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白莲峪堆积物特征和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探讨

西白莲峪堆积物特征和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探讨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在进行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的调查了西白莲峪的自然地理状况和泥石流堆积物的特点,力图阐明泥石流堆积地貌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期望丰富北京山区泥石流研究理论。本文结合北京山区泥石流调研项目,分析了北京山区泥石流区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的建议,希望为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提供依据。西白莲峪堆积物特征研究表明:(1)西白莲峪泥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舌状,扇形。堆积物的纵坡坡度一般为5°-11°之间。堆积物横坡坡度不均,从11°-32°均有分布。单个堆积物地貌形态也呈现不均一。另外泥石流堆积物上发育有泥石流台阶地貌。(2)西白莲峪流域内各处堆积物基本上有共同的特点:砾石构成堆积物的骨架,其间有土壤碎屑物质充填或者无土壤碎屑物质填充。各处堆积物砾石多为大颗粒,颗粒平均直径为0.21m-0.8m,最大粒径为0.58m-1.76m,最小粒径为0.1m-0.42m。西白莲峪流域和王虎沟各处粒度分析表明:①颗粒平均粒径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小;②整个流域颗粒的分选差。中游颗粒范围较窄。上游次之,中游分选在三者之间最好。③下游堆积物比上游和中游更趋向负偏,粗化现象更明显;④上中下游堆积峰度总体上说基本上趋向于正态。王虎沟粒度分析与上述结论大致相同。(3)西白莲峪内各支沟泥石流堆积扇和流域面积并无明显关系。(4)泥石流堆积作用和西白莲峪主沟沟道主要由以下特点:①泥石流堆积多数于与西白莲峪主沟交汇处,而且在堆积过程中受西白莲峪主沟水流的作用堆积方向发生偏向,方向趋向于西白莲峪主沟下游;②受西白莲峪主沟水流的影响,泥石流堆积物堆积方向发生改变呈随西白莲峪主沟自上而下由小变大;③泥石流堆积后阻塞河道,引起西白莲峪主沟沟道改变;另一方面,西白莲峪主沟和堆积物所在支沟水流改变堆积物地地貌。北京山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山区旅游业、度假村、饭店、酒店等旅游景点的道路、供水等设施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北京市泥石流危险区调研项目,对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北京山区泥石流调查表明:(1)北京山区泥石流发生频率呈周期性变化,1949年后泥石流的发生的频率成上升趋势,目前泥石流发生处于一个新的泥石流暴发周期的开始。(2)危险区出现了新的变化:①出现新增的危险区,包括旅游景点、养殖场所、新建企业、居民新建房屋;②部分原有危险区未能搬迁,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③危险区区划存在问题。另外,各灾害部门的责任、管理权限相应的规定不利于灾害的防治,灾害时的社会动员机制贯彻不力。(3)危险区的变化表明北京山区山洪泥石流危险区出现新的变化。并提出了对北京山区山洪泥石流防治的几点建议。本文基于“人性化设计”观点,提出“泥石流避险通道”概念。泥石流避险通道,是建设在山村或旅游点,能在泥石流发生后,使居民或旅游区游客最快的时间到达安全区域的一种逃生通道。它一般由步道和引导标志组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泥石流堆积和防治研究进展和展望
  • 1.2.1 泥石流概念
  • 1.2.2 泥石流堆积研究进展和展望
  • 1.2.3 泥石流危险区研究进展和展望
  • 1.2.3.1 泥石流危险区研究进展
  • 1.2.3.2 危险区确定的原则和标准
  • 1.2.4 泥石流防治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西白莲峪概况
  • 2.1.1 西白莲峪自然地理状况
  • 2.1.2 堆积物所在流域概况
  • 2.2 泥石流调查典型危险区分布概况
  •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西白莲峪堆积物特征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1 堆积物调查内容和方法
  • 3.1.1.1 沟谷地貌条件
  • 3.1.1.2 地质背景条件调查
  • 3.1.1.3 侵蚀现状调查
  • 3.1.1.4 堆积特征调查
  • 3.2 危险区研究内容和方法
  • 3.2.1 泥石流流域自然地理状况调查和方法
  • 3.2.2 危险区危害情况调查和方法
  • 3.2.2.1 泥石流危害调查
  • 3.2.2.2 危险区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 3.2.2.3 危险区灾害管理调查
  •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西白莲峪堆积物特征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大西沟北沟堆积物特征
  • 4.1.1 堆积物地貌特征形态
  • 4.1.2 堆积物组成性质
  • 4.1.2.1 堆积物砾石性状
  • 4.1.2.2 堆积物粒度分析
  • 4.1.3 堆积物地貌形成因素
  • 4.2 大烂碴沟堆积物特征
  • 4.2.1 堆积物地貌特征形态
  • 4.2.2 堆积物组成特征
  • 4.2.2.1 堆积物砾石性状
  • 4.2.2.2 堆积物粒度分析
  • 4.2.3 堆积扇地貌演变
  • 4.2.3.1 堆积扇的发育
  • 4.2.3.2 堆积扇的演变
  • 4.3 王虎沟堆积物特征
  • 4.3.1 王虎沟堆积地貌
  • 4.3.2 堆积物组成特征
  • 4.3.2.1 堆积物砾石性状
  • 4.3.2.2 堆积物粒度特征
  • 4.4 双紧梢沟堆积物
  • 4.4.1 堆积物地貌
  • 4.4.2 堆积物组成特性
  • 4.4.2.1 砾石性状
  • 4.4.2.2 粒度特征
  • 4.4.3 堆积物地貌演变
  • 4.5 锻树底沟泥石流
  • 4.6 西白莲峪泥石流堆积特征
  • 4.6.1 西白莲峪泥石流堆积地貌特征
  • 4.6.2 堆积物的物质组成特点
  • 4.6.2.1 砾石组成特点
  • 4.6.2.2 粒度分析对比
  • 4.6.3 堆积扇面积和流域面积间的关系
  • 4.6.4 泥石流堆积地貌特点及其与水流的关系
  • 4.7 小结
  • 5 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
  • 5.1 北京山区自然地理状况
  • 5.1.1 地貌
  • 5.1.2 地质
  • 5.1.3 地质构造
  • 5.2 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现状
  • 5.2.1 北京山区泥石流分布
  • 5.2.2 北京山区泥石流发生频率
  • 5.3 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历史
  • 5.3.1 起步阶段
  • 5.3.2 发展阶段
  • 5.3.3 应用阶段
  • 5.3.3.1 1992年到1998年,中奥科技合作项目“北京山区山洪泥石流沟道分类与危险区制图”
  • 5.3.3.2 1998年~2001年中国科学院重大课题“北京山区泥石流及防治对策”研究
  • 5.3.3.3 目前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 5.4 危险区调查结果分析
  • 5.4.1 典型危险区变化分析
  • 5.4.1.1 新增的危险区
  • 5.4.1.2 原有的危险区
  • 5.4.2 典型危险区变化原因
  • 5.4.3 危险区区划存在的问题
  • 5.4.3.1 危险区区划的精度
  • 5.4.3.2 其他区划的影响
  • 5.4.3.3 成本效益分析的影响
  • 5.5 小结
  • 5.5.1 结论
  • 5.5.5.1 自然因素
  • 5.5.5.2 思想认识不足
  • 5.5.5.3 山区经济开发
  • 5.5.5.4 村庄建设布局
  • 5.5.2 建议
  • 5.5.2.1 继续加强重点区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 5.5.2.2 在北京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重视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工作
  • 5.5.2.3 完善和加强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危险的监测与预报
  • 5.5.2.4 建立泥石流灾害管理的协调机构
  • 5.5.2.5 加强泥石流灾害评估和防灾减灾紧急预案的落实
  • 5.5.2.6 建立健全泥石流灾害管理法规体系,加快危险区居民的搬迁工作
  • 5.5.2.7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加干部群众防灾意识,克服麻痹思想
  • 6 泥石流防治工程人性化设计
  • 6.1 人性化设计
  • 6.1.1 人性化设计概念
  • 6.1.2 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 6.2 泥石流紧急避险通道
  • 6.2.1 避险通道路线的选择
  • 6.2.2 避险通道步道的设计
  • 6.2.3 避险通道的配套设施
  • 6.3 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1.1 西白莲峪堆积物特征研究结论
  • 7.1.2 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西白莲峪堆积物特征和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