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胃肠同时原发肿瘤5例报告

肾与胃肠同时原发肿瘤5例报告

一、肾与胃肠同时发生原发肿瘤五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姜菊玲[1](2021)在《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通过检索数据库文献,阐述近现代医家对胰腺癌证型分类的认识,归纳总结晚期胰腺癌常见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分析讨论各医家对晚期胰腺癌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认识;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回顾性探析不同地域(南方、北方)晚期胰腺癌证候、病机和遣方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胰腺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3.前瞻性观察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胰腺癌病证辨治的准确率和临床疗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根据检索策略手工检索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1月26日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经整理核对、数据提取和规范后,运用频数及频率分析统计胰腺癌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并拆分进行病性、病位证素分析,探讨总结胰腺癌核心病机。2.多中心、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符合纳入条件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信息及中医四诊资料,建立Epi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运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6.0 和 IBM SPSS Modeler 18.0 进行描述统计、Apriori法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可视化等,对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机、方药及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探究,提炼不同地域(南方、北方)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机与遣方用药规律。3.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符合纳入条件的Ⅲ-Ⅳ期胰腺癌病例,填写病例报告表,建立EpiData数据库,汇总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病史资料、治疗用药、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检验检查等信息,根据分组标准划分西医组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组,运用SAS 9.4和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和肿瘤标志物升降趋势。研究结果:1.基于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目前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湿阻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气滞型,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湿、热、气滞、血瘀,脾虚为主的病机观点居多,是胰腺癌发病和治疗的关键。结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核心病位在脾,脾虚是其发病和治疗的关键。晚期胰腺癌病性证素包括湿、热、气滞、血瘀、阴虚、毒、气虚、血虚、阳虚、寒、痰、气逆。其中,湿、热、气滞、气虚与血瘀是胰腺癌主要的病理变化。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湿阻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气滞型是晚期胰腺癌最常见的复合证型。2.基于256例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胰腺癌病位主要在脾、肝、胃、胆,尤其责之于脾、肝,可涉及肾、肺、心,脾是发病的核心病位。南北方病位均以脾、肝为主,其中,脾、胃为病在南方频次较高,肝、胆、肾、肺为病在北方频次较高。常见病性证素有气滞、气虚、湿、热、痰、血瘀、阳虚、血虚、水停、阴虚、寒,气虚和气滞分别是南北方主要的虚性证素和实性证素,脾虚(脾气虚)与气滞是发病的核心病机,脾虚气滞、脾虚湿阻、脾虚痰凝、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证是常见的证型。气滞、气虚病机特点在南方出现频次较高,湿、血瘀、阳虚、寒、夹痰、夹热病机特点在北方出现频次较高。通过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可以看出晚期胰腺癌最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的加减。通过关联强度绘制核心药物网络图,得到核心处方用药为:白术、茯苓、陈皮、黄芪、半夏、鸡内金、麦芽、白芍、党参。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之效。治法上,南方、北方均注重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但北方又注重清热利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结论:晚期胰腺癌的核心病位在脾,脾、胃为病多见于南方,肝、胆、肾、肺为病多见于北方;脾虚(脾气虚)与气滞是发病的核心病机,气滞、气虚病机特点多见于南方,北方病机特点在此基础上又表现为湿、血瘀、阳虚、寒、夹痰、夹热;晚期胰腺癌最常用方为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的加减,核心处方用药为:白术、茯苓、陈皮、鸡内金、黄芪、半夏、白芍、山药、麦芽;治法上,南方、北方均注重益气健脾、理气消食,但北方又注重清热利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三因制宜”学说在肿瘤临床辨治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合理性,填补了晚期胰腺癌方证特征地域差异研究的空白。3.基于138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组别是影响胰腺癌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相较于西医组,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390.00天vs 340.00天,P=0.04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病理分级为高中分化的患者总生存期(408.00天vs228.00天,P=0.0232)、分期为Ⅳ期的晚期患者总生存期(408.00天vs 308.00天,P=0.037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总生存期(423.00天vs 349.00天,P=0.0297)以及无确诊后治疗史的患者总生存期(390.00天vs255.00天,P=0.04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A50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改善优于西医组。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结论:组别是影响晚期胰腺癌生存期的独立因素,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降低晚期胰腺癌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症状;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验证了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林安阳[2](2021)在《基于温阳通便理论探讨“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温阳通便理论探讨“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及安全性,为临床诊治肿瘤脾肾阳虚型OIC提供新思路。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肿瘤脾肾阳虚型OIC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在对症镇痛、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予乳果糖口服溶液,15ml/次,2次/日,连续2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神阙、中脘、关元三穴,予“通便散”穴位敷贴治疗,4h/次,1次/日,连续2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及停药1周后CCS评分、Bristo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根据两组安全性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安全性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原发肿瘤部位、CCS评分、Bristo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PAC-QOL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体改善率分别为83.8%和6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CCS评分、Bristol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与停药后1周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停药后1周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和停药后1周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偏低(P<0.05)。4、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1.1%和6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治疗后与停药后1周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停药后1周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和停药后1周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偏低(P<0.05)。6、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偏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水平明显偏高(P<0.05)。7、安全性观察,两组生命征、血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出现腹泻4例,呕吐1例,皮肤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腹泻3例,呕吐3例,无皮肤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便散”穴位贴敷能够显着改善肿瘤脾肾阳虚型OIC患者的便秘症状及粪便性状,且疗效存在一定远期效应;2、“通便散”穴位贴敷能够显着改善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中医症状,且疗效存在一定远期效应;3、“通便散”穴位贴敷能够显着改善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生活质量;4、“通便散”穴位贴敷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王玥[3](2021)在《56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中药防治复发转移临床研究及系统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Meta分析探索中医药联合化疗防治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中医药提高辅助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以及防治LAGC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2)通过分析临床相关资料对LAGC术后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从包括中医药干预在内的多项相关因素中筛选出LAGC术后DFS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应用中医药防治LAGC术后复发转移提供思路。方法:(1)Meta 分析:计算机检索 CNKI、wanfang、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2月,检索“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人群为已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LAGC患者,对照组应用标准术后化疗≥4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8周。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复发转移率、DFS、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研究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应用Cochrane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临床研究:收集2015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应用中医药治疗的LAGC患者术后2年内的一般资料、临床疾病资料、中医治疗资料等,对基线资料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做统计性描述及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LAGC术后DFS相关的因素(P<0.05)作复发转移曲线图,然后将相关影响因素纳入Cox风险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LAGC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18个RCTs,经Meta分析显示,在辅助化疗期间疗效方面,对比单纯化疗,中医药联合化疗可以提高LAGC术后KPS评分(MD=7.24,95%CI[5.17,9.31],P<0.00001),提高 CD3+指标水平(MD=9.52,95%CI[5.90,13.15],P<0.00001),提高 CD4+/CD8+指标水平(MD=0.49,95%CI[0.32,0.66],P<0.00001),降低术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RR=0.55,95%CI[0.35,0.86],P=0.01),降低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RR=0.60,95%CI[0.39,0.93],P=0.02),降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RR=0.70,95%CI[0.57,0.87],P=0.001),降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RR=0.54,95%CI[0.41,0.70],P<0.00001),降低腹泻发生率(RR=0.61,95%CI[0.46,0.81],P=0.0007),降低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率(RR=0.42,95%CI[0.19,0.93],P=0.03)。在术后QLQ-C30 评分(MD=7.22,95%CI[-8.54,22.98],P=0.37)以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RR=0.67,95%CI[0.29,1.58],P=0.37)、肾功能异常发生率(RR=0.57,95%CI[0.17,1.90],P=0.36)方面,中医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在防治LAGC术后复发转移疗效方面,对比单纯化疗,中医药联合化疗可以降低LAGC术后1年累计复发转移率(RR=0.61,95%CI[0.44,0.85],P=0.003),2年累计复发转移率(RR=0.62,95%CI[0.44,0.86],P=0.005),3 年累计复发转移率(RR=0.59,95%CI[0.48,0.73],P<0.00001),5 年累计复发转移率(RR=0.60,95%CI[0.38,0.95],P=0.03),延长 DFS(MD=2.61,95%CI[1.38,3.83],P<0.0001)。(2)临床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患者62例,脱落6例,最终进入统计分析56例,截止2021年2月,入组的56例LAGC患者均已到达术后2年观察期。术后1年内3例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1年累计复发转移率5.35%;术后2年内16例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2年累计复发转移率28.57%;截止2021年2月,入组的56例LAGC术后患者发生复发转移32例,占比57.14%。统计发生复发转移患者DFS,结果显示:32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时间范围为9-70个月,平均术后复发转移时间28.72±16.78个月,中位DFS 24个月。①单因素Cox回归显示:TNM分期(95%CI:0.21-0.97,P=0.041)、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95%CI:0.18-0.96,P=0.04)、中医辨证治疗是否<1 年(95%CI:3.77-20.02,P<0.001)是LAGC术后DFS的影响因素。②多因素Cox回归显示:Ib-Ⅱ期(相较Ⅲ期)是LAGC术后DFS的独立保护因素(95%CI:0.119-0.712,P=0.007),中医治疗时间<1 年 LAGC 术后 DFS 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3.587-23.631,P<0.0001)。结论:(1)Meta分析:中医药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在辅助化疗期间疗效方面,可以提高LAGC术后患者免疫水平及KPS评分,降低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在QLQ-C30评分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与单纯术后化疗无统计学差异;防治复发转移远期疗效方面,可以降低LAGC术后1年、2年、3年、5年的累计复发转移率,提高DFS。(2)临床研究:中医药联合化疗下,更早的TNM分期(Ib-Ⅱ期)以及更长的中医辨证治疗时间(1年以上)是LAGC术后DFS的独立保护因素。

姜雪娇[4](2021)在《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多原发癌(multipleprimary cancer,MPC)指同一机体的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不止一个且互相独立的原发恶性肿瘤。肺癌由于其高发生率及死亡率一直以来受到学界广泛重视。然而临床研究中对既往确诊癌症患者再次发生第二原发肺癌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鲜有报道。第二原发肺癌与肺部转移灶,病理性质完全不一致,其治疗手段及临床预后也不同。临床中由于新出现的第二原发肺癌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可能导致医务工作者重视首发癌,而忽略第二原发肺癌的发生,甚至直接误诊成首发癌的肺部转移,造成漏诊误诊。第二原发肺癌的漏诊或误诊,给规范化的临床治疗提出严峻挑战,均会造成患者放弃根治性治疗甚至过度治疗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对其临床特征、风险因素、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减少第二原发肺癌的误诊和漏诊,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及改善预后。分析同类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前已发表的研究大多整理分析了第二原发肺癌的临床特征,并未涉及其远期预后的分析,成为其研究的不足。基于此,我们提出了 72例LCSPM-MPC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从多角度去探究影响其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目的探讨肺癌作为第二原发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形成原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性别、年龄、个人史、肿瘤家族史、时间间隔、首发癌情况(器官分布、病理分期、治疗方式)、第二原发肺癌情况(首次出现时的症状、病灶最大径、淋巴及器官转移情况、TNM分期、病理类型、ki-67、基因突变、治疗方式)及中医证候等因素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生存差异,以期提高医务工作者对LCSPM-MPC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整理中日友好医院2012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诊断标准从中筛选出肺癌作为第二原发癌的多原发癌患者纳入研究。详细采集并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并随访,包括一般情况、病史资料、首发癌相关信息、第二原发肺癌相关信息、中医证候及生存状态。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以中位计数法表示,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对再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性癌各临床指标运用log-rank单因素检验对比组间差异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做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LCSPM-MPC预后可能的风险因素,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发病率:中日友好医院2012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共经病理确诊为肺癌2375例,发现LCSPM-MPC患者72例,发生率约为3.03%。2)性别及年龄:全组男性、女性患者各36例,男女发病比例相近。首发癌确诊中位年龄是62岁(19~83岁),平均年龄60.25±12.74岁,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其中男性中位年龄63岁(49~81岁),平均年龄64.38±7.57岁,高峰年龄段60~69岁;女性中位年龄57岁(19~83岁),平均年龄56.11±15.38岁,高峰年龄段为50~69岁,男女在年龄分层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第二原发肺癌确诊中位年龄是69岁(31~90岁),平均年龄66.22±12.21岁,高峰年龄为70~79岁之间。其中男性中位年龄70岁(53~90岁),平均年龄69.55±8.64岁,高峰年龄段为70~79岁;女性中位年龄66岁(31~87岁),平均年龄62.89±14.32岁,高峰年龄段为70~79岁,男女在年龄分层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3)两癌灶间隔时间:同时瘤组(SMPC)占20.83%(15/72),异时瘤组(MMPC)占79.17%(57/72),异时瘤组是同时瘤组的3.8倍。SMPC组中,首癌与第二原发肺癌中位间隔时间是0.5个月(0~5.1个月);MMPC组中,首癌与第二原发肺癌中位间隔时间是77个月(10~304个月)。40例(55.56%)在首发癌确诊后的5年内有发生第二原发肺癌,提示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4)首发癌发病特点:消化系统30例,乳腺12例,泌尿系统8例,头颈部7例,女性生殖系统6例,淋巴系统4例,血液系统及胸腺各2例,腹膜后副神经1例,其中消化道(25/69,34.72%)及乳腺癌(12/72,16.67%)是首发癌的好发部位,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及妇科系统肿瘤。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乳腺癌最多见(12/36,33.33%),男性胃肠道肿瘤最多见(16/36,44.44%)。从同时异时性来看,MMPC和SMPC患者在首发癌系统及器官分布上无差异。病理类型以实体瘤多见,白血病、淋巴瘤病理类型少见。在首发癌分期方面,超过三分之二的首发癌临床分期为Ⅰ期(51/72,70.83%)。在首癌治疗方式中,84.72%(61/72)行手术治疗,其中76.39%(55/72)例行根治性手术。5)第二原发肺癌发病特点:54.17%(39/72)患者在确诊前无任何不适症状,仅通过常规体检偶然发现;55.56%(40/72)肿瘤最大径小于3cm;48.61%(35/72)患者伴发转移,37.5%(27/72)患者伴发淋巴结转移,30.56%患者(22/72)伴远处转移;50%(36/72))患者临床分期为Ⅰ期;63.89%患者(46/72)肺部病灶位于上叶;超过三分之二的病理类型为腺癌(58/72,80.56%);25%(18/72)患者具有EGFR敏感基因突变;55.56%(40/72)患者 Ki-67 指数<20%;65.28%(47/72)患者行手术治疗,54.17%(39/72)例行根治术。6)中医证候:31.94%(23/72)痰湿证,19.44%(14/72)血瘀证,15.28%(11/72)阴虚证,13.89%(10/72)气郁证,9.72%(7/72)湿热证,6.94%(5/72)阳虚证,2.78%(2/72)气虚证。7)生存情况:72例LCSPM-MPC患者至随访终点时,54.12%仍存活(39/72),45.83%(33/72)已死亡。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time,OS)范围为 12.93~337.37 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OS)为155.2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2/72)、83.33%(60/72)、62.5%(45/72)。8)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对再发癌为肺癌的MPC各项临床指标与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方法,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包括:性别、冠心病史、同时性或异时性、两癌时间间隔、首发癌年龄、首发癌器官分布(女性特有肿瘤)、首发癌分期、首发癌是否行根治术、第二原发肺癌病灶大小、淋巴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第二原发肺癌TNM分期、第二原发肺癌Ki-67数值、第二原发肺癌根治手术、中医证候(阴虚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经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后显示,性别、间隔时间、阴虚证、首发癌年龄、首发癌行根治术及第二原发肺癌分期对总生存期影响较大(P<0.05)。研究结论1)LCSPM-MPC好发于中老年人,对于消化道肿瘤及乳腺癌患者,在首发癌确诊前5年内出现的肺部新发病灶,临床上需考虑到有第二原发肺癌的可能性,以便早期诊治,争取为患者赢取更大的生存获益。2)LCSPM-MPC患者均存在证候偏颇状态,以痰湿证居多,其次为血瘀、阴虚及气滞证,其中阴虚证患者预后可能较差。3)对LCSPM-MPC患者多项临床指标进行生存分析显示:①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女性患者、无冠心病史、异时瘤组、首发癌灶与第二原发肺癌发病间隔时间>5年、首癌年龄<62岁,首癌及第二原发肺癌分期为Ⅰ-Ⅱ期、首发癌为女性常见肿瘤(乳腺癌和生殖系统肿瘤)、第二原发肺癌病灶<3cm、无淋巴及周围器官组织转移、第二原发肺癌Ki-67数值<20%,首发癌及第二原发肺癌行根治术患者预后较好,生存期显着延长。②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间隔时间、首发癌年龄、首发癌行根治术、第二原发肺癌分期对LCSPM-MPC患者预后的影响更大,其中男性患者、间隔时间小于5年、首发癌年龄≥62岁、首发癌未行根治术及第二原发肺癌为中晚期,死亡风险显着升高。

项灵云[5](2021)在《伴有CRC的MP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SI状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单发结直肠癌(CRC)患者及伴有CRC的多原发癌(MPC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CRC的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MPC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四医院2015.01.01-2018.12.31经病检确诊的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免疫组化法检测CR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MLH1、MSH2、MSH6和PMS2四种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CRC患者的MSI状态与MPC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224例CRC中,183例为单发CRC(81.7%,183/224),伴有CRC的MPCs患者共41例(18.3%,41/224)。单发CRC患者与伴有CRC的MPCs患者男女比分别为1.1:1和0.8:1;224例CRC的中位年龄为58岁(28-86岁),其中单发CRC中位年龄为61岁(28-86),41例伴有CRC的MPCs者中位发病年龄65岁(51-79)。分组显示:单发CRC及伴有CRC的MPCs组≥50岁以上分别为88.0%(161/183)和87.8%(36/41);两者的CRC发病部位均以直肠多见,分别为42.7%(78/183)和47.0%(19/41);两者的CRC分期均以I-II期多见,分别占59.0%(108/183)和65.9%(27/41)。伴有CRC的MPCs患者性别、年龄、CRC部位、CRC的TNM分期与单发CRC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1例MPCs中,同时性MPCs占19.5%(8/41),异时性MPCs占80.5%(33/41),异时MPCs明显高于同时MPCs。第一原发癌(FPC)与第二原发癌(SPC)间隔时间为0-696个月,中位时间95月(90.5±10)。其中,FPC诊断后的2年内发生SPC病例占46.3%(19/41例)、10年后发生比例占24.4%(10/41例),56.1%(23/41例)为其他时间段发生。在41例MPCs中,SPC的肠外病灶共43个,按照发生部位依次为胃(9/43,20.9%)、肺(8/43,19.0%)、乳腺(6/43,14.0)。在8例同时性多原发癌中右半结肠5例,占62.5%;33例异时性多原发癌中直肠18例,占54.5%。单发CRC及伴有CRC的MPCs患者中MSI-H的患者分别为(1.1%,2/183)及14.6%(6/41),MPCs患者中MSI-H者明显高于单发CRC中MSI-H者(P=0.001)。结论:在CRC中,MPCs发生率为18.3%;伴有CRC的MPCs患者性别、年龄、CRC部位、CRC诊断时的TNM分期与单发CRC患者类似,不能通过CRC诊断时的性别、年龄、CRC部位、CRC诊断时的TNM分期预测MPCs的发生;伴有CRC的MPCs患者中,肠外发病器官中以胃最常见;异时性MPCs发生率更高;MPCs可发生于CRC的2年内及10年后;MSI-H的CRC患者具有更高地发展为MPCs的风险。

王一同[6](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谭雅彬[7](2021)在《中药治疗大肠癌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病例中一直都居高不下。临床上治疗CRC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方法之一,辅以化疗、放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其中手术最为广泛且疗效更确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与CRC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手术治疗也会明显改变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术后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也与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有关。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减轻患者术后相关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近来研究发现中医药与肠道菌群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经过临床观察以及文献研究发现临床上不少CRC术后患者中医辨证属于脾肾阳虚证,采用中药干预后临床效果突出。本研究拟探讨中药干预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相关症状变化情况,以及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者中药干预前后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作比较,以期找到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证明中药干预在改善患者相关症状的同时能够改善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微生态,进一步说明中药干预的疗效与肠道微生态之间具有相关性。并尝试找出肠道菌群中与CRC治疗有关的有益菌、有害菌和关键菌,从而为中医药抗肿瘤的研究提供新证据、新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共40例,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试验,使用中药制剂持续干预2周,对患者中药干预前后的相关症状和体征通过症状积分法进行评价,分析中药干预对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疗效。对40名患者用药前后以及10名正常健康人共90份粪便标本进行采集,然后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别检测出健康正常志愿者(作为研究基线)、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以及中药干预后的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信息,然后进行一系列深入的群落结构的统计学及可视化分析比较三组样本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得到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特殊变化,证明中药干预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疗效及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并尝试找出肠道菌群中与CRC治疗有关的有益菌、有害菌及关键菌。研究结果1.40名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中药干预后评价为痊愈者2名,显效者16名,有效者22名,无效者0名,中医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100%。其中中药干预前中医症状总积分为13.65±2.65,中药干预1周后为9.00±2.15,中药干预2周后为4.58±2.29。三个时间点互相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中药干预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后的相关症状获得了明显的改善。2.OTU分类鉴定结果显示中药干预前后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药干预在改善患者相关症状的同时使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具有比干预前有更多样的肠道微生物。3.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健康人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而中药干预使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用药前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使之接近于正常健康人群。4.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健康人相比存在显着差异,处于失调状态,而中药干预使患者的肠道菌群微生态得到改善,且中药干预后患者的肠道菌群组内差异性变小,说明中药干预CRC术后患者能改善其肠道微生态。5.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相对丰度与正常健康者相比无显着(P<0.05)减少物种,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相对丰度与正常健康者相比存在显着增高(P<0.05)的物种,尤其是克雷伯氏菌属(gKlebsiella)、埃希氏菌属(gEscherichia)、gLachnoclostridium菌。可见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问题是共生菌和致病菌失衡,条件致病菌异常增多,这与CRC术后脾肾阳虚患者出现的相关症状具有相关性。6.中药干预前后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结构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均发生了改变,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中药干预后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显着减少(P<0.05)的物种,尤其是gLachnoclostridium、埃希氏菌属(gEscherichia)、克雷伯氏菌属(gKlebsiella)、肠球菌属(gEnterococcus)。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中药干预后组成和相对丰度显着增多(P<0.05)的物种普雷沃氏菌科(fPrevotellaceae),尤其是 gPrevotella9、柔嫩梭菌属(gFaecalibacterium)、罗姆布茨菌(gRombotusia)。中药干预能抑制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肠道微生物中条件致病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这与中药干预改善了 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相关症状具有相关性。7.本研究通过组成及丰度检测发现在不同组别存在某些特定菌,这些物种可以作为监测不同治疗阶段的疾病活动性和治疗反应性的指标。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组区别于别组的特定菌为乳杆菌目(oLactobacillales)、克雷伯氏菌属(gKlebsiella)、gRuminococcusgnavusgroup,中药干预后组为:罗姆布茨菌(gRombotusia)、gAnaerostipes,中药干预前组为乳杆菌目(oLactobacillales)、克雷伯氏菌属(gKlebsiella)、gRuminococcusgnavusgroup,正常健康组为巨单胞菌属(gMegamonas)、柔嫩梭菌属(gFaecalibacterium)、gSubdoligranulum、gEnorma、gRoseburia、gAlistipes、萨特氏菌属(gSutterella)、gRuminococcaceaeUCG002。8.在人体肠道微生物所有样本绝对丰度前20的属水平范围内,本研究发现不存在相互拮抗的菌群,而gPrevotella9和巨单胞菌属(gMegamonas)之间均存在相互协同作用。研究结论本研究证实了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与正常健康人相比处于失调状态,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问题是共生菌和致病菌失衡,致病菌异常增多,这与CRC术后脾肾阳虚患者出现的相关症状具有相关性。中药干预可以改善术后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发现中药干预能够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主要使普雷沃氏菌科(f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富度增加,而肠杆菌科(fenterobacteriaceae)、肠球菌科(fEnterococcaceae)的相对丰富度减少,改善了 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肠道微生态,使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增加,有助于CRC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恢复正常健康状态,这与中药干预改善了 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相关症状具有相关性。并且CRC术后脾肾阳虚证中药干预前后的患者和正常健康者的肠道菌群均有其特定的关键菌。中药干预改善CRC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相关症状的作用机制与其改善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有关。

陶凯雄,张鹏,李健,姜可伟,汪明[8](2020)在《胃肠间质瘤全程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样。研究表明,绝大多数GIST具有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活化突变[1-2]。随着对GIST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影像学、病理学及外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外科手术联合靶向药物综合治疗已成为GIST当前标准治疗模式之一。在靶向药物时代,接受规范治疗的GIST病人生存期显着延长,GIST有望逐步进入"慢性病"范畴,因而对GIST病人实行全程化管理十分重要。

王佩佩[9](2020)在《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多种不同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辅助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甄别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干预治疗癌性腹水的优势品种。2研究方法2.1传统Meta分析以主题词“癌性腹水”、“中药注射液”、“随机”等及其相关自由词制定文献检索表达式,全方位检索2019年12月31日以前的中英文数据库相关文献,且使用灰色文献检索、引文检索等,收集所有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RCT研究。严格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评价最终纳入的RCT文献质量,提取纳入研究的基线资料、文献信息、结局指标等数据资料,运用Stata 16.0软件及RevMan5.3进行卡方检验及汇总效应量,并根据研究特征预先设置亚组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相关变量因素进行回归分析。2.2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检索关于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所有研究(含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的直接比较),纳入符合基本假设的RCT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假设检验,评估其迭代收敛性,基于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效应模型进行网状Meta分析,运用R软件gemtc包、WinBUGS及Stata 16.0软件对各RCT结局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绘制各治疗措施比较的网状证据图及贡献图,计算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在各结局指标的排序概率及累计概率,进一步统计曲线下面积,预测不同中药注射液在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排序的可能性。3研究结果3.1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DDP)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Meta分析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35项,共计癌性腹水患者2490例,对照组1224例,治疗组1266例,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低偏倚风险≥3的研究约占20%。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顺铂腹腔灌注相比,中药注射液联合DDP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Meta分析汇总的效应量及其可信区间分别为:临床总有效率OR=3.38(95%CI[2.79,4.09]),Z=12.57(p<0.00001)、KPS 评分改善率 OR=3.58(95%CI[2.73,4.69]),Z=9.22(p<0.00001)、骨髓抑制事件发生率 OR=0.36(95%CI[0.28,0.47]),Z=7.50(p<0.00001)、恶心呕吐事件发生率 OR=0.33(95%CI[0.26,0.42]),Z=8.92(p<0.00001)、肝肾功能受损事件发生率 OR=0.36(95%CI[0.20,0.64]),Z=3.40(p=0.0007)、发热事件发生率 OR=0.42(95%CI[0.26,0.70]),Z=3.40(p=0.0007)、腹痛事件发生率OR=0.52(95%CI[0.21,1.31]),Z=1.39(p=0.16)。除在降低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结局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癌性腹水原发灶不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对胃癌、肝癌、卵巢癌等原发灶引起的相关腹水均具有明显疗效,各个亚组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肝癌组、卵巢癌组不同亚组之间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异质性(p=0.90)。不同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亚组分析提示:与单纯DDP灌注相比,艾迪注射液+DDP灌注组、康艾注射液+DDP灌注组、康莱特注射液+DDP灌注组、榄香烯注射液+DDP灌注组、复方苦参注射液+DDP灌注组、猪苓多糖注射液+DDP灌注组、香菇多糖注射液+DDP灌注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DDP灌注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DDP灌注组9个亚组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不同中药注射液的亚组间无明显异质性(p=0.93)。与单纯DDP灌注相比,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腹腔灌注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降低肿瘤标志物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该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经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的不同、疗程及用药频率、用药剂量、样本量等多因素对本研究结果影响较小。以临床有效率为例Egger法检验提示本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3.2不同中药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最终纳入符合同质性假设的定量分析研究31项,共涉及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猪苓多糖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8种中药注射液分别联合DDP腹腔灌注及单纯DDP腹腔灌注9种干预措施,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DDP+榄香烯(70.8%)>DDP+复方苦参(67.8%)>DDP+康莱特(65.9%)>DDP+鸦胆子油乳(58.6%)>DDP+猪苓多糖(57.1%)>DDP+艾迪(48.4%)>DDP+香菇多糖(41.7%)>DDP+康艾(39.2%)>DDP(0.5%);②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DDP+猪苓多糖(75.7%)>DDP+艾迪(59.8%)>DDP+康莱特(56%)>DDP+鸦胆子油乳(54.2%)>DDP+复方苦参(53%)>DDP+香菇多糖(50.9%)>DDP(0.5%);③在降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DDP+艾迪(89.6%)>DDP+鸦胆子油乳(57.6%)>DDP+复方苦参(57.5%)>DDP+猪苓多糖(57.5%)>DDP+康莱特(55.7%)>DDP+香菇多糖(47%)>DDP+榄香烯(46.9%)>DDP+康艾(28.9%)>DDP(9.4%);③在降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DDP+艾迪(75.2%)>DDP+榄香烯(66%)>DDP+复方苦参(58.5%)>DDP+康莱特(58.1%)>DDP+猪苓多糖(57.3%)>DDP+鸦胆子油乳(56.7%)>DDP+康艾(48%)>DDP+香菇多糖(24.3%)>DDP(5.9%);④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相对综合优势;复方苦参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恶心呕吐事件发生数方面具有相对综合优势;康莱特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艾迪注射液在同时降低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占相对优势。且与康艾注射液+DDP相比,艾迪注射液+DDP(OR=0.19,95%CI[0.04,0.78])可明显降低骨髓抑制事件发生率,两两间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图提示不同结局指标可能存在小样本发表偏倚。4研究结论与单纯DDP腹腔灌注治疗相比,中药注射液联合DDP腹腔灌注可显着提高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胃癌、肝癌、卵巢癌等不同原发灶相关腹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具有显着疗效。同时可改善恶性肿瘤相关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事件的发生率。其中榄香烯注射液在提高近期疗效方面可能具有相对优势,艾迪注射液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对优势可能性较大,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综合优势。

张新际,侯建国,孙颖浩,许传亮,钱松溪,高旭[10](2002)在《肾与胃肠同期原发肿瘤的回顾性研究(附5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评价肾与胃肠同期原发肿瘤的诊治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1998-01~1999-12期间对5例肾肿瘤中同期并发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结果 同期收治肾肿瘤104例,肾与胃肠道同期原发肿瘤5例,占4.8%。5例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无泌尿系症状。B超和CT检查均诊断为肾肿瘤,均行根治性手术。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5例;合并胃腺癌2例,乙状结肠腺癌2例,直肠腺癌1例,均为原发肿瘤。随访2~21个月,平均7.8个月,均健在。 结论 多原发肿瘤不能视为晚期肿瘤,应积极手术切除。强调术前应全面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肾肿瘤的诊断十分重要。

二、肾与胃肠同时发生原发肿瘤五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与胃肠同时发生原发肿瘤五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胰腺癌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胰腺癌流行病学概况
        2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3 胰腺癌的发病机制
        4 胰腺癌的诊断与分型
        5 胰腺癌西医治疗进展
        6 小结与展望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研究进展
        1 胰腺与胰腺癌中医病名溯源
        2 胰腺癌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3 不同地域医派胰腺癌辨治的学术探讨
        4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研究概况
        5 小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南北比较研究
    第一章 基于文献的胰腺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时间范围
        3 文献类型
        4 检索策略
        5 文献的纳入与筛选
        6 数据提取和规范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文献类型
        2 文献来源及时间分布
        3 证型频次分布
        讨论
        1 证候、病机、证型的关系
        2 胰腺癌病机特点
        3 胰腺癌证型研究存在的问题
        结论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南北比较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关联规则分析
        讨论
        1 晚期胰腺癌病机及证素特点
        2 晚期胰腺癌用药特点
        3 本研究的特点
        结论
第三部分 中西医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分析
    讨论
        1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
        2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降低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A50
        3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症状
        4 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结论
结语
本研究的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胰腺癌AJCC第八版TNM分期
附录二
附件

(2)基于温阳通便理论探讨“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中止标准
    6 剔除标准
    7 脱落标准
    8 研究方法
        8.1 样本含量估算和随机分组方法
        8.2 药物来源
        8.3 治疗方法
        8.4 注意事项
        8.5 观察指标
    9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1 基线资料分析
        1.1 两组治疗前人口特征与肿瘤病情基线的比较
        1.2 两组治疗前OIC病情基线的比较
    2 疗效观察
        2.1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2.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2.3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比较
    3 安全性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第三章 讨论
    1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1.1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主要发病机制
        1.2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临床治疗进展
    2 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中医学认识
        2.1 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病名、病位及病因病机研究
        2.2 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相关证型研究
    3 温阳通便理论指导“通便散”穴位贴敷的辨治分析及应用概况
        3.1 温阳通便理论概述
        3.2 “通便散”选方依据
        3.3 穴位贴敷疗法及选穴依据
    4 “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临床疗效分析
    5 “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及生活质量评价
    6 “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安全性分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7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1 存在不足
        7.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肿瘤患者OIC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56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中药防治复发转移临床研究及系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1. 胃癌复发转移的中医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家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经验
        3. 中医防治胃癌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西医治疗现状及进展
        1. 外科治疗
        2. 围手术期化疗
        3. 术后辅助化疗
        4. 术后同步放化疗
        5. 分子靶向治疗
        6. 术后随访
        7.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中药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防治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META分析
    1.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案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结局指标
        2.4 资料来源
        2.5 资料提取
        2.6 偏倚风险评价
        2.7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文献筛选流程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
        3.4 Meta分析结果
        3.5 发表偏倚
    4. 结论
    5. 讨论
        5.1 中医药防治LAGC术后复发转移辅助化疗期间疗效
        5.2 中医药防治LAGC术后复发转移机制
    6. 小结
第二章 56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中医药参与防护复发转移的研究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随访计划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
    2. 研究结果
        2.1 入组病例分布
        2.2 人口学资料
        2.3 肿瘤信息
        2.4 舌脉及证素
        2.5 治疗情况
        2.6 辅助检查指标
        2.7 结局指标
        2.8 单因素Cox回归
        2.9 多因素Cox回归
    3. 讨论
        3.1 患者人口学因素
        3.2 肿瘤信息
        3.3 舌脉与证素
        3.4 治疗情况
        3.5 辅助检查指标
        3.6 术后复发转移结局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多原发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 多原发癌的发病率
    2. 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
        2.1 性别及发病年龄
        2.2 癌肿的发病间隔
        2.3 发病部位
    3 多原发癌的形成原因及危险因素
        3.1 多原发癌的现代医学认识
        3.2 多原发癌的中医学认识
    4. 多原发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 多原发癌的治疗
        5.1 多原发癌的现代医学治疗
        5.2 多原发癌的中医治疗
    6. 多原发癌的预后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1. 病历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排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随访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 生存情况
        3.3 生存分析
    4. 讨论
        1. 发病率
        2. 形成原因
        3. 临床特征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5. 治疗
        6 预后
        7. 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
        8.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伴有CRC的MP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SI状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主要来源及目的
        1.3.1 研究来源
        1.3.2 研究目的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临床资料收集
        2.2.2 组织标本收集
        2.2.3 MLH1、MSH2、MSH6和PMS2 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2.2.4 MSI免疫组化结果判读
        2.2.5 统计学处理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结论
    3.1 研究结论
    3.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3.3 应用前景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原发癌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6)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药治疗大肠癌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大肠癌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中医对大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2 大肠癌中医证候研究
        3 中医药对大肠癌的治疗
        4 小结
    第二节 大肠癌的发生及相关治疗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 肠道菌群概述
        2 肠道菌群与大肠癌的发生
        3 肿瘤相关治疗对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
        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研究成果

(8)胃肠间质瘤全程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
    1.1 概述及临床表现
    1.2 常用检查方式
    1.3 病理学诊断原则
2 GIST多学科综合治疗
3 GIST处理原则
    3.1 小GIST
    3.2 原发可切除GIST
    3.3 复发转移或原发不可切除GIST
4 GIST术前准备
    4.1 体格检查及术前宣教
    4.2 风险筛查及处理
        4.2.1 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
        4.2.2 血栓栓塞风险筛查及管理
    4.3 术前肠道准备与禁食禁饮
5 GIST术中管理
    5.1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5.2 手术麻醉
    5.3 术中护理
    5.4 手术原则
    5.5 手术方式选择及消化道重建
    5.6 管道留置
    5.7 GIST标本处理
6 GIST术后管理
    6.1 疼痛管理
    6.2 营养管理
    6.3 并发症管理
        6.3.1 术后恶心呕吐
        6.3.2 出血
        6.3.3 吻合口漏
        6.3.4 静脉血栓栓塞症
        6.3.5 应激性黏膜病变
        6.3.6 术后胃瘫综合征
        6.3.7 其他并发症
7 GIST病理检查
    7.1 基本诊断
    7.2 危险度评估
8 GIST基因检测
    8.1 一代测序
    8.2 NGS及液体活检
9 靶向药物治疗
    9.1 辅助治疗
    9.2复发转移或不可切除GIST靶向治疗
    9.3 药物疗效判定
    9.4 用药注意事项
    9.5 靶向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
        9.5.1 伊马替尼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
        9.5.2 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可能导致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9.6 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监测
1 0 GIST专病门诊及病人教育
    1 0.1 专病门诊
    1 0.2 病人教育
1 1 GIST病人随访
《胃肠间质瘤全程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编审委员会

(9)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治疗癌性腹水的进展
        1 概述
        2 病理机制
        3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癌性腹水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内治法
        3 外治法
        4 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疗法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方案
        3.1 技术路线图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3 文献来源与检索
        3.4 文献筛选
        3.5 资料提取
        3.6 质量评价
        3.7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文献检索策略及结果
        4.2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4.3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4.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5 传统Meta分析结果
        4.6 网状Meta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总体研究结果概述
        5.2 腹腔灌注疗法
        5.3 中药注射液结果分析
        5.4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的具体标准
    附录2 改良Jadad评分量表
    附录3 WHO癌性腹水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4 CBM数据库检索策略及步骤
    附录5 贝叶斯MCMC模型有效率代码
    附录6 不同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图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肾与胃肠同时发生原发肿瘤五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期胰腺癌中医方证特征地域差异及临床研究[D]. 姜菊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温阳通便理论探讨“通便散”穴位贴敷治疗肿瘤脾肾阳虚型OIC的临床研究[D]. 林安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56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中药防治复发转移临床研究及系统综述[D]. 王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D]. 姜雪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伴有CRC的MP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SI状态分析[D]. 项灵云. 江汉大学, 2021(01)
  • [6]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中药治疗大肠癌术后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谭雅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胃肠间质瘤全程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陶凯雄,张鹏,李健,姜可伟,汪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10)
  • [9]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D]. 王佩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肾与胃肠同期原发肿瘤的回顾性研究(附5例报告)[J]. 张新际,侯建国,孙颖浩,许传亮,钱松溪,高旭. 实用医药杂志, 2002(02)

标签:;  ;  ;  ;  ;  

肾与胃肠同时原发肿瘤5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