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白云小学袁二青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探究性学习理念对于发挥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力和应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建立探究性学习模式。本文就利用好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开展
一、前言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主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研究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小学生由于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具有活泼好动、好玩的特点,往往容易对陌生事物产生好奇心,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要求学生掌握好各套数学公式、定义和法则,还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独立学习及团队合作的方式寻找更深层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层面,还利用好了数学学科灵活、多变的特点,开发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掌握了一套更有效的数学方法,很好地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以及灵活应变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诱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很难让小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就很难产生。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所学过的知识背景相结合,创设问题的情境,让新旧知识间产生联系,引领学生进入一种与要学习的新知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受到现有知识不足以解决新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想要探究新知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欲望,学习兴趣由此被激发出来,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何亭子的顶端都是采用三角形状?”“为何高压输电线的铁塔是呈三角形状?为何不能是正方形或者椭圆形呢?”“摄影师为什么用三脚架来支撑相机?”等一系列与生活知识息息相关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生活情境中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想要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还可以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小学生独立思考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总结出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演示假设用四边形是否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四边形是不具有稳定性的。教师通过常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很多是源于现实生活,其实并不难理解,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热情。
三、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数学思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首要前提是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好知识的概念,而且要更清楚地认识到当中的关键部分,理解知识点是从何而来,才能将其正确运用到计算当中。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数学思维,大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创造性思维。去自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结果。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学习“角的知识”时,如果只讲解角的定义,很多学生无法一下理解,也不会运用道题目中。教师可以用粉笔演示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顶点,再用三角尺以顶点为起点,向两个不同方向引出两条射线,从而得到一个“角”。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就是角”这一定义是如何得来的,有了这样的正确思维,学生在实际做“找角”的练习中就能正确地将概念运用其中,知道在各多边形中分别有多少个角,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只与角度有关,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建立正确的思维能力后,教师还应鼓励小学生利用量角器画出直角、钝角及锐角,自主地区分出这三种角的不同特征,理清好思路,为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正确的解决做好了准备。
四、加强团队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于自我探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将自己的观点与同伴分享交流,激发团队合作的智慧和能量,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再认识、再记忆以及把握度的再提高,这样也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双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用纸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标注好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知的平面图形。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地摆弄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很快就有小组讨论出结果,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以高”这一结论。再例如在“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出两道分别用一个步骤和两个步骤才能解出的应用题,然后反馈交流,最后整合在一起让全班同学一起解题。学生在团队交流合作中可以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其他同学产生思维的交融和碰撞,从而调整自己的思维,这个过程实现了学生件的认知互补,并在团队探究学习中学习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开拓了思维,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会有更清晰的解题思路,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对于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数学思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学习,将探究活动贯穿课堂始终,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以适应新课标的发展需要和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许小红.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
[3]黄剑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