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治理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

基于财务治理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经济组织,也是完成顾客价值链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以成员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为基本纽带形成整体性目标,并发挥整体性功能。这需要以其拥有或控制的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必要的基础条件,因而,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近些年来一直是国内财务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一)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这是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必须承认与遵循的制度条件,却也是现有不少研究在不同程度上有意无意忽视的地方。因而,站在集团公司的角度看,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应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个是集团公司对其非独立的组成机构的财务控制,这是基于经营管理层权威、依靠行政命令而展开的、直接的财务控制;另一个则是集团公司对其他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这是基于集团公司的出资者地位、依靠其产权(财产权利)或股权、通过其他成员企业的治理结构而展开的、间接的财务控制。应该说,后者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重点内容,这也使之呈现出层次性、群体性、制度约束性、间接性与复杂性等基本特点。正因为如此,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不能等同于企业财务控制的简单拓展,它有自身需把握的基本原则:1、“引导为主,强制适度”,即主要通过经济性诱因引导各成员企业目标的整合,形成企业集团整体性的财务控制目标,并以此引导各成员企业的财务目标及财务活动。2、“以需定度,动态调整”,即根据企业集团整体战略与目标的需要,确定并调整对成员企业的股权投资份额及由之衍生的财权影响力。3、“控而不死,放而不乱”,这主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来保证集团公司在各成员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发挥与其产权(股权)相适应的影响力。(二)财务治理的核心与要义是企业(公司)财权在各产权主体之间的分割与配置,它为保证企业财务决策与财务活动增进企业整体利益、并在各产权主体(财权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均衡的分配提供稳定的制度性框架。因而,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要以各成员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及其运行为制度基础,集团公司对其他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更应通过充分运用其产权(财权)在其财务治理结构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来展开,控制其财务决策、执行与监督等过程,却要防止“越位”地直接实施其具体的财务活动。这点对于我国“财务、人事、业务”混合一起的企业集团而言更应注意。财权是由产权衍生的,是产权在财务层面的“映射”,因而集团公司在其他成员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控制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其股权投资份额的大小。为此,集团公司需要以企业集团整体战略与目标为导向,在同一行业内及不同行业间对其股权投资进行合理设计并动态调整。除此之外,集团公司还应对其他成员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具体机构、运行程序、方式方法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及动态的调整,在其产权(股权)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地发挥其拥有的财务治理权应有的效应。当然,对于其不同类型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如何在既定股权投资份额下充分运用其财务治理权的具体要求会有一定差别的,本文对此分类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这种基于财权的财务控制理念,以及基于财务治理的财务控制框架与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特点与内在基础,这也反映到其他层面上。(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也即对集权分权管理模式的选择,并不仅仅是对其各自带来的成本收益比较进行考虑的结果,这种经济性效果虽然可能诱致这种选择,但不能直接决定某种财务管理体制的形成,而是通过对股权投资结构及其调整、进而对作为受控对象的其他成员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的参与及控制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或模式的形成,是以企业(公司)财务治理权,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财务监督权的配置状态为现实的制度基础的。当然,这种选择还要考虑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发展阶段、产业性质、发展战略、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制度是其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两个层次:1、集团公司层次的财务负责人制度。这主要是为集团公司内部直接的财务控制服务的。这个层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个是总会计师制度,在我国国有企业或公司中运用较广,总会计师是企业(公司)总经理班子的组成成员,对总经理负责;另一个是CFO制度,CFO同样是总经理班子的成员,但与CEO(总经理)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这二者都可视为“经营者财务”的内容。2、其他成员企业层次的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是作为出资人的集团公司派往成员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有决策型、监控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但主要是代表出资人履行财务监管的职能,可视为“出资者财力”的内容。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方式是其财务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集权模式下,集团公司是预算的制定者与执行组织者;而分权模式下,则是审批(审阅)者与监督者。但其基本过程都是先确定企业集团预算的总体目标,然后在不同成员之间进行分解。分解的基本方法有目标资产报酬率法和目标资本报酬率法。针对预算目标分解过程中由讨价还价导致的预算松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联合基数确定法”的应用模型,并对各类子公司的预算管理过程进行了分类探讨。企业集团的资金控制对降低其整体的财务风险是重要的,本方分析了以集团公司财务部门为主体的内部封闭式资金集中管理的几种方式,如统收统支方式、拨付备用金方式、设立结算中心方式等,以及为企业集团提供开放式金融服务的几种方式,如财务公司、保险服务公司、信托公司等,对其优劣异同进行了比较,并着重从制度规范、现实需要及典型案例等不同角度预测了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认为它是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最佳模式。从新制度经济学来理解,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实际上是种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变动,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代理问题,为此需设计与运用适宜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理财者(代理人)与出资者(委托人)目标之间的兼容性、正相关性与最优化,即二者达成均衡的财务契约。约束机制是为了抑制理财者的“逆向选择”,其理想状态是实现约束成本与代理成本总和的最小化。这些都需要以企业集团的绩效评价为反馈控制的基础,为此本文探讨了子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架构,选取代表集团战略实现程度的“经济附加值”(EVA)或“剩余经济附加值”(REVA)为核心指标,从财务、市场、企业内部业务过程、企业创新与学习四个基本方面来构建。在此基础上,分全资子公司、上市子公司、非上市子公司几种情形进行分类设计。(四)在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进行构建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所出现的基本问题,对其改进工作作了对策性研究。首要的是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结构的改进,这以其所有权(股权)结构或投资结构的演变为权利基础。本文对集团公司和其他成员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的改进分别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前者分三种基本情形进行了较为细化的探讨:继续维持狭义的国有企业集团(全民所有制)、转化为广义的企业集团(国有法人股的加入)、转化为民有持股企业集团(民有股的加入)。在对国外与国内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产业性质、发展阶段、组织结构、产权特征、发展战略、经营规模、集团文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应采取集权为主、适度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国有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制度的选择,在集团公司层次关键不在于总会计师名称的变化,而是其责权利的匹配,真正让其从财会方面的幕僚或参谋角色转变为直接的专家决策者;在其他成员企业层次,财务总监应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从决策型、控制型、混合型中相机选择。(五)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意义,主要体现在:1、把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划分为集团公司内部的直接控制与对其他成员企业的间接控制两大部分,并着重对后者进行探讨,相对于现有类似研究把它看成是企业(公司)财务控制的简单拓展的状况,更清楚地界定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框架,也更符合相关制度规范的要求。2、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精神把财务控制纳入制度层面来研究,把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与财务治理结合起来研究,并把其体系构建在财务治理结构及其运行的基础上,相对于现有研究过多地局限于具体的操作性、技术性层面的现状,在研究角度、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且提升了对财务控制研究的理论性层次。3、对企业集团如何控制各类成员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运行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研究,对企业集团在制度框架内展开间接性财务控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对规范我国集团公司对其各类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活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4、对企业集团的各项财务治理权如何在集团公司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分割与配置进行了较为详细、全面、系统的分析,对财务治理的研究有一定的裨益。5、对如何评价子公司绩效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个“塔形评价模型”,以EVA/REVA为核心指标,把市场、内部业务过程、创新和学习与财务结合起来,有利于从整体、战略上把握子公司的发展状况。尽管如此,本文对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这个复杂的大课题而言只能说是增添了些许砖瓦而已,更多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地展开研究,恳请各位老师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基础
  • 1.1.1 基本背景
  • 1.1.2 文献综述
  • 1.2 基本思路与基本界定
  • 1.2.1 基本思路与方法
  • 1.2.2 基本界定
  • 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框架
  • 2.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内涵与特征
  • 2.1.1 企业财务控制的内涵
  • 2.1.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特征
  • 2.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要素与结构
  • 2.2.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要素
  • 2.2.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结构
  • 2.3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2.3.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原则
  • 2.3.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方法
  • 2.4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
  • 2.4.1 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
  • 2.4.2 集团公司对其他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
  • 2.5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及其模式选择
  • 2.5.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基本构成
  • 2.5.2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优劣比较
  • 2.5.3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战略选择
  • 3 企业集团的财务治理结构及其运行
  • 3.1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的基本框架
  • 3.1.1 关于公司治理的一般论述
  • 3.1.2 财务治理的基本涵义
  • 3.1.3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的基本要素
  • 3.2 企业集团的财权配置
  • 3.2.1 财权在集团公司内部机构间的横向分割和配置
  • 3.2.2 财权在集团公司与子公司间的纵向分割和配置
  • 3.3 基于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结构的财务控制
  • 3.3.1 财务治理与财务控制
  • 3.3.2 企业集团的股权设计与调整
  • 3.3.3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结构的运行
  • 4 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制度研究
  • 4.1 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制度的层次性
  • 4.2 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制度的基本模式研究
  • 4.2.1 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制度之一:总会计师制
  • 4.2.2 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制度之二:首席财务官(CFO)制
  • 4.2.3 企业集团第二层次财务负责人体制:财务总监制
  • 5 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控制研究
  • 5.1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基础
  • 5.1.1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性
  • 5.1.2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结构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基础
  • 5.1.3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与全面预算管理
  • 5.2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框架
  • 5.2.1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 5.2.2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
  • 5.2.3 企业集团预算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 5.3 企业集团的预算控制
  • 5.3.1 对全资子公司的预算控制
  • 5.3.2 对控股子公司的预算控制
  • 5.3.3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的保障体系
  • 6 企业集团资金控制研究
  • 6.1 企业集团资金控制的基本框架
  • 6.1.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控制的基本模式
  • 6.1.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与原则
  • 6.1.3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内容
  • 6.1.4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控制所需条件
  • 6.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
  • 6.2.1 以企业集团财务部门为中心的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方式
  • 6.2.2 企业集团金融服务体系
  • 7 企业集团的财务激励与约束研究
  • 7.1 基于财务激励与约束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
  • 7.1.1 财务控制、财务激励与约束的关系
  • 7.1.2 基于信息甑别的财务控制机制:理财目标的“硬”协调
  • 7.1.3 基于理财目标“软”协调的财务激励机制原理
  • 7.2 企业集团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
  • 7.2.1 对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的理论解释
  • 7.2.2 关于构建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 7.2.3 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构成
  • 7.3 企业集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1 企业集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3.2 企业集团绩效评价指标应具备的质量特征
  • 7.3.3 企业集团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设计
  • 7.3.4 企业集团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
  • 8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改进
  • 8.1 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 8.1.1 现存的主要问题
  • 8.1.2 对问题的分析
  • 8.2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结构的改进
  • 8.2.1 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改进
  • 8.2.2 其他成员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改进
  • 8.3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 8.3.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发展动态
  • 8.3.2 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历史演变与现状
  • 8.3.3 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战略选择
  • 8.4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制度的改进
  • 8.4.1 现存的问题
  • 8.4.2 财务负责人制度三种模式权衡
  • 8.5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构建
  • 8.5.1 国家对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相关政策
  • 8.5.2 财务公司的功能
  • 8.5.3 我国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现实情况的分析
  • 8.6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改进
  • 8.6.1 现存的问题
  • 8.6.2 构建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母公司在境外上市的企业集团应对租赁新准则问题的探讨[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4)
    • [2].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J]. 财经界 2020(16)
    • [3].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分析[J]. 当代会计 2019(01)
    • [4].企业集团信用风险——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新热点[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07)
    • [5].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研究[J]. 中国商论 2018(09)
    • [6].企业集团集团资本运作管理相关问题研究[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8(07)
    • [7].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完善策略[J]. 经贸实践 2018(13)
    • [8].试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企业集团的构建实施[J]. 时代金融 2018(20)
    • [9].企业集团知识产权内部转移税务筹划浅议[J]. 纳税 2019(33)
    • [10].企业集团内部资产重组的税务筹划问题研究[J]. 纳税 2018(33)
    • [11].企业集团实行产融结合的几点思考——基于X集团试水产融互动案例[J]. 中外企业家 2016(31)
    • [12].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2)
    • [1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之路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 2017(17)
    • [14].企业集团如何"大船调头"?[J]. 经理人 2017(10)
    • [15].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利率市场化探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30)
    • [16].企业集团成长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13(12)
    • [17].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J].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9)
    • [18].企业集团加强财务控制研究[J]. 财会学习 2018(35)
    • [19].企业集团加强财务共享研究[J]. 纳税 2018(36)
    • [20].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34)
    • [21].关于完善我国企业集团社会责任的探索[J]. 现代商业 2009(30)
    • [22].企业集团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探讨[J]. 会计师 2020(16)
    • [23].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J]. 中国商论 2019(05)
    • [24].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状况探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1)
    • [25].对发展企业集团金融的思考[J]. 国际石油经济 2017(12)
    • [26].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10)
    • [27].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22)
    • [28].浅议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内部控制建设[J]. 品牌 2014(11)
    • [29].我国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企业导报 2015(04)
    • [30].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利弊观[J]. 商 2015(19)

    标签:;  ;  ;  ;  ;  ;  

    基于财务治理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