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宠儿》

论《宠儿》

论文摘要

《宠儿》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长篇代表作,也是她的颠峰之作。本文以小说《宠儿》为基础,上篇从小说的内容入手,来解读文本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体、身体政治和身份认同,探究其中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下篇从小说的形式入手,来分析故事的叙事视角与时间、叙事结构和小说的语言所体现的权力的关系,把握莫里森高超的叙事手法。身为黑人女性,莫里森有着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她试图通过写作来为那些弱势的黑人妇女寻找一条非边缘化的道路。本文运用人的主体性的概念来分析在白人权威肆意践踏性别尊严、蔑视种族身份的文化语境中,黑人女性所经历的主体性的缺失、觉醒、深化和拓展的过程以及所进行的百折不挠的文化身份和生存价值的追求,并由此揭示了作家特有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莫里森十分关注《宠儿》中的女性身体并予以再现,目的在于突出、强调奴隶制对奴隶身体的控制、侵犯与规划。同时莫里森也指出,作为奴隶的非裔美国人积极利用自己受到奴隶制摧残、毁损的身体来确立自己的身份,从而取得颠覆奴隶制强制与摧残的效果。莫里森的《宠儿》可以作为再现当代身体政治的杰出代表,本文主要借用米歇尔·福柯关于身体的论述,并予以发展来分析文本,来揭示《宠儿》中身体政治不仅体现了奴隶主对奴隶身体的控制,而且也体现了作为弱势群体的非裔美国奴隶试图保留自己身份、区别他者的策略与手段。莫里森是写作的高手,《宠儿》的情节结构整合巧妙、叙述语言含蓄多义。本文运用叙事学的手法,分析了莫里森小说《宠儿》中“中心叙事”和“边缘叙事”的内在关系,以及作者的女性化写作带给英语文学界的崭新意义,莫里森以其异质性的视野和技巧,丰富了当代的世界文学创作;又以“叙述视角的转换”为切入点,探讨莫里森如何通过“多重式内聚焦”或“对人物内心的转换性有限透视”来揭示《宠儿》中的主题意义和强化审美效果,莫里森巧妙转换人物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视角艺术上的长处,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同时,本文对《宠儿》中独特的叙事结构进行尝试性分析,《宠儿》中的叙事结构是不平衡、无标志、循环和重复的和具有召唤性的,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深化和拓展了小说主题,体现了莫里森精湛的叙事技巧;最后,本文以话语理论为指导,从词汇、语法、修辞几方面着手,分析了莫里森是如何运用语言和权力的关系,在时空错乱的情节发展过程中构成奴隶制和黑人奴隶两大对立的话语,在抨击非人道的奴隶制度同时,肯定了黑人奴隶的群体力量及该民族的希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 第一章 《宠儿》的女性主体
  • (一) 女性主体的缺失
  • (二) 女性主体的觉醒:自发到自觉
  • (三) 女性主体的深化:被动到能动
  • (四) 女性主体性的拓展
  • 第二章 《宠儿》的身体政治
  • 第三章 《宠儿》的身份认同
  • 下篇
  • 第四章 《宠儿》的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 (一) 叙事视角
  • (二) 叙事时间
  • 第五章 《宠儿》的叙事结构
  • (一) 《宠儿》的叙事结构是不平衡的
  • (二) 《宠儿》的叙事结构是无标志的
  • (三) 《宠儿》的叙事结构是循环的
  • (四) 《宠儿》的叙事结构是重复的
  • (五) 《宠儿》叙事结构是具有召唤性的
  • 第六章 《宠儿》的叙事话语
  • (一) 词汇语法层面分析
  • (二) 修辞层面分析
  • (三) 话语层面分析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论《宠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