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生活化课程张扬幼儿的个性

建构生活化课程张扬幼儿的个性

黄金秀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江苏溧阳213300)

【摘要】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本文试从转变教育观念,走出科学教育的误区入手,挖掘生活素材,组织集体教学;注重随机教育,开展主题活动;利用家庭资源,发挥教育作用。捕捉一切教育契机,在科学教育中建构生活化课程,充分张扬幼儿的个性。

【关键词】科学教育;建构;生活化;张扬;个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整合性的、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设的、不可更改的。”

《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而多尔的观点则为我们对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我们确立的子课题“在科学教育中建构生活化课程,张扬幼儿个性的研究”的研究,正是以科学教育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和挖掘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选择具有时代性和切实性的教育内容,通过开放性、探索性、互动性的多种生动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符合这些先进理念和原则的实践经验,也遇到了一些疑惑和迷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转变教育观念,走出教学误区

回首因落后而挨打的屈辱历史,面对与发达国家科技发展之间还存在的差异,人们忧心如焚。能否将科学提前教给幼儿,以使他们早日成才?大家认为事不宜迟。于是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带着它独有的尊严进入了幼儿的世界——幼儿在很小的年龄便开始接受“科学”教育。“欲速则不达”。幼儿科学教育进入了一个云山雾罩的误区。

误区一:一味地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

为什么成人迫不及待地向幼儿灌输知识?究其原因,就是认为幼儿幼稚无知,就是瞧不起幼儿独有的精神世界。这种儿童观是错误的。卢梭说的好:“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的主体发育水平决定了他们的世界是梦想的、诗的、艺术的、童话的、游戏的,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接受成人世界里如此复杂玄奥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他们能够接受的只是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常识而已。

误区二:科学知识源于书本。

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四五岁时,看到父亲给他的罗盘针以奇特方式指定一个方向,他感到巨大的惊奇。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追溯自己的科学研究历程时曾提及这件事给他的心灵所带来的震动。其实,成功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在于在书本上获得了多少冷冰冰的科学知识,懂得了多少科学大道理,而在于从小便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从小就在脑海里形成了一系列可能令其终生都魂牵梦饶的问题。因此,科学的知识、科学的原理、科学的奥秘、科学的魅力,其真正源泉不是书本,而是生活本身。

2.挖掘生活素材,组织集体教学

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他们睁大求知的眼睛,对所观察到的物体赋予生命。他们能够听到风儿的歌唱,能够看懂海浪的舞蹈,能够和小草交谈,能够与昆虫为伴……他们的心都是张开了翅膀的小鸟,在梦与现实的边缘上构筑想象的世界。

由于幼儿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我们为幼儿选择了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作为教学内容,如“会转的陀螺”、“草原上的动物”、“有趣的叶子”、“电池的用途”、“物体怎样能移动”、“奇妙的透镜”“找空气”……都是幼儿能直接观察、操作感知的学习内容。即使作为开拓幼儿视野,扩展幼儿知识面,满足幼儿好奇心,而不易直接观察的,如“自然保护区里的动物”、“巨大的火球——太阳”、“我们居住的地球”等,也可以借助于图片、模型或录像,进行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自然科学教育,使幼儿在学习时感到轻松、自然、亲切和温暖,不觉得与他的生活相隔太远,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

我们提倡通过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情景,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获得并积累了广泛的科学经验。教师则根据幼儿的探索、发现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处理,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或要求幼儿机械地背诵知识点和小结,尽量避免了过多的语言取代或干扰幼儿的探索和发现,保证了活动过程的顺利进展,取得了应有的教育效果。

3.注重随机教育,开展主题活动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中,时时处处都隐含着科学现象和教育的动因,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幼儿觉得奇怪的现象,幼儿感到困惑的问题,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因此,我们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把握一切利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契机实施教育。

如在一次《马路上来往的车辆》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围绕“汽车”这一话题自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我们将此生成了一个新主题活动——热闹的马路。先组织幼儿谈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车辆的认识;通过举办玩具车辆展览,了解各种车辆的外部特征;请交通警察来园作讲座,使幼儿对马路上指挥交通、保障道路通畅的交通警察有了充分的认识;通过观看录像、参观马路,亲身体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构建热闹的马路,让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材,大胆尝试,给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创造的空间。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丰收的季节——秋天”、“元旦庆祝会”、“欢欢喜喜过新年”“我为妈妈过节日”“美丽的春天”“小小茶叶节”等主题活动。因为活动的主题都是幼儿所喜欢的、感兴趣的,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幼儿调动了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发展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

4.利用家庭资源,发挥教育作用

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开展,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发挥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仅仅获得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够的,还应该引导家长随时关注幼儿园的教育,了解幼儿园活动的进展,并在适当的时候,以各种方式参与进来,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重任。

每当开展活动时,我们都会向家长公布活动的目标、活动的基本内容、活动的进程中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这样做既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也有利于幼儿园及时获取来自家长方面的资源。如在开展“热闹的马路”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邀请了大班一位在交警大队工作的家长来园作了一次讲座,使幼儿对交警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发动家长及幼儿收集各种材料:有的带来了有关车辆的图片,有的带来了有关交通规则的录像带,有的带来了雪碧瓶、易拉罐、果冻壳、旧挂历、蛋糕盒等废旧材料,有的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去参观马路……孩子们的活动,我们及时总结、整理,并以展览的方式展示给家长,保证家长能对活动有一个连贯、清晰的认识,让家长清楚地看到自己参与活动的实效性,逐渐强化家长提供有效支持与帮助的意识与行为,使家长从教师指令的服从者变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的家长也会给老师以启发,并有可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弥补教师在某些不足,从而使活动能朝着更深入、更宽广的方向发展,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地发展。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建构生活化课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还需要我们长期实践,不断探索,充分挖掘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素材,不失时机,恰当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收稿日期:2009-12-09

标签:;  ;  ;  

建构生活化课程张扬幼儿的个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