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从生平考述、版本源流、作品甄辨、艺术成就以及对当时诗坛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唐诗人武元衡及其诗作。第一章全面考证了武元衡的生平,认为:武元衡继承了其祖武平一、其父武就进退守正、博学能文的家风;武元衡于兴元元年长安收复后入鄜坊节度使唐朝臣幕中,为掌书记,与李益同为幕僚;武元衡镇蜀期间,恢复经济,安抚蛮夷,奖掖后进,为蜀中德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重点考察了争议颇多的武元衡与刘禹锡、柳宗元的关系问题,认为武与刘、柳之关系可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武与刘、柳在御史台为同僚时的关系比较融洽。第二,王叔文集团对待武元衡的态度是不公正的。第三,自永贞元年宪宗即位,至元和十年刘、柳等人召还之初,武元衡对刘、柳二人的态度始终是公正的。第四,元和十年,刘、柳等人的再次贬出并非因为武元衡的排挤,而是宪宗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的结果。第五,武元衡遇刺后,刘、柳二人皆有诗作,流露出对武的不满;尤其刘禹锡,作诗以泄私愤,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的非理性行为。第二章详细考察了武元衡集的版本流传情况以及现存各版本的特点,认为:明铜活字本《武元衡集》和明刊本《唐百家诗》本《武元衡集》,极可能为翻宋本,当为现存各种武集的共同祖本;《唐音统签》本加以重新编排、校改,辑入佚诗、佚句,为补辑考订方面最精的本子;季振宜编《全唐诗》本和席刻本在校勘辑轶方面有一定成就,但辑入了两首伪作,疏于考订;御定《全唐诗》本以季本为底本,参以《统签》本,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二书的优点,但此本将季本注明版本来源的校语删去,又并未完全吸纳《统签》本的考订成果,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故虽然晚出,却并非完善的本子。第三章将武元衡诗文中作者归属或编排有疑义者加以考辨,又辑出疑似逸诗一首以俟考。第四章重点研究武元衡的诗歌艺术特色及其史诗意义,认为:“瑰奇美丽”是武元衡诗的主体风格,武诗“富丽”的特点集中地表现了贞元诗风;武元衡西川期间的边塞诗表现出台阁之音与边塞之音合一的独特风貌,这种风貌可用“宏整雅健”来概括;其五言诗向来评价较高,但七言诗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他对当时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镇蜀期间与幕僚们的唱和,极大促进了当时蜀地的诗歌创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度儒雅的铁血宰相武元衡[J]. 领导之友 2016(24)
- [2].良药佳蔬马齿苋[J]. 家庭中医药 2017(08)
- [3].喋血宰相武元衡的政事与文学[J]. 文史知识 2019(03)
- [4].《旧唐书·武元衡传》考辨[J]. 古籍研究 2008(01)
- [5].读武元衡[J]. 黄河之声 2012(18)
- [6].《主客图》“瑰奇美丽主”武元衡里籍生平考[J]. 文艺评论 2011(08)
- [7].2008.12期预告[J]. 飞(奇幻世界) 2008(11)
- [8].春风吹动思乡梦——(唐)武元衡《春兴》赏析[J]. 初中生辅导 2016(08)
- [9].“春风”吹出妙句来[J].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08(05)
- [10].唐武元衡赠道者[J]. 美与时代(中) 2020(09)
- [11].与茶结缘的唐朝诗人[J]. 辽河 2015(05)
- [12].白居易贬官江州原因别解[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18)
- [1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真相有待于时间和发现[J].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2011(12)
- [14].古诗词里沐春风[J]. 新班主任 2019(03)
- [15].古诗词里沐春风[J]. 初中生之友 2019(Z1)
- [16].《春兴》[J]. 创作 2018(02)
- [1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J]. 少儿国学 2018(13)
- [18].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考辨三题[J]. 四川文物 2016(05)
- [19].古代诗歌鉴赏训练[J]. 考试(高考理科版) 2009(10)
- [20].古代诗歌鉴赏训练[J].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09(10)
- [21].古诗词里沐春风[J]. 月读 2019(03)
- [22].每月一诗[J]. 当代学生 2018(06)
- [23].洛阳札记[J]. 牡丹 2010(08)
- [2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J]. 文苑(经典美文) 2019(03)
- [25].唤起生命体验的古典诗词教学——以武元衡《春兴》为例[J]. 语文教学之友 2018(08)
- [26].送卢员外[J]. 青少年书法 2013(23)
- [27].唐僧圆静与洛阳恐怖袭击案关系考[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28].题酷[J]. 国家人文历史 2016(13)
- [29].《孤鹜已远》连载 人生长恨,流水长东——白居易与元稹[J]. 学苑教育 2013(08)
- [30].鸡在唐诗中的寓意[J]. 人才资源开发 2013(01)