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缓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和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有效途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于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桐乡市龙翔街道金牛村、正福村、杨元村、单桥村和龙泾村为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以2008年桐乡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等资料为基础,结合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采用指标法对研究区域村庄用地的综合适宜度进行评价。经过调查,选取人均占地、户均占地、自然村规模、居民点破碎度、与镇区距离、交通通达性、水源状况、村民人均收入、房屋成新率和公众可接受程度这十个能反映村庄用地综合适宜度的指标来表征评价对象的状态和趋势。通过特尔菲法(Delphi)和“排列成比较技术”法相互校正的手段,赋予各指标相应的分值和权重系数。其中,由于指标法易受评价者(专家)的主观影响,导致不同评价者对同一对象的评价结果不尽一致,针对这个问题,研究采用次分析法(AHP)法对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对其权重分配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采用这个定量方法,使得计算较为客观地接近于分析要求。通过单因子的评价和多因素的综合叠加得到村庄用地综合适宜度的评价分值,依据多因子综合评价得到的分值采用聚类法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利用等级,配合单因子评价,为现状自然村的整治规划提供参考。根据评价结果,笔者拟出桐乡市龙翔街道两种可行的村庄整治规划方案。(一)方案A,研究区域内评价结果为“很适宜”的自然村作为中心村,在原基础上进行扩建。评价结果为“较适宜”、“一般适宜”的自然村作为基层村,适当吸引周边零星分散居民点进行归并,形成配套完善的农民新村。评价结果为“较不适宜”和“很不适宜”的自然村作为撤并村,逐步搬迁。(二)方案B,将每个行政村中评价得分最高的一个或若干个自然村作为中心村,其余作为撤并村。作者对桐乡市龙翔街道五个行政村进行村庄用地综合适宜度评价,期望通过本研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有针对性的村庄用地综合适宜度评价方法,作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决策和实践的前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层次分析法论文; 综合适宜度评价论文;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