制创新存在逾越行政许可设定权限的合法化危机。再次以政府采购社会工作服务作为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和社会工作事业的主渠道,将企事业单位一并纳入政府采购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范畴,但这一法制创新缺乏相应法制支持,引发法制冲突风险。深圳“郭社工”伦理事件引发社工行业自律权限问题。这些都呼吁国家吸纳境外先进制度,以最小的改革成本建立统一适用于各类主体的社会工作立法。社会工作市场可分为普通(即非专业)社会工作市场和专业社会工作市场。水平评价类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本质属于职业自由准入范畴,不能阻止没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人进入社会工作市场,此类准入自由的社会工作市场即普通社会工作市场,社会工作服务采购人有权自由选择有或没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者,适用普通市场运行法制和监管制度,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适用民法总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国务院从2015年至2018年连续4年把发展、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在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中基于实践需要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供应商及其从业者提出一系列资格要求,专业社会工作市场应运而生,此类对社会工作服务供应商和社会工作者提有行政许可条件、职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要求的社会工作市场即专业社会工作市场。制度变迁受制于制度路径依赖规律约束,为克服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公信力不足问题和保证专社会工作市场社会工作机构及其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可建立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相对接的社会工作教育项目认证制度、社会工作实习机构认证制度、社会工作实习督导认证制度,改革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资格、非认证合格社会工作教育项目毕业人员应在认证合格社会工作实习机构及其认证合格督导指导下实习满1年,建立专业社工执业注册、注册社工名衔专有使用权、注册社会工作机构行政许可、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名称专有使用权制度。为与政府采购社会工作服务制度相对接,需要建立统一适用于非营利性注册社会工作机构与营利性的企事业单位的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准入和认证制度。专业社会工作市场的专业性必须具有可持续性,需要建立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及其注册社会工作者年检制度和后续教育制度。专业社会工作市场不仅需要专业性也需要合法性与道德秩序,这就需要及时将违法乱纪的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及其注册社会工作者作为“劣币”清理出市场。专业社会工作市场由社会工作行政主管机构主管,在适用通行于各类市场的市场监督法制基础上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市场专门市场监督法制。专业社会工作市场的准入许可规制实质属于制度推荐范畴,并不违反水平评价类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建立的社会工作职业自由与普通社会工作市场进出自由法制。
法学教指委秘书处[9](2017)在《“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研讨会”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讨会主题: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三"讲话精神,提出推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性措施时间:2017年6月19日(上午)地点:北京付子堂: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今年5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进行考察的时候,对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尤其是对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总书记强
胡倩[10](2017)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改革为政策背景,围绕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落实教师教育改革相关制度的需要及如何改进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这三方面,提出这一研究课题。关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许多学者已经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且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如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提出在课程设置上精简学科专业课程,提高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在课程计划和模块设计上,提出要整合理论课程,增加应用类课程的开发,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在课程内容及组织结构上,提出要加大教育专业课程比重,深化各类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研究;在具体实施问题与对策上,提出丰富教学方式,开发隐性课程等方法;在对教师资格国考所带来的影响上,肯定了新制度的先进性,但同时也认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研究以教师专业素质构成、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理论为立论基础,在界定教师专业素质、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师教育类课程、职前教师教育及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法,简要回顾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分析新制度变迁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概括了教师资格考试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为了深入研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这一问题,本研究选择M师范大学英语本科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为个案,详尽分析该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通过统计调查问卷与整理访谈记录,以M师大英语专业在校师范生、教师和该专业毕业的中学一线教师为对象,试图以点带面,深入了解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及实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教师资格实行国考的背景,认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依据教师专业标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式,强化教师综合培养,以本科师范专业设置改革和“1+2+1”模式改革实践为前提,提出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分年度设置修读计划和实施管理方案,并对地方师范院校适应教师资格国考制度改革,培养基础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提出深化教师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计划安排和管理实施的若干思考和建议。通过本研究,希冀能为丰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充实研究内容,为落实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也可为改进我国高师院校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实践借鉴。
二、论教师职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教师职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普通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1.我国新高考背景下对实施生涯教育课程的迫切需求 |
2.实施生涯规划课程是国际教育趋势 |
3.我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建设亟待完善 |
4.英国具有成熟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
(二)理论基础 |
1.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 |
2.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概念界定 |
1.生涯教育 |
2.英国普通中学 |
3.生涯教育课程 |
(六)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3.历史研究法 |
(八)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一、英国普通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 |
(一)中学生涯教育启蒙时期(1910-1973年) |
1.职业指导服务的兴起 |
2.生涯教育理论的传播 |
3.学校生涯课程的出现 |
(二)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发展时期(1974-1996年) |
1.英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开发 |
2.国家课程的实施对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影响 |
(三)中学生涯教育课程改革时期(1997-2010年) |
1.生涯教育成为国家法定课程 |
2.确立生涯教育课程框架 |
(四)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完善时期(2011年至今) |
1.生涯教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完善 |
2.学校对生涯教育课程自主性的提升 |
二、英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现状 |
(一)价值取向 |
1.面向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2.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
(二)课程目标 |
(三)课程内容 |
(四)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 |
(五)课程实施途径 |
(六)课程评价 |
三、英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优势、问题及发展趋势 |
(一)英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优势 |
1.分阶段开展生涯教育课程,教学目的明确 |
2.课程内容实践性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
3.课程实施途径多样化 |
4.重视生涯教育课程师资的培养 |
5.政府推动力保障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 |
(二)英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
1.生涯教育课程缺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
2.各中学生涯课程资源和质量存在不公平性 |
(三)英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
1.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不断进行更新 |
2.对生涯教育课程评价更加多元化 |
3.生涯教育课程资源和质量保障更加公平 |
4.制定《生涯发展战略》促进生涯课程的发展 |
四、对我国推行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
(一)我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发展的现状 |
1.我国在生涯教育课程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
2.对生涯教育课程的态度和看法 |
3.我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发展的问题 |
(二)英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对我国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的借鉴与启示 |
1.制定生涯教育课程实施框架 |
2.组织多样化的生涯体验活动 |
3.构建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
4.扩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范围 |
5.加强生涯教育专业化师资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科生涯辅导是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
1.1.2 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薄弱 |
1.1.3 学科教师进行生涯辅导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过程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文献综述 |
2.1 生涯辅导相关研究 |
2.1.1 生涯辅导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2 国外生涯辅导相关研究 |
2.1.3 我国生涯辅导研究现状 |
2.2 学科生涯辅导的相关研究 |
2.2.1 学科教师在生涯辅导中的角色 |
2.2.2 学科生涯辅导目的 |
2.2.3 学科生涯辅导内容 |
2.2.4 学科生涯辅导的内涵 |
2.3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相关研究 |
2.3.1 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相关概念界定 |
2.3.2 学科生涯辅导能力框架的相关研究 |
2.3.3 学科生涯辅导能力测评的相关研究 |
2.3.4 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3.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量表的设计 |
3.1.1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模型的构建 |
3.1.2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量表的研制 |
3.2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问卷设计及实施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调查问卷的试测 |
3.2.3 调查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实施 |
3.3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3.3.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2 访谈的实施 |
3.4 数据处理 |
3.4.1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现状分析 |
3.4.2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影响机制的量化分析 |
3.4.3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影响机制的质性分析 |
4.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现状 |
4.1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4.2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差异比较 |
4.2.1 不同性别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差异比较 |
4.2.2 不同学科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差异比较 |
4.2.3 不同学校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差异比较 |
4.2.4 不同教龄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差异比较 |
4.2.5 不同职称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差异比较 |
4.2.6 不同学历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差异比较 |
5.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影响机制分析 |
5.1 影响机制的量化分析 |
5.1.1 影响机制的模型探索 |
5.1.2 测量模型说明和分析 |
5.1.3 测量模型适配度分析 |
5.1.4 模型路径系数说明 |
5.2 影响机制的质性分析 |
5.2.1 合作文化更有利于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发展 |
5.2.2 教师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在实践中发展 |
5.2.3 社会需求影响学科生涯辅导的方向 |
5.2.4 个人经历和社会阅历影响学科生涯辅导的内容和理念 |
6.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当前高中教师的学科生涯辅导能力总体不足,存在群体差异 |
6.1.2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主要依托实践实现发展 |
6.1.3 学科生涯辅导能力发展受到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 |
6.2 研究建议 |
6.2.1 加强理论指导,在实践中实现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成长 |
6.2.2 完善职前职后教育,加强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教育与培训 |
6.2.3 建立学科生涯辅导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校内外联动 |
6.2.4 完善生涯辅导系统,创建学科生涯辅导的支持性环境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某几所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总体研究情况 |
1.4.2 关于职业认知的文献综述 |
1.4.3 关于高职生职业认知的文献综述 |
1.4.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述评 |
1.5 理论基础 |
1.5.1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
1.5.2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6.1 职业 |
1.6.2 认知 |
1.6.3 职业认知 |
第2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工具 |
2.1.3 数据处理 |
2.2 研究实施 |
2.2.1 问卷实施 |
2.2.2 访谈实施 |
第3章 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3.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分析 |
3.2 高职生对职业的认知程度分析 |
3.2.1 高职生对职业对象的认知程度分析 |
3.2.2 高职生对职业发展的认知程度分析 |
3.2.3 高职生对职业资格考试及招聘等信息的了解 |
3.2.4 高职生对职业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分析 |
3.2.5 高职生对职业相关操作活动的认知程度分析 |
3.3 高职生职业认知途径分析 |
3.4 高职生职业认知访谈结果分析 |
第4章 高职生职业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高职生职业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高职生对职业内容的认知片面 |
4.1.2 高职生对职业的认知方式单一 |
4.1.3 高职生对职业方向的认知模糊 |
4.1.4 高职生对职业信息的认知不足 |
4.2 高职生职业认知的影响因素 |
4.2.1 个人方面 |
4.2.2 家庭方面 |
4.2.3 学校方面 |
4.2.4 社会方面 |
第5章 高职生职业认知的形成过程与特点分析 |
5.1 高职生职业认知的形成过程分析 |
5.1.1 自我效能与认知形成 |
5.1.2 结果预期与认知形成 |
5.1.3 个人目标与认知形成 |
5.2 高职生职业认知的形成特点分析 |
5.2.1 从知识领域分析认知特点 |
5.2.2 从决策领域分析认知特点 |
5.2.3 从执行领域分析认知特点 |
第6章 提升高职生职业认知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个人方面 |
6.1.1 努力展现自我,发现自身潜能 |
6.1.2 积极端正态度,认可自我价值 |
6.1.3 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 |
6.2 家庭方面 |
6.2.1 传递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6.2.2 开阔孩子的思维与视野 |
6.2.3 多角度了解自己的孩子 |
6.3 学校方面 |
6.3.1 丰富校内职业认知教育形式 |
6.3.2 全方位完善实训环境及条件 |
6.3.3 区分好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 |
6.4 社会方面 |
6.4.1 开展各类职业体验活动 |
6.4.2 完善职业信息流通机制 |
6.4.3 建立职业认知社会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历程 |
2.1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创建 |
2.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 |
第三章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育人 |
3.1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
3.2 校企合作育人程序 |
3.3 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
第四章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特色 |
4.1 入学新生具有企业实践经验 |
4.2 专业设置与区域企业需求密切对接 |
4.3 课程教学注重实践导向 |
4.4 校企协同培养师资队伍 |
第五章 启示和借鉴 |
5.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5.2 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
5.3 设置行业特色专业课程 |
5.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道德示范·技术理性·反思实践:20世纪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类型与教师教育类型 |
(三)教师教育转型发展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的兴起与挑战 |
第一节 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兴起的背景 |
一、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培养目标的孕育与产生 |
二、美国社会与教育变化对教师教育的新要求 |
三、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起始与发展 |
第二节 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一、美国教师培训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
二、美国教师“道德-示范”型教师养成模式的确立与发展 |
三、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四、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任职资格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的特点、成效及面临的挑战 |
一、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的特点 |
二、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的成效 |
三、美国“道德示范”型教师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的转型与演变 |
第一节 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转型与演变的原因 |
一、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培养目标的形成 |
二、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与推动 |
三、教育困境与诉求对教师教育的新要求 |
四、教育学科在教师培训机构的逐步发展与完善 |
第二节 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转型与演变的实践 |
一、综合性大学为主的教师教育机构的确立 |
二、美国“培育者-技术型”教师养成模式的形成 |
三、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发展 |
四、美国“技术本位”教师资格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的特点 |
二、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的成效 |
三、美国“技术理性”型教师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
第一节 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转型与发展的原因 |
一、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培养目标的形成 |
二、美国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教师专业化运动的要求 |
四、生态视角下教师职业伦理的推动 |
第二节 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转型与发展的实践 |
一、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改革与提升 |
二、美国“临床-专业型”教学模式的确立 |
三、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发展 |
四、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的特点、成效与问题 |
一、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的特点 |
二、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的成效 |
三、美国“反思实践”型教师教育的问题 |
第四章 美国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历史必然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历史必然 |
一、突显出不同历史时期“示范”与“实践”两大旋律的时代要求 |
二、展现出教师教育“育人”的历史价值和永恒主题 |
三、体现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日益密切与融合 |
第二节 美国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历史启示 |
一、尊重和顺应教师教育历史转型的必然要求 |
二、注重和提升教师教育伦理示范和专业培训的实践统一 |
三、依托和强化教师教育对教师主体性的开发和养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英汉职业翻译中的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以任务熟悉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缘起 |
1.3 研究问题 |
1.3.1 译者搜索行为的研究 |
1.3.2 译者搜索行为研究的局限性 |
1.3.3 提出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译者使用词典的研究 |
2.1.1 纸质词典的使用研究 |
2.1.2 电子词典的使用研究 |
2.2 译者的信息需求和搜索习惯调查研究 |
2.3 翻译过程中的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
2.3.1 语言方向与搜索行为研究 |
2.3.2 不同翻译任务中的搜索行为与外部资源评价研究 |
2.3.3 译者翻译能力与搜索行为的研究 |
2.4 已有研究的贡献及局限性 |
2.4.1 已有研究的贡献 |
2.4.2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翻译能力与搜索能力 |
3.1.1 翻译能力与翻译专长 |
3.1.2 翻译能力框架中的搜索能力 |
3.1.2.1 PACTE的翻译能力模型与工具能力 |
3.1.2.2 TransComp的翻译能力模型与工具和研究能力 |
3.1.2.3 EMT的翻译能力框架与信息挖掘能力/技术能力 |
3.1.2.4 翻译能力模型小结 |
3.2 翻译问题与搜索 |
3.2.1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
3.2.1.1 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
3.2.1.2 问题解决的相关理论 |
3.2.2 翻译问题的复杂性 |
3.2.3 问题与搜索 |
3.2.3.1 信息需求和翻译问题 |
3.2.3.2 搜索行为的研究指标 |
第四章 实验设计 |
4.1 研究方法与实验步骤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实验步骤 |
4.2 受试者选择 |
4.3 实验材料选择和评价方法 |
4.3.1 实验材料选择 |
4.3.2 实验材料评价方法 |
4.4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5 实验数据转写原则 |
4.5.1 翻译过程的阶段分类转写原则 |
4.5.2 搜索行为相关指标的转写原则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初步分析 |
5.1 问卷调查分析 |
5.1.1 搜索习惯与认识的调查分析 |
5.1.2 信息需求解决与解决途径调查 |
5.1.3 词典、搜索引擎和语料库的使用调查 |
5.2 视频数据概述 |
5.3 信息需求结果分析 |
5.3.1 信息需求概述 |
5.3.2 信息需求的差异化表现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搜索频次与任务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6.1.1 假设1 的提出 |
6.1.2 实验数据初步分析 |
6.1.3 包含机器翻译的数据处理 |
6.1.4 检验结果分析 |
6.1.4.1 信息需求数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
6.1.4.2 搜索频次在非常规任务中的分布特点 |
6.1.4.3 搜索频次离群值的分析 |
6.1.4.4 讨论 |
6.2 信息资源和任务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6.2.1 假设2 的提出 |
6.2.2 假设2 的检验 |
6.2.2.1 数据检验与分析 |
6.2.2.2 每个信息需求求解所用的资源分析 |
6.2.2.3 讨论 |
6.3 信息需求表征方式的改变频次与任务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6.3.1 假设3 的提出 |
6.3.2 假设3 的检验 |
6.3.2.1 数据检验 |
6.3.2.2 信息需求与信息资源的分析 |
6.3.2.3 提问式词项改变的分析 |
6.3.2.4 提问式改变策略的分析 |
6.3.2.5 信息需求表征方式改变风格的分析 |
6.3.2.6 讨论 |
6.4 搜索时长的两个相关性分析 |
6.4.1 搜索时长与任务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6.4.1.1 假设4.1 的提出 |
6.4.1.2 假设4.1 的检验 |
6.4.1.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6.4.2 搜索时长与信息需求解决正确率的检验和分析 |
6.4.2.1 假设4.2 的提出 |
6.4.2.2 假设4.2 的检验 |
6.4.2.3 搜索效率的分析 |
6.4.2.4 搜索效率离群值的分析 |
6.4.2.5 搜索时长和译文总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七章 余论 |
7.1 余论 |
7.1.1 学生译者的对比调查 |
7.1.2 搜索的特征 |
7.2 研究意义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职业译者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译者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实验材料一 |
附录四 实验材料二 |
附录五 实验材料三 |
附录六 实验建议书 |
附录七 非常规任务中信息需求表征方式改变频次多于常规任务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资源表 |
(8)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研究 ——基于市场规制的分析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立法的相关政策背景及其存在问题 |
一、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中的独特地位 |
二、社会工作政策的特点 |
三、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和立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第二节 社会工作立法研究综述 |
一、境外社会工作立法现状 |
二、境内社会工作立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二章 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与社会工作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工作立法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市场规制立法的分析框架 |
一、社会工作市场规制的分析框架 |
二、制度路径依赖及其分析框架 |
三、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的市场规制与制度路径分析 |
第三章 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及其立法构建 |
第一节 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及其检讨 |
一、市场准入规制的概念 |
二、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及其检讨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的立法构建 |
一、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证制度面临的挑战 |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证制度的完善 |
三、社会工作市场准入规制的立法构建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市场运行规制及其立法构建 |
第一节 社会工作市场及其运行规制 |
一、普通社会工作市场及其运行规制 |
二、专业社会工作市场及其运行规制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市场运行规制的立法构建 |
一、注册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持续保证规制立法 |
二、注册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能力持续保证规制立法 |
三、专业社会工作市场交易行为规制立法 |
第五章 社会工作市场监管及其立法构建 |
第一节 社会工作市场的外部监管及其制度构建 |
一、普通社会工作市场的行政监管主体及其立法构建 |
二、专业社会工作市场的行政监管主体及其立法构建 |
三、社会工作市场的社会监管及其制度构建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市场的内部监管及其制度构建 |
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内部监管及其制度构建 |
二、社会工作行业的自律监管机制及其制度构建 |
第六章 社会工作市场退出规制及其立法构建 |
第一节 社会工作职业市场退出机制及其立法构建 |
一、社会工作职业市场退出机制 |
二、社会工作职业市场退出机制的立法构建 |
第二节 社会工作服务市场退出机制 |
一、社会工作服务市场退出机制 |
二、社会工作服务市场退出机制的立法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理论依据: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政策依据:落实教师教育改革相关制度的迫切需要 |
(三)实践依据:改进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为丰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充实研究内容 |
(二)为落实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咨询参考 |
(三)为改进高师院校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实践借鉴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制度改革与课程设置的关系研究 |
(二)关于教师教育类课程计划编排的主要观点 |
(三)关于教师教育类课程内容及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问题与对策 |
(五)关于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影响研究 |
(六)关于国外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 |
五、概念界定 |
(一)教师专业素质 |
(二)课程设置与实施 |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 |
(四)职前教师教育 |
(五)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六、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素质构成 |
(二)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
(三)教师教育的专业性 |
第二部分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制度的改革历程与现状分析 |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清末至民国时期(1903-1949 年) |
(二)试行资格证书时期(1949-2000 年) |
(三)国标省考时期(2001-2015 年) |
(四)国家统一考试时期(2015 年以来) |
二、新、旧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与特点比较 |
(一)扩大了综合能力考查内容 |
(二)考试科目增加及难度增大 |
(三)规范考试时间及报考条件 |
(四)明确规定笔试成绩有效性 |
三、教师资格证书国考制度对教师教育的影响 |
(一)提高准入门槛,强化甄别和筛选功能 |
(二)师范专业招生和毕业就业将受到影响 |
(三)对师范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形成倒逼 |
第三部分 M师范大学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个案分析 |
一、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施概况 |
(一)从课程设置的理念目标上看 |
(二)从课程计划的结构和内容看 |
(三)从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来看 |
二、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 |
(一)课程设置的理念目标:未能完全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课程计划的结构组成:未能完全执行《课程标准》的规定 |
(三)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未能体现与教师资格国考制度衔接 |
第四部分 教师资格国考制度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进建议 |
一、前提:深化师范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一)依据专业标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
(二)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课程设置 |
(三)丰富教学方式,强化教师综合培养 |
二、方案:师范专业(本科)教师教育课程的计划 |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价值 |
(二)课程设计与进度安排 |
(三)课程组织与实施管理 |
三、建议:师范本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
(一)按照理论、技能、实践三大模块设计课程体系 |
(二)根据课程、专业、考试三个标准安排课程计划 |
(三)面向区域高校建立平台实施学分互认修读管理 |
(四)建立区域联盟与院校协同实施的课程师资队伍 |
第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M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问卷统计汇总 |
附录 2:中学英语教师对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看法的问卷统计汇总 |
附录 3:M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访谈题目 |
附录 4:师范专业“1+2+1”模式下的教师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体系参考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论教师职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普通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研究[D]. 杨兴辰.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0(07)
- [2]高中教师学科生涯辅导能力的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D]. 郑雅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高职生职业认知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某几所高职院校为例[D]. 徐俊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研究[D]. 占燕. 长江大学, 2020(02)
- [5]职业价值确认下保安员的职业认同阻却与增进研究[J]. 邹湘江,刘佳文,杨胜慧. 公安学研究, 2019(04)
- [6]道德示范·技术理性·反思实践:20世纪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 李松丽. 河北大学, 2019(08)
- [7]英汉职业翻译中的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以任务熟悉度为视角[D]. 王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研究 ——基于市场规制的分析视野[D]. 王九洲. 扬州大学, 2019(02)
- [9]“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研讨会”纪要[J]. 法学教指委秘书处.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7(03)
- [10]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D]. 胡倩.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