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管理》学习辅导(论文文献综述)
叶卫红[1](2020)在《乐清市实施“营改增”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文中提出全面实行“营改增”至今已经有4年多的时间,增值税深化改革工作仍然在不断推进。2012年1月1日启动“营改增”试点以来,按部分行业部分地区试行的方式展开,到2016年5月1日,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简称“四大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营改增”这一重要税制改革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程,完成全行业征收增值税的重要转变。“营改增”作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首先明确了“营改增”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营改增”的文献资料,学习借鉴国内外增值税征管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与方法。然后结合收集的第一手企业数据、税收资料介绍乐清市实施“营改增”政策的概况,包括“营改增”的基本情况、税收收入变化情况、“四大行业”企业税负变化情况和宏观经济四个方面,了解到乐清市实施“营改增”基本实现了“税负只减不增”的初衷,税收收入稳步增加但增速明显减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利用了两份问卷调查,分别是面向纳税人和面向税务干部,向辖区内纳税人和税务工作者了解乐清市在实施“营改增”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政策方面、税务部门以及企业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落实全面“营改增”政策,提高税务部门征管和服务的水平,促进乐清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鄂义强[2](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提出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支殿桐[3](2020)在《中国城乡学龄儿童多维贫困测算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单一收入维度的测算并不能准确识别贫困群体,因此学术界逐渐催生出了多维贫困理论,尝试从健康、教育、住房等多个维度衡量贫困问题,以此来弥补单一收入维度的不足。文章首先在借鉴多维贫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属于本文的儿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2012-2016三年的数据,对6-15周岁儿童的多维贫困指数进行测算,并按照城乡、地区和省份进行了分解,同时还分层考察了 6-10周岁儿童和11-15周岁儿童的贫困情况。其次从城乡儿童对比的视角探讨了影响儿童贫困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目前的贫困儿童的困境,指出了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仍然是农村和西部地区。在努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水平条件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不断缩小城乡儿童之间的差距。通过对数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农村儿童的贫困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城市儿童,并且随着剥夺临界值的增加,在大部分指标上都表现出较高的被剥夺水平,其中在安全饮水、卫生设施和居住条件指标上表现最为明显;二是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川省、贵州省、广西省的儿童多维贫困程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东、中部地区的部分指标存在小幅上升的现象;三是儿童在教育维度上的贫困程度比较严重,适龄儿童辍学问题依然严峻;四是儿童在营养指标以及和儿童成长维度相关的学习辅导、睡眠时间与信息获取方面忍受着严重的贫困剥夺。五是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之间存在差异,11-15周岁的儿童的平均剥夺份额相对较高。随着脱贫工作的不断推进,本文某种程度上为未来儿童多维度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邹煌亮[4](2020)在《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日渐成熟,在线教育的市场正在飞速地实现健康增长。艾瑞咨询在其网站上发布的《2019Q3中国在线教育行业数据发布报告》数据表明,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在线教育的整体市场规模相比于第二季度的规模增长了24.5%,达到3133.6亿元,预计未来3年市场的规模增速将继续保持在18%-21%之间,2019年12月以来中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更是让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一个焦点。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纷纷在线上推出了免费的课程,随着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通知春季开学延期后又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育政策,各教育部门也开始了筹备线上的教学,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纷纷在线上推出各自的在线教育服务产品,特别针对在线教育空中课堂的方向,但与此同时随着在线教育的多元化快速发展及产业资本的融入,各大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或者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正确选择一种适合在线教育服务产品自身特点的在线教育营销方式和策略至关重要。本文以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PECT模型理论、波特五力模型对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的营销策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宏观微观的市场环境以及在线教育消费者的需求对购买情况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基于上述分析,得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利用营销4P理论,分别从产品、价格、营销、渠道四个方面制定了在线教育营销策略的优化设计方案。产品策略优化建议是C公司需要进一步增加在线教育系统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在线教育产品售后服务;价格策略营销方面的建议是充分利用需求导向定价法、产品组合定价法等对在线教育产品进行定价;渠道策略优化建议是按照规章制度选择代理商、整体区域平台覆盖使用、拓宽如“和我信”这类成熟App的渠道推广等其他新媒体渠道;促销策略方面建议靶向性针对需求进行促销、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多通过展会等形式让用户体验。最后为C公司的营销策略优化提出相对应的保障措施,也是为国内同类型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欧阳扬帆[5](2020)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以A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经济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着增多,而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正是政府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国家当下经济形势作出的长期的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方针政策,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出要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水养鱼”,促进企业全面发展,更大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进一步有效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构建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建立一个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有效推动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审计署2018年8月31日下发通知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2018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对国家审计工作来说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这充分肯定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高度认可它在国家监督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其中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更是在第一次中央审计委员会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强调的“三个加大”里面位列首位。在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而后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其作为国家审计中一项独立审计业务,并明确了相关职责范围。随着审计工作的推进,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功能性不断加强,在实践工作中为各项政策的落实保驾护航,在政策执行落实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的三大功能。但由于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起步较晚,从现有研究和审计实践来看,其理论和实践研究还不够完善,当下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审计深度有限、审计重点不明确、审计资源不足等困难,不利于实践工作的开展,使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发展受到了局限,另外国家审计工作要求要做到“应审尽审”,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全过程、全覆盖还是有些困难,如何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显然很重要;而减税降费不仅是当下民众关注热点,也是审计部门的重点监督对象,而且政策的落实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仅仅是促进政策的顺利落地,也会对政策的效果进行反馈,促使改善政策,因此本文研究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在梳理研究减税降费政策跟踪审计的相关文献和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报告了解当前审计情况,得到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公共政策审计的“三维”视角与“3E”目标审计从审计目标、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等审计要素,明确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务框架的内容,以期把握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以A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案例为例,结合该案例探讨框架的应用。检验框架是否有效,是否能提高审计效率,最后对A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及A省执行减税降费政策方式方法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本文一方面在构建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实务框架中,将公共政策审计“三维”视角理论结合“3E”目标审计,使审计重点更加明晰;同时也弥补了“三维”公共政策审计缺乏审计目标的不足;另一方面探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可以补充对财税类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研究,更好的推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以期提高审计实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的担负起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任务。
李翔[6](2020)在《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K12辅导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能力也相应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许多中小学的常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多样化、高层次的教育需求,由此,各类商业性校外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然而,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准入门槛偏低、办学环境差、逐利性明显、师资力量良莠不齐、超范围办学、虚假广告宣传等一系列问题,长期处于政府管制与家长诉求的中间地带。因此,发现并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是促进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良性的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了解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国内外研究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然后以徐州市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简写)辅导市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法了解辅导机构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小学生家长对辅导机构辅导的满意感和需求。调查样本涉及家长的性别、家长的年龄、家长的学历、家庭年均收入、子女的成绩、报班原因等基本信息,同时也涉及政策、经济、文化、区位四个环境认知因素的调研,以及家长对辅导机构辅导的满意感的调研。首先预调研200份问卷,对126份有效问卷进行信效度的检验,根据预调研的反馈和信效度检测的结果,完善相应题项后形成正式调研问卷。正式调研共发放问卷503份,剔除子女没有参加辅导的问卷,正式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316份,然后综合运用描述性分析法、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如下: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子女参加的辅导的科目主要是数学和外语;子女参加辅导的原因主要是提高成绩;家长在选择辅导机构时,最看重机构的师资力量、学习效果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绝大部分家长在为子女选择辅导机构时存在困扰,同时认为有必要成立第三方平台引导培训市场良性发展。通过差异性分析法发现:家长的机构满意感在年龄、学历、家庭年均收入及子女成绩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因子女的学习兴趣、培养子女社交能力、时间限制这些报班原因上也存在显着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政策因素与总体机构满意感相关性最高,其次是经济因素,最后是文化和区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政策因素对总体机构满意感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因素。基于机构访谈和问卷分析结果,结合徐州市场的环境,分别从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发展、师资和教学质量、收费和服务及教学环境方面提出关于提高家长机构满意感的策略建议。最后,从行业自治和政策引导角度提出关于优化市场环境的策略建议。该论文有图22幅,表44个,参考文献86篇。
苏杰[7](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王锐[8](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周文燕[9](2019)在《PX财富分公司业务人员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高净值客户数快速增长,高净值客户对私人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促使了中国私人财富管理行业的快速的发展。在这个快速发展市场中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包括各大银行私人银行中心、第三方财富公司以及信托旗下的财富公司等均不断的进入这个市场。财富管理行业作为专业服务的行业,服务质量的高低极大的依赖于从事服务的业务人员,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人才是否具有优势。因此,加强财富业务人员的培训开发,打造一支优秀的业务人员队伍,是财富公司必须致力于完成的战略性任务,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有力保障。PX财富公司隶属于PX信托公司旗下的财富事业部,近年来公司从社会融资功能向财富管理职能转型。为了公司的战略发展,实现成功转型,在财富管理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分公司的业务人员将是核心竞争力,是促进战略转型的关键,因此也是公司重点的培训对象。近年来,PX财富公司己逐渐建立起分公司业务人员的培训体系,但是在目前的培训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战略发展。本文将PX财富公司业务人员的培训体系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分析、访谈等揭示分公司业务人员的培训现状和存在问题,运用相关培训理论知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完善业务人员的培训体系,提出保障培训体系落地执行的措施,为公司今后的培训活动开展提供依据。
张丽伟[10](2019)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文中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经济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其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论文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这个主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与比较相关照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导、指标体系,深入研究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三个层面的高质量发展问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方针,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先富与共富、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国内与国际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等若干重大关系。在高质量思想理论指导下,根据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重点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评价体系、中观评价体系和宏观评价体系建设,其中,从产品、市场、企业、创新四个最重要方面探讨微观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经济、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四个最重要方面探讨中观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国民分配、绿色发展、调控能力四个最重要方面探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微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研究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微观经济体系中,产品是微观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的标的物;市场是商品交换、价值实现的场所与机制系统,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使用的价值实现过程;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发展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全社会最终产品的产出、效率、效益与资源配置水平;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微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质量推进产品质量治理、市场体制机制、企业公平制度、创新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中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战略议题。中观经济体系中,产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价值链系统,其体系分工、协调、升级的质量水平决定着整个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质量水平。城乡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空间分布之一,其体系分布、融合、协同的质量水平影响着国民经济质量水平。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空间分布之一,其体系协同、相互作用的质量水平影响着国民经济质量水平。国际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空间分布之一,其体系分布、融合、交换的质量水平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全球化质量水平。推进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质量推进产业经济、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微观经济和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表现,也是保障微观经济和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宏观经济体系中,宏观均衡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其均衡水平、程度、状况本身也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整体表现。国民分配质量是实现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要议题,公平分配是经济善治的核心,是通往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代表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绿色发展质量是所有微观经济活动与行为的最终外部结果,是最终决定人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标的物。调控能力质量是政府全部经济管理活动的宏观效能总和,其制度体系、政策手段、管理能力等的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着全部经济活动的质量水平效能。推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质量推进宏观经济均衡、国民分配、绿色发展、调控能力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二、《宏观经济管理》学习辅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宏观经济管理》学习辅导(论文提纲范文)
(1)乐清市实施“营改增”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营业税、增值税和“营改增”概念界定 |
2.1.1 营业税概念和特征 |
2.1.2 增值税概念和特征 |
2.1.3 “营改增”概念 |
2.2 理论依据:税收优化理论、税收中性理论 |
2.2.1 税收优化理论 |
2.2.2 税收中性理论 |
3 乐清市实施“营改增”政策的概况及其效果 |
3.1 乐清市“营改增”的基本情况 |
3.1.1 乐清市“营改增”行业运行情况 |
3.1.2 乐清市落实“营改增”政策的主要措施 |
3.2 乐清市实施“营改增”政策后税收收入的变化情况 |
3.2.1 乐清市税收收入的总体情况 |
3.2.2 乐清市税务局“营改增”收入分析 |
3.3 乐清市“营改增”后“四大行业”税负变化情况 |
3.3.1 金融业的税负变化情况 |
3.3.2 房地产业的税负变化情况 |
3.3.3 建筑业的税负变化情况 |
3.3.4 生活服务业的税负变化情况 |
3.4 乐清市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 |
3.4.1 “营改增”后经济结构的总体情况 |
3.4.2 “营改增”后企业发展的变化情况 |
4 乐清市实施“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对乐清市“营改增”的问卷调查 |
4.1.1 选取调查对象 |
4.1.2 确定调查方法 |
4.1.3 设计调查问题 |
4.2 对乐清市“营改增”调查问卷的分析 |
4.2.1 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2 税务部门存在的问题 |
4.2.3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乐清市实施“营改增”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政策方面的原因 |
4.3.2 税务部门的原因 |
4.3.3 企业方面的原因 |
5 乐清市推进“营改增”政策落实的建议 |
5.1 完善增值税税制体系 |
5.1.1 推进增值税立法工作,推动税收法制建设 |
5.1.2 稳步简并增值税税率,适当降低税率 |
5.1.3 优化增值税税收优惠制度 |
5.2 提升税务部门征管水平 |
5.2.1 加强税收宣传,不断优化纳税服务 |
5.2.2 实施分类分行业管理,重视预警监控 |
5.2.3 完善风险管理,驱动数据决策 |
5.2.4 建设网格化内控机制,加强信息管税 |
5.3 企业加强税收管理能力 |
5.3.1 做好税收筹划,均衡企业税负 |
5.3.2 合理定价,规范财务制度 |
5.3.3 提高税收风险意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乐清市“营改增”企业问卷调查表 |
乐清市“营改增”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中国城乡学龄儿童多维贫困测算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儿童多维贫困的界定与测算 |
2.1 多维贫困理论 |
2.2 儿童多维贫困的概念界定 |
2.3 儿童多维贫困的测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CFPS数据库的儿童多维贫困测算 |
3.1 数据来源 |
3.2 维度指标和权重选择 |
3.2.1 MPI维度和指标体系 |
3.2.2 儿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 |
3.2.3 权重的设计 |
3.3 A-F方法介绍 |
3.4 儿童多维贫困的测算 |
3.4.1 单维度贫困测算 |
3.4.2 多维度贫困测算 |
3.4.3 多维贫困的分解 |
3.5 本章小结 |
4 城乡儿童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 |
4.1 户籍制度因素 |
4.2 基础设施因素 |
4.3 学校与社区教育因素 |
4.4 家庭文化因素 |
5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 |
1.3.1 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PEST分析模型 |
2.2 波特五力模型 |
2.3 4Ps策略 |
第3章 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C公司简介 |
3.2 营销现状分析 |
3.2.1 C公司产品现状 |
3.2.2 C公司价格现状 |
3.2.3 C公司渠道现状 |
3.2.4 C公司促销现状 |
3.3 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产品问题 |
3.3.2 价格问题 |
3.3.3 渠道问题 |
3.3.4 促销问题 |
3.4 原因分析 |
3.4.1 产品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2 价格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3 渠道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4 促销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C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竞争对手分析 |
4.2.1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
4.2.2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
4.2.3 替代品的威胁 |
4.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3 消费者需求分析 |
4.3.1 在线培训效果 |
4.3.2 教学服务质量的需求 |
4.3.3 购买成本 |
4.3.4 价格要求 |
第5章 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营销策略建议 |
5.1 C公司产品策略建议 |
5.1.1 增加研发投入 |
5.1.2 提升产品服务 |
5.2 C公司价格策略建议 |
5.2.1 需求导向定价 |
5.2.2 产品组合定价 |
5.3 C公司渠道策略建议 |
5.3.1 合理开发代理商渠道 |
5.3.2 以系统平台进行覆盖区域 |
5.3.3 新媒体拓展渠道 |
5.4 C公司促销策略建议 |
5.4.1 靶向性针对需求促销 |
5.4.2 展会展销、体验优先 |
5.4.3 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 |
5.5 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 |
5.5.1 营销理念的革新 |
5.5.2 销售体系的完善 |
5.5.3 营销团队的积极性调动 |
5.5.4 营销组织的改进 |
5.5.5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6.2.1 论文的不足 |
6.2.2 论文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以A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政策跟踪审计文献综述 |
二、减税降费审计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公共政策 |
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概述 |
三、“三维”视角下的政策审计模式 |
四、“3E”目标审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国家治理理论 |
四、政府失灵理论 |
第三章 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减税降费政策 |
一、政策实施现状 |
二、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现状分析 |
一、目前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情况 |
二、政策落实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三、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务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审计目标 |
第二节 审计对象 |
第三节 审计内容和重点 |
一、政策的“形式”维度 |
二、政策的“事实”维度 |
三、“3E”目标审计 |
第四节 审计方法 |
第五节 其他事项 |
一、审计程序 |
二、审计依据 |
第五章 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基本情况介绍 |
一、A省经济情况介绍 |
二、A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案例介绍及框架具体应用 |
二、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优化建议 |
一、A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过程管理建议 |
二、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建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K12辅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国外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现状研究 |
2.2 国内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现状研究 |
2.3 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
2.4 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的新态势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3 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调研设计 |
3.1 市场问题发现 |
3.2 市场认知机构访谈 |
3.3 市场认知问卷调查 |
4 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差异性分析 |
4.3 相关性分析 |
4.4 回归分析 |
5 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机构层面 |
5.2 市场层面 |
6 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发展策略建议 |
6.1 提高机构满意感 |
6.2 优化市场环境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内容 |
附录2 预调研问卷 |
附录3 正式调研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
2.2.1 公共政策属性 |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
第7章 结语 |
7.1 初步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PX财富分公司业务人员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员工培训概述 |
一、员工培训的概念 |
二、员工培训的基本原则 |
三、员工培训的作用 |
第二节 员工培训的类型 |
一、按培训对象划分 |
二、按培训内容划分 |
三、按培训形式划分 |
第三节 员工培训的方法 |
一、直接传授培训法 |
二、实践性培训法 |
三、体验式员工培训法 |
四、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培训法 |
五、科技时代员工培训法 |
第三章 PX财富分公司业务人员培训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PX财富公司概况 |
一、PX财富公司的集团背景 |
二、PX财富公司概况 |
三、PX财富公司分公司概况 |
第二节 PX财富分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一、PX财富分公司整体人力资源概况 |
二、PX财富分公司业务人员人力资源结构 |
第三节 PX财富分公司培训体系现状 |
一、培训需求的分析 |
二、培训计划的制定 |
三、培训课程设置 |
四、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 |
五、培训讲师的选择 |
六、培训的组织和实施 |
七、培训效果评估 |
第四节 PX财富分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培训需求分析环节缺失 |
二、培训管理组织工作存在较多不足 |
三、培训课程设置仍需优化 |
四、培训方式方法仍比较单 |
五、培训讲师的稀缺 |
六、培训效果评估流于形式 |
第四章 PX财富分公司业务人员培训体系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培训体系优化的指导原则 |
一、培训体系的优化目标 |
二、培训体系的优化原则 |
第二节 培训体系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 |
一、定期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 |
二、进一步改善培训管理组织工作 |
三、从新人启航、远航提升、日常管理等三大角度完善培训体系 |
四、培训讲师的甄选和管理 |
五、完善培训评估机制 |
第三节 培训体系优化的实施保障 |
一、从公司战略的高度重视培训 |
二、建立分公司业务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三、完善培训绩效考核激励制度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的词义与内涵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词义辨析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关于经济发展的词义辨析 |
一、经济:定义、内涵、特征 |
二、发展:定义、内涵、特征 |
三、经济发展的词义辨析 |
第二节 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词义辨析 |
一、质量:定义、内涵、特征 |
二、经济质量:定义、分类、关联 |
三、经济发展质量的词义辨析 |
第三节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 |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意义 |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词义内涵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理论指导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论指导 |
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二、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发展 |
四、坚持用发展新理念统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二节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经济发展方针 |
二、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动力模式 |
三、推动城乡区域国际经济协调发展 |
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质量发展 |
第三节 处理好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重大关系 |
一、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
二、处理好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相互关系 |
三、处理好政府作用与市场决定的相互关系 |
四、处理好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相互关系 |
五、处理好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的相互关系 |
六、处理好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七、处理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关系 |
八、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
第三章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第一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
一、国内相关研究思想观点借鉴 |
二、国外相关研究思想观点借鉴 |
三、评价体系的框架选择与基本遵循 |
四、加速构建三层多维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微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一、微观经济理论研究要义 |
二、微观质量评价四大问题探析 |
三、微观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研究 |
第三节 中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一、产业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城乡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四、国际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节 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一、宏观均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国民分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绿色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四、调控能力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章 微观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产品质量治理建设 |
一、我国产品质量治理建设历程 |
二、我国产品质量治理面临挑战 |
三、产品质量治理建设对策建议 |
第二节 市场体制机制建设 |
一、现代市场结构体系建设 |
二、现代市场机制体系建设 |
三、市场价格机制建设 |
四、市场竞争机制建设 |
第三节 企业公平制度建设 |
一、坚持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二、推进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建设 |
三、推进国有企业现代制度建设 |
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建设 |
第四节 创新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 |
二、正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心 |
三、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
第五章 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
一、产业经济高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加快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建设 |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
四、加快服务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
第二节 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
二、推进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
三、推进新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第三节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
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
二、重点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机制 |
第四节 国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
一、牢固树立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思想 |
二、推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
三、推进国际投资高质量发展 |
四、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建设 |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建设 |
第六章 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推进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 |
一、坚持宏观均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
二、构建供需均衡型经济发展格局 |
三、高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二节 构建高质量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
一、推进国民收入分配高质量建设 |
二、推进初次分配公平效率建设 |
三、推进二次分配公平效率建设 |
四、推进三次分配公平效率建设 |
第三节 推进资源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 |
一、充分重视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的深刻重要性 |
二、推进资源节约治理高质量建设 |
三、推进能源发展与治理高质量建设 |
四、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高质量建设 |
五、推进生态多样性高质量建设 |
第四节 构建高质量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
一、全面提升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
二、推进政府调控思想与体制机制创新建设 |
三、推进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高质量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宏观经济管理》学习辅导(论文参考文献)
- [1]乐清市实施“营改增”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D]. 叶卫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4)
- [2]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国城乡学龄儿童多维贫困测算及比较研究[D]. 支殿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C公司在线教育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邹煌亮.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5]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以A省为例[D]. 欧阳扬帆.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K12辅导为例[D]. 李翔.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0)
- [7]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PX财富分公司业务人员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周文燕. 厦门大学, 2019(08)
- [10]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D]. 张丽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